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地球圈层结构.ppt
24页第四节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地震波地震波传播速度快慢传播速度快慢 可通过介质可通过介质共同点共同点纵波纵波横波横波划分内部圈层的依据是什么划分内部圈层的依据是什么?地震波、地震波、 不连续面不连续面不连续面不连续面深度(千米)深度(千米) 地震波波速变化地震波波速变化莫霍面莫霍面古登堡面古登堡面当地震波通过两种不同性当地震波通过两种不同性当地震波通过两种不同性当地震波通过两种不同性质的介质时,其传播速度质的介质时,其传播速度质的介质时,其传播速度质的介质时,其传播速度发生变化的地方发生变化的地方发生变化的地方发生变化的地方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表示有储油构造的是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表示有储油构造的是 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 振动方向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波)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
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由于纵波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地震时总是纵波先到达地表这样,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地震时总是纵波先到达地表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 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内部圈层借助于地震波的研究,来研究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借助于地震波的研究,来研究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A A地幔地幔地核地核B B莫霍界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古登堡界面 横波横波纵波纵波地壳地壳15 深 度 千 米400030002000500060001000速度(千米/秒)912630FE岩石圈岩石圈17千米千米2900千米千米思考岩石圈的分布范围、厚度?思考岩石圈的分布范围、厚度?思考岩石圈的分布范围、厚度?思考岩石圈的分布范围、厚度? 读读读读“ “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回答下列各题。
回答下列各题回答下列各题回答下列各题 ((((1 1)指出图中)指出图中)指出图中)指出图中A A、、、、B B各代表什么地震波:各代表什么地震波:各代表什么地震波:各代表什么地震波: A A ,,,,B B ((((2 2))))A A和和和和B B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 千米处,速千米处,速千米处,速千米处,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C C 不连续面不连续面不连续面不连续面 ((((3 3)在)在)在)在29002900千米深处,千米深处,千米深处,千米深处,A A波和波和波和波和B B波发生了什么变化波发生了什么变化波发生了什么变化波发生了什么变化? ? A A ,,,,B B 。
从而发现从而发现从而发现从而发现了了了了D D 不连续面不连续面不连续面不连续面 ((((4 4))))C C面以面以面以面以上为上为上为上为 ,,,,C C面和面和面和面和D D面之间面之间面之间面之间为为为为 ,,,,D D面面面面以下为以下为以下为以下为 ((((5 5)说出)说出)说出)说出E E和和和和F F的主要不同点的主要不同点的主要不同点的主要不同点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21~~23题21.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 ( )A.纵波 纵波 B.横波横波 C.纵波和横波纵波和横波 D.无法判断无法判断22.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 )A.5千米处千米处 B.17千米处千米处 C.33千米处千米处 D.2 900千米处千米处23.在莫霍界面以下在莫霍界面以下 ( )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 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 D.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降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降 (一)地壳(一)地壳上层:上层: 硅铝层(较轻)一般只分布在大陆部分硅铝层(较轻)一般只分布在大陆部分,高山、高原高山、高原区厚度大区厚度大,平原地区厚度小平原地区厚度小;在大洋地壳中很薄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甚至缺失 下层:下层:硅镁层(较重)普遍存在硅镁层(较重)普遍存在(连续分布连续分布)大陆地壳大陆地壳::双层双层——硅铝层、硅镁层,平均硅铝层、硅镁层,平均33 km大洋地壳:大洋地壳:单层单层——硅镁层,平均硅镁层,平均6km■地地壳壳结结构构大陆地壳大陆地壳::双层双层大洋地壳:大洋地壳:单层单层莫霍界面莫霍界面上层:上层: 硅铝层硅铝层下层:下层:硅镁层硅镁层地幔地幔地地壳壳规律规律————地表大范围海拔越高地表大范围海拔越高, ,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厚;海拔越低, ,地壳越薄。
