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药材药性及工艺.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28810493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17M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四川中药材基地信息 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之美誉据资料统计,全川中药资源有5000余种,其中植物药4600余种,动物药320多种,矿物药130余种,约占全中国中草药品种的75;其中著名地道药材和主产药材30余种,如川芎、麦冬、黄连、川贝母、冬虫夏草等不仅是中国出口较早且量大的品种,而且在中国国内的生产和销售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川芎占有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人工种植中药材超过50万亩,已建立川药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38个;各种动植物药的年允收量超过10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中药材产地 四川中药材主要有代表性的为:川芎、川贝母、虫草、天麻、川乌与附子、杜仲、当归、牛膝、黄连、通江银耳等主要野生和栽培(养殖)中药材品种及其地理分布概括如下:四川药材分布地【川芎】都江堰市(菊花心川芎)、郫县、彭州市、崇州市【川贝母】阿坝州、甘孜州;以卷叶贝母、暗紫贝母为主【附子、川乌】江油市;以南瓜叶附子为主流品种【黄连】洪雅县、峨眉山市、大邑县(味连)【麦冬】绵阳市、三台县(绵阳麦冬、川麦冬)【天麻】平武县大量栽培,野生资源广布【冬虫夏草】康定县、马尔康县【红花】简阳市、平昌县(川红花)【干姜】四川岷江流域多栽培、犍为县、沐川县主产【川牛膝】天全县(天全牛膝)、洪雅县【金银花】南江县、沐川县(川银花)【丹参】中江县(中江丹参)、平武县(川丹参)【补骨脂】西昌市、金堂县【郁金(川郁金)】双流县、犍为县、崇州市(多栽种绿丝郁金、黄丝郁金)【姜黄】犍为县、崇州市、双流县【莪术】犍为县、崇州市、双流县【天冬】内江市、古蔺县【白芍】中江县(中江白芍)、渠县【白芷】遂宁市(川白芷)【黄柏】荥经县、峨眉山市、洪雅县、通江县(川黄柏)【厚朴】都江堰市、峨眉山市、古蔺县、三台县(川朴)【杜仲】四川各地均有栽培【半夏】南充市、西充县主产,川东北地区多野生【金钱草】四川多野生资源(四川大金钱草)【泽泻】彭山县、都江堰市(川泽泻)【麝香】都江堰市、马尔康县(人工养殖,活体取麝)【熊胆】都江堰市主产(人工养殖,活体引流)【辛夷】北川县主产,四川各地有栽培【乌梅】大邑县、达州市多栽培【川续断】主产凉山州【羌活】甘孜州、阿坝州【银耳】通江县(通江银耳)【川明参】苍溪县、金堂县、巴中市【柴胡】剑阁县(竹叶柴胡多野生,习称“剑柴”;北柴胡多栽培)【桔梗】梓潼县(川桔梗)【花椒】汉源县(川椒、红椒)、茂汶县【大黄】四川北部、西部多栽培【党参】九寨沟县(原南坪县)【菊花】苍溪县、仪陇县、中江县【龙胆】凉山州野生资源丰富【川木香】四川西部(阿坝州)【枇杷叶】四川各地栽培【佛手】犍为县、沐川县(川佛手)。

