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解读及实务课件.ppt
30页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解读及实务阳荣初2016年12月一、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一、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22—2015)代替)代替《《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DA/T 22-2000 )后的主要变化)后的主要变化•1、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DA/T 22-2000 ),国家档案局 2000年12月6日首次发布,2001年起正式实施•《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22—2015),国家档案局2015年10月25日发布,201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总体编排和结构按GB/T 1.1-2009进行修改 •2、增加归档文件组件和纸质归档文件修整、装订、编页、排架要求将标准适用范围由纸质文件材料扩展为纸质和电子文件材料 •纸质文件整理流程组件修整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页编目装盒排架•电子文件整理流程组件格式转换元数据收集分类排列编号编目归档数据包组织存储3、调整归档文件分类方法 •5.2.1 立档单位应对归档文件进行科学分类,同一全宗应保持分类方案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这基本保持了原来的要求每次分类方案的调整情况,应在全宗指南中说明•5.2.2 归档文件一般采用年度—机构(问题)—保管期限、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等方法进行三级分类,并且提出了“年度—保管期限”分类法的应用。
改变了原来的 “保管期限—年度—机构”分类法,有利于机关档案和日常管理和利用•分类就是将全宗内归档文件按其来源(一般对应于单位全宗内的机构)、时间(一般对应于文件形成年度)、内容(一般应用于问题或保管期限)和形式(一般应用于照片等特殊载体)等方面的特征,分为若干类别,并将各类别按照层次关系组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对归档文件进行合理的分类,不但能有效揭示归档文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全宗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便于系统地提供利用,对于归档文件的排列、编号、编目、排架等也有重要意义4、增加归档文件档号结构和编制要求 •这是为落实深化检索理念的一项重要措施给归档文件确定唯一、合理的档号,既便于档案的接收、利用、统计和检索,又能够在纸质文件、电子文件、照片、录音、录像之间建立联系,为今后进行全方位、多途径、高效率的档案资源管理和开发奠定基础•增加的档号内容有三个方面:•5.4.1 归档文件应依分类方案和排列顺序编写档号档号编制应遵循唯一性、合理性、稳定性、扩充性、简单性原则 •5.4.2 档号的结构宜为:全宗号-档案门类代码?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代码-件号•上、下位代码之间用“-”连接,同一级代码之间用“?”隔开。
如“Z109-WS?2011-Y-BGS-0001” •5.4.3 档号按照以下要求编制:•a)全宗号: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编制的代号,用4位数字或者字母与数字的结合标识,按照DA/T 13-1994编制•b)档案门类代码?年度:归档文件档案门类代码由“文书”2位汉语拼音首字母“WS”标识年度为文件形成年度,以4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公元纪年,如“2013”•c)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30年、定期10年,分别以代码“Y”、“D30”、“D10”标识•d)机构(问题)代码:机构(问题)代码采用3位汉语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数字标识,如办公室代码“BGS”等归档文件未按照机构(问题)分类的,应省略机构(问题)代码•e)件号:件号是单件归档文件在分类方案最低一级类目内的排列顺序号,用4位阿拉伯数字标识,不足4位的,前面用“0”补足,如“0026” 5、将室编件号、馆编件号统一为件号 •原《规则》同时设置了室编件号和馆编件号,但其不合理性随着实践的深入日益凸显一是件号作为档号的组成部分,保证其唯一性、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分设室编件号和馆编件号显然与此要求相悖;二是馆编件号要求在进馆时编制,无法在日常工作中完成,这与文书、业务部门整理归档制度不符;三是在文件整理比较规范的情况下,编制馆编件号往往成为重复性劳动;四是同一档案存在两个不同件号,易引起认知和管理混乱。
