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董行佶 追记董行佶范文.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泽玥15****2海阔
  • 文档编号:204935621
  • 上传时间:2021-10-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1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董行佶 追记董行佶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剧协理事、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艺术委员会委员   董行佶由于很复杂又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原因,在80年代初期离我们远去了,至今已有17个春秋,然而,不知道为什么,我仍旧感觉是新丧他走得那样早,那样急,那样痛,那年才刚刚54岁这对于演员来说正是成熟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对此怎么能不让人深深的遣憾和怀念呢?   董行佶有着一双让人看上一眼就永远无法忘掉的大眼睛,你可以忘掉他的身材,手脚,举止,言谈,但是你却忘不掉,或者说是舍不得忘掉这饱含深情厚意的大眼睛  案头摆着一叠小董――剧院里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都这样亲切地称呼他,他也非常高兴的应答着――的剧照,在默默地告诉我们主人一生当中的艺术历程:1952年,他才22岁,在《春华秋实》里扮演老一代的资本家钱掌柜,戏不多,形象鲜明,受到总导演焦先生突出的赞赏;1954年,他24岁,在《雷雨》里扮演只有17岁的二少爷周冲,同样像“一场春梦”那样有味道,禁得起琢磨;1955年,他25岁,左《明朗的天》里扮演高级知识分子、大医生尤晓峰,医术精良但是很自私,给观众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1956年,他26岁,在《日出》里扮演男不男、女不女的纫绔子弟胡四,连同台湾的演员也被其精彩的表演所征服;1957年,他27岁,却在《北京人》里扮演了风烛残年又老而不死的一家之主增皓,很像一封建主义的幽灵在舞台飘荡;1958年,他28岁,在《茶馆》里扮演专吃洋饭的中国教士马五爷,只有一场戏,一句台词,却让人不能忍心忘掉;1959年,他29岁,在《悭吝人》里扮演赫赫有名的洋守财奴阿巴公,可以说一句台词,一个表情,以及一招一势都刻划得那么入木三分;同年,他还在《蔡文姬》里扮演曹丕,戏不算多,台词更少,然而出色地达到了导演关于这个角色是“戏胆”的要求;1960年,他30岁,在《三姐妹》里扮演俄罗斯的小老头拉彭射,仍然是小角色,但是给人以“喧宾夺主”的感觉;1961年,他31岁,在《胆剑篇》里扮演吴国的大臣伯喜,可以与吴王夫差和伍子胥的形象相媲美;1979年,他49岁,在《王昭君》里扮演统领全胡兵马的武将温敦,如同一条“眼睛蛇”那样变化多端,令人琢磨不定;1983年,他53岁,在电影《廖仲恺》里扮演廖仲恺,获得圈子内外众多的好评,并且被评选为第七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达到了艺术上的高峰。

        我们大约从以上这份角色名单上不难看出,其中小角色居多,而且是戏少的居多,然而,小董却能基本上都扮演得真实可信、有声有色、以少见多和耐人寻味这就是说,他有着非凡的“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是一个很有悟性,很有灵性,又很有可塑性的杰出深员  这里,不防以《蔡文姬》里的曹丕为例来看一看  《蔡文姬》的第一次演出小董并没有参加,他是在第二次演出时由于工作需要,为了顶替别的演员才扮演曹丕的  开始,曹丕并没有引起小董的什么兴趣,原因在于台词不多,戏更少,在全剧主要矛盾当中没有起到多少作用,有人戏称为“大群众”和“活道具”然而,再也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并不引人注意的小角色,导演焦先生居然称之为全戏的“戏胆”小董感觉自己与导演认识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这到底是为什么,他心里打了一个大大问号根据以往的经验,他认为对于演员来说,一时的迷惑不解会成为一个最迷人的创造过程的开始一时的迷惑不解,也常常是诱发你去探索一个人物形象的最强有力的原动力当时,他心里暗暗地对自己说:“老师已经出了难题,现在就要看学生怎样去解答了!”  接下来,仅仅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把戏突击出来了,但是小董心里有数,这只不过是按照导演的舞台调度简单地重复着,至于人物在想什么,人物要干什么,人物与全剧主要矛盾的关系是什么,自己都是似懂非懂,对于老师出的难题基本上还没有作出一个及格的解答。

