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5单元复习材料.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89462526
  • 上传时间:2022-05-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2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笫五单元复习要点《与朱元思书》一、 基础知识(-)文学常识本文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二) 文言词语词类活用【湍】急流奔】飞奔的马轩邈】往高处和远处伸展三) 、翻译篇1、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和山呈现相同的颜色2、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速的水流比飞箭还快,迅猛的波浪有如飞奔的马3、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那一座座高山)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4、 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莺飞到天上一样极力为名利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 息他那热衷功名得禄的心5、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忙于经营俗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6、 疏条交映,有时见F1稀疏的树木枝条相互交叉掩映,有时偶尔也见到(一丝)阳光二、 阅读探究1、 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 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 文中“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一句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 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4、 请找出文章里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异水”“奇山”的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 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5、 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6、 莺飞戾天者息心和经纶世务者忘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望峰息心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 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7、 表明富春山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全貌)的句子是什么?风烟俱尽,天山共色8、 既写出江流宛转,小舟随波逐流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的句子是 什么?从流飘荡,任意东西9、 作者是怎样有层次的描绘“异水”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先写“缓流”,突出澄澈(游鱼细石); 再写“急湍”,突出凶猛(急湍、猛浪)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10、 作者是怎样表现“奇山”的?①整体形象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 高直指,千百成峰②生长状态奇两岸峭壁,皆生寒树,层峦叠嶂,③自然声音奇从听觉写泉 音、鸟鸣、蝉嘶、猿叫,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11、 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句子是什么?这 句对写“奇山异水”有什么关系?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有这样的“奇山异 水”,必然有人的足迹,有人的触景之情,这句是游览者自然生发的感情同时这句又是侧面着笔,通 过衬托手法,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突出了“奇山异水”12、 结尾“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似是多余,对此你有何看法?不多余一是起了反复渲染的作用写树木遮空,昼夜不分,既照应前血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 加奇色异彩二是使结构更加严谨完美全文犹如作者放出的千里之线,这里乂收回手中,承接文章 开头四句,清幽淡雅,余音缭绕三、 拓展延伸1. 山“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你想到了哪两篇文言文中 的话?写出相应语句、作品和作者潭中鱼可白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柳 宗元《小石潭记》)“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2. 由“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你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现彖?富贵人虽然自有他们的享受,但是未必没有烦恼;而遁迹山林的人固然有种种不便,但其快乐是无法 比拟的《五柳先生传》1、 出处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见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本文视为作者的自传,以第三人称,从五柳先生的身份和称号写起,重点描写了他的生活、性格 特点,描述出一个安贫乐道,抱朴存真,不追求荣华富贵的隐士形象。

      表达了作者不想与世俗同流合 污来取得富贵,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情感在写法上多用否定句,突出了作者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以 及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是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 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2、 字音:辄[zhej 箪[dan]铸[chouj 觞[shang ]3、 古今异义:① 造:往、至IJ,造饮辄尽;今常用于“创造”“制造”等义② 赞:传记结尾处评论性文字今常用于“赞美”、“夸赞”等义4、 词语活用:① 亦不详其姓字:详,形容词作动词,详细地知道 ②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亲旧,形容词作动词,亲戚刖友③ 以乐其志: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乐5、 特殊句式及句子翻译:省略句:①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应为“先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先生生性喜欢喝酒, 家中贫穷不能经常有酒喝② 因以为号焉应为“因以为号焉译:于是就把(五柳)作为号了倒装句: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应为“不知先生何许人也”,译: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于贫贱”“于富贵”介词结构后置,译: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 不热衷于发财做官⑴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已经醉了便回家,没有留恋之情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留;表现五柳先生态度率真,來了就喝酒,喝完就走⑵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喜欢读书,(却)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 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吋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⑶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的志向而感到快乐二、阅读探究1、 五柳先生三大爱好是指什么?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平和、旷达 的性格2、 文中哪句话是陶渊明归隐形象的总体勾勒,使一位沉默寡言,淡泊功利的隐世名士飘然而生闲静 少言,不慕荣利3、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表现了五柳先生怎么样的性格特点? 自得其乐,淡泊名利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情感《马说》一、基础知识(一)文学常识1.韩愈,字退之,唐代河阳人,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著作收在《昌黎先生集》里2. 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里的《杂说》,是其中的第四篇二) 字形字音 祗(zhi)骈(pidn)板(li)粟(s£i)石(dan) 一ft(shi) 食(si)马者 而食(si)也 外见(xian)(三) 翻译1、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所以虽有好马,也只好屈辱在做贱役的(养马)人的手里2、 骈死于槽栃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棚里,不能用“千里马”(的称号)去 称呼它3、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而(根据它的食量)喂养它4、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驾驭千里马而不采用驾驭千里马的方法,饲养 它(又)不让它吃饱以充分发挥它(日行千里的)才能,(马)嘶叫又不懂得它的意图5、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识(千里)马吧!二、阅读探究1、 本文的体裁是“说”它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最终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2、 表明论证前提的句子是:世有们乐,然后有千里马这说明伯乐对千里马有决定作用,千里马才能 的发挥依靠伯乐3、 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从第1段看是:伯乐不常有;从第2段看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从第2段看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从第3段看是:其真不知马 也4、 第1段具体写千里马终身遭遇(命运)的语句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枷之间;直接表明 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句子是:不以千里称也5、 第1段伯乐不常有的深刻含义是:统治者缺少能发现人才、重用人才的人,含有愤世嫉俗之意。

      6、 第2段是从反面论证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在于谴责食马者7、 说明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并分析其作用⑴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愤怒谴责食马者的平庸、浅薄,增强 了语言的气势,感情强烈⑵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反问强烈谴责食马者的无知,加强了否定的语气,增强 了否定的力量8、 笫3段痛斥食马者愚妄、浅薄(列出了 “不知马”表现)的语句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 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9、 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其真不知马也10、 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重用 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统 治者)这是托物寓意的写法11、 本文托物寓意,表明了怎样的见解?统治者应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 才干12、 用自己的话概括中心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阐述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揭露了统治者 不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社会现实;说明封建统治者只有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才能发挥他 们的才干13、 第2段连用四个“不”字,表明了食马者的无知,第3段连用三个“不”字,将食马者的平庸、 浅薄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不”字可见作者的郁愤之情14、 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Z间的关系是什么?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们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们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 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 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15、 写作特点;托物寓意中心思想:本文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不识人才,甚至摧残埋没 人才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和愤慨三、延伸拓展16、 你如果是千里马该怎样做?是“食马者”该怎样做?我如果是千里马,我会挣脱缰绳,摆脱“食马者”的束缚,主动寻求碧绿的草地,使自己膘肥体壮, 再找机会显示自己的超凡本领,相信会有伯乐发现自己的才能的我如果是“食马者”,我会平等对待 所喂养的所有的马,使它们有强壮的身体,各尽其能17、 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 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当今是经济社会、信息社会,社会竟争强烈,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及时 更新自己的知识的人才国家应该创造宽松的人才环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积极主动地 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使人尽其才、才尽起其用,促进多出人才、人尽其才。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一、 基本知识(一) 文学常识1.节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朝人2. 序,一种文体,有书序、赠序两种本文是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二) 文言词语1.古今异义【走】古义:跑今义:步行2. 古今异义【汤】古义:热水今义:做菜的汤汁再】古义:第二次;两次(本文)今义:指重 复3. 词类活用【腰】挂在腰间三) 翻译:1、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于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 常常向收藏书籍的人家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2、 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報裂而不知在深山大沟中赶路严冬刮着猛烈的风, 大雪深积儿尺,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也不知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