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华中师范大学--古代汉语2-复习要点(共17页).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des****85
  • 文档编号:221314436
  • 上传时间:2021-12-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7.50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o 第一节 古书的注解o 从时代看:n 汉代:毛传;孔安国注《尚书》;高诱注《战国策》《吕氏春秋》《淮南子》王逸《楚辞注》n 魏晋南北朝 :魏王弼《老子注》、晋郭象《庄子注》;三国时韦昭《国语》;刘宋裴駰《史记集解》;郭璞《尔雅注》n 唐代:孔颖达注五经包括周易 尚书 诗经 礼记 春秋左氏传 ;李善注《文选注》,颜师古注《汉书集注》 陆德明《经典释文》注音 张守节《史记正义》n 宋代:朱熹《周易本义》《诗集传》《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楚辞集注》n 清代:乾嘉学派:《说文》四大家;高邮王氏父子;注释广,质量高 o 第一节 古书的注解o 从作品看:n 诗经:毛诗 郑笺 孔疏 诗集传 (今)程俊英《诗经注析》n 论语:何晏集解 皇侃义疏 刘宝楠正义 (今)论语集释 论语译注n 左传:杜预注 孔颖达正义 (今)左传译注n 世说新语:刘孝标注 余嘉锡笺疏n 史记:三家注(裴骃集解 司马贞索隐 张守节正义)n 汉书:颜师古注n 李白:王琦注n 杜甫: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 o 十三经注疏 后人把这些注和疏加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一部书,通行的《十三经注疏》o 1周易正义:十卷,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孔颖达等正义o 2尚书正义:二十卷,汉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o 3毛诗正义:七十卷,汉毛公传、汉郑玄笺、孔颖达等正义o 4周礼注疏:四十二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周礼 仪礼o 5仪礼注疏:五十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o 6礼记正义:六十三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o 7春秋左传正义:六十卷,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o 8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十八卷,汉何休注,唐徐彦疏o 9春秋榖梁传注疏:二十卷,晋范宁注,唐杨士勋注o 10论语注疏:二十卷,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论语 孝经 尔雅o 11孝经注疏:九卷,唐玄宗注,宋邢昺疏o 12尔雅注疏:十卷,晋郭璞注,宋邢昺疏o 13孟子注疏:十四卷,汉赵歧注,宋孙奭疏o 第一节 古书的注解o 二、古注的类型n 诂、训:解释字词。

      古人对训、诂往往不作严格区分,还常连作书名,如汉张衡有《周官训诂》(已佚),南宋钱文子有《诗训诂》等等n 传:传述的意思秦汉之际,把儒家的“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称为经,把解释经的叫传例如毛传;孔传春秋三传”与一般的注释有所不同n 笺: 意为“笺识”,补充、订正东汉时郑玄在《毛传》的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和补充后来所谓“笺注”“笺证”只是注解的意思 o 第一节 古书的注解n 注:大约从东汉开始,对古书的注解不称“传”而称注还可以是对古书注解的通称,如《十三经注疏》就包括毛传、郑笺n 疏:是相对于“注”而言它既解释古书的正文,也解释古书的注如《诗经》郑玄注,孔颖达疏;《庄子》郭象注,成玄英疏n 正义:“解释经传而得义之正者”疏”也可称正义,如孔颖达的“五经正义”但正义有时也不一定是疏,如张守节《史记正义》就是注而不是疏 o 第一节 古书的注解n 章句:“离章辨句”的省称,除解释字词外,还分析古书章节句读,串讲文章大意比如赵歧《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n 集解:集解是汇集各家的注解,有时也参以己意,如何晏《论语集解》n 音义:以注音为主,有时兼有简单释义也称音训、音诂、音注等,如陆德明的《经典释文》。

