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ppt

44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608292204
  • 上传时间:2025-05-2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28MB
  • / 4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国际金融,No.,*,*,第一章,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2024/10/14,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国际收支的含义;国际收支账户的分类与统计原理;能够编制简单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区分国际收支平衡与国际收支均衡教学重点与难点:,对国际收支的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统计口径2024/10/14,2,第一节 国际收支的概念,一、国际收支的定义,(balance of payment,,,BOP,),广义,国际收支概念,:指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之和,2024/10/14,3,二、有关国际收支定义的说明,(一)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居民: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的经济单位和自然人,具有经济利益:该单位在某国的领土内已有一年或以上的时间从事经济活动交易2024/10/14,4,特殊的:,驻外军人、外交使节、出国留学和就医者等(不管在外时间长短)是本国的居民,即居住国的非居民。

      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非居民,2024/10/14,5,我国规定:中国居民:在中国境内居留一年以上的自然人外国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境内的留学生、就医人员、外国驻华使馆外籍工作人员及家属除外中国短期出国人员(不到一年),在境外留学人员、就医人员及驻外使节及家属,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法人(含外商投资企业及外资金融机构)及境外法人的驻华机构(不含国际组织),中国国家机关(含驻外使馆)、团体、部队,你知道吗,2024/10/14,6,(二)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以货币记录的交易,1.,交换,2.,转移,3.,移居,4.,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三)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四)国际收支是个事后的概念,2024/10/14,7,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原理,(一)定义,是指国际收支按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记帐原则表示的会计报表,二)特定账户分类,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错误和遗漏账户,2024/10/14,8,1.,经常账户(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记录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1,)货物(,goods,),一般商品;加工商品;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非货币黄金,2024/10/14,9,(,2,)服务(,services,),运输,旅游,金融、保险等,通讯,特许经营,2024/10/14,10,(,3,)收入(,income,),包括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两大交易收入:,职工报酬;投资收益,(,4,)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s,),各级政府转移(政府间的经济援助,捐赠,战争赔偿等),其他部门转移(个人之间,非政府机构之间或团体之间,如侨汇、继承、捐赠、资助性汇款),2024/10/14,11,2.,资本和金融账户(,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指资本账户下的资本转移,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以及其他所有引起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发生变化的金融账户,(,1,)资本账户(资本项目),包括固定资产所有权国际间转移,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债务等资本转移部分;还包括非生产和非金融性的资产,即各种无形资产如专利、版权、商标权的收买或放弃、经销权以及租赁和其他可转让合同的交易。

      2024/10/14,12,(,2,)金融账户(金融项目)(,financial account,),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投资兴建新公司、参股、控股等,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购买外国债券股票,其他投资:,(,other investment,),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和存款及其他(如各种应收款和应付款),储备资产,(,reserve assets,),:货币黄金、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2024/10/14,13,错误和遗漏账户(,errors and omissions account,),净误差与遗漏是基于会计上的需要,人为设立的抵消统计偏差的账户2024/10/14,14,国际收支平衡表格式简表,2024/10/14,15,2024/10/14,16,二、记账原理:复式记账法,记账原理:复式记账法“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借方反映该经济体资产(资源)的增加,贷方反映该经济体资产(资源)的减少凡是“资产增加、负债减少、支出的发生记入借方;凡是资产减少、负债增加、收入的发生记入贷方”,2024/10/14,17,在记账时,应首先清楚一笔交易涉及到哪些账户,这些账户是增加还是减少,从而确定应记在借方还是贷方。

      2024/10/14,18,记账实例,例,1,:甲国某企业出口价值为,100,万美元的设备,这一行为导致该企业在海外银行存款的相应增加借:其他投资,-,在国外银行存款,100,万,贷:货物,100,万,例,2,:甲国居民到外国旅游花销,30,万美元,这笔费用从该国居民的海外存款账户中扣除借:服务,30,万,贷:其他投资,30,万,2024/10/14,19,例,3:,外商以价值,1000,万美元的设备投入甲国,兴办合资企业借:货物,1000,万,贷:外国对甲国直接投资,1000,万,例,4,:甲国政府动用外汇储备,40,万美元向外国提供无偿援助,另提供相当于,60,万美元的粮食药品援助借:经常转移,100,万,贷:官方储备,40,万,货物,60,万,2024/10/14,20,例,5,:甲国某跨国企业在海外所得利润,150,万美元其中,75,万美元用于当地的再投资,,50,万美元购买当地商品运回国内,,25,万美元调回国内结售给政府以换取本国货币借: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75,万,货物,50,万,官方储备,25,万,贷:收入海外投资利润收入,150,万,例,6,:甲国居民动用其在海外存款,40,万美元,用以购买外国某公司的股票。

