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钾性质探究(精品).doc
5页氢氧化钾的性质探究一、 设计思想本节课要复习碱的化学性质,采用了探究式的方法,冃的是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能 根据学过的知识来主动探究未知,从而对这部分内容有更深的认识由于学生已经学过氢氧 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碱的通性并据此类推氢氧化钾的化学性质,在试 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探究很解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Z后再 进行简单归纳和小结和巩固练习对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反应的补充实验,采用学生设计 实验的方法,通过实验来落实知识的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和积极性,让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理论二、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学握氢氧化钾的化学性质2) 掌握碱的通性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知识的联系,增强学牛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2)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碱的通性的学习,理解山个别到-•般的认识事物的规律,感受量变到质变等辩证唯 物主义观点三、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碱的四条通性教学难点:探究氢氧化钾的化学性质的实验现象四、 教学用品药品:氢氧化钾溶液、、氯化铜溶液、氯化诙溶液、二氧化碳气体、石蕊试液、酚蚊试 液,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溶液,氯化顿溶液。
仪器:试管、广口瓶(或锥形瓶)、双空橡皮塞、小气球、胶头滴管媒休和教具:多媒休设备;课件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以旧引新我们学习了碱的性质,知道碱貝有四 条通性碱具有通性呢?为什么?今天我们一起來探究新的碱氢氧化 钾的化学性质回忆碱的通性碱也冇通性,因为碱的 组成也比较相似,含有 氢氧根复习酸的通 性,有助于 类比学习碱 的性质复习氢氧化 钠的化学性 质对照碱的通性,复习氢氧化钠的化学 性质2已经学过,不重点讨论,也不作 过多拓展)学生可能提出下列猜 测1. 与指示剂反应;2. 与酸反应;3. 与酸性氧化物反应;4. 与盐反应;复习过程能 为学生探究 氢氧化钾的 化芳性质提 供思路探究红氧化 钾的化学性 质碱与指示剂 的反应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在氢氧化钾溶液 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瞅试 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彖发现问题:氢氧化钾小滴入紫色石蕊 试液,变色情况不明显,怎么解决这 个问题结论一:碱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变 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 瞅试液变红动手实验,观察并记录 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探 究氢氧化钾 的化学性 质NaOH溶液KOH 溶液石蕊变蓝变蓝酚駄变红变红学牛讨论:作对比试验 来解决。
与酸发生中 和反应探究酸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 和水发现问题:酸碱中和反应,无明显现 象,怎样证明氮氧化钾和酸己经发生 了化学反应注意:可溶性碱与酸反应需要借助于 指示剂观察反应的进行;不溶性碱能 溶解于酸中,而且只会与酸反应结论二:氢氧化钾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住成盐和水学生讨论设计试验解 决利用指示剂设计试 验1>氢氧化钾与盐酸、 硝酸的反应方程式:KOH + HCI -KC1 +H2OKOH + HNO3 - KNO3 +H2O2、氢氧化钾中和精制 石汕时过量的硫酸的 反应方程式: 2KOH+H2SO4- K2SO4+2H2O探究:设计 实验证明证 明氢氧化钾 和酸已经发 生了反应碱■非金属 氧化物反应酸性氧化物可能是什么氧化物呢? NaOH能与CO:仮应,大家根据氢氧化 钠与C02反应2KOH+CO2—K2CO3+H.Oo探究,如何 证明KOH 与C02的反 应已经进行 To (设计多 种方案进行在充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加入少 量氢氧化钠浓溶液,迅速塞紧带有玻 璃管和气球的橡皮塞,振锥形瓶 提问:小橡皮泡会逐渐涨人的原因 是什么?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原 因:氢氧化钾跟二氧化 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 水,二氧化碳气体在反 应小消耗了,集气瓶中 气体压强下降,空气通观察实验现 彖,理解实 验原理。
探究二氧化 碳和氢氧化 钾溶液的反 应除了用上述装置,还能用化学方法还 进行验证学生讨论:在生成物中滴加酸、碱、 盐类别的物质进行验证过短玻管进入橡皮泡 而使小橡皮泡膨胀酸:盐酸、硫酸、硝酸 碱:氢氧化钙溶液、氢 氧化锁溶液盐:氯化钙溶液、氯化 顿溶液等形成酸性氧 化物的概念2KOH+SO2 〜K2SO3+ h2o;2KOH+SO.3—K2SO4+ 出0;结论三:碱与酸性氧化 物反应牛成盐和水实验探究碱 与盐的反应在两个试管中分別加入3毫升氯化 铜溶液和氯化铁溶液,观察溶液各显 什么颜色再分别加入1毫升KOH溶 液结论四:碱能与某些盐溶液反应生成 新的碱和新的盐巩固练习:写出氢氧化钾溶液氯化铁 溶液的反应观察试管里的颜色变 化写出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2KOH+CuC12 - Cu(0H)2 J + 2KC1蓝色溶液蓝色沉淀 3KOH+FeCh ->Fc (OH) 31 +3KC1 棕黄色溶液红褐色沉淀归纳总结碱 的通性组织学生共同归纳氮氧化钾的化学 性质;1 •与酸碱指示剂反应2.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3. 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4. 与某些盐溶液反应生成新碱和新 盐师生互动,共同归纳氢 氧化钾的化学性质。
形成碱的化 学性质的认 知结构思考与讨论固体KOH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可能 会发生哪些变化?应该怎样保存固体氢氧化钾?创设情景, 巩同对氢氧 化钾化学性 质的掌握练习巩固1. 盛有盐酸、水、氢氧化钾溶液的 三瓶无色液体,请选用一种试剂将它 们鉴别开來2. 如何鉴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和 澄清的石灰水三瓶无色溶液考虑酸和碱性质的不 同,选择酸碱指示剂中 的紫色石蕊试液来鉴 别将酸和碱的 性质联系起 来解决问 题设计实验方 案NaOH与CO2反应的产物Na2COs也能溶 于水,反应时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 怎么证明反应确实发生了呢? 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用来证明这个反 应确实发生了呢? 人家可以冋忆一 •下前面学习过的证 明NoOII溶液和盐酸发生反应的实验 设计小组讨论:%1 是否可以用酸碱指 示剂?不可以,产物也 显碱性%1 能否验证反应后的 牛成物?可以,碳酸钠 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气 泡1 利用压强原理,还可 以有哪些方法?提高学生实 验设计能 力2・主要板书一、 复习碱的化学性质(通性)二、 探究氢氧化钾的化学性质1 •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瞅试液变红2.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3. 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4. 能与某些盐溶液反应牛•成新碱和新盐七、教学反思本章的实验较多,学牛多次经丿力利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和根据性质设计实验解决问题 的过程,在促进学牛理解酸和碱的性质的同时,对学牛的实验操作、设计和评价能力应该有 一定的促进作用本节课中学牛 •两次经历对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设计实验产生间接现象来证明反应确实 发生了,第一次是证明KOH溶液和盐酸确实发住了反应,当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只是让学牛阅读讨论教材实验的原理,做到対这一方法的了解本节课中KOH和CO?的反 应也是先请学牛阅读理解教材实验的原理,在课的最后请学牛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由于证明 这个反应的方案町以有很多,本节课深入全而地讨论这些方案并让学生动手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