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情绪和情感课件.pptx
53页普 通 心 理 学( 第六版)第十一章情绪和情感第四节 情感04.第三节 情绪状态03.第二节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及表情02.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01.目录Contents05.第五节 情绪理论绪 论第一节第一节情绪和情感概述一、 情绪和情感的含义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和情感不同于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情绪和情感反映的则是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体验”是情绪和情感的基本特征:无论人对客观事物持什么态度,个体自身都能直接体验到,离开了体验就谈不上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这是有别于认知过程的另一特征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不同的态度是以该事物是否满足个体的需要为中介的二、 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在快感度方面,两极为“愉快不愉快”这种体验与个体需要满足的程度相联系当情绪和情感由积极向消极变化时,就伴随着愉快和不愉快两种对立的反映,如快乐和悲哀、敬仰和轻蔑、热爱与憎恨等在紧张度方面,两极为“紧张轻松”所谓紧张水平是指想要动作的冲动之强弱紧张的程度既决定于当前事件的紧迫性,也取决于心理准备状态和个性品质与紧张相对的另一极是轻松,是一种情绪松弛状态。
紧急事件得到妥善解决之后,人们常有轻松感一) 愉快不愉快(二) 紧张轻松二、 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在激动度方面,两极为“激动平静”激动和平静两极反映过度兴奋和抑制状态,如狂喜、暴怒,麻木、冷漠等激动指在极短时间里猛烈爆发的情绪反应,伴有激烈的内部器官活动变化和明显的表情动作在强度方面,两极为“强弱”常用情绪表现的强弱作为划分情绪和情感水平的标准例如:怒由弱到强划分为微愠、愤怒、大怒、暴怒和狂怒;喜欢由弱到强划分为好感、喜欢、爱慕、热爱和酷爱三) 激动平静(四) 强弱三、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一) 适应功能表情是情绪和情感适应功能发展的标志类人猿等高级灵长类动物,如黑猩猩,有着与人类相似的表情,可以表达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婴儿的情绪和情感是随他们逐渐适应社会环境而发展起来的哭是婴儿最具特征的适应方式婴儿用哭声告诉大人他们身体不适、饥饿等随着要表达内容的增加、活动范围的扩大,儿童与大人交流的情绪反应也逐渐增加并产生分化笑对初生的婴儿而言只是一种生理上舒适的反应在与成人后来的接触中,婴儿才产生主动的微笑反应(即社会性的微笑)三、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二) 动机功能人的各种需要是行为动机产生的基础和主要来源,而情绪和情感是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主观体验,它们能激励人的行为,提高行动效率。
积极的情绪会成为行为的积极诱因,消极的情绪则起消极诱因作用情绪状态具有动机的发起和指引功能,积极情绪可以提高行为效率,起正向推动作用;消极情绪则会干扰、阻碍人的行动,甚至引发不良行为,起反向的推动作用三、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三) 组织功能促成知觉选择1影响工作记忆3影响人的行为表现5监视信息的移动2影响思维活动4三、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四) 信号功能情绪和情感有着明显的外显形式表情表情是传播情绪和情感信号的主要媒介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都能显示个体的情绪状态人们通过表情反映自己的意愿,也通过对他人表情的观察与体验来了解周围人的态度和意愿例如:微笑通常表示满意、赞许或鼓励,厌恶、怒目圆睁通常表示否定的态度四、 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一)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情绪的生理性和情感的社会性1 情绪更多是与生理需要满足状况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情感则是与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如在饥饿时有食物吃就会很高兴,这是一种情绪反应,而不能说是产生了热爱食物的情感情绪是原始的,是人和动物(尤其是高等动物)所共有的;情感则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例如:民族自豪感是与对本民族的爱相伴而生的社会性情感。
