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师猜题卷(八)-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doc
11页时间:35分钟 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蛔虫细胞内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一定是分泌细胞C.衰老细胞内染色体固缩不影响DNA的复制D.性激素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解析 蛔虫细胞内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分泌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B错误;衰老细胞内染色体固缩影响DNA解旋及复制,C错误;性激素的成分是脂质,是由滑面内质网合成,D错误答案 A2.下列与生物学实验或调查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配制斐林试剂时加入氢氧化钠是为硫酸铜与还原糖反应提供碱性环境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时,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再换高倍镜C.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最好选择白化病等单基因遗传病D.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要设置空白对照解析 配制斐林试剂时加入氢氧化钠是为了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配制双缩脲试剂时加入氢氧化钠是为了提供碱性环境,A错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时,低倍镜下就可以观察清楚了,而且视野范围较大,能看清细胞的整体变化,不需要使用高倍镜,B错误;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最好选择白化病等单基因遗传病,C正确;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D错误。
答案 C3.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前需要先用盐酸处理B.在“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的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都可作为对照组C.不可用绿色植物成熟叶肉细胞进行细胞失水和吸水的观察实验D.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O2是否生成,来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解析 健那绿属于活体染色剂,染色前不用盐酸处理,A错误;在“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的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都可作为对照组,B正确;绿色植物成熟叶肉细胞有大液泡,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C错误;酵母菌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可以产生二氧化碳,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是否生成来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D错误答案 B4.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完整胚芽鞘均分成①②③三组,处理方式如图所示三组均在适宜条件下水平放置,—段时间后观察弯曲情况实验结果为①③组背地弯曲生长,②组水平生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能证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尖端B.②组云母片阻止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C.①③组胚芽鞘背地弯曲生长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D.①组属于对照组,②③组均属于实验组解析 ②组水平生长,说明没有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③组背地弯曲生长是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所致,因此该实验能够证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尖端,A正确;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②组能水平生长说明云母片没有阻止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错误;生长素的两重性是指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的现象,而①③组胚芽鞘的近地侧和远地侧处生长素均能促进生长,没有体现生长素的抑制作用,没有体现两重性,C正确;①组没有任何处理属于对照组,②③组均属于实验组,D正确。
答案 B5.过度捕捞导致某地沙丁鱼捕捞量严重下降,实行禁捕后沙丁鱼和海蜇等种群数量有所增加,群落丰富度有所提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度捕捞导致沙丁鱼种群数量远低于K/2B.禁捕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提高C.禁捕期间,当地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D.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正反馈调节解析 过度捕捞导致沙丁鱼种群数量远低于K/2,种群增长速率明显降低,导致沙丁鱼捕捞量严重下降,A正确;实行禁捕后沙丁鱼和海蜇等种群数量有所增加,群落丰富度有所提高,使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使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提高,B正确;禁捕期间,当地群落发生的演替是在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进行的,属于次生演替,C正确;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D错误答案 D6.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B.基因重组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表现型C.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三倍体D.转基因技术引起的变异不一定是可遗传变异解析 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突变前后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一样,A正确;由于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不同基因型可表达出相同的表现型,B正确;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可能是三倍体,也可能是六倍体形成的单倍体,C正确;转基因技术引起的变异是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变异,D错误。
