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前三篇解释.ppt
70页1精选ppt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精选ppt论语*学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3精选ppt论语*学而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满口讨人喜欢的花言巧语,满脸的伪善神色,这种人是没有什么仁德的 4精选ppt论语*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一日反省自己3次,为人做事忠诚不忠诚?交朋友有没有诚信?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5精选ppt论语*学而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就应当严肃认真、恭恭敬敬的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讲求信用,而不欺愚百姓;节省开支,不奢侈浪费;正确的使用官吏,役使老百姓应该在农闲时间 6精选ppt论语*学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是孔子对学生的要求: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尊重师长,为人谦虚谨慎、讲究诚信,胸怀博爱之心,对仁者特别亲近以上是为人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孔子要求弟子们多读一点书当然,这里的学文,不仅仅是指学习书本知识,也包括学习各种技艺(古时称六艺)7精选ppt论语*学而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8精选ppt论语*学而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君子的态度不庄重就没有威仪,所学便不会稳固;做人处事以忠信为本,不会和那些不讲究忠信的人做朋友;自己有了过错一定会勇於改过。
9精选ppt论语*学而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南怀瑾有不同的解释:凡事追本溯源,找到事情的原始起因,才能把事情做好 10精选ppt论语*学而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向子贡问道:“孔子到了这些诸侯国,一定会听到国君们来问政事,是孔子向他们提出了请求呢?还是他们向孔子提出了请求呢?”子贡回答说:“孔子具有温、良、恭、俭、让五种美德,所以赢得国君们的敬重,向他问政孔子的请求,是不是与别人的请求不一样呢?11精选ppt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论语*学而12精选ppt论语*学而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先贤流传下来的道理,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依礼行事)无论大事小事,如果只是死板地按照和谐执中的办法去做,有时也会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而不依照礼制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13精选ppt论语*学而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是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14精选ppt论语*学而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15精选ppt论语*学而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说:"人虽然贫穷,却不去巴结奉承.虽然富有,却不傲慢自大.怎么样?"子贡的心得很了不起.但孔子并没有打高分,只是说:"还可以,比不上贫穷的人乐于道德的自我完善.富有却有崇尚礼节的了".16精选ppt论语*学而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17精选ppt论语*为政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18精选ppt论语*为政 子曰:“《诗》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无邪’ ” 孔子说:“《诗经》中三百多首诗,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不邪 19精选ppt论语*为政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20精选ppt论语*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21精选ppt论语*为政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22精选ppt论语*为政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做父母的一心为儿女的疾病担忧乍一看来,孔子的回答真有点牛头不对马嘴的味道人家问什么是孝他却回答说父母一心为儿女的疾病担忧但我们稍加体会,就会发现圣人真是和平常人不一般,他的回答实际上非常深刻而精妙,依然是微言大义,他的意思是说“你要问什么是孝吗,想一想你生病时父母为你担忧的那种心情吧!这样你就会知道怎样尽孝道了说穿了,所谓孝不外乎是对父母爱心的回报你只要记得自己生病时父母是如何的焦急,而以同样的心情对待父母,这就是孝 23精选ppt论语*为政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见下页24精选ppt论语*为政 孔子从述、雍、长三个不同逻辑层面解释了什么是爱 年轻明事的孟武伯问孝到底是什么,孔子说:“不但要关心父母的温饱问题,更要能注意到父母到底在想什么无微不至的关心他们生活及心理方面的问题 年轻学德的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对现在的你来说,你一定认为孝只要做到能养父母孩子吃饭就行了,但狗了、马了之类的动物都会喂饱幼崽儿,如果人不能做到持之一恒的照顾老人小孩,那人还跟动物有区别吗? 年轻直勇的子夏问孝是什么,孔子讲,如果感觉形势需要,有事要做,多操操心,勤快能干一点就行;平常做做饭啦,给老人小孩做做家务什么的,这样不同样也是为人称道的吗? 25精选ppt论语*为政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臾哉?人焉臾哉?” 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26精选ppt论语*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会有新的领悟,凭借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27精选ppt论语*为政 子曰:“君子不器 君子不象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器者,形也有形即有度,有度必满盈故君子之思不器,君子之行不器,君子之量不器28精选ppt论语*为政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问如何才是一君子,孔子说:“君子做事在说话前,然后才照他做的说29精选ppt论语*为政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30精选ppt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即指此意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31精选ppt论语*为政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孔子说:“如果社会(一个人)过分强调并追求事物向某些方面奇形发展(或说,过分追求违越仁孝大道的东西,让异端邪说、奇谈怪论、奇技淫艺漫演于世),这种大灾害从此便连绵不断而很难根除了!” 