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_3复方磺胺类药物中SMZ和TMP的薄层色谱分离和鉴定..doc
5页3 复方磺胺类药物中 SMZ 和 TMP 的薄层色谱分离和鉴定授课教师姓名及职称:一、实验名称二、授课对象复方新诺明中 SMZ 和 TMP 的分离与鉴定授课形药学 实验教学式1 .熟悉薄层板的铺制方法三、教学目标2 .了解薄层色谱法在复方制剂分离、鉴定中的应用3 .掌握 Rf 的计算方法1 .薄层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四、教学内容2 .薄层色谱法分离、鉴定复方制剂各组分的方法3 .Rf 的意义及计算方法五、教学安排1.讲解演示 30 min2.学生操作 教师 130 min与课时分配六、授课重点七、注意事项八、授课方法九、使用教材十、教研室审查意见1 .薄层色谱法分离、鉴定复方制剂各组分的方法2 .Rf 的计算方法1 .点样时毛细管切勿损坏薄层表面2 .展开剂用量适当教师示范讲述,学生操作《分析化学实验》自编教材主任签字新乡医学院化学教研室 年 月 日实验 复方新诺明中 SMZ 和 TMP 的分离与鉴定一、实验 目的1.熟悉薄层板的铺制方法;2.了解薄层色谱法在复方制剂的分离、鉴定中的应用 ;3.掌握 Rf 值及分离度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复方新诺明为复方制剂,含磺胺甲恶唑 ( SMZ 和甲氧苄氨嘧啶 ( TMP 成分,为了使 SMZ和 TMP 分离,可使用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是把固定相均匀地铺在玻璃板、铝箔或塑料板上形成薄层,铺好薄层的板称为薄层板,经点样,展开与显色后,与适宜的对照物质在同一薄层板上所得的色谱斑点作比较,用于进行定性鉴别或含量测定的方法。
薄层色谱法分为吸附薄层色谱法和分配薄层色谱法,本实验采用吸附薄层色谱法,固定相采用的是硅胶GF254 ,磺胺甲恶唑( SMZ和甲氧苄氨嘧啶( TMP可在硅胶GF254荧光薄层板上,用氯仿-乙醇 -正庚烷( 11?1?为展开剂,利用硅胶对SMZ及 TMP具有不同的吸附能力,流动相( 展开剂对二者具有不同的溶解能力而达到混合组分的分离利用SMZ和 TMP在荧光板上产生暗斑,与同板上的对照品比较进行定性比移值( Rf)是薄层色谱法的定性参数,比移值是溶质移动距离与流动相移动距离之比,L为原点至斑点中心的距离, L0 为原点至溶剂前沿的距离如果组分的Rf 与对照品的Rf 一致可以初步确定组分与对照品是同一化合物,仅根据一种展开剂展开后的 Rf 值作为定性依据是不够的,需要经过多种展开系统得到的 Rf 值与对照品一致时,才可基本认定该组分与对照品是同一化合物三、仪器与试剂玻璃板,乳钵,微量注射器 ( 或毛细管,紫外分析仪;磺胺甲恶唑,甲氧苄氨嘧啶,丙酮,氯仿- 乙醇 -正庚烷 ( 11?1?,复方新诺明片剂四、实验步骤1.粘合薄层板的铺制称取羧甲基纤维素钠 0.75g ,置于 100mL 水中,加热使溶解,放置 1 周待澄清备用。
取上述CMC-Na 上清液 30mL ( 或适量置乳钵中,取 10g 硅胶 GF254 ,分别加入乳钵中,研磨均匀后,取糊状物适量放在清洁的玻璃板上,晃动或转动玻板,使其均匀地流布于整块玻璃板上而获得均匀的薄层板将其平放晾干,再在 110 ℃活化 1 小时,贮于干燥器中备用2 .供试品溶液及对照溶液的制备分别取磺胺甲恶唑 0.2g 、甲氧苄氨嘧啶 40mg ,各加丙酮 10mL ,振摇使溶解,作对照溶液取本品细粉适量 ( 0.5 ~ 0.6g ,约相当于磺胺甲恶唑 0.2g ,加丙酮 10mL ,振摇,过滤,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3.点样展开在距薄层板底边 1.5cm 处,用铅笔轻轻划一起始线用微量注射器 ( 或毛细管分别点SMZ 、 TMP 对照液及样品液各 5μL,斑点直径不超过 2~3mm 待溶剂挥散后,将薄层板置于盛有 30mL 展开剂的色谱缸中饱和 15 分钟,再将点有样品的一端浸入展开剂 [氯仿 -乙醇- 正庚烷 ( 11?1?]约 0.3~0.5cm ,展开待展开剂移行约 12cm,取出薄板,立即用铅笔划出溶剂前沿,待展开剂挥散后,在紫外分析仪 (254nm 或365nm 下观察,标出各斑点的位置、外形,计算 Rf 值。
五、注意事项1.点样时微量注射器针头切勿损坏薄层表面2.色谱缸必须密闭,否则溶剂挥发,改变展开剂比例,影响分离效果3.展开剂用量不宜过多,否则溶剂移行速度快,分离效果受影响,但也不可过少,以免分析时间过长一般只需满足薄层板浸入 0.3~0.5cm 的用量即可六、思考题1.为什么薄层荧光被掩盖的板不能使用 ?2.荧光薄层检测斑点的原理是什么 ?3.色谱缸 (槽若不预先用展开剂蒸气饱和,对实验有什么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