答案 D二、非选择题(共54分)29.(10分)下表为生理状况相同的幼苗在不同温度条件和3 klx光照下O2的变化速率,图2为叶肉细胞中两个结构及物质转移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表1温度/℃51015202530353 klx光照下O2释放速率/(mg·h-1)0.961.732.523.243.863.42.72黑暗下O2吸收速率/(mg·h-1)0.460.760.981.512.453.23.29图2(1)图示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于结构 (甲或乙)的 上,分离色素所用的试剂是 2)在3 klx光照、30 ℃时根尖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是 3)根据上表推测,结构乙中酶的最适温度约为 ℃若探究3 klx光照条件下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应该设计的实验是在 ℃之间设置更小的温度梯度进行实验4)图中b代表的物质 (填“可以”或“不可以”)代表葡萄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图2中乙为叶绿体,色素分布于乙的类囊体(基粒)膜上,有机溶剂(无水乙醇)溶解光合色素,分离光合色素所用的试剂是层析液。
2)因为根尖细胞无叶绿体,在3 klx光照、30 ℃时根尖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3)结构乙中酶的最适温度,是实际光合作用(即真正的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实际光合作用速率的大小可用光照下O2释放速率(即净光合速率)与黑暗中O2吸收速率(即呼吸速率)之和表示,所以其最适温度约为30 ℃左右探究3 klx光照条件下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则是指净光合速率,所以应在20~30 ℃之间设置更小的温度梯度进行实验4)图2中的b不可以代表葡萄糖,原因是因线粒体膜上缺少葡萄糖的载体,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内,或者线粒体内缺乏分解葡萄糖的酶答案 (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1)乙 囊状结构薄膜或类囊体(基粒)膜 层析液(2)线粒体 (3)30 ℃ 20~30 ℃ (4)不可以 葡萄糖需在细胞质基质内分解为丙酮酸才能进入线粒体(或线粒体内没有分解葡萄糖的酶,或线粒体外膜上没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等)(3分)30.(10分)如图是大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诱导α—淀粉酶合成和分泌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有关结构,①②③④表示有关过程据图回答:(1)图中反映出α-淀粉酶的出细胞方式是 ,GA蛋白质和α-淀粉酶的合成和利用过程体现了核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2)①过程所需的酶是 ,②过程许多核糖体参与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麦种子萌发时,赤霉素与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能活化赤霉素信息传递中间体,导致GAI阻抑蛋白分解,使得④过程出现结合图解判断,GAI阻抑蛋白的功能是阻止GA基因的 4)在大麦种子萌发中,赤霉素诱导合成大量α-淀粉酶促进淀粉分解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图中反映出α-淀粉酶是大分子物质,其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吐,GA蛋白质和α-淀粉酶的合成和利用过程体现了核孔的实现核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功能2)图中①为转录,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②过程是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3)结合图解判断,GAI阻抑蛋白的功能是阻止GA基因的转录4)大麦种子萌发时,赤霉素诱导合成α-淀粉酶,作用是催化大麦种子中储藏的淀粉分解,为种子萌发提供物质和能量答案 (1)胞吐(1分) 核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2分)(2)RNA聚合酶(1分) 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2分)(3)转录(表达)(1分) (4)为种子萌发提供可利用的小分子物质(3分)31.(9分)某湿地生态系统是由农田改造来的,主要存在三个营养级,分别为植物、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
三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103 kJ)请回答下列问题:食物链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同化量463XY呼吸消耗量9624.53.8未被利用29229.33.1分解者分解122.1微量(1)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演替类型属于 该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上的生物 (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群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某种非迁徙类鸟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直接决定其种群密度大小的因素是 3)由上表数据可知,植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 kJ,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向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 (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4)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流入分解者的部分包括 和 两部分中的能量解析 (1)农田有一定的土壤条件和种子条件,农田到湿地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群落是指一定自然区域中的全部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食物链上没有分解者,不能称为群落。
2)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由于该鸟类是非迁徙类,所以直接决定其种群密度大小的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3)植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463-96)×103=3.67×105 kJ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本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所以第二营养级向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7.1/63×100%≈11.27%4)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流入分解者的部分包括植食性动物的遗体残骸和肉食性动物的粪便两部分中的能量答案 (9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1)次生演替 不能 一条食物链中没有包含全部的生物或全部的种群(2分) (2)标志重捕法 出生率、死亡率(3)3.67×105 11.27% (4)植食性动物的遗体残骸 肉食性动物的粪便32.(10分)某番茄(2n=24)果肉颜色(R)和黄色(r)、无色(T)和橙色(t)分别由位于3、10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单果重量也有较大差异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型为RrTt番茄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红色∶黄色∶橙色=9∶3∶4,对该性状比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