32精选ppt论语*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子由,教给你一个关于知识的道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33精选ppt论语*为政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问如何求禄仕先生说“多听别人说话,把你觉得可疑的放在一旁,其余的,也要谨慎地说,便少过多看别人行事,把你觉得不安的,放在一旁,其余的,也要谨慎地行,便少悔说话少过失,行事少后悔,谋求禄仕之道就在这里面了34精选ppt论语*为政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哀公问孔子说:“如何做老百姓才会拥护我?”孔子回答说:“推举正直的人去管理邪枉的人,老百姓就会拥护你;推举邪枉的人去管理正直的人,老百姓就不会拥护你。
35精选ppt论语*为政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于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问:“如何可使民众敬其上,忠其上,并肯加倍努力呀!”先生说:“你对他们能庄重,他们自会敬你你让他们都能孝其老,慈其幼,他们自会忠于你你拔用他们中间的善人,并教导他们中间不能的人,他们自会互相劝勉,加倍努力了 36精选ppt论语*为政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于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有人对孔子说:“先生为何不从事政治呀”先生说:“古书里有两句话说‘孝啊!真是孝啊!又能友爱及你的兄弟’只要在家施行孝弟正当有条理,那也是从事政治了,如何才算是从事政治呀!” 37精选ppt论语*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先生说:“人类若相互间无信心,我不知还能做得些什幺正如车上的辕木与横木间,若没有了个灵活的接榫,无论大车小车,试问如何般行进呀?” 38精选ppt论语*为政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张问“十世以后的事,可预知吗?”先生说:“殷代因袭于夏礼,有些损益的,现在仍可考而知周代因袭于殷礼,有些损益的,现在亦可考而知将来有继周而起的,纵使一百世之久,我们也该可以预知呀 39精选ppt论语*为政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40精选ppt论语*八佾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 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
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41精选ppt论语*八佾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当时鲁国当政的三大家族)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也命乐工唱《雍》这篇诗孔子说:“‘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主祭'(《雍》诗上这两句)这样的意思,怎么能用在你三家的庙堂里呢?”42精选ppt论语*八佾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礼乐又有什么用?” 特别说明:”乐”在这里并非音乐的意思,而是礼乐! 43精选ppt论语*八佾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鲁国人林放见世人依礼办事时专务繁文,他怀疑礼的根本不在此,就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很重要的问题啊!从礼节仪式来说,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从办理丧事来说,与其在仪式上搞得很隆重而完备周到,不如心里沉痛悲哀地悼念死者 44精选ppt论语*八佾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过去所谓夷狄,就是文化落后的边疆地区,孔子的思想是以文化为中心,凡没有文化的,称为夷狄,因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四种族在当时是没有文化,非常野蛮中国则称中夏、中原,是有文化的孔子说那些蛮族落后地区的人,也有头子,有君主、酋长但光有形态,没有文化,有什么用,不如夏朝、殷商,虽然国家亡了,但历史上的精神,永垂万古,因为它有文化45精选ppt论语*八佾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祭泰山,是天子诸候之礼,季氏以陪臣而祭泰山,是不符合礼的冉有是孔子的弟子,当时在季氏那里作官,孔子问冉有:“你能劝阻他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就说:“啊呀,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泰山之神,是不会接受非礼之祭的46精选ppt论语*八佾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说:当射箭比赛开始的时候,对立行礼,表示礼让然后开始比赛比赛完了,不论谁输谁赢,彼此对饮一杯酒,赢了的人说:“承让!”输了的人说:“领教!”都有礼貌,即使在争,始终保持君子的气度47精选ppt论语*八佾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问到:“(《诗经》上说)漂亮的脸笑的美啊,美丽的眼黑白多分明啊,洁白的脂粉,更把她装扮的楚楚动人啊’这几句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像绘画一样)先绘上彩色,再用白色修饰子夏(有所悟的)说:“学礼要放在仁义后边是吗?”孔子说“启发我的是子夏(子夏名商)现在已经开始可以不用谈诗了啊48精选ppt论语*八佾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译文见下页49精选ppt论语*八佾 直译:杞国是夏朝的后裔,宋国是殷商的后裔孔子说:从前大禹掌管天下的时候,他的制度文章成为夏朝的礼制,我能够大致描述这个礼制,但必须要有后人做为证明才可信如今夏朝的后裔杞国虽然还在,但是已经不足以做为证据了从前商汤掌管天下的时候,他的制度文章成为殷商的礼制,我也能大致描述这个礼制,但必须有后人做为证明才可信如今殷商的后裔宋国虽然还在,但是也不足以做为证据了礼制是由书籍记载的,是贤人来读诵实践的如今夏朝和殷商的传习已经很久远了,杞国和宋国都已经衰微,既没有书籍用来考究,又没有贤人来参访,这让我怎么证明我所说不虚呢?假如这两个国家的古书还存世,还能够寻访到贤人,那我们的参学考证仍然有根有据,而我就能够由此证据,让天下人信服了。
