浅谈农村初三学生考前心理现状分析及辅导对策.doc
6页浅谈农村初三学生考前心理现状分析及对策淮安市顺河镇初级中学 223234 孙凤青I内容摘要】面临中考升学的农村初三考生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面对对社会的挑战、家长 的压力、老师的要求,极易出现心理偏差,表现出自卑、忧郁、焦虑等症状,容易出现对自 己学习上没有信心、对前途担心、对父母说教反感、心情烦躁压抑等各种现象我们认真研 究分析了这一时期学生的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促进初三学生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十分重要关键词:初三考生 心理现状 对策一、农村中学初三学生考前心理的迫切性调查显示,考试前存在心理问题、需要进行心理的人数,优质校(主 要是城区学校)初一、初二、初三分别为23. 68%、3& 7%、17. 01%,而一般校(主 要是农村学校)分别为27. 27%. 38.29%、50.00%而从年级情况看,以初三年 级最为严重,检查出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占被测试总人数的20%研究员在调查 中测试了 8个单项: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 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结果显示,除孤独倾向外,初三学生的其他7 项均超出平均值,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其中以冲动倾向、过敏倾向、学习焦虑 普遍性最高。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院心理专家王红认为,农村初三学生急需心 理健康教育,有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原因初三学生还处在生理变化及 心理发育不成熟时期,要进行紧张的学习,面对升学竞争的压力,面临社会转 型时期众多孑盾冲突与学习造成的双重压力许多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对孩 子期望值过高,一方面乂盲目宠爱,忽视子女意志品质、社会责任感、创新、 自信等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在这种矛盾心理下,孩子往往成为他们矛盾冲突 不成熟心理状态下的牺牲品一位长期从事中学教育的老教师说,学生从背上 书包的那一天起就面临着升学压力即使高考入学率提高,可以上北大、清华 的学生仍是少数,这无疑给中学生造成更多的心理压力学生们寻求专业心理 的意识却明显不足清华大学樊富琨为首的研究员们对全国农村1817所中 小学进行的调查显示,当出现心理苦恼时,只有23.3%的学生最希望得到心理老 师的帮助,远低于选择朋友和家长、同学的比例老师,我也想上进,怎么 这么难? ”这是我们在研究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时听到的来自学生的倾诉根据 对我区农村初中生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显示,67%初三学生需要进行心理总之,初三学生面临毕业,特别是日益迫近的中考升学压力,思想、心 理、行为等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认真研究分析这一吋期学生的特点, 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促进初三学生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十分重耍。
二、农村中学初三考生考前心理现状分析:根据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农村初三考生主要有三种类型,易出现四种心态, 表现为两种现象1、 学生的三种类型(1) 、信心型:这部分学生思想上有明确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有浓厚的 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扎实,方法科学,各科平衡发展,历次考 试成绩稳定,对考试充满信心(2) 、迷茫型:这部分学生思想上渴望升上高中,但由于基础不扎实,学 习方法不当,成绩经常波动,从而导致思想不稳定,当成绩不进步或下降时, 比较消极,自感考高中的难,对升学感到迷茫3) 、放弃型:这部分学生基础太差,或者虽经努力,但成绩没有进步, 或者学科发展很不平衡,思想进入“升学没有希望”的误区,以致成绩越来越 差,甚至最关键的时候自暴自弃2、 学生的四种心态(1 )、焦虑、浮躁的心态随着中考的迫近,学生心理负荷不断加大,从 而引起明显的反应,这就是焦虑、浮躁由于升学愿望强烈,学生急于提高成 绩,常常是急于求成,一味地求多、求快,当现实和愿望产生矛盾的时候,便 产生焦虑、浮躁的心理情绪,而一旦产生了这种情绪,常常失眠、厌食,学习 不能深入,安不下心来,需要长时间调整这种心理在成绩中等的学生当中, 表现得特别突出,他们被考试所左右,随着成绩的波动,学习时紧时松,影响 了学习效率,甚至影响了整个班级的士气。
2 )、易激动的心态毕业班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感情的潜意识长期受 压抑,情绪易激动,同学之间易发生矛盾冲突,一旦有了矛盾,往往会一开口, 就可能跟着动手,严重者会发生恶性事件,既伤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又分散了 师生的精力,还给班级管理来了困难3) 、“饥渴”的心态初三学生学业繁重,学习、生活十分单一,课外 活动少,缺少交往和交流,他们很希望得到老师、亲友的指导,因此学生渴望 和老师交流,不少同学主动找老师交谈,希望能从教师的话语中得到安慰、激 励4) 、保守的心态随着各种考试的增多,学习竞争特别激烈,致使不少 学生恐怕别人超过了自己,学习上保守,不仅不回答别人的疑问,不向别人捉 供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且有了疑问也不问别人,把“问”视为浪费,把自己封 闭起来,这种保守的心态,使同学之间缺少了合作,不能激活学习,影响了学 习效率的提高3、学生的两种现象(1) 、临近毕业,不少同学热衷于组织照纪念相,赠纪念品,写留言等活 动,而且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照纪念相的形式越來越多,纪念品越 来越贵重,形成消极的攀比风所以必须加以正确引导2) 、有些同学对学校的制度、纪律,对班主任的管理产生“逆反”心理, 有的同学甚至产生“快毕业了,我怕谁!”的思想,因而行为自由散漫,这对班 级管理十分不利。