      o 曰、为、谓之:一般是两个以上连用并举,用来辨析意义相同相类的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被释词放在解释性的话的后面 谓:主要用在以狭义释广义、以具体释抽象,以分名释总名的情况下 犹:往往是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来解释,或者是以今语释古语,以常用词释非常用词,而含义并不完全一致 之貌、貌:一般用来解释表示某种性质、状态的形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样子 之言、之为言:一般都是用来声训,即用与被释词的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进行解释,目的在于探求事物的命名之意注音:直音;反切;读若、读如;读曰、读为;如字n 形训o 以形说义:通过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去探求造字时的基本意义或解释汉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n 声训o 声训就是因声求义,是一种利用声音线索探求和贯通语义的训诂方法它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取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字(词) n 义训o 义训是直接陈述语义不借助于音和形的一种训释方法n 指出下列各例中的训诂术语,并具体说明其作用或用法二、古书标点的要求:1. 语句能够讲通,不点破2.语意切合原文语境,切合事物的情理和作者的原意 3.符合古人语言表达习惯3.古书标点的基本方法 1.参考特定词语 (P574) 虚词例:句首:夫惟;盖;且夫等;句尾:者,也,矣,焉,乎数词例:(见上文) 一般顺序词语 对话例:曰、云、问、答、言、对等。

      注意引文截止的地方有的没有前导词,2.参考特定句式感叹句: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倒装句:姜氏何厌之有判断句:是社稷之臣也反问句: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固定结构:何以 不亦……乎 以……为 得无……乎 所以……者3.参考特定文例 :修辞手段中的互文、对偶、排比等,诗歌、散文、骈文的不同特点,语言文化常识等,都可以借助参考古文今译就是把古书里的文言文在尽可能保持原来意义和语言风格的前提下,用准确通顺的现代汉语表述出来古籍整理,继承文化遗产,是训练和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 古文今译的标准信:忠实原著--准确 达:通达流畅--通顺 雅:典雅优美--规范、优美 o 直译:就是忠实于原文,在正确理解原文和具体词语的基础上,尽可能按照原文句子的结构、语序、意义以及言语风格进行翻译 o 意译:就是在不违背原文意思的前提下,按照原文的意思用比较准确的现代汉语将其翻译出来,这就叫意译具体要求1.字词:每个字词力求落实,多直译,少意译2.在句法结构和词序方面,应尽可能直译古今不同的语法形式,可按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予以转换3.古文中的修辞手段,今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处理o 第三节 古文的翻译o 3.古文中的修辞手段,今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o 并提:在翻译时应分别对应o 委婉:很难直译,可用意译o 4.对于古代文化概念或术语的翻译:一般情况下直接转述o 有些历史文化专用语比较生僻难懂,就需要加以适当的翻译,或者把它们转换成今人比较容易理解的说法如:n 七月流火,八月授衣七月)n 译文:七月里大火星向西偏了,八月里要为官家作冬衫了火,指二十八宿的心宿,又叫“大火星”,“流”指大火星在天穹上所处位置的变动o 第五章 修辞o 学习目的: 了解古代汉语中基本修辞方式,掌握古汉语中特殊的修辞方式o 学习重点: 互文、合叙、代称、互文o 学习难点: 引用、委婉等修辞: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各种方式对言语进行加工,获得良好表达效果的工作修辞方式:在修辞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特点的语言文字加工方式也叫修辞方法、修辞手法,通称为修辞格或辞格表达效果:委婉含蓄;形象生动;整齐和谐;意味深长(二)古汉语修辞总体特色古汉语修辞是指从汉语有文字记载以来到一直到五四现代汉语这一历史时期修辞现象和修辞规律汉语的修辞实践起源很早 古汉语修辞学成立较晚(三)修辞原则:(1)修辞必须依据特定的言语目的和言语环境o (2)修辞必须调动有效的修辞手段 o (3)修辞要加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追求最佳表达效果。

