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数学教案(集合15篇).docx
50页三年级数学教案(集合15篇)三班级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1页的练习二十一 教学目标: 使同学坚固地掌控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娴熟地计算和验算 教学重点: 掌控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控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预备: 投影片、表格图 教学过程: 步骤 老师活动 同学活动 基础 练习 应用 训练 1、口算 84÷778÷6 56÷260÷4 51÷399÷9 240÷8700÷5 2、同学在书上计算 在里填上>、<或= 同学先算出小得数,再比较大小 3、出示表格图 请同学们相互说一说,要怎么算,再在书上填空 4、聪慧题:〔〕÷6=204......3 〔〕÷4=1600......3 小组争论,〔〕里要填什么数,再在书上填空 1、文字题 〔1〕同学自己读题 〔2〕依据题意列竖式计算。
〔3〕同桌交换批改 2、应用题〔练习二十一的第10、11题〕 〔1〕分组读题,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小组争论〕 〔2〕同学们依据题意列式解答 〔3〕集体订正 3、先补充问题,再列式解答 1、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同学开火车回答 2、同学填空 3、出示表格图 4、在书上填空 5、小组争论 1、同学自己读题 2、依据题意列式计算 3、小组争论 4、列式解答 5、集体订正 应用 训练 课堂 作业 〔1〕同学们,你们依据条件,能填什么问题? 〔2〕同学们,自己选择1、2个列式解答 〔3〕公布答案 4、思索题 〔1〕小组争论,小猴子原来一共有多少只 〔2〕同学们独立完成 在1号本上完成练习二十一的第4、12、13题 1、指名回答 2、同学列式解答 3、集体订正 4、小组争论 5、同学独立完成 同学独立完成,老师批改 板书设计: 练习二十一 84÷7=1278÷6=13 56÷2=2860÷415 51÷3=1799÷9=11 240÷8=30700÷5=140 三班级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31题实践活动“估一估”。
教学目标: 使同学初步学会在生活里进行估量的一般方法;培育同学估量的意识和初步技能,以及分析、推理的思维技能 教学预备: 树叶的图片〔见课本〕,大一些的杯子和1千克水 教学过程: 一、预备铺垫 1、出示一摞本子:告知同学,这么一摞本子有20本 2、出示另一摞本子〔2个20本〕,先请同学估一估,这一摞本子大约有多少本?你是怎么想的? 3、告知同学:第2摞的本数是第1摞的2倍,你知道第2摞究竟有几本吗? 4、再给第2摞加上摞〔40本〕请同学估量现在第2摞大约有多少本本子?你又是怎样想的? 二、教学新课 1、揭示课题 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估一估” 2、估量书的本数 〔1〕谈话:老师想请你们估量一下我校图书室的图书,你们有什么方法? 〔2〕小组争论沟通 〔3〕在沟通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小结:可以先数出一排书的本数,再估量出一个书架上书的本数再估出图书馆里的书的本数 〔4〕同学分组到图书室进行估量 〔5〕汇报估量状况 3、出示树叶第一幅图。
让同学说说可以怎样估量图里大约有多少片树叶 〔1〕同学组织争论 〔2〕沟通:可以先数出一个框里的树叶数,再估量整幅图大约有多少片树叶 〔3〕同学独立数数、估量 4、出示树叶第二幅图 〔1〕要估量这幅图里的树叶的片数,你预备怎么估量? 〔2〕小组争论怎样来估量 〔3〕同学估量树叶 〔4〕沟通估量的方法 5、出示树叶的第三幅图 让同学分组争论可以怎样估量有多少片树叶各小组争论沟通并汇报估量结果然后全班汇报沟通估量的结果和方法 6、教学第3题 〔1〕老师出示1千克水,倒在一个大的量杯里让同学观测这一千克水在量杯中所占的位置,然后估量一下这一只量杯大约可以装多少千克水? 〔2〕老师出示一桶水,请同学估量一下这一桶水大约有几千克?是怎样估量出来的? 三、教学“试一试” 按课本上内容依次组织小组争论,同学汇报估量的问题、结果和方法 1、估量一下,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名同学? 2、再语文书上任意找一页,估量一下这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 2、你还能估量出其他一些物体的个数吗? 三班级数学教案3 复习目标: 进一步巩固用两步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了解题目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通过详细练习,进一步培育分析和推理技能。