三、农村中学初三考生考前心理对策1、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压力面对种种关怀爱护的重压,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以平常心看待止常事读 书自然要考大学的,而考上一个好的重点高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个过程如 同登山,越接近目标就越辛苦,初三就好比接近顶峰的一段陡坡,对于在坡上 攀登的学生,我们教师联合家长在关心的同时更要鼓励学生勇敢向前战胜苦与 累过分呵护,只会使他们怀疑自己的实力,变得更加懦弱当然,学生毕竟 涉世未深,自然会有疲倦与烦躁的时候,此时,及时的开导与指点可以使他们 减少盲目冲动,但过多的督促和要求则会使他们恐慌或产生抵触情绪2、引导学生放开胸怀如今,学生们的生长环境越来越舒适、优越,与之相反,他们面对困难和 艰苦的承受力却降低了,再加上繁重的课业和增大的外界压力,其中一些人的 软弱娇气逐步显露岀来有的整天顾影自怜,仿佛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 有的则把自己看作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以自我放纵、自暴自弃的态度来表示自 己的反抗……针对以上情绪,我们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 ,使学生逐步认识到这样一个道理:口我怜悯、自我放纵、自暴自弃都是 目光短浅、自私自利的弱者的表现,比起祖辈的艰辛、父辈的拼搏,比起国家 的沧桑,我们所面对的挑战显得多么微不足道,如果连中考都不能面对,又如 何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3、引导学生放眼未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有了心理负担,只有想办法释放出来才可以减轻或者 解脱。
初三学生在而对中考时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信心不足”、“情绪不稳” 等方面随着中考的一天天临近,学生心中的这类负担也在逐步加重仔细分 析这些问题的根源,都来自于“输不起”一想到如果考不上或者考不上理想中 的学校,父母长辈的殷切希望会落空,九年寒窗之苦也仿佛白吃了,怎能不如 履薄冰,忧心如焚呢?对此,我们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对自 己的求学历程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正如故事中的愚公虽然没有真的把山移走, 精卫鸟虽然没有真的把海填平,但为什么人们依然赞颂愚公学习精卫鸟呢?这 是因为人们看重的不是移山填海的结局,而是那种不怕困难、坚韧顽强的精神 和毅力,有了这种精神和毅力,人就像有了脊梁骨,就能够屹立不倒我们要 引导学生这样看待中考:考上了,固然可喜;考不上,只要为此而努力过,顽 强拼搏过,为此而辛勤的付出过,就没有可惧怕可懊悔可悲观的,因为在这一 过程中,我充实了知识,磨练了意志,提高了素质,我仍然可以勇敢地迎接以 后的人生挑战!所以,中考失败并不可怕,这并非世界末日,你可以重新来过4、帮助学生处理好几个关系(1)与家长的关系家长对学主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关心程度各有不同: 有的放在面上,有的放在心上,有的喜欢唠叨,有的不大过问。
有的学生嫌家 长啰嗦,有的学生抱怨家长关心不够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突发事件等等,也 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因此我们利用家长会,交流等方式,不止一次的 要求家长不要把对小孩的关心一直放在一些僵硬的分数上,而是更多的关注小 孩的全方位的发展,我们初三学生家长每周应该跟自己小孩做的一件事就是沟 通与交流(2) 与老师的关系在教育与被教育的过程中,师生之间难免会产生不 协调的情况首先我们老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同学,主动与学生交流,主动帮 助学生,当然也要求同学们也要尊重老师,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理解老师的 良苦用心3) 与同学的关系同学之间的性格、习惯、爱好、志趣各异,长时间 相处在一起,难免会有隔阂、磨擦我们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思想我们耍让 学生懂得同学间要团结互助,不能只顾口己,不顾别人遇到矛盾要讲风格 有什么委屈,可以向老师、家长提出,从大人们那里得到帮助四、结语当然事物每天都在变化,学生的心理也一直在变化中,作为我们初三毕业 班的老师只有细心观察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 学生多关心,多体贴,多沟通、交流,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有一个良好的心 态来完成初中的学习生涯参考文献1、 《农村初中毕业生考前心理特点》,河北南皮冯家口中学,张艳霞2、 《初三学生需要心理》,中国考试网一一中考专刊3、 《初三学生生理、心理、思想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学德育大纲细则》4、 《初中生心理学》,199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