        一天,在晚上睡觉以前,小董很习惯地又拿出剧本来仔细研究戏在认真读剧本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重要改动,那就是――第四幕第一场里,周近由于主观片面硬是推论出董祀不但与左贤王关系不一般,而且路之上和蔡文姬也暖昧不清曹操对此轻信以后,一怒之下敕令董祀自裁在周近退场不久,曹丕请示父亲:“文姬夫人何时召见?”这句台词原来是作者写给周近说的,焦先生把它改由曹丕来说这时,小董的心里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显然这一改动使曹丕变了整个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接合榫这,不是“戏胆”还能是什么呢? 于是,他又进一步地想到――这样一句看似普通的台词,到了曹丕的嘴里就使这一人物关键的矛盾冲突中有了主动性,而且不但参与了矛盾,还顺理成章地成为促使曹操认识错误的重要因素,和在曹操改正错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再往深里挖一下,戏中的曹操是一个在政治上很有作为的人物,由偏听偏信轻率地做出错误的决定,到从善如流达到兼听则明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正是雄才大略的一种表现然而,这一切一切都是曹丕起了催化剂的作用,是促使父亲思想转变的关键人物  接下来,小董通过进一步的思考,是这样表现全戏的“戏胆”曹丕的  首先,这是一个极聪明,有主见,又不锋芒外露的人,面对着周近那貌似有道理的片面之词,不肯轻信,有所保留,但是碍于体统在父亲面前是不能直言的。

      然而,当曹操决定让董祀自裁时,曹丕震惊了,认为人命关天错杀无辜的事情就要发生,自己必须尽一切力量使局面得以扭转和挽回  曹丕想到:为了爱护父亲,为了保护董祀和蔡文姬,一定要表明自己的看法,但是要在一个适当的时机,要用一个妥帖的方法才行于是,他在周近下场不久,又观察了一下父亲的表情,才走到近处说出:“父亲,文姬夫人何时召见?”态度上既有君臣之间的尊敬提醒,又有父子间的亲情规劝,语气轻微而缓慢,突出商量的味道等到曹操说出:“我再做考虑曹丕既喜悦又仍然不大放心,连续说出三个不同处理的“是”字――停了一下,说出第一个“是”,比较兴奋;又停一下,说出第二个“是”,有所担是;再停一下,说出第三个“是”,带着沮丧而且,随着说出三个“是”字,曹丕用不同的节奏连续倒退三步就在曹丕转身要走的时候,曹操喊了一声:“子桓!”曹丕心头重新燃起希望之火,马上停住脚,急速转回身来,应了一句:“在曹操说:“关于文姬夫人的情形,你可以好好查询一下曹操的话音刚落,曹丕立即大声答道:“我一定留意!我一定留意!”接下来,他转身下场时用了提袖、抬脚、撩袍的戏曲动作,为后边的戏作了很充分的、很好的铺垫  四幕二幕场里,曹操正在周近的陪同下接见匈奴使者贤王,侍者来报:“文姬夫人恳求拜见!”曹丕听到以后,猛然站起来走到侍者面前等待父亲的决定。

