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材薄层层析.ppt
13页中药材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薄层色谱法 在中药材及其制剂的定性鉴别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这主要是由于其具有分离分析双重功能 大大提高了鉴别工作的灵敏度和专属性 成为中药鉴别的重要方法 薄层色谱法还可用于药品的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大多数品种采用硅胶薄层色谱法 少数使用聚酰胺薄层色谱法和氧化铝薄层色谱法 1 薄层色谱法鉴别的理论基础基于相同物质在同一色谱条件下 表现出相同的色谱行为这一基本规律 在同一块薄层板上点加供试品和对照物 在相同条件下展开 显色检出色谱斑点后 将所得供试品与对照物的色谱图进行对比分析 从而对药品进行定性鉴别 2 薄层色谱的特点简便 快速 易普及 具有分离和分析双重功能 且可采用共薄层对照分析法 故专属性亦较强 3 对照物的选择对照物分为对照品 主要为有效成分和特征性成分的单体 也包括对照提取物 和对照药材两种 对照物的设置有以下三种方式 1 对照品对照 用已知中药制剂某一种有效成分或特征性成分对照品制成对照液 与样品在同一条件下层析 比较相同位置有无同一颜色 或荧光 的斑点 来检测是否含有某原料药材 可设置一种或数种对照品 2 对照药材对照 缺乏对照品的情况下使用 3 对照品和对照药材同时对照 双对照 为了准确检验制剂投料的真实性 有时仅用对照品无法鉴别出来 这时可增加原药材作为对照药材 例如含有黄连 黄柏的制剂 单用小檗碱对照品来鉴别是不足足以说明的 此时应增加黄连作为对照药材进行检视 要求样品色谱图中的主要斑点应与对照品和对照药材色谱图中的有关斑点相一致 从而大大提高了薄层色谱鉴别法的专属性和整体性 可有效地检出药品是否使用了假冒药材 4 影响薄层色谱鉴别的主要因素影响因素较多 例如供试液的净化程度 吸附剂的性能和薄层板的质量 点样的质量 展开剂的组成和饱和情况 对照品的纯度 展开的距离 相对湿度和温度等 主要的有以下四个方面 1 样品的预处理及供试液的制备中药的成分复杂 未知成分多 在制剂中往往各种成分尽可能多的提取出来 其中既有欲测成分也有 杂质 常常由于相互干扰或背景污染而难以得到满意的分离效果 甚至难以辨认 因此供试液的净化程度就很关键 为了得到较清晰的色谱图 供试液的制备要求 被测成分尽可能多的提取出来 杂质要尽可能多的除去 2 薄层色谱的点样点样是关键的一步 既关系到能否得到可重现的薄层色谱 也关系到定量结果的准确与否 不良的点样是测定误差的主要来源 3 吸附剂的活性与相对湿度的影响硅胶为亲水性吸附剂 其含水量越高 吸附活性越弱 自点样开始直展开前 薄层板都是暴露在空气中 其活性取决于空气的相对湿度 薄层板在不同的相对湿度条件下 其吸附活性亦不同 致使薄层色谱重现性较差 4 温度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展开时的温差较大会导致斑点扩散及被分离物质的Rf值和物质的相互分离度不一致 影响薄层色谱的重现性 六 仪器与材料 略 七 操作步骤一般操作步骤为 供试液的制备 制备薄层板 制板 点样 展开 显色与检视1 供试液制备 包括提取和净化 除去杂质 消除干扰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有 溶剂提取法 包括冷浸 回流 超声提取 萃取法 升华法 蒸馏法 小型层析柱的柱色谱法 离子交换法等 2 制备薄层板 略 3 点样定量点样 展开距离 点样位置 4 展开 略 5 显色与检视颜色较深的成分 可直接在日光下检视其斑点 无色或浅色的成分 多用喷雾法或浸渍法以适宜的显色剂显色 或再加热使之显色 有荧光的物质 或遇某些试剂可激发荧光的物质可在紫外灯 365nm 下观察荧光色谱 有的成分 可用试剂的蒸气 如碘蒸气 氨蒸气 熏蒸显色 无色有紫外吸收且不产生荧光的成分 可用荧光淬灭法显色 即在含有荧光剂的硅胶板 如硅胶GF254板 在紫外光灯 254nm 下观察板面上该成分形成的荧光淬灭色谱 6 记录薄层色谱图象可采用摄像设备拍照 以光学照片或电子图象的形式保存 也可以用扫描仪记录相应的色谱图 7 结果判断供试品色谱中 在与对照品 对照药材或对照提取物色谱的相应的位置上 显相同颜色或荧光的斑点 则判断为符合定 薄层色谱数码相机成像系统 实验二 黄连的薄层色谱鉴别 1 供试液 黄连粉末0 2g 甲醇6ml 振荡10min 滤液 2 对照药材溶液 黄连对照药材同上法操作 滤液为对照药材溶液 3 薄层板 硅胶GF254硅胶板 4 点样量 各2 5 l 用微量毛细管 5 展开剂 苯 醋酸乙酯 甲醇 异丙醇 水 6 3 1 5 1 5 0 3 约20ml 6 展开方法 氨蒸汽饱和 展开至前沿约1cm 取出 晾干 7 显色方式 紫外光灯 365nm 下 观察荧光斑点 1 黄连2 黄连3 黄连黄连黄连黄连 味连 云连 雅连 野连 日本黄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