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深化政府体制改革.doc
3页全面深化政府体制改革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7日09:43来源:《瞭望》作者:田应奎很多领域重大体制改革要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要看政府自身的行政体 制改革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政府体制改革,是被李克强总理称为“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要难”的改 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这项改革就一直是改革的 重要领域,也一直在推进之中无论是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来看,还是从人类自有政府以来的历 史进程来考察,政府体制改革,历来都是所有改革中最坚硬、最难啃的那块“硬 骨头”今日中国的深水区改革,已经避无可避地迈入了全力推进政府体制改 革这一重要的关口政府体制又称为行政体制,是一个国家的政府组织形式,指政府系统内 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在 我国,政府体制问题历来就是一个重大的前提性问题,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我 国经济体制改革成败,很多领域重大体制改革要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要看 政府自身的行政体制改革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化政府层级改革我国政府层级包括中央、省级、地级、县级和乡镇 级政府五个层级政府层级多是我国行政效率低下和行政成本高昂的重要原 因,也是长期制约政府改革难以深化的根本性问题。
当前在市场经济深入发 展、社会结构日益变迁、科学技术显著进步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公众需求,特别是信息 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为我国逐步推进政府层级改革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经济 社会和技术条件深化行政区划改革我国行政区划按行政层次不同,分为省级行政区、 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乡镇级行政区等,目前应该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 发展需求,依据政治、经济、民族平等和精简、统一、效能等原则要求,大 力推进省级、地级、县级和乡镇级行政区划改革建议根据减少政府层级的 改革方向要求,尤其是经济行政半径和政府幅度管理的效能指标,重点深化 地级和乡镇级行政区划改革,扩大省级行政区划和县级行政区划数量,缩小 省级和县级行政经济半径,逐步把乡镇变为县级政府派出机构,从而为提高 我国整体政府行政效能奠定行政区划基础深化政府职能改革政府职能转换是目前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其转换的程度和效能将对我国经济社会体制改革产生重大影响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政府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 的活力和动力但是也必须看到,政府改革和自身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还不适应,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 党的十八大精神,政府职能转换的主要内容就是,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 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政府绩效改革政府绩效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 效益及其管理工作效率、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 现出的管理能力,它包含了政治绩效、经济绩效、文化绩效和社会绩效四个 方面针对目前我国政府绩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外政府绩效管理的经 验做法,深化我国政府行政绩效改革,首先要建立完善中国特色政府绩效管 理体系,推行行政效率、效果、质量、成本、公平、责任等方面考核;其次要 实行严格的政府绩效管理,使政府职能真正转换到位、落实到位、执行到位; 第三要建立完善公开、公正、公平的政府绩效管理监督体系深化政府失灵研究政府失灵分为运行型和制度型两大类前者指政府 在干预经济过程中,由于操作失当而引致的经济失败;后者指特定的政治官僚 制度所导致的低效率、自我扩张和权力寻租等缺陷政府失灵现象的普遍存 在是由政府内在和外在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要产生根源概括为自 然垄断论、能力有限论、政治局限论、信息缺陷论、客观决定论、理性预期 论、官员动机论等。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失灵现象的普遍存在与官员行 为动机及选择模式直接相关深化我国政府失灵研究,对推进我国政府改革 意义重大深化公共治理改革从传统的政府管理转向当代的公共治理,是未来我 国政府改革的重要趋势深化我国公共治理改革,首先要强化政府行政的公 共服务责任;其次要努力发挥公民在公共治理中的主体性;第三要努力转变政 府行政管理方式运行机制;第四要努力创新政府行政绩效考核标准方法;第五 要建立健全政府行政管理服务目标体系要把改进公共管理与服务的质量水 平作为最终的行政发展目标,努力使社会公众能够得到便捷的高效的政府行 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