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apa第六版手册中译本资料.pdf

60页
  • 卖家[上传人]:E****
  • 文档编号:100948475
  • 上传时间:2019-09-2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90.04KB
  • / 6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APA 格式第六版格式第六版 林天祐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中華民國 99 年 8 月 30 日 APA 格式第六版 1 APA 格式第六版格式第六版 所謂 APA 格式是指美國心理學會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所發行的出版手冊(publication manual)有關論文寫作的規定格式,APA 格 式第六版在 2009 年 7 月發行,與第五版相比較,新版手冊文章結構、文獻 引用、參考文獻、圖表、統計數字等方面均有增修(請參閱本文中的對照 表) 想要進一步瞭解其他相關內容的讀者 , 可直接閱讀﹕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一書 本文依據第六版的最新格式,介紹撰寫研究論文最常用的規定,包括﹕ (1)文章結構(2)文獻引用(3)參考文獻(4)圖表製作(5)數字與統 計符號,以及(6)其他常用格式等六大項其中有關圖表製作方面,特別 提供必較詳細的實例供參考,另外中文的寫作格式,是本文作者依據 APA 格式自行訂定的,僅供參考之用,各學術單位可自行修定(如統一改用西 元年代 西 元年代) ,針對部分第六版未規定之格式,本文作者也建議讀者可以參考第 五版寫作。

      壹、文章結構壹、文章結構 依據 APA 的格式,文章的結構包括封面、摘要、本文、參考文獻、註 記、以及附錄與補充資料等部分(請參閱該手冊,第 23 至 40 頁) 封面部分封面部分依次包括報告題目、作者姓名、單位及頁首小標題(running head)四部份,首先呈現的是報告主題,題目要能確切反映研究的變項或主 要問題,避免不必要的贅詞;其次是作者的姓名(在作者姓名之後不加任 何職稱,如教授,以及學位名稱,如博士) ,及作者的服務單位及電子郵件 信箱,最後是頁首小標題,目的在方便讀者查閱,其長短英文以 50 個字母 為高限,中文長度則以足以辨識出文章題目為標準 摘要部分摘要部分依文章性質不同而異, (1)實證性文章之摘要內容包括:研 究問題、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發現(含效果值、信賴區間及∕或顯 著水準) 、結論與建議; (2)文獻分析或後設分析文章之摘要內容包括:研 究問題、分析之規準、文獻選取之依據、研究結果(含主要效果值)與效 果值之主要調節變項、結論(含限制) 、建議; (3)理論性文章之摘要內容 APA 格式第六版 2 包括:理論的內涵及∕或原則、理論對實證結果的解釋程度、結論; (4) 方法論文章之摘要內容包括:相關方法之討論、本方法之特性分析、本方 法之應用範圍、本方法之統計特性(如強度、考驗力) ; (5)個案研究之摘 內容包括:研究對象及背景特徵、個案之問題性質或解答。

      英文摘要(abstract)的字數,視期刊而定以 150-250 字為上限,敘述 時依內容之重要性順序呈現,不分段落(起始行不縮排) ,有數字時,除字 首外全部採用阿拉伯數字摘要的撰寫應力求忠實反映本文內容,用詞精 簡明確,且不添加作者本身的意見,採敘述方式而非條列方式撰寫但學 位論文摘要,因內容較多可分段敘寫,本文作者建議以一頁為原則 本文部分本文部分包括緒論、研究方法、研究結果、討論緒論包括:研究問 題、研究的重要性、文獻分析、研究假設與設計;研究方法包括:研究對 象、抽樣程式、研究工具、實施程式、樣本大小、考驗力、精確值、研究變 項與與共變項、研究設計、實驗操作或介入研究結果在忠實呈現資料分析 的結果,討論應先指出研究結果是否支持研究假設,其次依據研究結果的 一致性及差異性,論述其理論或實用意義後設分析之本文結構可參考該 手冊第 251 至 252 頁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部分在於提供讀者瞭解先前學者之研究資訊,原則上每一筆 文獻必須均在本文中引用過,而且每一筆文獻第一行置左對齊、第二行以 後均縮排 註記部分註記部分,包括內容註解以及版權許可兩部分 附錄與補充資料部分附錄與補充資料部分包括本文中呈現容易使讀者分心離題,但確又有 助於讀者進一步瞭解本研究的相關資料,例如 Excel 表、MP3、圖形、網頁。

      貳、文獻引用貳、文獻引用 文獻引用包括全文引用(quotation) 、文意引用(paraphrasing)兩種, 全文引用一定要註明出處之頁碼,文意引用就是用自己的話寫出原作者的 原意,可以不用註明出處頁碼,但必要時得註明出處之頁碼或段落,以利 讀者進一步查閱 文獻引用的方式主要有二種,一種是於行文當中直接引用作者姓氏, 如﹕Razik (1995) 的研究…;另一種是直接引用研究的結果或論點,如﹕教 學領導為校長的重要職責(Conway, 1993)…此外,在極少數情況之下, APA 格式第六版 3 可以同時在文中寫出作者與年代,如 Kessler 在 2003 年發表⋯ APA 文獻引用的格式主要有十三種 (請參閱該手冊,第 174 至 192 頁) , 分述如下(第六版並未規定翻譯作品之引用格式) 一、基本格式:同作者在同一段中重複被引用時,採用第二段所 述第一種引用方式,第一次須寫出日期,第二次以後則日期 可省略,但如採用第二種引用方式時,第二次以後則須註明 年代 (一)英文文獻:In a recent study of reaction times, Walker (2000) described the method…Walker also found… In a recent study of., Walker (2000) . The study also showed that.(Walker, 2000). (二)中文文獻:秦夢群(民 90)強調掌握教育券之重要性,⋯;秦 夢群同時建議⋯。

