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填砂施工方案(共16页).doc
16页中化泉州100万吨/年乙烯项目主厂区场地4#区吹砂回填总承包工程吹填砂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承包商(章) 单位名称: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 日期:2014年11月02日目 录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1.1.工程概况本项目所在区域为4#区,即1#区东侧围堤、炼油项目主厂区北边界、小管廊及乙烯项目用地北边界的围合区块(简称:4#区),面积约1500亩,目前场地已完成吹填淤泥,预估吹填淤泥标高约+1.3米,4#区采用“吹填淤泥+吹填海砂+陆域回填土”的回填技术方案,在淤泥层上铺满土工布,然后吹填中粗砂至+3.0m标高,插打塑料排水板,最后分层回填土至标高5.8m本工程施工范围主要为4#区回填中的吹填海砂、北侧围堤和插打塑料排水板部分吹填的砂料采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得超过5%,吹砂施工前应进行基底清理工作,即将围堤基底、回填区内的树根、芦根、垃圾、石块、涵管等杂物清除干净吹填砂采用两艘绞吸船从中间向东西两侧进行吹填砂,采用一艘漏斗船作为辅助吹填设备从东边向西进行吹填砂分区分层吹填吹砂管口的布置间距应不超过100m,最大吹砂厚度应控制在1m以内,分层、分区吹填,配备推土机、装载机边吹边平整场地,并采取其它有效措施,以确保不发生拱淤现象。
吹砂回填平均标高不低于+3.0m,低于+3.0m的测量点不超过总数5%,最大负偏差不超过20cm工程名称及相关单位序号名称主要内容1项目名称中化泉州100万吨/年乙烯及炼油改扩建项目主厂区场地4#区回填总承包工程2工程名称主厂区场地4#区回填工程 吹填砂施工方案3建设单位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4监理单位厦门港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5设计单位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6施工单位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1.2.工程量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外购海砂中粗砂万m³251.502总吹填砂量中粗砂万m³238.933袋装砂量中粗砂万m³4.874隔堤袋装砂量中粗砂万m³1.135吹填区净容积量中粗砂万m³164.996吹填砂施工期沉降量中粗砂万m³67.947海砂流失量中粗砂万m³12.572.编制依据2.1. 本工程的《招标文件》;2.2. 本工程的《施工合同》;2.3. 本工程的《施工组织总设计》;2.4. 《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2.5.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2.6. 《海堤工程设计规范》(SL435-2008);2.7.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2.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9.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3.1.技术准备3.1.1.设计图纸到齐、审核图纸3.1.2.图纸会审完毕,会审问题得到相应解决3.1.3.作业人员的资质证明资料齐全3.1.4.所需设备及工器具配置齐全到位,经过报审检验合格3.1.5.施工人员齐全到位3.1.6.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相关方审核批准3.1.7.开工报告已报并审批完毕3.1.8.材料预算编制完毕,材料已到现场,验收合格3.1.9 .吹填场地清理干净,具备施工条件3.1.10.施工用电、用水设备及管线安装完毕,具备使用条件3.1.11.对施工人员进行了技术和安全交底并进行了双签字3.2.管理人员配置3.3.作业人员配置、资格序号作业人员工种数量资格职责1班组长1现场经验丰富,管理经验丰富,具有中级工的资格全面负责分配组织人力、物力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安全及施工进度方面的问题负有100%责任2技术员2技术管理经验丰富,助工以上全面负责技术工作及编制现场技术资料,深入现场指导施工,组织施工技术交底,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技术、质量隐患3质检员1具有丰富的质检工作经验,持有质检上岗证深入施工现场,控制工程质量,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一、二级质量验收工作, 整理、汇总质量验收记录;对现场质量负有全责。
