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录像示范法在自闭谱系障碍儿童早期干预中的应用.docx
11页录像示范法在自闭谱系障碍儿童早期干预中的应用 曹贤佳 林云强【Summary】本研究从理论依据、干预模式、实施步骤、影响因素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对录像示范法在自闭谱系障碍儿童早期干预中的应用作了系统梳理,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Key】自闭谱系障碍儿童;录像示范法;早期干预G610 A 1004-4604(2019)1/2-0052-04自闭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由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表现为在社会互动中存在持续困难,及行为刻板、兴趣狭隘等以上症状在ASD儿童出生后24个月左右即会表现出来,〔1〕因此有效的早期干预对减轻患儿的障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录像示范法因其可控、低成本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ASD儿童早期干预实践中它是指以录像形式向ASD儿童展示目标行为的操作步骤,使其通过反复观看、记忆、模仿,最终习得目标行为的过程〔2,3〕本研究拟对录像示范法的理论依据、干预模式、实施步骤、影响因素及应用领域等作一梳理,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一、理论依据1.社会学习理论基于对经典行为主义机械环境论的反思,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
他认为,环境、行为和个体三者相互影响、交互作用,〔4〕强调了认知因素在个体行为习得中的作用,即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示范行为及其后果,习得某一新的行为录像示范法即是以影像形式为ASD儿童示范完成目标行为所需的一整套技能在这一过程中,ASD儿童根据行为所引发的后果——奖励,产生再现行为的动机,将头脑中编码、储存的认知图式外化至具体的行为中2.碎镜理论威廉姆斯(Williams)等人以碎镜理论(Broken-mirror Theory,BMT)形象地将ASD儿童的社会认知缺陷,尤其是模仿缺陷归咎于镜像神经元功能异常〔5〕镜像神经元具有把动作执行和动作观察相匹配的功能,〔6〕这一功能是模仿的基础研究发现,18个月左右的婴幼儿就能通过观察他人的失败动作来推测其意图并模仿其并未实现的动作(陈巍,2010)ASD儿童并不具备上述能力,因而早期干预可以将ASD儿童模仿能力的习得作为检验干预效果的标准〔7〕录像示范法恰巧提供了训练这一能力的契机此外,已有研究表明,ASD儿童具备视觉信息加工优势,诉诸视觉通道的录像示范法符合这一认知加工特征,其有效性因而能得以确认二、干预模式1.基本录像示范法(Basic Video Modeling)基本录像示范法是指ASD儿童在观察录像中他人正确执行某一目标行为的基础上,进行模仿练习,可分为成人录像示范法(Adult Modeling)和同伴录像示范法(Peer Modeling)两种类型。
〔8〕前者是指录像中的示范者为成人,一般为干预对象所熟悉的父母、教师等后者则是由与ASD儿童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同伴担任示范者2.自我录像示范法(Self Video Modeling)自我录像示范法是指ASD儿童通过观看、模仿自己在录像中展示的目标行为,进而改进相应行为表现〔9〕这一模式有助于提升ASD儿童的自我效能感,促进目标行为泛化①3.观点录像示范法(Point-of-view Video Modeling)观点录像示范法是指从示范者的视角拍摄目标行为的执行过程,以供ASD儿童在免受其他无关因素干扰的情境中进行模仿学习〔10〕例如,在示范刷牙的录像中,画面仅呈现示范者刷牙时手部和嘴部的动作4.混合录像示范法(Mixed Modeling)混合录像示范法是指将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干预模式相结合进行干预或教学,如结合自我录像示范法与同伴录像示范法混合录像示范法能够发挥不同干预模式的长处,有针对性地介入目标行为的习得过程,从而达到最佳干预效果〔11〕三、实施步骤1.选择合适的目标行为在基本录像示范法与观点录像示范法中,选择的目标行为需符合ASD儿童的年龄发展水平〔12〕在自我录像示范法中,则要基于最近发展区选择ASD儿童能直接或间接展示的目标行为。
研究者可以借助相关量表,运用日常观察与访谈等方式评估ASD儿童的现有能力,了解ASD儿童当前最迫切需要发展的技能2.收集基线期数据研究者需使用任务分析法,将事先确定的目标行为分解为若干子任务〔13〕例如,洗手这一目标行为可被分解为用清水打湿手、取适量洗手液至掌心、反复搓洗、用清水冲净泡沫、擦手等五项子任务研究者需据此观察ASD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洗手过程,记录ASD儿童的现有能力和所需支持的程度这一阶段即为单一被试研究中的基线期在不同干预模式下,基线期所收集的数据会有所侧重,如在自我录像示范法中,基线期所收集的数据除包含ASD儿童的异常行为外,还应包含相应替代行为3.拍摄并编辑制作视频制作视频包括制订拍摄计划、准备相关设备、视频录制和录像编辑等步骤其中,制订拍摄计划包括确定干预模式、编写录像脚本等事先需准备的设备一般包括视频录制设备、录像编辑软件、录像播放设备和存储设备等针对自我录像示范法,还需准备一些视觉提示材料,如图卡等视频录制和录像编辑均需考虑ASD儿童的接受度例如,以ASD儿童实际生活、学习的场所为主要取景地点,采用与ASD儿童身高相适宜的拍摄视角,配以适合ASD儿童心理特点的背景音乐及画面提示等。