      曹操说:“请夫人接见曹丕不顾当着客人的面,竟然又急忙走到父亲面前说:“父亲,好不好就请文姬夫人到这儿来,当着周司马的面,把她和董祀的情形……”他突然有点儿退缩地压低了声音,“再弄清楚一下?”说完以后,一躬倒地,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曹操的最后决定当曹操思考片刻说出:“请她进来曹丕又很快转身重复告诉侍者:“你去请她进来!”一直到蔡文姬说出真相以后,曹操勇敢地改正了错误而有些追悔莫及,并且深有所悟对曹丕说:“我现在感觉着我们有点轻率了曹丕毫不犹豫地接上去又说了三个“是”字――这次表现是三个短促的、高声的、快速的“是”,把人物对于父亲改正错误,董祀已经得救和蔡文姬洗清了不白之冤的欢愉心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刚好与前边的三个“是”字作了巧妙的对比和照应这样两组“是”字,把曹丕与曹操的人物关系,和曹丕不同情况下的丰富、曲折、复杂心态全部鲜明、有力、生动地表现出来了难怪有的观众看过戏以后说:“哎呀,这事儿可多亏了曹丕啊!”大约这就像圈子里的人常说的那样:“没本事的演员能把有戏的角色给演没了,有本事的演员能把没戏的角色给演有了!”至此,小董总算在焦先生出的难题上作出了出色的、令人满意的解答  这里,我想起了一位文艺评论家的话:“文学表现事物,如果光用平光镜就太普通了,太单调了,太不能引人入胜了,还应该用户这镜和显微镜,有时还得用爱克斯光镜,使人通过这些镜片,看到平时所未能看到的美妙景物。

        在好长的时间里,我都没有弄清楚小董在创造角色上,是怎样才能够做到如此“平中见奇”的这仿佛仅仅用天资好来解释是不行的然而,再也想不到的是,在“文革”当中我却于偶然这间得到了答案  当时,剧院在“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领导下,全部人员都纳入按照军事化的编制当中,我和小董以及曹禺同在一个班(第二连第五班)里,我由于年龄小、经历简单而当上了班长白天是搞运动和参加劳动,晚上都睡在一个排练场的通铺上刚好,小董和曹禺挨着睡,他俩又都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虽然吃了安眠药也要很长时间才能睡着觉时间一长,他俩就养成夜里聊天的习惯每天熄灯以后,别人都睡着了,他俩便悄悄地聊起来由于声音很小,别人很难听到说的是什么在“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日子里,任何看着不顺眼的事情都可以视为’阶级斗争新动向”,于是,有一天我找小董随便谈谈以作提醒  我说:“你和曹禺每天熄灯以后都聊天吧?”  小董说:“我们也都想睡可睡不着  “这我知道  “怎么,有什么反应吗?”  “还没有  “要是有的就不聊了  “你们聊的都是什么?”  “天南海北,什么都有  “主要的是什么啊 ?”  “主要是演戏的事儿  “举个例子。

        “我问过他,写剧本最重要的是什么?”  “他怎么说?”  “他说,剧作者最重要的是想,不断的想,要想得好苦好苦才行小董停了一下,“还给我举了一些写戏的例子,《雷雨》、《日出》、《原野》等等……”  我打断小董的话:“那可都是大毒草  “我们知道,所以这话谁也不能告诉  “你相信这话吗?”  “相信,我演戏也是这样不用心好好琢磨琢磨是演不好戏的  我笑了笑,没有吭声  “你笑什么?”  “曹禺真敢说  “我看他也是挺害怕的  “你怎么知道?”  每回聊完了,在睡觉之前他都得认真地加上一句‘这可都是封、资、修的破烂货,瞎聊聊行,可千万不能信以为真其实聊聊也是极为错误的,反动的  我又没有吭声  小董说:“有一回,他摇着头告诉我――‘那时候真是就这么做的,可现在……现在才认识到,我从三十年代一拿起笔来就已经是罪过了’接着,他痛苦的再也说不下去了  我想了想说:“你们以后还是注意点儿,最好是别聊天了,起码是尽量少聊  小董会意地连连点头  我和小董就这样结束了谈话,其实互相心思想的什么都是心照不宣的  那次谈话,使我明白子小董演戏的宝贵“诀窍”(自然也是曹禺写戏的宝贵“诀窍”) ,然而,更让我动心的是“文革”以后,曹禺老师说的这样一席话:“他们逼着你招供,供了以后不但别人相信,甚至连你自己也相信,觉得自己是个大坏蛋,不能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造成自卑感,觉得自己犯了大错误,不要再写戏了,情愿去扫街。

      这种自暴自弃的思想就产生了,这种思想上的折磨,比把人打死还要厉害 1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