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1.1荒漠化的防治_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doc
10页1第一节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一) )课时目标 1.了解荒漠化的含义及主要分布区 2.了解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3.理解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课前预习(10 分钟,10 分)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图中 A、B、C 地区都 存在不同程度的荒漠化据此完成 1~3 题1.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荒漠化只发生在图中三个地区 B.A 地区的荒漠化是气候异常造成的 C.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 D.次生盐渍化不属于土地荒漠化 2.A 地区的荒漠化主要类型属于( ) A.沙漠化 B.石漠化 C.盐渍化 D.三种类型都有 3.下列属于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形成的环境问题的是( )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次生盐渍化 D.石质荒漠化 答案:1.C 2.A 3.C 解析:第 1 题,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的现象,表现为沙漠化、石漠化、次生盐渍化 等,在干旱半干旱以及某些湿润、半湿润地区都可能发生,气候异变等自然因素是其形成 的基础,但人类活动起主导作用第 2 题,A 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主要表现为土 地沙漠化。
第 3 题,在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地区,不合理的灌溉往往引起次生盐渍化问 题 读“西北地区荒漠化人为因素示意图” ,完成 4~5 题24.图中①表示( )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5.图中②因素造成的荒漠化主要分布于( ) A.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 B.半干旱的草原牧区 C.干旱的绿洲边缘 D.内陆河流或冲积扇地区 答案:4.A 5.B 解析:引起荒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它主要包括: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④水资源利用不当等过度放牧主要发生于以畜牧业为主的草原牧区点题训练(20 分钟,30 分)知识点一 荒漠化的概念、表现及危害 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 同荒漠般的景观据此完成 1~2 题 1.土地荒漠化包括( ) ①土地沙漠化 ②石质荒漠化 ③次生盐渍化 ④土地污染 ⑤水土流失 ⑥酸雨蔓延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 答案:A 解析:根据荒漠化的定义,确定其范围 2.可能发生荒漠化的地区有( ) ①干旱地区 ②半干旱地区 ③半湿润地区 ④热带地区 ⑤两极地区 ⑥草原牧区 ⑦高山地区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⑦ C.①③⑤⑦ D.①②③⑤ 答案:B 解析:根据荒漠化的定义,联系各项所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可知可能发生荒漠化的 地区。
3.有关荒漠和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世界的荒漠都属于荒漠化土地 B.荒漠都是由自然原因形成的 C.我国荒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陆地区 D.荒漠化不仅仅表现为沙漠化3答案:D 解析:荒漠一部分是地质时期自然过程形成的,如塔克拉玛干沙漠;还有一部分是人 类长期活动造成的其实质是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严重退化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异和人 类活动在内的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土地严重退化过程和现象知识点二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4.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位于非季风区,基本不受季风的影响 B.温带大陆性气候,东西有显著差异 C.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D.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都在 200 毫米以下 答案:B 解析:西北地区是指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 400 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 半干旱地区本区受夏季风的影响较小,但冬春干旱季节的冬季风日数很多,A 错;由于 受夏季风影响程度的不同,本区自东向西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降水递减,干旱程度增强, 东西气候有显著差异,B 对;本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C 错;贺兰山以东的内蒙古高原东部, 年降水量在 200 毫米以上,属半干旱的草原地带,D 错。
我国西北地区受海陆位置影响,形成了以干旱为主的自然地理环境据此完成 5~6 题5.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 A.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B.风力作用强烈,气候干旱 C.干旱为主 D.多高大山脉与盆地 6.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形起伏大,高原山地广 B.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C.水分条件自东向西逐渐变干 D.植被稀少,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小 答案:5.C 6.B 解析:第 5 题,西北地区最突出的特征是干旱,由于干旱,形成了其整体以干旱为主 的自然地理环境第 6 题,本区景观由草原和荒漠构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的 变化,而水分条件变化的根源在于距海遥远,深居内陆,海洋水汽很难到达 短花针茅是我国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植物之一,属优等牧草其生长特性是从内向外 分蘖,向外扩大占据空间,株丛中央部位被枯死枝叶占据,随着分蘖的进行和放牧压力的 增大,短花针茅出现了“分丛”现象因此其丛幅的大小变化可以反映出草原的一些变化 结合下图回答 7~9 题47.下列不属于我国的典型荒漠草原景观分布地区的是( ) A.内蒙古东部 B.内蒙古中西部地区 C.柴达木盆地 D.新疆 8.图中信息反映出荒漠草原荒漠化明显的表现是( ) A.短花针茅的丛幅越来越大 B.短花针茅的大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C.短花针茅的小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D.短花针茅的中丛丛幅所占比例保持稳定 9.图中显示导致我国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B.过度开垦 C.过度樵采 D.过度放牧 答案:7.A 8.C 9.D 解析:第 7 题,荒漠草原是干旱地区的一种景观类型,我国的内蒙古东部属于半干旱 地区,是典型的温带草原景观。