此外,制作完成的视频需交由专家检测,以保證一定的信效度4.播放录像该阶段即为单一被试研究中的干预期研究者为ASD儿童播放录像,并依据其反应合理控制播放时长、频率等在录像播放过程中,研究者可以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辅以其他教学策略,如可以适时表扬示范者的行为,以唤起ASD儿童对该行为的认同录像播放结束后,研究者可以带领ASD儿童到真实情境中练习相关技能,并在目标行为出现后给予其表扬和奖励研究者应及时记录干预效果,即ASD儿童对目标行为的习得情况若干预效果不理想,则需在录像播放环境、时长、频率及示范步骤等方面加以调整四、影响因素在不同的干预研究中,录像示范法的干预效果不一研究发现,录像示范法的干预效果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是否结合现场示范法、ASD儿童的年龄及目标行为的特征等吉纳(Gena)等人采用跨被试多基线实验设计,比较录像示范法和现场示范法引发三名5岁ASD儿童恰当情感反应的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将ASD儿童原本较低水平的情感反应提升到中等水平〔14〕在埃尔格尼孔(Ergenekon)等人的研究中,现场示范法对其中一名ASD儿童更为有效,而另外两名ASD儿童的技能水平在录像示范与现场示范干预情境下均获得了提升。
〔15〕麦克道尔(Mcdowell)等人比较了单独的录像示范法与录像和现场示范法相结合对提升3岁ASD儿童模仿能力的效果结果表明,相较于单独的录像示范法,加入现场示范法后的干预效果更显著〔16〕可见,录像示范法所产生的干预效果还要受具体干预模式的影响ASD儿童的年龄及目标行为的特征也会影响干预效果有研究表明,对任务较复杂的目标行为,录像示范法不太适用于3岁及以下的ASD儿童;对任务较单一的目标行为,录像示范法对各年龄段ASD儿童的干预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17,18〕五、应用领域1.社交巴吉(Buggey)等人采用跨被试多基线实验设计,探究自我录像示范法对四名4岁ASD儿童社交发起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其中三名ASD儿童明显有效,而对月龄最小的那名ASD儿童效果不佳〔19〕阿克曼诺格鲁(Akmanoglu)采用多探测实验设计,证实了基本录像示范法能有效提高4~6岁ASD儿童面孔表情识别能力,且该项技能能被较好地维持与泛化〔20〕阿尔兹尤迪(Alzyoudi)等人以五名5~7岁ASD儿童为被试,采用基本录像示范法向其展示两名成人进行社会互动的情景结果表明,被试的社交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21〕2.生活自理贝纳木(Benamou)等人采用跨被试与跨任务多基线实验设计,通过观点录像示范法教授三名5岁ASD儿童整理桌子、喂宠物、寄信与榨橙汁等四种生活自理技能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且所习得的目标行为能较好地得以维持〔22〕舍雷萨(Shrestha)等人采用观点录像示范法教一名4岁ASD儿童为自己准备点心研究者依据任务分析法将目标行为分解为三项子任务,据此制作成三段视频,供ASD儿童观看一段时间后,ASD儿童能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完成目标行为,但当点心被替换为其他食物时,泛化效果不甚显著〔23〕基恩(Keen)等人采用类似方法教授五名5岁ASD儿童如厕技能,其中三名ASD儿童进步明显,另两名ASD儿童尚不能将这一技能泛化至真实情境中〔24〕德赖斯代尔(Drysdale)等人结合录像示范与动画教学,教一名4岁ASD儿童与一名5岁ASD儿童学习独立如厕,结果显示干预效果良好,且目标行为能得到维持与泛化〔25〕3.问题行为问题行为通常是指发生于教学情境中妨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或干扰教学效果的行为施雷布曼(Schreibman)等人采用跨被试多基线实验设计,运用基本录像示范法对三名具有嚴重扰乱行为的ASD儿童(其中两名3岁,另一名6岁)实施干预。
一段时间后,三名ASD儿童的扰乱行为显著减少,且这一效果得到了较好的维持与泛化〔26〕巴吉等人运用类似方法对五名4岁ASD儿童的问题行为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干预效果良好,且能由教学情境泛化至其他集体活动中〔27〕Reference:〔1〕LAPPE M,LAU L,DUDOVITZ R N,et al.The diagnostic odyssey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Pediatrics,2018,141(4).〔2〕BELLINI S,AKULLIAN J.A meta-analysis of video modeling and video self-modeling interventions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J〕.Exceptional Children,2016,73(3):264-287.〔3〕连福鑫,贺芸中.美国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1,130(4):30-36.〔4〕阿尔伯特·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32-37.〔5〕WILLIAMS J H G,WHITEN A,SUDDENDORF T,et al.Imitation,mirror neurons and autism〔J〕.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2001,(25):287-295.〔6〕叶浩生.镜像神经元的意义〔J〕.心理学报,2016,48(4):444-456.〔7〕陈光华,方俊明.解析模仿策略在自闭症早期干预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9,(5):23-29.〔8〕NIKOPOULOS C K,KEENAN M.Using video modeling to teach complex social sequences to children with autism〔J〕.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07,(37):678-693.〔9〕〔10〕PICCIN S,CRIPPA A,NOBILE M,et al.Video model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 hygiene skills in youth w。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