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通关考试题.docx
4页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______)A.庇护(pì) 爱慕(mù)B.俯视(fǔ) 乏味(fàn)C.惭愧(cán) 妒忌(dù)D.囱(cōng) 矗立(chù)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发髻 宽敞 蓑衣 翁翁地B.单单 风筝 嘹亮 赶趟儿C.黄晕 空灵 地毯 欣欣然D.秀气 澄清 水藻 密密地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B.他在政治课上答错了一道题,结果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C.王老师说这话时,竟第一次严肃得面无一丝笑容,一时间满教室鸦雀无声D.云南地震突如其来,给当地的人民带来巨大灾难4、小红整理了组有关 “家国情怀”的写作素材,其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B.面对国家民族危亡,夏完淳以少年的热血、英勇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悲壮的生命之歌C.人总有一死,只要留得一颗赤诚的爱国忠心,永远在史册上闪耀光彩,就死得其所D.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生存和凝聚的动力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3)“雪”是古今中外诗人常写的对象,请你写出两句带“雪”字的古诗句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1.解释词语(1)人不堪其忧____________________(2)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3)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子曰的“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人名),世人尊称其为“__________________”3.请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翻译成现代文4.请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翻译成现代文5.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颜回能忍住贫困,不改变自己的乐趣,是个安贫乐道的君子B.“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以军事作战来类比学习方法C.孔子不渴慕富贵,哪怕吃粗粮,喝热水,他也觉得乐在其中。
D.《论语》采用纪传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言简练6.在这以上八则中,我最喜欢___________则,它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课内阅读①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②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文章第①段中将“一些人”与白求恩同志对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文章第②段的“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中,“只”的表达作用是什么?3.文章第②段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②段最后一句话五、诗歌鉴赏(共5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以对偶点题,“青山”指北固山,“客路”“行舟”暗含着旅途奔波之意B.颔联中“两岸阔”的“阔”字描绘春潮涌来、江水上涨时两岸变得开阔的景象C.尾联巧用设问,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思亲之情D.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描写了长江下游秀丽的晚春景色,情景交融,意境深婉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分析其妙处六、语言表达(共10分)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1)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3)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4)“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化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 )七、作文(共40分)作文老师是我们的第二任父母,老师给予我们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为我们的人生掀开了灿烂一页我们感谢您,老师!请回忆与老师之间的点点滴滴,然后把这些细小的事情展示出来,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