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
131页1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当堂达标学期教学计划学 校 姓 名 年 级 六 学 科 数学单 元 内 容 课 时 单 元 内 容 课 时一 分数乘法 10 二 分数除法 9三 比 5 四 圆 7五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9 六 统计 3单元划分七 可能性 2 八 百分数 5知识 与技能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会解决有关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5.通过丰富的案例来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过程与方法1.在情境图的教学中,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探究、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2.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形成一定的评价与反思的能力学期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3.学会倾听与质疑,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分数乘、除法; 比; 分数混合运算;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2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周 次 教 学 内 容 周 次 教 学 内 容第 1 周 分数乘法 第 2 周 分数乘法第 3 周 分数乘法 第 4 周 分数除法第 5 周 分数除法 第 6 周 分数除法第 7 周 比 第 8 周 比第 9 周 圆 第 10 周 期中考试第 11 周 圆 第 12 周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第 13 周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 14 周 统计第 15 周 可能性 第 16 周 百分数学期教学进度表第 17 周 百分数 第 18 周 总复习3第 19 周 总复习 第 20 周 期末考试第一单元 小手艺展示——分数乘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以及约分等知识的上进行学习的,是学习分数、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有:整数和分数相乘,分数和分数相乘,分数连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倒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倒数二、单元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的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2.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初步分析、比较和推理的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数乘法在现实中的应用,培养应用知识和兴趣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计算的算理四、课时安排:10 课时45信息窗 1 飘逸的风筝——分数乘整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探索性思考,并进行分析和归纳3. 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算法的优化课前准备练习材料、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老师学校要举行一次小手艺展示活动,老师班里有一位小强同学也想参加看,他准备制作一个漂亮的风筝,这个风筝还带有长长的尾巴呢可就在制作这个风筝尾巴的时候,小强遇到困难了,不知道该用多少材料,咱们都来帮帮他,好吗?师:仔细看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活动二: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每一种列式各是怎样想的?怎么知道求 6 个 相加的和,也可以用乘法计算?21明确:相同整数连加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那么可以联想到相同分数连加也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联想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学习方法我的见解 我的见解6活动三: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尝试独立计算谈话:尝试计算 ×6,你觉得怎样算好就怎样算,不仅要会21算,还要把道理说清楚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信息,并相机让学生把几种典型做法板书在小黑板上① ×6=0.5×6=3(米)21② ×6= + + + + + = =3(米)2126③ ×6= = =3(米)216④ ×6= = (米)12⑤ ×6= = (米)216谈话: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黑板上几种不同的做法,只看结果,判断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明确:第④和第⑤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结合实际情况,所需 6 根布条总长度不能小于或等于一根布条的长度。
1)请学生当小老师讲解每种算法的计算道理,鼓励学生互相质疑、答疑老师针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提问:×6=0.5×6=3(米)怎么会想到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2(引导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与方法×6 和 + + + + + 这两部分相等吗?为什么?121是怎样得来的?26在方法③中,为什么分母 2 不变,单单只把分子 1 和 6 相乘呢?(2)课件演示方法③的计算道理3)再回顾 ×6= = 和 ×6= = 两种做法,1621621指出错误原因活动四:沟通优化,促进发展我的见解 我的见解7(一)独立计算 9× 127(二)组间交流:说说计算的道理三)全班交流:1.请 1 位学生说计算过程,课件板演2.说计算道理3.质疑:为什么不用第①和第②种方法计算?(引导学生体会第①和第②种方法或有局限性,或者麻烦,所以用第③种方法较普遍,适用于任何一道分数乘整数题4.学生小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活动五:探索计算中的简便方法灵活运用1.独立计算 10× ,之后请一位同学说计算过程1522.独立计算 ×3687①质疑:怎么这次的做题速度明显落后了,你们遇到什么问题?(使学生产生探究简便方法的心理需求)②讨论:能不能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想办法使计算再变得简单一些?③课件出示简便算法:先约分再计算。
3.独立计算 ×21,再次感受简便算法4913活动六:课堂回顾,交流收获师: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大家有什么收获?谁会用一个字母式子表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设计分数乘整数用加法计算 + + + + + + + +127127127用乘法计算: ×9 9×分数和整数相乘,用分子和整数的乘积做分子,分母不变,当分母与整数能约分时,应该先约分再计算我的见解 我的见解8第二课时一、通过回忆,梳理知识1.出示信息窗 1 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回忆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进行的小手艺展示活动吗?我们一起计算了做这个风筝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生:“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2.师:“你能举出几个分数乘整数的算式吗?”师随学生的口述进行板书并提出要求:“谁能说说这几个算式的意义?”生举例……3.师: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说计算方法同时教师适时强调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二、基本练习,适时拓展1.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 1(1)学生审题,并按要求填空;(2)集体订正,并要求学生说出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的根据。
2.学生完成自主练习 2订正时让学生说说题意并列算式,说乘法算式的意义并口算出结果3.独立完成自主练习 4、5、6 题(1)学生独立审题,分析题意并解决实际问题;注意第 4 题是一道假分数乘整数的乘法,与真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相同2)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解题时运用了哪些数量关系?如:第 5 题运用了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第 6 题运用的是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我的见解 我的见解94.限时口算比赛,自主练习 10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三、综合练习,张扬个性1. 自主练习 3主要让学生练习约分,也可以再给学生补充几道类似的题目,如:5/11×33、2/17×51、5/19×38 等2.自主练习 7(1)学生独立审题并直接写出计算结果;(2)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渗透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不断变化,积也不断变化的道理3.自主练习 12(1)在解决问题时,可让学生数一数自己每分钟的心跳次数(2)学生根据自己的心跳次数计算自己心脏每分钟排出的血液,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4.自主练习 13第 13 题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第(1)小题要注意一周按七天计算。
第(2)小题是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要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解决第(3)小题引导学生理解,要求这件作品一共用了多少千克萝卜,就是求 50 个 3/2 是多少5.课后作业:自主练习 3、8、9板书设计分数乘整数分数和整数相乘,用分子和整数的乘积做分子,分母不变,当分母与整数能约分时,应该先约分再计算速度×时间=路程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后感:教后感:信息窗 2 漂亮的围巾—— 一个数乘分数教学目标我的见解 我的见解10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练习材料、课件学生准备:三张长方形白纸、水彩笔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课件出示一条手织围巾)同学们,天气渐渐凉了,老师想织一条围巾。
老师每小时只能织 1/4 米根据这个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根据条件可能提出整数、分数的不同问题……)师:同学们刚才提了这么多问提那么老师两小时能织多少米呢?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1、引出课题 师:1/2 小时织多少米?谁能列算式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前面分析过的数量关系的角度加以理解这个乘法算式板书课题“一个数乘分数”)2、研究意义(1)初步感知师:你认为 1/4 × 1/2,这个算式应该表示什么呢?对于学生比较贴切的回答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师 : 看来同学们对这个算式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那这个算式到底表示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请你们小组合作利用这张纸条表示出 1/4 × 1/2教师根据学生的方法以课件演示(动态图示 P6 图),再次让我的见解 我的见解11学生加深印象,虽然折纸的方法有许多,但每一次折的都是 1/4的 1/2师:那你们现在明白 1/4×1/2 表示什么了吗?师小结:1/2 小时织的米数就是 1 小时所织米数的 1/2,也就是 1/4 米的1/2所以 1/4 × 1/2 表示求的是多少2)加强理解师 :谁来说一下 1/4×2/3 这个算式的意义是什么?师 :你们能用自己的方式验证以下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