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医课件资料:瘀血学说.ppt

61页
  • 卖家[上传人]:wox****ang
  • 文档编号:157235882
  • 上传时间:2020-12-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32KB
  • / 6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瘀血学说,,瘀血学说,一、瘀血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一)对瘀血概念和本质的认识; (二)对瘀血病因的认识; (三)对瘀血诊断的认识; (四)对瘀血论治的认识; 二、瘀血学说的临床应用,(一)对瘀血概念和本质的认识,瘀:说文解字:“瘀,积血也 “瘀血”一词始见于伤寒杂病论; “瘀”、“血瘀”、“瘀血”、“瘀血证”,* 瘀血,传统中医的认识: 是指“血行失度”,即血在脉中循行流动失去正常的度 现代活血化瘀研究认为: 是指全身血液运行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以及体内存留离经之血,并由此而产生的机体组织形态和功能的病理改变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探讨瘀血的本质:与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血栓形成、代谢失调、免疫功能障碍、血液流变性异常、体液调节功能和内分泌紊乱等有关 瘀血证,传统中医的认识: 是指“血行失度”所致的各种有关的临床综合病症 现代活血化瘀研究认为: 是指因瘀血内阻而产生的一系列的临床症候群 对于临床尚缺乏症状或体征,而表现有高凝滞血症或高凝血功能状态者,目前倾向于其属于前凝血状态 瘀血的本质,1、凝滞内结之血; 2、离经之血; 3、污秽之血;,1、凝滞内结之血:,是指血液在脉管中运行迟缓、阻滞、凝聚。

      内经:“血滞则不通”、“血凝而不流” 金匮:“内结为瘀血”,现代研究:,血液流变性异常: 红细胞的流变性异常,白细胞的流变性异常; 有人认为白细胞流变性异常对血液的粘稠聚凝反 应较之红细胞流变性更敏感、准确 血流动力学改变: 心输出量、每搏量、心指数、各器官血流量、甲 皱、球结膜、舌等微循环的改变 血栓形成及动脉管腔狭窄: 血小板形态功能的改变、凝血活性增强、抗凝血活性降 低;动脉壁脂质沉积、管璧平滑肌细胞过渡增生及血小 板聚集等造成动脉管腔狭窄2、离经之血:,是指血离经脉,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丧失正常血液功能,停留体内成为病理产物之血 血证论:“离经之血,与好血不相合,是谓瘀血现代研究:,各种出血 内源性凝血系统被激活、外源性凝血 系统被启动(组织严重破坏,大量组 织因子进入血液) 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某些脏器的血管畸形,各种新生物的血供,脏器移植,血管搭桥再通等 供血不足、缺氧导致“无出血性离经之血” 子宫内膜异位、宫外孕、子宫肌瘤、功血、产后恶露不尽等3、污秽之血:,是指已丧失正常血液的功能,并停留体内致瘀之血 内经:“恶血”、“衃血” 证治准绳:“污秽之血为瘀血” “百病由污血者多”,现代研究:,外源性“污秽之血”: 由生物、理化等因素所“污染”的血液,如各种致病微生物及其内毒素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纤溶系统、激肽和补体系统等;许多无机或有机化学物质,如CO与血红蛋白有很强的亲和力,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创伤、大手术、大气压改变等物理因素,启动外源或内源凝血系统。

      内源性“污秽之血”: 由重要脏器衰竭引起自身代谢产物在血中堆积;如尿毒症、肝硬化、高血脂症、糖尿病等复合性“污秽之血”: 以上两者并存,常见于变态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肾炎、硬皮病、皮肌炎、红斑狼疮等疾病抗原物质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组织中血瘀的病理生理本质是氧供障碍, 组织细胞氧供能否得到保证,首先取决于血液循环的好坏: 带有血管切断性质的疾病(如伤口)是最严重的血瘀; 血运障碍引起的器官功能失调属瘀; 心肌梗死、血栓性脉管炎直接影响血供属瘀; 坏死组织无血供,水肿组织限制了弥漫出毛细血管的氧向组织细胞的运送,属瘀; 纤维组织增生及良性肿瘤中基质多、血管少,属瘀; 恶性肿瘤血运极为丰富,但仍不能满足生长过度旺盛的肿瘤细胞的需要,故属瘀;,, 紫绀的出现必须有皮肤总的静脉血量(还原血红蛋白)的增加或血氧饱和度的下降在紫绀形成中,还原血红蛋白的绝对值要较相对值来得重要(在毛细血管中平均还原血红蛋白浓度超过50g/L时紫绀才变得明显) 贫血,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但紫绀可不出现; 红细胞增多症,存在高的血氧饱和度时,紫绀仍可表现出来; 周围性紫绀,是由于血流速度慢和组织用氧过度所致; 中心性紫绀,是由于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和存在异常血红蛋白所致;,(二)对瘀血病因病理的认识,瘀血既是一种病理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因素。