      文中也指出教育券使用不當之負 面效果(秦夢群,民 90) 二、作者為一個人時,格式為: (一) 英文文獻﹕姓氏 (出版或發表年代) 或 (姓氏,出版或發表年代) 例 如:Porter (2001)⋯或 (Porter, 2001) (二) 中文文獻﹕姓名 (出版或發表年代) 或 (姓名,出版或發表年代) 例 如:吳清山(民 90) ⋯或(吳清山,民 90) 三、作者為二人以上時,必須依據以下原則撰寫(括弧中註解為 中文建議格式): (一)原則一﹕ 英文論文:作者為兩人時,兩人的姓氏全列,並用「and」連接 例 如:Wassertein and Rosen (1994)…或…(Wassertein Razik & Swanson, 1993a, 1993b, in press-a, in press-b) 例 如: (吳清山、林天祐,民 83,民 84a,民 84b﹔劉春榮,民 84,印製中-a,印製中-b) APA 格式第六版 6 八、引用二手資料:除非絕版、無法透過一般管道尋獲或是沒有 英文版本(有閱讀困難) ,盡量不要引用二手資料如引用 二手資料,僅在參考文獻中列出閱讀過的二手文獻來源。

      例 如:Allport’s diary (as cited in Nicholson, 2003) 林天祐的記事本(引自陳明終,民 98)⋯ 九、引用資料無年代記載或古典文件時: (一)知道作者姓氏,不知原始年代,但知道翻譯版年代時,引用譯版 年代並於其前加 trans. 例 如:(Aristotle, trans. 1945) (二)知道作者姓氏,不知原始年代,但知道現用版本年代時,引用現 用版本年代並於其後註明版本別 例 如:(Aristotle, 1842/1945) (三)古典文件不必列入參考文獻中,文中僅說明引用章節 例 如:1 Cor. 13.1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例 如:論語子路篇 十、引用特定局部文獻時,如資料來自特定章、節、圖、表、公 式,要逐一標明特定出處,如引用整段原文獻資料,要加註 頁碼 例 如:(Shujaa, 1992, chap. 8) 或 (Lomotey, 1990, p. 125) 或 (Lomotey, 1990)…( p. 125) 例 如: (陳明終,民 83,第八章)或(陳明終,民 83,頁 8) 十一、引用個人通訊紀錄如書信、日記、筆記、電子郵件、會晤、 電話交談等,不必列入參考文獻中,但引用時要註明﹕作 者、個人紀錄類別、以及詳細日期。

      例 如:(T. A. Razik, Diary, May 1, 1993) 例 如: (林天祐,上課講義,民 83 年 5 月 1 日) 十二、其他方面: 例 如:(see Table 2 of Razik & Swanson, 1993, for complete data) 例 如: (詳細資料請參閱﹕林天祐,民 84,表 1) APA 格式第六版 7 參、參考文獻參、參考文獻 APA 手冊第六版有關參考文獻的格式有局部修正,以下先介紹文獻的 排列順序,其次介紹幾種常用參考文獻的格式,其他詳細規定請參閱該手 冊,第 180 至 224 頁 必須注意的是,參考文獻部份與文獻引用部份息息相關,除部分例外 如個人通訊資料、古典檔、法律條文等,其餘外引用過的文獻必須出現在 參考文獻中,而且參考文獻中的每一筆文獻都被引用過,兩者的作者姓氏 (名)以及年代也必須完全一致另外,除少數例外如同姓之英文作者, 其餘在引用英文文獻時,僅寫出作者姓氏,但在參考文獻中則須同時寫出 姓氏以及名字(字首) ,中文文獻則都需要寫出全名 一、文獻排列順序 參考文獻的排列順序,如為中文文獻,以作者姓名筆畫為依據,大致 上不會有什麼問題,如為英文文獻,則較複雜。

      英文文獻的排列順序有十 個標準: (一)依作者姓氏字母順序排列,如以文章篇名或書名當作者,而該篇名 或書名是以數字開頭時,以國字之字母順序比較,如 21st century education 是以 Twenty-first century education 作為比較的基準 (二)第一位作者姓名相同時,如為同一作者,依年代先後順序排列: 例 如:Hewlett, L. S. (1996) Hewlett, L. S. (1999) (三)一位作者永遠排在多位作者之前: 例 如: Razik, T. A. (1991) Razik, T. A. , & Lin, T. -Y. (1995) (四)當有多位作者必須比較時,依序由第二或第三、第四、⋯作者姓氏 字母順序排列: 例 如: Gosling, J. R., Jerald, K., & Belfar, S. F. (2000) Gosling, J. Y., & Tevlin, D. F. (1996) (五)相同作者且相同年代,則依(去除 A, The 等冠詞之後)篇名或書名 字母順序排列,並於年代之後附 a, b, c, 等註記: 例 如: Razik, T. A., & Lin, T. -Y. (1990a). Fundamental concepts… Razik, T. A., & Lin, T. -Y. (1990b). Human relations… APA 格式第六版 8 (六)作者姓氏相同,名字不同時,依名字字母順序排列: 例 如: Liu, C. -R. (1993). Liu, M. -C. (1990). (七)作者為機關團體時,以機關團體全名字母作為比較的基礎,當作者 為機關團體的附屬團體時,全名要以「主團體先,附屬團體後」來 呈現:例如: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 (1994). 不可寫 為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Admin。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