地壳越薄■组成地壳的元素组成地壳的元素大陆地壳大陆地壳::双层双层大洋地壳:大洋地壳:单层单层莫霍界面莫霍界面上层:上层: 硅铝层硅铝层下层:下层:硅镁层硅镁层地幔地幔地地壳壳读读读读“ “地壳结构示意图地壳结构示意图地壳结构示意图地壳结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1 1)地壳中的主要元素有)地壳中的主要元素有)地壳中的主要元素有)地壳中的主要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A. ________A. ________层,层,层,层,B. ________B. ________层 ((((2 2))))A A层相对层相对层相对层相对__________________物质比重大些,物质比重大些,物质比重大些,物质比重大些,B B层层层层________________物质比重相对增加。
物质比重相对增加物质比重相对增加物质比重相对增加 ((((3 3)图中可见地壳结构的特点是)图中可见地壳结构的特点是)图中可见地壳结构的特点是)图中可见地壳结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回答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回答24~~25题24.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 )A.由西向东逐渐增大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由北向南逐渐增大C.由东向西逐渐增大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由南向北逐渐增大25.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千米为( )A.海平面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岩石圈底部 C.莫霍界面莫霍界面 D.软流层中部软流层中部(二)地壳、地幔和地核(二)地壳、地幔和地核纵横波纵横波分层分层 厚度(千米)厚度(千米) 状态状态 组成组成 温度压温度压力密度力密度 地地壳壳P、、S波波的波速突的波速突然增大。
然增大莫霍面)(莫霍面) P、、S波波的波速突的波速突然减小,然减小,S波直至波直至消失古登堡(古登堡面)面)大陆部分平均大陆部分平均33 大洋部分平均大洋部分平均6整个地壳平均整个地壳平均17 固态固态 地地幔幔上地上地幔幔 上地幔顶部上地幔顶部 固态固态 上地幔上部上地幔上部软流层软流层 上地幔下部上地幔下部固态固态 下下 地地幔幔 下地幔下地幔 固态固态 地地核核外核外核 内核内核 1000 1000 2900 2900 5000 5000 液态液态固态固态铁镁的硅铁镁的硅酸盐类物酸盐类物质,由上质,由上而下铁镁而下铁镁含量逐渐含量逐渐增加 以铁镍为以铁镍为主 逐逐渐渐增增大大 岩石圈岩石圈 读读读读“ “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内部结构简图简图简图简图” ”,回答下列各题回答下列各题回答下列各题回答下列各题 ((((1 1)写出图中字母)写出图中字母)写出图中字母)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的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的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的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名称:名称:名称: A A ,,,,D D ,,,,E E ,,,,F F ,,,,B1B1和和和和B2B2 。
((((2 2))))C C是是是是 层,层,层,层,这里可能是这里可能是这里可能是这里可能是 的的的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主要发源地之一主要发源地之一主要发源地之一 ((((3 3)岩石圈的范围)岩石圈的范围)岩石圈的范围)岩石圈的范围是指是指是指是指 (用(用(用(用字母表示)字母表示)字母表示)字母表示) 读读“地壳与地幔地壳与地幔 结构示图结构示图”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l))A是是—层,层, B是是—层,层, C是是—层,层,D是_是_ 层E++D十十C是_是_ 层,层,F++E十十D++C是是 层2)地壳结构由图中字母_地壳结构由图中字母_ 表示表示的圈层组成的圈层组成,A+B+C合称合称 (3)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和_。