      川芎川芎是一种常用中药材,为伞形科藁木属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能,对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有作用川芎所含有效成分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部分,其化学成分研究表明水溶性以阿魏酸为代表,脂溶性以藁木内脂为代表川芎的总生物碱和酚性成分有较明显的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凝集、对已凝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降低血小板的表面活性等药理作用川芎为常用中药,性温,味辛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能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川贝母 川贝母家种、野生均于6—7月采收家种贝母,用种子繁殖的,播后第三年或四年收获选晴天挖起鳞茎,清除残茎、泥土;挖时勿伤鳞茎 贝母忌水洗,挖出后要及时摊放晒席上;以1天能晒至半干,次日能晒至全干为好,切勿在石坝、三合土或铁器上晾晒切忌堆沤,否则冷油变黄如遇雨天,可将贝母鳞茎窖于水分较少的沙土内,待晴天抓紧晒干亦可烘干,烘时温度控制在50℃以内在干燥过程中,贝母外皮未呈粉白色时,不宜翻动,以防发黄翻动用竹、木器而不用手,以免变成“油子”或“黄子其功能为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虫草 虫草是一种昆虫与真菌的结合体虫是虫草蝙蝠蛾的幼虫,菌是虫草真菌,每当盛夏,海拔3800米以上的雪山草甸上,冰雪消融,体小身花的蝙蝠蛾便将千千万万个虫卵留在花叶上继而蛾卵变成小虫,钻进潮湿疏松的土壤里,吸收植物根茎的营养,逐渐将身体养得洁白肥胖这时,球形的子囊孢子遇到虫草蝙幅蛾幼虫,便钻进虫体内部,吸引其营养,萌发菌丝当虫草蝙蝠蛾的幼虫食到有虫草真菌的叶子时也会成为虫草受真菌感染的幼虫,逐渐蠕动到距地表二至三厘米的地方,头上尾下而死这就是“冬虫”幼虫虽死,体内的真菌却日渐生长,直至充满整个虫体来年春末夏初,虫子的头部长出一根紫红色的小草, 高约二至五厘米,顶端有菠萝状的囊壳, 这就是“夏草”虫草这时发育得最饱满,体内有效成份最高,是采集的最好季节青海,云南省迪庆、怒江州是中国虫草的主要产地之一具有“抗肿瘤,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秘精益气”之功效,用于久咳虚喘、劳嗽咯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刚挖出来的虫草,一般是在采挖后的24小时内用牙刷轻刷去虫草上的泥土和虫体残余的胎衣,之后在3小时内,吧虫草撒放于干燥无光照的地面阴晾,使得虫草外部颜色更好看,阴晾时用粗铁丝网盖上防鼠。

      8到12小时候,将已稍微干燥的虫草装入塑料薄膜袋子中或者布袋子里,每公斤虫草平均放入100克布袋装花椒一粒后密封,放于阴凉干燥处,然后每30天检查一次虫草的变化情况 天麻天麻性平味甘,独入肝经,具有熄风止痉,平肝潜阳的功效用于治疗诸风湿痹,瘫痪不遂,肢节疼痛,老人偏头痛、眩晕、肢体麻木、语言赛涩,小儿惊痈动风等两千多年前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早对此有所一记载:“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并将其列为上品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也有较系统的概述,天麻能“主诸风痹,久服益气,轻身长年”,治疗“语多恍惚,善惊失忘”等症,历来被视为“治风之神药”亦有文献记载天麻能“熄风定惊”[3]中医临床用于治疗惊风抽搐、肢体麻木、头痛眩晕、冠心病、面肌痉挛、高血压等疾病另外天麻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一定的作用,如镇静安神、抗癫痈、镇痛;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如扩血管、降压以及增加机体耐缺氧能力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天麻还具有增智、健脑、延缓衰老的作用,对老年性痴呆症有一定的疗效鲜天麻的水分很高,切片干燥后卷曲程度都比较大,自然干燥和冷冻干燥天麻颜色为白色和乳白色,因为这两种干燥方法是在常温和低温下进行的,所以不会发黄。

      而微波干燥的天麻颜色呈暗黄色,可能是由于微波干燥时温度不容易控制,温度过高导致天麻颜色暗黄而80℃恒温鼓风干燥和真空干燥温度不会太高,干燥颜色形态都比较好天麻的最佳干燥工艺为蒸过天麻在70℃~90℃范围内恒温鼓风干燥 黄连其根状茎用作中药时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功效,可治时行热毒、高热烦躁、泄泻痢疾、口疮、痈疽疔毒等症药理试验证明,有抑菌及抗病毒、抗原虫作用,并能降低血压,扩张冠状动脉黄连含小檗碱、黄连碱等多种生物碱,另含黄柏酮、黄柏内酯等成分同属中尚有三角叶黄连,又名雅连、峨媚连,主产于四川;云南黄连又名云连,主产于云南其根状茎也供药用麦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成丛生长,高30厘米左右叶丛生,细长,深绿色,形如韭菜花茎自叶丛中生出,花小,淡紫色,形成总状花序果为浆果,圆球形,成熟后为深绿色或黑蓝色根茎短,有多数须根,在部分须根的中部或尖端常膨大成纺锤形的肉质块根,即药用的麦冬喜温暖和湿润气候宜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和沙质壤土,过沙和过黏的土壤,均不适于栽培麦冬忌连作,轮作要求3-4年麦冬生长期较长,休眠期较短1年发根2次:第1次在7月以前,第2次在9-11月四川麦冬适宜的栽植时期在3月下旬到四月上旬。

