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抢抓机遇 打牢基础 加快发展.doc
3页抢抢抓机遇抓机遇 打牢基打牢基础础 加快加快发发展展面对你追我赶、竞相跨越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万源要 乘势而进,后发赶超,就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抓住机遇夯实基础,打牢基础加快发展一、一、坚坚持解放思想,打牢加快持解放思想,打牢加快发发展的思想基展的思想基础础当前,我 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继续坚持以解放思想为 先导,以思想大解放促进万源大发展一是解放思想必一是解放思想必须须突突 出加快出加快发发展展这这一主一主题题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发 展的良好势头,但与全国、全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展如 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 形成加快发展的共识,切实增强不甘落后、奋力赶超的竞争 意识,以更高的目标,谋求更大的发展二是解放思想必须 突出抢抓机遇这一主动权面对国家扩大内需、我市被列入 扩权强县试点县(市)、达陕高速和襄渝二线加快建设带来的 重大机遇,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敏于发现机遇, 善于抢抓机遇,用好用足机遇,切不可坐失良机、贻误发展 三是解放思想必三是解放思想必须须突出凝心聚力突出凝心聚力这这一主一主线线。
解放思想既是一 次思想观念激烈碰撞的过程,也是一次集思广益、凝聚人心 的过程只要有利于发展的意见,都要积极采纳;只要有利于 发展的举措,都要大胆尝试;只要有利于发展的事情,都要全 力促成,坚决打破一切束缚发展的条条框框,在解放思想中 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凝聚力量,努力形成人人思发展、 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的浓厚氛围二、二、优优化化经济结经济结构,打牢加快构,打牢加快发发展的展的产业产业基基础础坚持“三次 产业互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 调整,切实打牢加快发展的产业基础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 强市”战略紧紧围绕天然气、煤炭、冶金、建材、水电、生态 食品加工等几大体系,集中精力上项目,依托项目抓产业, 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始终 坚持以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充分发挥生态、富硒、无公害优势,重点抓好茶叶、蔬菜、烟叶、中药材、马铃薯种薯等特 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强“巴山雀舌”、“旧院黑鸡”、“万源板 角山羊”品牌保护,积极引进和兴办一批农副产品精深加工 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能力大力发展以 商贸、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按照特色农产品“买秦巴、卖 全国”和工业日用品“买全国、卖秦巴”的思路,高标准规划商 业网点布局,大马力推进市场建设,构建连接城乡、辐射秦 巴、面向全国的商贸物流体系。
坚持以发展生态旅游为主, 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创 建旅游特色品牌三、改善三、改善发发展条件,打牢加快展条件,打牢加快发发展的展的环环境基境基础础坚持以建 设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围绕“一河两岸三山”,科学规划,分 步建设,努力打造生态万源、宜居万源重点抓好河西新区、 火车站、红军公园、污水处理厂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完善 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的集聚力、承载力和辐 射力全力支持襄渝铁路Ⅱ线和达陕高速公路等交通大动脉 建设,加快建设通乡公路、县际通道,逐步构建方便快捷、通 达四方的交通网络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实施“金土 地”和人饮解困工程,开工建设寨子河水库认真实施好农网 改造、天然林保护、乡镇文化站和卫生院等项目建设以“山 青、水秀、地干净、物整洁、人文明”为目标,大力加强城乡环 境综合治理,切实改变城乡面貌,提升万源整体形象四、关注民四、关注民计计民生,打牢加快民生,打牢加快发发展的社会基展的社会基础础始终坚 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高 度关注民计民生,打牢加快发展的社会基础积极推进就业 再就业工程,不断完善各项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大力 开发就业岗位,重点帮扶失地农民、困难群体、“零就业”家庭 和返乡农民工就业,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形成创业带就业、 就业促创业的良性循环。
抓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留守儿童 寄宿制学校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城市社 区卫生、农村卫生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实现基本医疗保障 全覆盖抓好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农村敬老院建设,实现城乡低保对象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积极发展慈善事业, 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等服务体系, 提高社会救助能力五、加五、加强队强队伍建伍建设设,打牢加快,打牢加快发发展的人才基展的人才基础础万源的 贫困是条件性和素质性的综合性贫困要加快发展,必须把 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任务来抓以培养、吸 引和用好人才为重点,着力建设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 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四支队伍,为我市加快发 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力度,创新 人才培养机制,改善人才素质结构积极推行人才引进“零门 槛”制度,大力实施“千名大学生来万创业”工程,吸纳和鼓励 外地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到万源落户、工作、兴业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真正做到为政清简,政治 清明,作风清新,为官清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