新《规则》将室编件号和馆编件号合二为一,统一为件号6、在附录中增加归档章示例、直角装订方法 •考虑到室编件号和馆编件号合二为一,增加了档号的因素,新《规则》对归档章设置、档案盒填写项目、归档文件目录项目等进行了相应调整•以件为单位的装订主要是为固定整理对象,区隔不同的归档文件;保障档案安全,避免因工作失误或违法违纪行为造成档案损失;方便管理,减轻管理负担,降低在档案接收、利用等流程中的工作量因此新《规则》增加了装订内容,规定了装订要求,并结合保管期限、是否进馆等因素为归档文件确定了相应的装订方式、材料二、新二、新《《规则规则》》确定的档案整理原则确定的档案整理原则•1、我们在解读原《规则》时,一般认为归档文件整理的原则就是指两个方面:一是归档文件整理应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就是归档文件整理时更加注重与文书处理工作的衔接,通过确定“件”为整理单位并简化整理措施,使文件整理成为文件形成后的自然延续过程,符合文件形成的规律当然也必须考虑办公自动化条件下电子文件的形成规律•二是归档文件整理应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不是所有办理完结的文件材料都需要整理归档,也不是所有归档文件都要永久保存,整理时要剔除不归档文件,要将不同保管期限的文件区分开来,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保管和利用工作打下基础)•2、新《规则》在保留和发展此两项原则基础了体现了新增加的两个原则:一是归档文件整理应符合文档一体化管理要求,便于计算机管理或计算机辅助管理。
•(充分利用文书处理过程中形成的数据信息和工作成果,合理规划归档文件整理流程,使办理完毕的文件能够直接进入整理环节,同时,尽量以文书处理的环节生成的项目来组织检索条目,使归档工作更加贴近文书、业务人员的工作实际)二是归档文件整理应保证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整理协调统一在档案管理环节继续采用文书处理阶段产生的相关信息,同时要结合本单位的情况,弄清确定是纸质、电子双套制,还是纸质单套制或电子单套(轨)制,据此确定整理策略和方法)三、整理流程中几个具体问题三、整理流程中几个具体问题•1、组件•按照要求构成并规范排序的文件才能完成组件•5.1.1 件的构成•归档文件一般以每份文件为一件正文、附件为一件;文件正本与定稿(包括法律法规等重要文件的历次修改稿)为一件;转发文与被转发文为一件;原件与复制件为一件;正本与翻译本为一件;中文本与外文本为一件;报表、名册、图册等一册(本)为一件(作为文件附件时除外);简报、周报等材料一期为一件;•会议纪要、会议记录一般一次会议为一件,会议记录一年一本的,一本为一件;来文与复文(请示与批复、报告与批示、函与复函等)一般独立成件,也可为一件此处两种方法不绝对排斥,可以基于习惯做法、办公自动化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
因为后者对照电子文件的整理,不会增加管理层次、影响命名和即时归档•有文件处理单或发文稿纸的,文件处理单或发文稿纸与相关文件为一件•5.1.2 件内文件排序•归档文件排序时,正文在前,附件在后;正本在前,定稿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原件在前,复制件在后;不同文字的文本,无特殊规定的,汉文文本在前,少数民族文字文本在后;中文本在前,外文本在后;来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复文在前,来文在后有文件处理单或发文稿纸的,文件处理单在前,收文在后;正本在前,发文稿纸和定稿在后特殊情况•机关工作中形成的审批、审查、核准、处罚、处分、复议、国家赔偿等文件材料,如果按“件”整理,则一次审批、审查、核准、处罚、处分、复议、国家赔偿等形成的文件材料应作为一件在排序上,要求结论性材料在前,其他材料依工作流程顺序排列在后•2、保管期限确定•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30年、定期10年,分别以代码“Y”、“D30”、“D10”标识 •一般是按照国家档案局令第8号《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制定本单位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按表对照条款,逐份文件进行鉴定文件的保管期限•在档案整理实际操作中,可以在了解各单位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基础上,快速灵活掌握保管期限划分方法,按照一定共性进行鉴定。
