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实用教案.ppt
16页一、B B细胞(xìbāo)(xìbāo)抗原受体复合物二、B细胞(xìbāo)共受体三、协同刺激(cìjī)分子四、其他表面分子第1页/共15页第一页,共16页•B细胞(xìbāo)抗原受体(BCR)复合物是由识别和结合抗原的mIg和传递抗原刺激信号的Igα(CD79a)/Igβ(CD79b)异源二聚体组成通常包括1个mIg分子与 2个Igα/Igβ异二聚体一、B细胞(xìbāo)抗原受体复合物第2页/共15页第二页,共16页■1.mIg■是B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以单体形式(xíngshì)存在,能结合特异性抗原,但其胞质区很短,不能直接将抗原刺激的信号传递到B细胞内,需要其他分子的辅助作用,来完成BCR结合抗原后信号的传递在抗原刺激下,B细胞最终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不表达mIg一、B细胞(xìbāo)抗原受体复合物BCR复合物结构模式图胞质区第3页/共15页第三页,共16页■2.Igα(CD79a)/Igβ(CD79b)■ Igα和Igβ均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有胞膜外区、跨膜区和相对较长的胞质区在胞膜外区的近包膜处借二硫键相连,构成二聚体■ Igα/Igβ和mIg的跨膜区均有极性氨基酸,借静电吸引而组成稳定的BCR复合物。
■ gα/Igβ胞质区含有免疫受体络氨酸活化基序(ITAM),通过募集下游信号(xìnhào)分子,转导特异性抗原与BCR结合所产生的信号(xìnhào)■功能:1.转导抗原与BCR结合所产生的信号(xìnhào)■2.参与Ig从胞内向胞膜的转运一、B细胞(xìbāo)抗原受体复合物第4页/共15页第四页,共16页返回(fǎnhuí)BCR复合物结构(jiégòu)模式图第5页/共15页第五页,共16页二、B细胞(xìbāo)共受体能加强B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B细胞表面(biǎomiàn)的CD19/CD21/CD81非共价相联,形成B细胞特异的多分子活化共受体,能提高B细胞对抗原细胞的敏感性第6页/共15页第六页,共16页二、B细胞(xìbāo)共受体 CD19/CD21/CD81复合物中,CD19是所有B细胞共有的表面(biǎomiàn)标志,可向胞质区传递活化信号CD21即CR2,可结合C3d,C3d是补体C3活化后的片段结合后发挥B细胞共受体的作用第7页/共15页第七页,共16页二、B细胞(xìbāo)共受体能加强(jiāqiáng)B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
B细胞表面的CD19/CD21/CD81非共价相联,形成B细胞特异的多分子活化共受体,能提高B细胞对抗原细胞的敏感性 CD19/CD21/CD81复合物中,CD19是所有B细胞共有的表面标志,可向胞质区传递活化信号CD21即CR2,可结合C3d,C3d是补体C3活化后的片段结合后发挥B细胞共受体的作用此外,CD21也是B细胞上的EB病毒受体,与EB病毒选择性感染B细胞有关返回(fǎnhuí)第8页/共15页第八页,共16页抗原与抗原与BCRBCR结合,所产生的信号结合,所产生的信号(xìnhào)(xìnhào)经由经由CD79a/CD79bCD79a/CD79b转导至细胞内,即为细转导至细胞内,即为细胞内的第一信号胞内的第一信号(xìnhào)(xìnhào),但仅由第一信号,但仅由第一信号(xìnhào)(xìnhào)不足以使不足以使B B细胞活化,还细胞活化,还需要第二信号需要第二信号(xìnhào)(xìnhào)第二信号第二信号(xìnhào)(xìnhào)主要由主要由ThTh细胞和细胞和B B细胞表面的协同细胞表面的协同分子刺激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分子刺激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
三、协同(xiétóng)刺激分子■ :属肿瘤坏死因子(yīnzǐ)受体超家族,组成性地表达于成熟B细胞配体为CD40L,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CD40与CD40L的结合是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示意图第9页/共15页第九页,共16页■2. B7(CD80和CD86):在静息B细胞不表达或低表达,在活化B细胞表达增强.相应(xiāngyīng)受体是T细胞表面的CD28和CTLA-4与CD28分子结合可增强T细胞激活若与CTLA-4分子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3.其他黏附分子:ICAM-1(CD54)、LFA-1(CD11a/CD18),与相应(xiāngyīng)配体结合后参与细胞间的接触,具有协同刺激作用 三、协同(xiétóng)刺激分子返回(fǎnhuí)第10页/共15页第十页,共16页四、其他表面(biǎomiàn)分子1.CD20:在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fēnhuà)中起调节作用2.CD22:介导B细胞-单核细胞、B-T及B-B之间的作用。
3.CD32(FcγRⅡ) :终止B细胞活化和抗体分泌16)第11页/共15页第十一页,共16页谢谢(xiè xie)观赏!第12页/共15页第十二页,共16页膜型IgM与Igα/Igβ二聚体相连(xiānɡ lián),组成BCR复合物 Igα和Igβ均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有胞膜外区、跨膜区和相对较长的胞质区 Igα和Igβ在胞膜外区的近包膜处借二硫键相连(xiānɡ lián),构成二聚体返回包膜外区跨膜区胞质区第13页/共15页第十三页,共16页 gα/Igβ胞质区含有免疫受体络氨酸活化基序(ITAM),通过(tōngguò)募集下游信号分子,转导特异性抗原与BCR结合所产生的信号13)IgM识别(shíbié)抗原后产生的第一信号由Igα/Igβ胞质区的ITAM向细胞内传递返回第14页/共15页第十四页,共16页感谢您的观看(guānkàn)!第15页/共15页第十五页,共16页内容(nèiróng)总结一、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第1页/共15页通常包括1个mIg分子与 2个Igα/Igβ异二聚体CD40与CD40L的结合是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膜型IgM与Igα/Igβ二聚体相连,组成BCR复合物。
Igα和Igβ在胞膜外区的近包膜处借二硫键相连,构成(gòuchéng)二聚体第14页/共15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5页/共15页第十六页,共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