和_ (4)被认为岩浆发源地的圈层是被认为岩浆发源地的圈层是 层,层,在图中用字母在图中用字母 表示 (5 )C层的主要物质成分是层的主要物质成分是 ,,G层的物质成分以层的物质成分以为主 ((6)莫霍界面是字母_)莫霍界面是字母_ 表示的表示的两层之间的界面,两层之间的界面,古登堡古登堡 面是面是 字母表示字母表示的两层之间的界面的两层之间的界面硅铝层硅铝层硅镁层硅镁层上地幔顶部上地幔顶部软流软流上地幔上地幔地幔地幔AB岩石圈岩石圈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地壳厚度不均地壳厚度不均软流层软流层D铁、镁的硅酸盐铁、镁的硅酸盐类类铁镍铁镍BCFG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大大大大气气气气圈圈圈圈生生生生物物物物圈圈圈圈水水水水圈圈圈圈水水水水圈圈圈圈地地地地壳壳壳壳地地地地壳壳壳壳地地地地幔幔幔幔思考图中岩石圈位置、土壤圈位置?思考图中岩石圈位置、土壤圈位置?思考与人类密切相关自然地理环境是有哪些圈层组成?思考与人类密切相关自然地理环境是有哪些圈层组成?所以自然地理环境也可以说由要素组成、要素之间关系如何?所以自然地理环境也可以说由要素组成、要素之间关系如何?大气圈大气圈2000—3000千米千米思考大气密度分布和气压分布特征?思考大气密度分布和气压分布特征?干干洁洁空空气气水汽水汽杂质杂质氮氮 78%氧氧 21%其它气体其它气体低层大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分别低层大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分别有什么作用?有什么作用?下面几种大气成分的代号填入表中,与其作下面几种大气成分的代号填入表中,与其作用进行正确的搭配:用进行正确的搭配: A、、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B、、水汽水汽 C、、臭氧臭氧D、、氮氮 E、、氧氧 F、、尘埃尘埃构成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构成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水汽凝结时,可作凝结核水汽凝结时,可作凝结核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吸收长波辐射,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吸收长波辐射,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地球生命的保护伞DFABEC海洋水海洋水陆地水陆地水大气水大气水地表水地表水地表水地表水地下水地下水地下水地下水河流水河流水湖泊水湖泊水生物水生物水地地球球上上的的水水冰川水冰川水目前人类能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陆地目前人类能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陆地上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上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储量只占全球淡水储量的浅层地下水,储量只占全球淡水储量的0.3%0.3%,约为地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
约为地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因此,虽然水资源可以通过水循环再生,因此,虽然水资源可以通过水循环再生,但从目前人类能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来说,但从目前人类能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来说,水资源十分有限,而且取用不能超过其再水资源十分有限,而且取用不能超过其再生能力再加上水的污染和浪费,水资源生能力再加上水的污染和浪费,水资源更紧张生物圈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生物与其环生物圈是地球生物与其环境共同组成的特殊圈层生命境共同组成的特殊圈层生命活动渗透到大气圈、水圈和岩活动渗透到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成为地球上最具活力石圈中,成为地球上最具活力的圈层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形成的过程土壤形成的过程 成土主导因素成土主导因素: :生物生物裸裸露露岩岩石石成成土土母母质质((风风化化壳壳))原原始始土土壤壤成成熟熟土土壤壤耕耕作作土土壤壤风化作用风化作用微生物微生物低等植物低等植物草本植物草本植物木本植物木本植物耕作培育耕作培育生土生土 熟土熟土 肥土肥土人类活动也有可能使土壤退化,回忆哪些原因会使土壤退化?人类活动也有可能使土壤退化,回忆哪些原因会使土壤退化?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工业工业“三废三废”,农业化肥、农药、除草剂、地膜,酸雨导致土壤污,农业化肥、农药、除草剂、地膜,酸雨导致土壤污染染回忆黄土高原土地退化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原因?回忆黄土高原土地退化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原因?图中所示的圈层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分别为(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读秀丽的黄果树景观图,回答读秀丽的黄果树景观图,回答26~~29题。
题26.图示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图示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2个个 B.3个个 C.4个个 D.5个个27.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A.生物圈生物圈 B.水圈水圈 C.岩石圈岩石圈 D.地壳地壳28.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A.瀑布瀑布 B.岩石岩石 C.树木花草树木花草 D.大气大气29.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