      寒 热 气(气滞、气虚) 外伤或出血 其他(七情过激、劳逸失度、饮食不节、 久病、怪病、失治等),,(三)对瘀血诊断的认识,1、病史(病程、病因) 2、症状(疼痛、少腹胀满、神经精神症状等) 3、体征(舌质、瘀斑、出血、肿块、脉象) 4、现代瘀血诊断的研究: * 诊断标准 * 诊断常用的一些指征 目征、耳征、腹征、腭粘膜征等,中国标准(1986年),一、主要依据: 1、舌质紫暗或舌体瘀斑、瘀点,舌下静脉曲张瘀血幻灯片 2、固定性疼痛,或绞痛,或腹痛拒按 3、病理性肿块,包括内脏肿大,新生物,炎性或非炎 性包块,组织增生 4、血管异常,人体各部位的静脉曲张,毛细血管扩张, 血管痉挛,唇及肢端紫绀,血栓形成,血管阻塞 5、血不循经而停滞及出血后引起的瘀血、黑粪、皮下 瘀斑等,或血性腹水 6、月经紊乱、经期腹痛、色黑有血块、少腹急结等 7、面部、唇、齿龈及眼周紫黑者幻灯片 67 8、脉涩,或结、代,或无脉二、其它依据: 1、肌肤甲错(皮肤粗糙、肥厚、鳞屑增多) 2、肢体麻木或偏瘫 3、精神狂躁 4、腭粘膜征阳性(血管曲张、色调紫暗) 三、实验室依据: 1、微循环障碍。

      2、血液流变性异常 3、血液凝固性增高或纤溶活性降低 4、血小板聚集性增高或释放功能亢进 5、血流动力学障碍 6、病理切片示有瘀血表现等 7、特异性新技术显示血管阻塞四、判断标准 凡符合以下条件者可诊断为血瘀证:,1、具有主要依据二项以上 2、具有主要依据一项,加实验室依据二项或其他依据 二项 3、具有其它依据二项以上,加实验室依据一项 说明 临床血瘀证常有兼证,如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痰阻血瘀或寒凝血瘀等,临床可根据中医理论及其他 有关标准进行辨证,作出兼证诊断1988年:,1、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 2、典型涩脉或无脉 3、痛有定处(或久痛、锥刺性痛或不喜按) 4、瘀血腹证 5、癥积 6、离经之血(出血或外伤瘀血) 7、皮肤粘膜瘀血斑、脉络异常 8、痛经伴色黑有血块或闭经 9、肌肤甲错 10、偏瘫麻木 11、瘀血狂躁 12、理化检查具有血液循环瘀滞表现说明 1、具有以上任何一项可诊断为血瘀证 2、各科血瘀证诊断标准另行制定 3、有关兼证应注意整体辨治日本标准(寺泽捷年等)判定:20分以下为非瘀血证;21分以上为瘀血证;40分以上为重度瘀血证陈可翼等定量血瘀证诊断标准记分方法19分以下为非瘀血证;20-49分为轻度瘀血证;50分以上为重度瘀血证,耳 征,耳垂皱折:耳垂出现屏间 切迹向耳垂边 缘斜行走向的 皮肤皱折。

      耳前皱折:耳前皱折纹二 条以上 外耳道毛:外耳道粗黑耳 毛一根以上目 征 评 分,目周围皮肤色调 暗红 5 青紫 10 球结膜微血管扭曲或呈波浪状畸形 3条 5 6条10 或畸形显著 球结膜微血管怒张,粗细不一或呈瘤状3条 5 6条10 球结膜微血管呈网状畸形范围 1/8球结膜区 5 1/4 10 球结膜血管色调 暗红 5 青紫 10 球结膜出血点 5 出血、瘀点 10 球结膜报伤点 12个 5 3个 10 记分值: 20分 阳性(2039分轻度, 40分以上为重度),,腭粘膜征,0度:在腭粘膜上基本看不到小血管的显露,粘膜面呈淡红色 软腭粘膜征: 度:腭弓处粘膜稍红,可见较清晰的细小血管显露,此型基本 属于正常范围 度:有度的表现,并可看到充血扩张的小动脉或曲张的小静 脉 度:软腭粘膜上的小动脉明显扩张或小静脉明显曲张瘀血,或 有出血现象。

