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政治教学中提问教学的有效探究.docx
5页高中政治教学中提问教学的有效探究 朱永贵摘 要:有效的设置课堂提问内容,这会让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得到极大的提升高中政治课程中涉及的知识点难度在一点点加大,理解这些内容需要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强,背景知识比较充裕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如果能够合理的设置课堂教学提问内容,这往往会让知识教学的难点很有效的得到化解教师要善于透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理解与分析相应的知识点,这样,提问教学的效用才能够更充分的得到体现Key: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思考:G632 :B :1002-7661(2016)15-278-01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也是新课标的内在要求从学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来科学而灵活地设计有效提问的问题形式以最大程度地优化提问效果,就成为一种现实需要对此,针对教学要点和目标,以指向明确的问题设计来切中要害,钩深索隐,并帮助学生提升认知,应是提问的要旨所在做到这一点,至少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准备1、收集材料在政治教学中广泛收集材料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实现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教学材料,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概念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选择的材料要具有典型性、广泛性,且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检验所学的知识其次,对于材料的理解不能单单停留在理论方面,而要考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这在政治教学中至关重要基于以上,应当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等,是当前政治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2、媒体教学在政治教学中媒体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媒体教学有利于将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联系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通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媒体教学能够将抽象、复杂、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运用这种教学手段能够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在实践中,广大的教职工创造了众多、行之有效的教学媒体,如形象性直观教具、实物性直观教具等其次,随着政治教学的不断发展,在政治教学中逐渐引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工具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图像、图形、音响等形式更加直观、具体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将课本上的知识点正确的反映出来,提高了教学知识对学生的感染力,使得教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提问的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问要匠心独运,即要注意问题的灵活性《论语·述而》中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句,是孔子用以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但如果教师所使用之语言、所表现之态度等给学生以板着面孔训人的老学究式的老生常谈之感,而不能吸引到学生的注意、欣赏与思考,所谓的启发将会是毫无意义的因而,教师的提问设计必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力求创新,包括新的设问呈现形式、新的设问角度、新的设问背景等其目的在于,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回答的兴趣,并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心向而浸润其中,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为此,教师可:(1)小题大作或大题小做前者指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小的切入点来认知指向对象的大,后者是将较为复杂的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化解拆分以便于学生在分析与综合中加强对较大问题的把握即以学习《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为例,有老师以班干部选举与之进行类比,即是大题小做2)变换认知问题的主体角色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的认知会因各自所持的立场、角度等而有不同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认知或行为主体的角度出发认知问题有助于学生从多角度认知问题从而加强对问题对象的把握以学习《多变的价格》为例,生产者与消费者对这一问题的认知即是有差异的3)变换设问条件。
不同条件下事物的发展变化方向会呈现出一定差异如此设问有助于学生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良好习惯以有效把握条件变化与问题变化之间的动态关系,避免对问题形成僵化认知仍如前例《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有老师是以人大代表选举为例进行课堂活动探究的但事实上,如果没有必要的说明,这样的类比是不合适的如作为一场真正的选举活动,高中生有选举权吗?具体到不同层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对选举人的资格认定分别是怎样的?三、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问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把学习引入一种与研究未知问题相联系的情境中,把高中生的思维带入新的情境中来,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设计时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问题蕴含在情境中,引起学生自然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教师要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有时并不容易,这时教师就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但并不是要给学生答案,而是要用适当的语言启发学生向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方向思考最终要学生自己能够把问题回答的清楚圆满四、设置激发学生兴趣的提问内容哲学内容是高中政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这部分内容也是一个典型的教学难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很多哲学问题时,要善于进行知识教学的发散与延伸比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体会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中悟出:移步换景,运动引起变化;从“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中理解矛盾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的规律;从“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中领悟新事物的发展壮大必须以旧事物为基础,新旧事物有联系;从成语“对症下药”中体会矛盾的特殊性,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灵活的融入到教学提问中,这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哲学知识学习的内在价值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教师在教学提问时要进行更加灵活有效的设计富有针对性的提问会让教学重点更加突出,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富有趣味性的提问则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些都是好的提问方式,能够为知识教学的深入带来有效推动作用Reference[1] 闻宏武. 对高中政治课中有效提问的初探[J]. 成功(教育),2013年06期.[2] 肖宏伟. 谈谈高中政治课提问的高效性[J]. 文教资料,2014年11期.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