      借:证券投资,40,万,贷:其他投资在外国银行的存款,40,万,2024/10/14,21,国际收支平衡表 单位:万美元,项目,差 额,贷 方,借,方,货物,服务,收入,经常转移,经常帐户合计,2024/10/14,22,项目,差 额,贷 方,借,方,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官方储备,资本与金融帐户合计,总计,2024/10/14,23,国际收支平衡表,单位:万美元,项目,差 额,贷 方,借 方,货物,-890,100+60,1000+50,服务,-30,-,30,收入,+150,150,-,经常转移,-100,-,100,经常帐户合计,-870,310,1180,2024/10/14,24,项目,差 额,贷 方,借 方,直接投资,+925,1000,75,证券投资,-40,-,40,其他投资,-30,30+40,100,官方储备,+15,40,25,资本与金融帐户合计,+870,1110,240,总计,0,1420,1420,2024/10/14,25,第三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一个账户与下一个账户之间画上一条线,线上所有账户的净差额可用来反映国际收支状况净差额,=,贷方,-,借方,如果差额为正,我们说该项目是顺差(盈余),为负是逆差(赤字)。

      2024/10/14,26,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衡量口径,(一),贸易收支差额,即商品进出口收支差额二)经常项目收支差额,经常项目包括贸易收支、无形贸易收支和单方面转移收支2024/10/14,27,经常账户与国内吸收,Y=C+I+G+X-M,私人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构成国内居民的总支出,称为国内吸收,以,A,表示,即,A=C+I+G,则,CA=Y-A,含义:当国内支出超过其产出的产品与服务总值时,必须进口以满足支出;反之则出口经常账户顺差表明国民收入超出国内支出,逆差表明国民收入小于国内支出2024/10/14,28,经常帐户差额,经常账户与储蓄投资的关系,Y=C+I+G+X-M=C+S,P,+T,X-M=S,P,-I+T-G=(S,G,+S,P,)-I=S-I,假设,CA=X-M,则有:,CA=S,I,本国储蓄不足,可通过经常账户赤字满足投资不足,本国储蓄多于投资需要,可通过净出口形成海外资产从该角度看,决定经常账户状况的主要因素是各国储蓄投资状况的差异2024/10/14,29,(三)资本和金融帐户差额,反映了一个国家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和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一国资本市场开放程度越大,该账户总额越大。

      2024/10/14,30,(四)综合账户差额或总差额,综合账户差额是,将国际收支账户中的官方储备账户剔除后的余额综合账户差额与储备资产账户差额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反映储备增加与减少的情况,2024/10/14,31,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一)周期性失衡,(二)收入性失衡,一国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国民收入持续增加,进口需求膨胀,导致国际收支逆差,2024/10/14,32,(三)货币性失衡,在一定的汇率水平下,一国的物价与成本高于其他国家,必然不利于出口而有利于进口,从而使经常项目顺差减小或逆差增加反之,一国的物价与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必然有利于出口而不利于进口,从而使经常项目顺差增加或逆差减少一般地,一国通货膨胀将导致经常项目的顺差减少或逆差扩大,一国通货紧缩将导致经常项目顺差增加或逆差减少货币性失衡主要是由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引起的2024/10/14,33,(四)结构性失衡,世界经济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一定的时期,一国在某些领域的优势会丧失,必须随之而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否则将会带来国际收支的失衡2024/10/14,34,(五)偶发性失衡,一些偶发性的因素也会导致一些国家的国际收支失衡,如政局动荡、战争、债务危机、金融危机等。

      政局动荡与战争是最大的国际投资风险,如2003年的美伊战争使俄国、法国等许多国家在伊的利益损失巨大因此,一国政局动荡的时期往往世界各国的投资者都唯恐避之不及,随着资本的大量流出,该国的国际收支必然面临着失衡2024/10/14,35,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一)持续大量逆差的影响,1,、对外负债超标,引起偿债困难,甚至债务危机,2,、该国动用外汇储备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耗竭储备,;,金融实力减弱,投资者持有本币的信心削弱,本币面临较大贬值压力,损害该国在国际上的信誉和地位,3,、无力进口本国经济发展所需的生产资料,国民经济增长受到影响,2024/10/14,36,(二)国际收支顺差的益处,1,、顺差可促进经济增长2,、双顺差可增加外汇储备,增强综合国力,双顺差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3,、双顺差可加强国家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2024/10/14,37,(三)国际收支顺差的弊端,国内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遭到破坏,顺差意味着对国内资源的输出,顺差增大外汇供给,导致国内货币供给增加,增大本币升值压力,给国内经济带来通货膨胀压力2024/10/14,38,经常项目顺差可能意味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

      顺差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2024/10/14,39,第四节 我国的国际收支,一、我国的国际收支编制原则与数据来源,1,、复式记账法,2,、所有交易均发生在大陆居民和非大陆居民之间,3,、我国国际收支数据的数据收集框架,2024/10/14,40,二、2010年上半年国际收支分析,2024/10/14,41,作业、搜集2009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并根据表中资料分析:,1、结合书上2008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对2009年国际收支主要项目进行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