4安全员1具有现场工作经验,责任心强,忠于职守,持有安全员上岗证全面负责现场的施工安全深入现场施工一线,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有权责令先停止工作,并立即研究处理对现场安全负全部责任5电工2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持有电工证对吹填砂设备的用电正常、安全运行负责,服从管理,严格按照施工用电安全技术要求进行用电设备的操作维护6普工20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责任心强配合吹填砂施工的相应工作3.4.作业仪器及工机具3.4.1.仪器、仪表序号名称规格精度等级数量备注1皮尺50m2个校验有效期内2盒尺3.5m5个校验有效期内3水准仪KL10±3mm/1km1台校验有效期内4全站仪NTS-352LL测角精度±1.0″测距精度(1mm+2ppm*D)1台校验有效期内5经纬仪THEO-010B±2"1个校验有效期内6GPS测量仪(RTK)徕卡SR530/HD-51套校验有效期内注:以上仪器均计量检验合格,精度满足要求3.4.2.施工主要作业工机具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自吸自卸运砂船2000m3艘102漏斗船2000m³/h艘13绞吸船3000m³/h艘24交通船艘15起锚艇艘16拖轮600马力艘17推土机东方红-802DB-3台48挖掘机DL225LC-9台29装载机LG9522L台610高密度熟料管DN500米200011钢管DN700米40003.5.材料及设备中粗砂、运沙船、漏斗船、绞吸船、交通船、起锚艇、拖轮、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DN500mm的高密度熟料管、DN700mm的钢管及各种装置性材料已经到货,经相关单位验收合格后,并符合设计要求,具备施工条件。
3.6.安全器具施工安全用具统计表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量备注1安全帽GB2811-89顶302防护手套略双303绝缘鞋略双304防护鏡略只105口罩个306电焊面罩个27切割面罩个28救生衣套30按作业场所环境配置、完善安全设施,如:安全围栏(网)、安全警示牌等3.7.工序交接3.7.1.吹填砂场地清理干净,具备施工条件3.8.其它3.8.1.施工场地及沟道平整、无杂物,保持整洁3.8.2.施工道路畅通,不得乱堆乱放,随意堵塞交通要道3.8.3.施工电源引设到位,满足施工要求3.8.4.加强施工现场的成品保护4.作业程序、方法4.1.施工方案吹填砂采用水上运、吸、吹的施工方法,先用10艘2000m³-3000m³的自吸自卸运砂船将砂运至外走马埭海堤外侧海域的储砂坑内,采用两艘3000m³/h的绞吸船通过DN700的钢输砂管从中间向东西两侧吹填至施工现场再用一艘2000m³/h的漏斗船作为辅助吹砂设备通过DN500的高密度熟料输砂管从东边向西吹填至施工现场吹填砂之前先进行临时航道、储砂坑及调头区域的疏浚挖泥施工,保证砂船的吃水要求及储砂坑的储砂要求等运输船运砂至储砂坑,保证每天施工区内砂的供应量不低于2.7万m³。
见下图: 4.2.施工工艺流程4.3.吹砂施工工艺4.3.1.砂坑的施工在外走马埭海堤北侧#4地北侧对面中间位置建一个300米*300米的储砂坑,用绞吸船进行砂坑内淤泥清理,清理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储砂坑体积符合设计要求时,施工完毕,把进购的海砂储存在砂坑内,为吹砂做原料储备4.3.2.绞吸船及漏斗船取砂施工方法绞吸船进船位布置在砂坑附近位置,左右各抛出一只横移锚,缆长抛出挖槽约30~40m,抛出时锚位略向船艉方向,采用船艉的两根钢桩交替固定船位挖砂由分层分条开挖,先挖上层,后挖下层分条宽度70m、分层厚度1.5m随着吹填施工的进行,挖泥船根据规定的取砂区范围、自身排距等具体情况,船位更具实际位置移动一艘漏斗船作为辅助吹砂设备布置在外走马埭码头西侧位置,左右各抛出一只横移锚,缆长抛出挖槽约30~40m,抛出时锚位略向船艉方向,采用船艉的两根钢桩固定船位运砂船运到漏斗船附近,海砂直接卸在漏斗船内通过DN500的高密度熟料输砂管从东边向西吹填至施工现场4.3.3.管线布置绞吸船管线采用直径为700mm的钢管、软管和钢弯管三种管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敷设,漏斗船管线采用直径为500mm的高密度熟料管、软管和高密度熟料弯管三种管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敷设。
临时航道、回旋水域和储砂坑开挖后的弃土由绞吸船直接吹至指定区域,吹砂管线是绞吸船输送泥浆到吹填区的管道线路,主要包括水上管、岸上管绞吸船先连接浮管再连接设置在马埭海堤上的跨堤管尾端为方便吹填管线组装,接一段浮管,具体长度根据吹填位置而定管线的布设主要考虑管线的间距,即管口的间距,其主要与绞吸船的泥泵马力、吹填区地形及吹填土质等因素有关管线布设尽量避免管线形成过急弯曲1).浮管布设a.连接浮管的长度根据需要而定,尽可能缩短其长度船尾连接水上管线,水上管线接好后,根据风流情况抛设管子锚,使吹砂时,水上管线平顺和浮管承受水流、风浪及吹填施工时的冲击力等影响,所以管段间的卡接必须牢固可靠,管线布置要呈近似流线型弯曲,不可形成死弯浮管一定要有足够的富余长度,保证绞吸船在前移一定距离的过程中不必拆换浮管在重载之下仍然要露出水面以上,以便维修,施工时每隔一定间距用浮管锚加以固定,管线锚的抛设应根据水流潮汐而定,受潮流影响水域须在涨落潮流向两侧分别抛设浮管与岸管的连接应根据地形和水位变幅来选择适当的连接方式,不仅要连接牢固,防止漏泥,并不因水位变动而出现管段严重弯曲,本工程采用柔性的橡胶软管作为浮管与沉管的连接方式,能满足本工程水位变化和牢固度的要求,绞吸船、漏斗船及管线布置示意图见附图一。
b.浮管布置呈近似流线型弯曲,不可形成死弯自浮体排砂管,在重载之下仍露出水面之上,以便维修施工中浮管上每隔100m抛设浮管锚一只加以固定,涨、落水锚间隔布设根据本区域潮流流速较快等状况,锚缆长度为100~150mc.管架头及管线跨越围堤布设:本工程管架头布设时,为防止涨落潮和风浪对跨越围堤管线的影响,在每座管架处埋设八字地垄锚或在管架头处抛设八字锚两只加以固定,并在管架处每条排泥管上注水沉入铁质浮箱体一只加强固定,在管架头处用石块、沙袋等覆盖进行加强处理,避免浮管及锚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