第 8、9 题,分析图中信息可以看出,短花针茅的“分丛” 现象主要表现为重牧区小丛丛幅所占比例较高,大丛则较低,而封育区则是大丛丛幅所占 比例较高,小丛则较低,这说明过度放牧会导致该种牧草的大丛丛幅变小,使荒漠化严重知识点三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 读图完成 10~11 题10.图中,甲表示( ) A.土地盐渍化 B.下游河流水位上升 C.下游河流流量减少 D.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 11.导致图示区域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为原因有( ) ①燃料短缺 ②砍伐森林 ③不合理灌溉 ④盲目扩大耕地 ⑤风沙侵袭 ⑥人口和 贫困问题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③⑥ 答案:10.C 11.B 解析:第 10 题,从图中地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判断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带来的 上游用水增加,会使下游河流流量减少第 11 题,注意抓住题目中问的是“人为原因” , 燃料短缺、风沙侵袭、人口和贫困问题均不属于人类活动,因此只有 B 选项符合题意 读“某区域 30 年前和现在环境变化示意图” ,完成 12~13 题512.图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水污染13.造成该环境问题的原因是( ) A.过度砍伐森林 B.过量引水灌溉 C.过度开发沼泽 D.城市化过度发展 答案:12.B 13.A 解析:第 12 题,通过图示可知,该区位于沙漠,气候干旱,而土地荒漠化是该区的主 要环境问题,故选 B。
第 13 题,图中 30 年前和现在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森林面积减少, 是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故选 A 1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A 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人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导致 A 周边地区沙尘暴常有发生的气候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华北地区的哪种天气现象是土地荒漠化的迹象? 答案:(1)气候干旱多风,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过度放牧、过度农垦及水资源的不合 理利用 (2)气候干旱,春季风力强 (3)经常出现的沙尘天气 解析: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方面回答,人为原因主要是一些不合理的人类活 动发生沙尘暴的条件:一是要有沙源,二是要有动力——风,三是气候干旱才能风起沙 扬。
课后作业6时间:45 分钟 满分:60 分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分数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28 分) 2016 年 6 月 17 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 治荒漠、利国惠民” ,旨在凝聚社会共识,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大力推进生态 文明建设,动员全社会参与荒漠化防治据此回答 1~2 题 1.下列关于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B.次生盐渍化不属于荒漠化的表现范畴 C.在我国荒漠化只存在于西北地区 D.荒漠化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2.下列关于我国西北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递减是因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 B.干旱是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C.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沙质土壤 D.塔里木盆地多属于干旱和极端干旱区,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 答案:1.D 2.C 解析:第 1 题,荒漠化就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一种土地 退化,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在耕地 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在西北地区, 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在西南地区主要表现为石漠化;在华北地区主要表现为盐渍化, 故选项 A、B、C 不正确第 2 题,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主要是由干旱的自然环境造成的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 166.48 万 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 ,回答 3~4 题 表 1 新疆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万 km2)荒漠化土地总量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土地111.322.354.3150.5454.12 表 2 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万 km2)水蚀风蚀冻融盐渍化12.5383.935.249.62 3.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 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 D.荒漠化主要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 4.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对防御荒漠化效果不明显 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 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 D.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 答案:3.C 4.D7解析:本题组考查新疆地区的土地荒漠化的现象。
从表 1 中可以看出,新疆荒漠化土 地面积是 111.32 万 km2,等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的 2 倍多;从表 2 中看出,新疆荒漠化的 主要自然原因是风蚀、水蚀等原因 5.下图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 北方农牧过渡带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扩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设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答案:D 解析:北方农牧过渡带的自然因素很不稳定,降水量较小,因此退耕还林还草是该区 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读新疆塔里木地区图,回答 6~7 题6.读图中信息,对塔里木盆地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A.人类对于自然的适应能力减小,活动的空间不断缩小 B.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