      或在度变化的基础上再加粘膜面色调深红 或暗紫的变化 硬腭粘膜征: 度:在硬腭粘膜上可见清晰血管 度:粘膜上的小动脉扩张充血或小静脉曲张瘀血 度:明显小动脉充血扩张或小静脉瘀血曲张或有出血现象,或 在度变化的基础上再加粘膜面色调深红或暗紫的变化四)对瘀血论治的认识,1、瘀血的治法用方; 2、瘀血的药物分类应用; 3、活血化瘀法的临床实践;,江苏周仲英活血化瘀十九法:,辨病理因素七法: 理气祛瘀法; 散寒(温经)祛瘀法; 清热(凉血)祛瘀法; 补阳祛瘀法; 益气祛瘀法; 养血祛瘀法; 滋阴祛瘀法;,按病变部位十二法: 通窍祛瘀法; 通脉祛瘀法; 理肺祛瘀法; 消积(软坚)祛瘀法; 理胃祛瘀法; 通腑祛瘀法; 祛瘀利水法; 通经祛瘀法; 和络祛瘀法; 止血祛瘀法; 消痈祛瘀法; 疗伤祛瘀法;,王清任活血化瘀法的运用特点:,通窍活血汤 活血化瘀:桃仁 红花 赤芍 川芎 治头面四肢 辛香通窍:麝香 葱 姜 黄酒 周身血管血瘀 血府逐瘀汤 活血化瘀:桃仁 红花 赤芍 川芎 治胸中血府血瘀 当归 牛膝 行气宽胸:柴胡 枳壳 桔梗 膈下逐瘀汤 活血化瘀:桃仁 红花 赤芍 川芎 治肚腹血瘀 当归 灵脂 丹皮 行气止痛:香附 乌药 延胡 枳壳,, 根据部位选方用药; 注重行气,且通过行气药的配伍来体现其分部的意图; 活血化瘀的基本药物是: 桃仁 红花 赤芍 川芎 当归,,少腹逐瘀汤 活血化瘀:赤芍 川芎 当归 治少腹积块疼痛 蒲黄 灵脂 没药 等虚寒性血瘀证 温经行经:小茴香 肉桂 干姜 理 气:延胡 身痛逐瘀汤 活血化瘀:桃仁 红花 川芎 治痹证 当归 灵脂 没药 祛风除湿:秦艽 羌活 牛膝 通经止痛:地龙 理 气:香附,, 根据病种、病性等选方用药; 注重行气理气;,,关幼波血瘀证治二十一法:,按病理因素论治: 益气活血法 行气活血法 养血活血法 养阴活血法 止血活血法 温阳活血法 散寒活血法 清热活血法,按病变部位施治: 醒脑活血法 通脉活血法 清肺活血法 消癥活血法 和胃化瘀法 通腑活血法 利水化瘀法 通经化瘀法 通痹化瘀法 消肿化瘀法 疗伤化瘀法 宣透化瘀法 消痰化瘀法,,宣透化瘀法;主治瘀阻膜原证,血瘀的治法用方:,病性(气、血、阴、阳、寒、热) 活 辨性 血 病种(水、痰、积、伤、肿、 祛 出血、痹等) 瘀 大体分部(躯干、四肢、皮毛等) 法 辨位 脏腑分部(脏、腑、经络等),,,,目前活血化瘀的运用思路:,传统: 1、以活血祛瘀为主一般以行气活血为主; 结合部位、病性、病种等; 主治瘀血明显者; 2、以辨证求因为主在常规辨证的基础上,适当加 入活血祛瘀药(根据性味、归 经、主治等)。

      现代: 结合药理学研究,瘀血的药物分类应用,根据活血化瘀药的强弱分类; 根据活血化瘀药的作用主治分类;,北京中研院西苑医院的活血化瘀药分类方案: 活 血 药 化瘀药,传统活血化瘀药物范围(1986年全国会议修订):,一、传统活血化瘀药的概念: 凡以疏通血脉、祛瘀通滞而令血流畅达为主要功能的药物称为活血化瘀药 二、传统活血化瘀药的范围: 传统认为:凡能“和血”、“活血”、“散血”、“行血”、“破血”、“逐瘀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