四、 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一)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产生于后2 婴儿最初的表情反应具有无条件反射的性质,而情感则是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婴儿对母亲的依恋是在不断受到母亲爱抚、关怀的过程中产生出愉快的情感体验而逐渐培养起来的四、 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一)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情感相比,情绪不稳定3 情绪具有较强的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会随着情境的改变以及需要满足情况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情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是对事物态度的反映,是构成个性心理品质的稳定成分四、 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一)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情绪表现的外显性和情感表现的内在性4 情绪表现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特征,面部表情是情绪的主要表现形式;而情感多以内在感受、体验的形式存在人们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咬牙切齿,这些都是情绪的外部表现;而爱国主义情感是一种内心体验,虽不轻易表露但对行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四、 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二)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1.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情感是在情绪稳定固着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情感通过情绪的形式表达出来,离开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地存在。
2. 情绪依赖于情感,是情感的具体表现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各种变化一般都受制于已有的情感情感的深度决定着情绪表现的强度,情感的性质决定了在一定情境下情绪表现的形式情绪发生过程中往往深含着情感因素五、 情绪和情感的生理机制(一) 情绪的生理反应1. 呼吸呼吸的频率和深度与个体的情绪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不同情绪状态中,呼吸的次数、快慢和质量有着不同特点人在平静时每分钟一般呼吸20次,愤怒时每分钟可呼吸4050次;突然惊惧时人的呼吸会临时中断,狂喜或悲痛时会有呼吸痉挛产生;笑时呼气快而吸气慢,呼气和吸气的比率降至0.30,而惊讶时吸气的次数则是呼气的23倍;恐惧时,呼气与吸气的比率由平静状态下的0.70上升到3.00或4.00五、 情绪和情感的生理机制(一) 情绪的生理反应2. 血液循环人在情绪激动时脸涨得通红,这是血液循环加快的反应血液循环有三种主要指标:血压、心率和血管容积3. 皮肤电反应皮肤电反应是皮肤的电阻变化皮肤的导电性是波动的,任何外来的或新奇的刺激都能直接引起波动的变化皮肤电的变化是由皮肤血管收缩和汗腺分泌的变化引起的,是反映情绪变化的客观指标之一五、 情绪和情感的生理机制(一) 情绪的生理反应4. 脑电反应脑电活动的变化也是情绪生理反应之一。
当人处于松弛状态时,脑电活动表现为每秒波动10次的脑电波随着情绪活动强度的增加,这种节律会消失,即产生波阻抑人在紧张和忧虑时,脑电波波幅降低,波动频率增大,呈现低振幅快波波个体出现病理性情绪障碍时,则会呈现高振幅慢波波将大脑各部分电波活动记录下来就形成了脑电图五、 情绪和情感的生理机制五、 情绪和情感的生理机制(一) 情绪的生理反应5. 内外分泌腺的反应人体内有两种分泌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汗腺、泪腺、唾液腺、消化腺等为外分泌腺;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脑垂体和性腺等为内分泌腺这些腺体都有相应的分泌物产生情绪状态的不同会引起各种腺体分泌的变化例如,悲痛或过于高兴会使人落泪;焦急或恐惧时,人会出汗;紧张时,唾液腺等消化腺分泌受到抑制,人会感到口干、食欲减退内分泌腺在情绪状态中的反应较明显的是:紧张和焦虑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五、 情绪和情感的生理机制(二) 情绪和情感的中枢机制1. 下丘脑2. 边缘系统下丘脑不仅是自主神经系统的皮质下中枢,而且与情绪反应关系密切研究表明,下丘脑后区是产生愤怒反应的区域,并与恐惧等逃避反应相关联如果下丘脑遭到破坏,动物不能表现出充分协调的愤怒反应边缘系统是整合情绪体验的重要区域。