真是可惜呀!现在我做不到了50精选ppt 意译:孔子当时想要斟酌三代的礼制,来制定一个符合当时社会的礼法,但是夏朝和殷商的礼制都已经不可考究了,因此万分惋惜但是礼制的本质是不变的,即使夏朝和殷商的礼制消失了,其本质也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论语*八佾51精选ppt论语*八佾 子曰:“褅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注释】禘:音dì,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灌:禘礼中第一次献酒吾不欲观之矣:我不愿意看了译文】 孔子说:“对于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评析】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等级名分,不仅活着的时候不能改变,死后也不能改变生时是贵者、尊者,死后其亡灵也是尊者、贵者这里,他对行禘礼的议论,反映出当时礼崩乐坏的状况,也表示了他对现状的不满52精选ppt论语*八佾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有人见到鲁国经常实行禘礼,而不知道当初制定这个礼仪的本意,所以询问孔子禘礼之事孔子觉得禘礼是国家的重要礼乐之一,天子以此追思先贤,振奋世人,其妙处本来就不容易讲清。
况且鲁国是因循了周公的待遇,代代相传下来,其实做为诸侯国实行天子的礼乐,本来就是僭越了,而实行过程的懈怠更加不可原谅但是鲁国毕竟是孔子的祖国,有些批评的话不能对外人讲,所以只回答说:不知道53精选ppt论语*八佾 禘礼的礼仪重大,意义深远,想要明白很不容易如果有能够知道它的道理的,那么他对于道理就没有不明了的,他的诚意就不会有丝毫的欠缺,见识自然广博,思想精神收发自如,看天下的道理,宛如就在眼前,就像看自己的手掌一样啊由此来说,神灵的道理和人的道理是一样的,祭祀是侍奉神灵,治理天下是针对世人,其原则和道理是完全一样的 孔子这里又一次体现了不谤国主的品质,对于自己国家的不足,决不私下里嚼舌头,背地的议论对国家不但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使世人对自己的国家产生轻慢的感觉,甚至生出对国家不利的想法,如果真的实施了,对国家和人民都没有好处,因此孔子即使郁郁不得志,也不会对祖国有任何的议论54精选ppt论语*八佾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祀祖先就如同祖先真在那里,祭祀神就如同神真在那里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由别人代祭)那就如同不祭祀一样。
55精选ppt论语*八佾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孔子到卫国的时候,卫国大夫王孙贾来问孔子说:与其你谄媚这个奥神,那不如宁愿来谄媚于灶神,这怎么说呢孔子说:不是这样,如果违背天理,你要祭祀,要祈祷,你到那里祈祷啊!56精选ppt论语*八佾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57精选ppt论语*八佾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问:“孰谓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别人所以,有人就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这一段说明孔子并不以“礼”学专家自居,而是虚心向人请教的品格,同时也说明孔子对周礼的恭敬态度 所以以上的翻译是“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此人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 58精选ppt论语*八佾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孔子说:“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
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射”是周代贵族经常举行的一种礼节仪式,属于周礼的内容之一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射箭,只不过是一种比喻,意思是说,只要肯学习有关礼的规定,不管学到什么程度,都是值得肯定的59精选ppt论语*八佾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贡存心仁善,觉得无故杀羊,既残忍又浪费,但是他只看到了眼前的一只羊而已孔子则眼光长远,看到了礼制的丧失对于社会的不利影响,所以宁可牺牲一只羊,也要维护社会的稳定只有胸怀天下的人才有这样的眼界和度量 60精选ppt论语*八佾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诌媚呢 61精选ppt论语*八佾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鲁定公问:“君王差使臣子,臣子事奉君王,依什么原则?”孔子回答说:“君王差使臣下要依礼相待,臣下事奉君王以真心无欺为准 62精选ppt论语*八佾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却不是没有节制,悲哀却不至于过于悲伤。
63精选ppt论语*八佾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站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鲁哀公向宰我(名子,孔子弟子)做土地神的牌位该用什么木材宰我回答说:“夏朝的君王用松树,殷朝的君王用柏木,周朝的君王用栗木说:‘意思是使老百姓战栗’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已经完成了事不用解说了,已经做过的事不能挽回了,已经过去了事不用在再追究了 64精选ppt论语*八佾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孔子说:“管仲的器量真小啊!”有人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管仲有三个住处,各事都有专人负责,哪里能说节俭呢!”有人问:“那么管仲懂得礼制吗?”孔子说:“国君在大门外树立屏风,管仲也在大门外树立屏风国君为了接待其他国君而设置了坫器,管仲也有坫器管仲懂得礼仪,谁会不懂礼制呢?”65精选ppt论语*八佾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孔子告诉鲁国的大师音乐(的道理),说:“音乐的道理是能通晓的开始演奏时,五音齐 鸣;展开时,音律和谐,节奏明晰,连绵不断,以此成乐 66精选ppt论语*八佾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 仪封人请求把自己引见给孔子,说:“凡品德高尚的人到了这里,我还从来没有没去拜见过的随行孔子的学生把他引见给孔子仪封人出来之后说:“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担忧呢?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他来宣扬大道 67精选ppt论语*八佾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 68精选ppt论语*八佾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69精选ppt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70精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