      o (四)古汉语修辞方式o 常见的修辞方式n 引用、委婉、合叙、代称n 夸张、比喻、比拟、起兴n 互文、对偶、排比n 双关、措置、顶真o 一.引用o 1.定义:引用古人的历史事迹或古代典籍中的言语词语来证明自己的论点或表达思想感情o 2.分类o 1)从引用的内容看:引言、用事o 引言:引用典籍中的文字或者引用格言、谚语、歌谣等,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o 用事是指引用古人的历史事迹、神话寓言等o 2)从引用的方式上看:明引、暗引o 明引:说明引文出处,或者交代故事来源,指明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姓名,因而比较明了 o 暗引:不指明出处,将引文或故事暗含在诗句当中3.表达效果o (1)增强说服力2)使文章典雅精练,委婉含蓄o 4.相关问题:化用、蹈袭与割裂:o 化用:n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n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o 蹈袭:n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n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寇准《春日登楼怀归》)o 割裂:n 杨意不逢,扶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腾王阁序》) o 分析下列句中的引用,并指明类型,理解其意义o 二、委婉o 1.定义:o 古人在行文表达的时候,不把要表述的思想内容直接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有意识地把话说得婉转曲折,含蓄有致,使听者透过字面体会到说话人的本意,这就是委婉。

      也称婉曲、曲达、含蓄、婉转等o 2.分类:(1)谦敬语:自谦语:仆、愚、小人、不才、寡人等 表敬语:陛下、执事、足下、令尊、令堂、令爱等o (2)避讳语:避粗俗:把上厕所称为“更衣”(《赤壁之战》中“权起更衣”)n 避忌讳:主要是忌讳说病、死、年龄以及长者、君主的名字关于死:晏驾,捐馆舍;填沟壑,山陵崩,百岁后 弃天下 弃堂帐:启手足:升遐:迁神“物故” “长眠”,过世 “不在“就木” “归土”仙游” “天然不逐”o 关于病:负薪之忧采薪之忧 违和 关于年龄小: 富于春秋 关于告老还乡: 乞骸骨, 关于名讳是指对帝王、长官、父母、祖父母以及其他尊者的名字避而讳之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或用其他办法来改说改写 (1)国讳(公讳)赢政:政月-正月o (3)迂回语:言在此而意在彼,用冠冕堂皇的话表示不容置疑的命令或敌对情绪o 4.效果:好处:避免粗俗,使语言典雅含蓄 避免针锋相对,使人容易接受不同意见语言求新求异 缺点:表意不够直接明确,滥用委婉易使文章拐弯抹角、矫揉造作,或语焉不详、晦涩难懂o 5、比较 以下是否属于委婉?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不直言o 三、代称o 1.定义:事物本有自己的约定俗成的称号,有时为了修辞上的需要,作者常常不用该事物的固有名称,而临时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内在联系的词语作为称谓。

      o 2.类型:(1)以事物的特征、原料代事物o (2)以部分代整体,以个别代一般,以特殊代普遍o (3)以人的职务或地方代称人:如韩昌黎、王临川、曾南丰o (4)以创制者或产地代物品,或者以数量代物品n 昌明:蜀地名,唐代属绵州,其地产茶 n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 o 诗文“套路” o ①战争、战乱:烽火、烽烟、狼烟、干戈、天狼、兵锋等.o ②书信:鸿、雁、鲤鱼、鱼、青鸟、青鸾、尺素、锦书、函、、简、札、尺牍等.o ③船;扁舟、兰舟、画舫、樯、帆、棹、橹、楫等o ④马(或车马):平聪、玉鞭、玉勒、征辔、鞭、雕鞍、鞍o ⑤太阳:羲和、东曦、金乌、金盆等 ⑥月亮;蟾蜍、蟾宫、蟾、玉兔、素娥、姬娥、嫦娥、婵、银阙、珠宫、银盆、玉轮、冰轮、玉环、玉盘、清辉、桂树、花等 ⑦时光:鸟、兔、漏、箭等o 专名代通名例o 扁鹊:神医的代称o 伯乐:擅于发现人才和启用人才的人的代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