复习过程: 一、基本训练 1、P15.5 先让同学独立填表,再组织沟通 引导同学观测表格,发觉挖的天数和每天挖的米数之间的改变规律,适当渗透一些函数思想 2、P15.6 引导同学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半价出售“的意思,求出每件玩具的半价是多少 组织争论能买道哪些玩具 鼓舞同学联系生活阅历敏捷解决问题 3、P16.9 组织同学争论第一个问题,明确所买的商品的理由 组织争论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方法,需要两步计算求出问题 二、课内练习 1、学校新买来840本故事书,分给6个班级,每个班级有4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得多少本? 2、三〔4〕班有4个小组,每组8人,平均每人采5个昆虫标本他们班一共采集多少个昆虫标本? 3、电器商店里,电饭锅原价250元,机原价180元,收音机原价480元,洗衣机原价780元为了促销,现在全部电器一律半价出售400元钱能买到哪些电器?最多能买到几件? 4、P16思索题 同学分组完成或独立完成 组织争论 左题可先依据除数和十位商的商求出它们的积,再依据十位上的余数2算出被除数的前两位数,然后依据个位上的余数2,填出被除数个位上的数9。
右题商的百位上只能是1,十位上只能是0,个位上可以是2~9中任何一个数 三、全课总结 四、作业:P16.7~8 三班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同学通过观测和操作,认识周长的含义 2使同学通过围、量、算等详细的活动,自主探究测量、计算周长的方法 3使同学在参加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进展数学思索,享受学习的欢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周长 1 谈话: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特别可爱的卡通头像图片〔电脑演示:三幅卡通头像图片〕,认识它们吗?在三幅卡通头像图片中,你最喜爱谁就把它从纸上剪下来,看谁剪得又快又好! 同学拿出图片,剪出自己最喜爱的一个卡通头像 2 争论:你是怎样剪的?〔沿着头像的边剪的〕同学相互评价剪出的作品,体会头像的边的意思 小结:沿着头像的边剪,就是沿着头像四周的边线剪你能指一指你剪出的头像四周的边线吗?〔先指名指一指,再在同桌间相互指一指〕 揭示:头像四周边线的长就是头像的周长〔板书:认识周长〕 二、提供实例,认识周长 1。
教学例题 出示游泳池图:这是一幅儿童游泳池图,你能指出它四周的边线吗? 指出:游泳池图池口黑色边线的长就是池口的周长 出示树叶图:你能指出树叶四周的边线吗? 指出:这片树叶四周边线的长就是树叶的周长 2 〔1〕“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你还能指出我们身边一些物体某一个面四周的边线吗? 同学可能指出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的上面、黑板面、课桌面等一些熟识的物体的面的边线,并说一说它们的周长分别指什么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题目 谈话:你能描出这些图形的边线吗?请同学们拿出水彩笔,在书上第62页第2题上描一描 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同学的作业,相互评价 提问:我们描出的每个图形的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什么? 三、引导探究,测量周长 1自主探究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周长,怎样测量物体的面或平面图形的周长呢?请同学们看这三件物品〔出示长方形的名片、五角星纸片和1元的硬币〕先在小组里争论怎样测量它们的面的周长?你能想到哪些好方法? 同学可能想到量、围、滚等不同的方法 组织活动: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这三件物品,小组分工合作,用你认为合适的方法,分别量出它们的面的周长。
同学按要求测量长方形名片、五角星纸片和1元硬币面的周长,老师参加同学的活动 2 提问:哪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测量长方形名片的周长的? 可能涌现以下几种方法: 〔1〕量出四条边的长,再相加 〔2〕量出名片的长和宽,再计算 〔3〕用一根细线沿名片的边线围一周,再量细线的长 〔4〕把名片沿直尺的边翻动一周 比较:大家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了名片的周长,在这些方法中,你比较喜爱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提问:你是怎样测量五角星纸片的周长的?有不同的方法吗? 再问:你认为测量五角星的周长,用什么方法比较合适?〔量出其中一条边的长,再用这条边长乘10〕 提问:你是怎样测量1元硬币的周长的?〔同学可能会用围或滚的方法测量1元硬币的周长〕 追问:为什么不能径直量出1元硬币的周长,而要用围或滚的方法呢? 3 提问:你学到了哪些测量周长的好方法?在测量周长的活动中你有什么发觉? 谈话:看来测量周长要依据物体外形的不同,敏捷地选用合适的方法,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4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 提问:你有方法知道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吗?自己先试一试 反馈:你是怎样知道的?把你的方法和同学进行沟通 5想想做做”第4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