      四川麦冬栽植时,先按行距10~13厘米开沟,深5~6厘米左右,在沟内每隔6-8厘米,放种苗2~4株,垂直放于沟中,然后将土填满浅沟,用扁锄推压或用脚踩,将种苗两侧的覆土压紧裁后立即灌透水一次,每公顷约需种苗10500千克四川麦冬栽种后,第二年4月即可收获选晴天,用锄或犁耕翻23-26厘米,将麦冬全株翻出土面,然后抖落根部泥土,用刀切下块根和须根,分别放入箩筐中,置于流水中,用脚踩淘洗,洗净泥沙,运回加工浙江麦冬则在栽后第三年或第四年收获,方法同四川麦冬产区相似四川麦冬的加工,是将洗净的根放在晒席上或晒场上暴晒,晒干水汽后,用双手轻搓(不要搓破表皮),搓后又晒,晒后又搓,反复5~6次,直到除去须根为止等到干燥后,用筛子或风车除去折断的须根和杂质,选出块根即可出售一般每公顷产干货1500~2250千克,而采用遂宁麦冬品种栽培,麦冬淘洗每公顷产可达3000~3750千克采收 栽种麦冬,起土年限各产地有所不同有的种后第三年起土,产品肥壮粗短,旧称'花园子',或称'姚冬'有的种后实足二年起土,块根稍细长,香气足麦冬的采挖以立夏至小满季节为合时,最迟不超过芒种全株带根挖起,将带须块根剪出(苗可作种苗栽培),用清水洗至洁白干净,然后干燥。

      要注意剪取块根时必须带须根,因为须根能起到将块根水分排出的导管作用,如过早修净须根,麦冬的水分不利排出,将使两端花黑或腐烂 干燥方法 (1)老法 是日晒堆闷干燥法方法是将洁净麦冬薄摊在竹簟上,在烈日下曝晒、堆闷,如此反复三次第一次晒3~5天,再堆闷2~3天,使内部水分回出第二次晒3~4天,堆闷3~4天第三次晒4~5天,堆闷6~7天,此时麦冬已有八成干左右,即可修净两端须根,再复晒一次,趁热装在木箱中,踩实,封盖日晒法需时20~25天近年来使用较多的是烘干法方法是将洗洁净麦冬置特制烘炕上,先垫上竹帘,再放上麦冬,厚约15厘米左右,上盖薄麻布,火候控制在50℃~60℃左右,烘3~4小时,均匀翻动一次,如此烘焙、翻动,约烘2~3天即可干燥在烘焙过程中,火力要逐步降低,以防烘焦,最后修剪须根即可日晒法需时较长,费工多,但产品色泽较好,烘焙法加工省时,并可不受天气限制,且较不易泛油,但产成品色泽不如日晒法鲜明,同时如火候掌握不好,易烘至肉色老黄甚或烘焦川麦冬于栽种后第二年清明至谷雨采挖,选晴天用锄或梨翻耕25~27厘米深,使麦冬全株露出土面,抖去根部泥土,用刀切下块根和须根,放入箩筐内,在流水中用脚踩淘洗,将泥沙洗净,晒干水气后,用双手揉搓,搓后再晒,晒后再搓,反复4~5次。

      待干燥后,在地上挖一条沟,长能睡两人,宽能睡一人,沟内垫席子,把麦冬倒入沟的中部,每次约25千克,两个仰卧沟中,用脚互相蹬擦,使须根断落,体质光洁柔润(此法待改进)每次约蹬半小时,然后用筛子除去须根和杂质即可一般亩产100千克左右 (2)麦冬快速干燥 由于麦冬含有大量粘液质,质地柔润,味甜发粘,在贮藏中易受潮发热,极易生霉、泛油,严重地影响了临床疗效要保证药品质量,应把好麦冬干燥关现不少药农采用'架空离地薄膜覆盖法'干燥麦冬,效果好其方法是将挖取的麦冬连同根系洗净,置于露天高地架空的竹席或芦席上,摊成2~3厘米厚,用不漏气的聚乙烯塑料薄膜覆盖,四周用木棍或砖块压住,日晒夜露至干燥,取出,筛去须根、灰杂,即得 切制炮制及贮藏 (1)整粒麦冬和轧扁麦冬 在实际工作中,使用最广泛的麦冬是整粒麦冬和轧扁麦冬(或捣裂)将原药除去杂质及变色泛油的,快洗润软,用机械轧扁或用木尺手工敲扁,干燥,筛去灰屑另有朱砂拌麦冬,取净麦冬,喷水少许,闷润,加朱砂细粉,拌匀,取出,晾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