永久(Y)档案鉴定•主送本单位并有批复件的文件(合为一件); 反映本单位人与事的文件;本单位开展重要业务、执法、宣传、创建活动等形成的文件材料;收到的有关本单位的方针政策性文件(如决定、规定、办法、意见等)• 易被忽视的文件材料包括: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各类人员名册、工资册,劳动工资年报,具有长期法律效率和作用的合同类文书,活动照片和声像资料定期30年(D30)档案鉴定•上级主管机关下发的需要长期执行的方针政策性文件;本单位形成的比较重要的业务文件材料• 凡注明试行的、暂行的办法、条例、规定,非主要职能工作但要贯彻的政策法规,内部管理制度,奖励制度,业务操作规程,年度预、决算,重大项目建设之外的重要招标文件和采购合同等均应纳入定期10年(D10)档案鉴定•上级主管机关及本地区各部、局、委、办普发的短期内需要查考的文件;本单位形成的事务性的、办理一般性工作形成的文件•文件数量不多或比较基层的单位,属本单位形成的、针对本单位工作的文件材料,其保管期限可从长3、排列•排列是指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根据一定的方法确定归档文件先后次序的过程•一是从过去的“按事由结合时间、重要程度等排列”简化为“按时间结合事由排列”,这样更符合办公自动化条件下归档文件的整理。
•二是5.3.2要求“同一事由中的文件,按文件形成先后顺序排列”, 5.3.3要求“会议文件、统计报表等成套性文件可集中排列” 排列操作•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进行归档文件排列;同一事由的归档文件应集中排列在一起;同一事由内归档文件按照文件形成时间顺序排列 ;不同事由归档文件应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会议文件、统计报表等成套性文件可集中排列4、编号•在归档文件整理中,档号编制具体体现在两处:一是归档文件目录中按照档号编制要求填写“档号”项目,二是在纸质文件上钤盖归档章并填写内容•在原生电子文件管理中,一般进行逻辑归档的管理系统或模块,应能自动生成档号,或有自动生成档号的设置功能5、编目•5.5 编目•5.5.1 归档文件应依据档号顺序编制归档文件目录编目应准确、详细,便于检索•5.5.2 归档文件应逐件编目来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对复文的编目应体现来文内容归档文件目录设置序号、档号、文号、责任者、题名、日期、密级、页数、备注等项目•a)序号:填写归档文件顺序号配合档号固定归档文件先后顺序及简单统计作用)•b)档号:档号按照5.4.2-5.4.3编制•c)文号:文件的发文字号没有文号的,不用标识。
•d)责任者:制发文件的组织或个人,即文件的发文机关或署名者•e)题名:文件标题没有标题、标题不规范,或者标题不能反映文件主要内容、不方便检索的,应全部或部分自拟标题,自拟内容外加方括号“[ ]”•f)日期:文件的形成时间,以国际标准日期表示法标注年月日,如19990909•g) 密级:文件密级按文件实际标注情况填写没有密级的,不用标识•h)页数:每一件归档文件的页面总数文件中有图文的页面为一页•i)备注:注释文件需说明的情况•5.5.3 归档文件目录推荐由系统生成或使用电子表格进行编制目录表格采用A4幅面,页面宜横向设置(见附录B 图B1) •5.5.4 归档文件目录除保存电子版本外,还应打印装订成册装订成册的归档文件目录,应编制封面(见附录B 图B2)封面设置全宗号、全宗名称、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其中全宗名称即立档单位名称,填写时应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归档文件目录可以按年装订成册,也可每年区分保管期限装订成册•归档文件目录实现了归档文件从一次文献向二次文献的初步转化,为档案的保管、鉴定、检索、统计和编研等工作开展提供了条件但它只是最基本的检索工具,各单位还可以根据需要另行编制诸如专题目录、分类目录、重要文件目录等其他检索工作,以方便归档文件的查找、利用。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