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改良措施.docx
5页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改良措施 毕玉波,刘守军(垦利县农业局,山东垦利 257500)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又是世界著名的河口三角洲中目前开发程度很低的地区,其经济开发潜力之大,被誉为“金三角”地带,是我国重点经济开发区黄河三角洲形成的历史悠久,黄河入海口南迁北移,泥沙淤积,形成典型的扇形结构,母质为黄河沉积物,底部属海相沉积物在行政上,包括山东省东营市的全部和滨州市的一部分由于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被海水浸渍成为盐渍淤土,不断沉积,日积月累海退成陆,经蒸发作用使盐分聚集地表同时,潮水入侵补给地下水,参与土壤成盐过程,形成了典型的滨海盐碱地其面积为44.29万hm2,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52.5%另外,该地区地势低平、地下水位偏高、河流排水不畅、淡水资源匮乏、植被生态系统脆弱以及由于自然和人为共同作用造成的次生盐碱化等因素,也是该地区盐碱土形成的主要原因黄河三角洲的盐碱土改良措施归纳起来可分为水利工程措施,生物种植措施和化学改良措施1 水利工程措施根据黄河三角洲盐碱土水盐运动规律“盐随水来,盐随水去”,水利工程措施是改良该区盐碱土最有效、最彻底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中技术。
1.1 整平土地,合理规划灌排水渠道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区多数土地高低不平,灌排水渠道不配套,而黄河三角洲盐碱土有“盐往高处走”的规律,高低不平的地面容易形成盐斑平整土地,是改良土壤的一项基础工作,地平能够减少地面径流,提高伏雨淋盐和灌水洗盐效果;同时能防止洼地受淹、高处返盐,也是消灭盐斑的有效措施黄河三角洲地区原有的重灌轻排的灌溉模式,致使多数渠道是旱时作灌渠,涝时做排水沟,再加上灌区配套设施不齐全和泥沙问题,导致排水河道淤积,地下水位升高,盐碱化面积急剧扩大所以近年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的重点是整平土地,兴修水利,开挖干、支、斗、毛深沟排水系统使得在雨季能迅速排除洪涝,并借雨水的天然淋洗,起到排盐降碱作用如果对于地下水位过高、土质粘重的封闭重盐碱地,修建田间排水沟仍不能保证雨季排涝和旱季不返盐时,就需挖沟抬高地面,修建沟台田,以相应降低台田以下水位,现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推广的上农下鱼就是很好的模式,但改良成本相对较高1.2 合理灌溉黄河三角洲原来采用的灌溉技术大多是传统的大水漫灌压盐,这样虽然能临时性把土壤中的盐分压下去,保证当季作物的收成,但从长远看,人为抬高了地下水位,实为饮鸩止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盐碱土改良问题。
现在推广的一些先进的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和渗灌等不仅解决了大水漫灌带来的弊端,还有效节约了淡水资源,应该大力提倡推广1.3 引洪放淤放淤技术科学地利用了水力机械原理和泥沙特性,有利于节省能耗和节约投资在同运距条件下,与其他施工方式相比,可节约工程费用20%~40%同时,直接在河道中取沙,还减少了河道淤积,避免了挖地取土现在黄河三角洲有大量的耕地就是通过放淤形成的这部分耕地的缺点是耕作层较浅,容易返盐,所以要经常性的放淤1.4 淡水洗盐淡水洗盐可加速重盐碱地的改造,特别是具备排水系统的情况下,引用淡水来溶解土壤中的盐分,再通过排水沟将盐分排走,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洗盐季节应在水源丰富、地下水位低、蒸发量小,温度较高的季节进行因为地下水位低,灌水洗盐时表层盐分向下淋洗得深;蒸发量小,在洗后不致强烈返盐;温度高,则盐分易于溶解洗盐用水量一般情况下越大越好但如果用水量过大,则不仅浪费水,还会造成地下水位高、土壤养分大量流失等副作用尤其是黄河三角洲地区以含氯化物为主的土壤更应该相对小些一般洗盐2~3次,每次用水量80~100m3,总用水量200~300m3即可1.5 暗管排盐这是这几年胜利油田试验推广的一[来自wWW]项新的盐碱土改良措施。
主要技术原理是将筛孔PVC或PE波纹管埋入地下足够的深度,形成排水管网,然后将地下咸水集中强排入海,同明排相比,暗管具有排碱效果好、施工效率高、相对成本低以及占用耕地少等优点其工作过程是:在钻孔采样勘测的基础上,根据土壤与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工程总体设计然后应用引进的大型铺管机械设备,一次性完成铺管,滤料填充工作,并以激光制导技术使暗管保持所需精度配套使用自动清洗管壁设备,以保持管道畅通,延长使用年限暗管采用PVC打孔波纹管,管径通常采用80mm或110mm,为防止土壤细颗粒进入管道造成淤堵,增加管道周围的透水性,暗管周围要包裹一层厚8cm左右的砂滤料该技术的实施,可以将咸水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利用灌溉水和大气降水对暗管以上的含盐土层进行冲洗脱盐,通过暗管将土壤盐分排出区外经过2~3年暗管排盐系统的作用,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咸水和土壤盐碱化问题该技术在胜利油田实施后,成功地将6666.67hm2寸草不生的滩海重盐碱地改造为良田,使1333.33hm2低产田改造成为高产田经过改造的土地种植棉花等作物产量逐年提高2 种植耐盐作物有机质缺乏,含氧量低,是盐碱地的特点增施有机肥料或种植绿肥,一方面可增加土壤养分,另一方面可改善土壤结构而有利于脱盐。
根据试验表明,盐碱土种3年紫花苜蓿后,土壤含盐量由0.18%下降到0.038%,有机质由0.9%上升到1.23%,成为脱盐土种植紫花苜蓿等耐盐牧草后将裸露的土壤覆盖起来,以植物蒸腾代替土壤蒸发,减少了土壤蒸发量,降低土壤积累速度,减少了盐分在耕层的累计种植紫花牧畜等耐盐植物后,由于植物根系的穿插作用,土壤容重、总空隙度、通透性、总团聚体等物理性质得到改善同时由于植物枯枝落叶及死根茬的腐蚀作用,土壤有机质增加,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和化学性状,提高了土壤肥力3 使用化学改良剂所谓化学改良,就是针对碱性土的化学特性,用化学方法加以改良盐碱土化学改良的途径,第一是在土壤中增加钙离子,以置换出土壤胶力上的钠离子;第二是施以酸性化学物质,以氢离子置换交换性钠离子和中和土壤碱性常用的改良剂有:可溶性钙盐类、酸类和成酸类化学物质,可溶性钙盐有CaSO4.H2O和低溶性的石灰石;酸类和成酸类化学物质有S(硫磺)、H2SO4、FeSO4.7H2O、Al2(SO4)3.18H2O、CaS(石灰硫磺)等以及一些工业副产品,如磷肥料制造业的副产品磷石膏、煤矿区的煤矸石等 -全文完-。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