例如,切除双侧杏仁核可以降低动物愤怒的情绪反应五、 情绪和情感的生理机制(二) 情绪和情感的中枢机制3. 脑干网状结构4. 大脑皮质脑干网状结构与激活或唤醒有关,对呼吸和心血管活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情绪产生的必要条件大脑皮质在情绪和情感活动中起主导作用阿诺德认为,外部刺激要经过个体的评价和估量才引起有关情绪,而评估是在大脑皮质上进行的绪 论第二节第二节情绪和情感的分类及表情一、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将情绪和情感分为好、恶、喜、怒、哀、乐六大类,倡导“六情说”笛卡尔认为,人有惊奇、爱悦、憎恶、欲望、欢乐和悲哀六种原始情绪,其他情绪都是它们的组合或分支普拉切克以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三个维度划分情绪,构成了如图11-3所示的锥体模型此模型的八个扇面表示八种基本情绪:狂喜、警惕、悲痛、惊奇、狂怒、恐惧、接受和憎恨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通过因素分析列出了包括兴奋、喜悦、惊骇、悲痛、憎恶、愤怒、羞耻、恐惧和傲慢九种情绪的“情绪分类表”一、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一、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一) 基本情绪1. 快乐2. 愤怒快乐是达到所盼望的目的后紧张解除时个体产生的心理上的愉快和舒适快乐的强度和达到目的的容易程度与或然性有关。
目标越难达到,达到后快乐的体验就越强烈愤怒是指当个体遭受攻击、威胁、羞辱等强烈刺激而感到自己的愿望受到压抑、行为受到挫折、尊严受到伤害时表现的极端情绪体验愤怒时,个体常会出现攻击、冲动等不可控制的言论和行为一、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一) 基本情绪3. 恐惧4. 悲哀恐惧是个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境时产生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是由缺乏处理可怕情境的能力所引起的比如,在遇到地震等强烈自然灾害时,人们无力应付,往往就会惊恐万分悲哀是个体失去自己重视和追求的事物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如失败、分离会引起悲哀悲哀的强度取决于失去的事物对个体而言心理价值的大小:心理价值越大,引起的悲哀越强烈一、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二) 与接近事物的愿望有关的情绪和情感1. 好奇和兴趣2. 厌恶面对陌生、奇特且并未发现对自己构成威胁的事物时,个体会产生好奇感,进而产生探究该事物的兴趣好奇和兴趣这种有接近事物倾向的情绪体验的出发点是探究反射探究反射是对奇特事物的一种先天反应厌恶是指与恶心、呕吐等身体不适感相关联的,具有强烈躲避倾向的、否定的情绪体验厌恶和恐惧都将导致人的躲避行为,但厌恶不像恐惧那样使个体对事物感到无能为力,而只是不喜欢,厌恶的对象不一定对个体造成威胁。
一、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三) 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和情感1. 害羞2. 骄傲与自责害羞是指个体与他人及环境相处过程中,对自己做出不太肯定评价时的一种情绪体验害羞常常伴随着特定的表情动作,如垂下眼睑、不敢直视他人,脸红、说话不流畅或根本不说话,逃离使其害羞的环境等骄傲是指个体在了解到自己的行为符合理想自我要求时产生的自我满足、自我肯定的情绪体验自责是个体了解到自己达不到理想要求时所产生的自我否定的情绪体验一、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四) 与他人有关的情感体验1. 爱2. 恨爱是对他人肯定的情感,是肯定情感的极致它与喜欢相联系,是与受他人吸引、有接近欲望相关联的情感在爱的作用下,个体常常体验到一种献身感爱有许多种,母爱、亲情之爱、恋人之爱、对祖国和人民的爱等恨是对他人否定的情感,是否定情感的极致它与愤怒这一基本情绪相联系恨这种情感体验的结果是个体力求摧毁所恨的对象不喜欢或厌恶等否定情感与恨不同,它们只导致个体远离对象二、 表情(一) 三种主要的表情1. 面部表情2. 身段表情3. 言语表情不同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的面部表情由于面部表情能精细、准确地反映人的情绪,它是人类表达情绪最主要的方式之一身段表情是除面部之外身体其他部位表达情绪的方式。
头、手和脚是表达情绪的主要身体部位言语表情是情绪在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上的表现人在高兴时音调轻快,悲哀时音调低沉、节奏缓慢,愤怒时音量大、急促而严厉二、 表情(二) 表情的先天性和社会性1. 表情的先天性2. 表情的社会性表情具有先天性的程序化模式达尔文指出,人和动物的表情在发生上有着共同的根源人类的原始表情具有生存适应的价值先天盲婴的自发表情 不同种族与文化的人 婴儿言语发生前的表情动作是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