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布置矩形吸收塔正装施工工法.docx
27页申报资料目录一、电力建设工法申报表 2二、工法内容材料8三、企业级工法批准文件复印件24四、与工法内容相应的国家工程技术标准复印件27五、工程应用证明原件28六、经济效益证明原件30七、科技查新报告复印件31(吸收塔底座支撑圈梁安装到位)5. 2. 4.吸收塔各层分层分部情况吸收塔共计分5层,具体安装位置、组陈结构及重量如卜表:序号安装标高组成结构重量吸收塔底板(35. 9m-37. 2m)底板是由6 =6mm、材质为2205合金钢的钢板组成;主加固肋 为HN900X 300X16X28组成,材质Q235B;次加固肋为N 100X6的等边角钢组成,材质Q235B整个底板倾斜安装,具 有一定坡度,在坡度下方带有8个自流凹槽,与吸收塔第一层 塔壁上的8支DN800法兰接管相连,形成吸收塔回流管路37. 3t第一层4. 7nl段(34. 6m-39. 3m)第二层壁板由6=10所组成,四周焊接T型钢T250X150X14X20作为加强筋位于90°方向塔壁带有8根DN800的法兰接管、预留的与进口烟道相连接的15000nun X 5324mm 矩形接 口42. 8t第二层4m段(39. 3m-43. 3m)第三层壁板由3=10mm组成,四周焊接T型钢T250X150X 14X20作为加强筋。
吸收塔安装标高43. 3m处设 计有一层外桁架43. 4t第三层3. 5m段(43. 3m-46. 8m)第四层壁板由6=10mm组成,四周焊接角钢N180X 110X10作 为加强筋吸收塔安装标高43. 7m处,内部设计一层托盘梁, 主要是由13根长度10000mm的支撑梁HSS400X120X10X8,在 托盘梁上满焊有材质为1. 4529的不锈钢螺栓,用来固定托盘 用吸收塔安装标高46. 0m处,内部设计有一层喷淋梁,主要 是由两根6=16mm、S =18nun> 3 =20mm钢板组成的9980mmX 1312mm的大梁组成,中间位置分别开孔中1072、① 82245t第四层3. 5m段(46. 8m~50. 3m)第五层壁板由6=10mm组成,四周焊接角钢N180XU0X10作 为加强筋吸收塔安装标高48. 0m处设计有•层喷淋梁,主要 是由S=16mm、S=18mm、6 =20mm钢板组成的两根9980nlmX 1312mm的大梁构成,中间位置分别开孔中1072、① 822吸收塔安装标高50. 3m处设计有一层外桁架45. 2t105. 2. 5.吸收塔各层吊装施工方案第五层3. 1m段(50. 3m-53. 4m)第六层壁板由3=8mrn组成,四周焊接角钢N180X 110X 10作 为加强筋。
吸收塔安装标高50. 5m处设计有一层除雾器梁,由 6的钢板组成的9根大梁组成,用以后期安装除雾器使用29. 4t第六层2. 51n段(53. 4m-55. 9m)第七层壁板由6 =8mm组成,四周焊接角钢N180X 110X 10作 为加强筋吸收塔安装标高53. 6m处设计有一层除雾器梁,由 6 =10mm的钢板组成的9根大梁组成,用以后期安装除雾器使 用吸收塔安装标高55. 9m处设计有一层外桁架27. It第七层吸收塔 4. 9m段+顶盖 板组合件(55. 9m-60. 808 m)第七层壁板由8 =8mm组成,四周焊接角钢N180X 110X 10作 为加强筋位于270方向塔壁预留13000mmX3700mm的矩形 接II,与出1 1烟道相连接,顶部附带有检修平台顶盖板安 装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62t1)吸收塔底板+第一层4. 7m组合件吊装吸收塔底板重量37. 33安装位置35. 9m-37. 2叫 第一层4. 7m段,安装位置34. 6m-39. 3m,底板安装在 第一层塔壁中间位置,在吊装过程中在地面事先完成底板与吸收塔第一层的组装由于整体组合件尺寸(20000mmX 10000mm)较大,且构建重量较大,超出4()0t履带吊吊车工况工作范围。
通过计算我们将组合 件分割成两段矩形尺寸(10000mmX 10000mm)的构件,在组合件分割线向左右各延伸4m的范围内不安装底 板,加装内撑管保持框架的稳定性,以减轻两段构建的重量每段构建重量为31. 2t0待两段构建吊装到 位,完成高空对口后,再安装剩余底板吊装顺序件号安装标高重量 (t)吊具重 量(t)距离 (m)吊车额定 起重⑴负荷第3/4吊底板+第一层4. 7m段 组合件1 (一分为二)(34. 6m-39. 3m)31.2313043.578. 6%(吸收塔底板+第一层4. 7m段组合件一分为二分段吊装)2)吸收塔第二层4米段安装II吸收塔第二层4m段,安装标高:39. 3m-43. 3m;整体构建重量43. 4t,在标高43. 3m处设计一层外桁架,(吸收塔第二层4m段一分为二整体吊装就位)(吸收塔第二层4m段一分为二整体吊装就位)在地面将外桁架与塔壁焊接牢固后,整体构建一分为二吊装,每段构建重量21. 7,吊装顺序件号安装标高重量 (t)吊具重 量(t)距离 (m)吊车额定 起重(t)负荷第5/6吊吸收塔第二层4m段 (一分为二)(39. 3m-43. 3m)21.73t3043.556. 8%(吸收塔第二层4m段一分为二,件1吊装就位)3)吸收塔第三层3. 5m段、第四层3. 5m段安装吸收塔第三层3. 5m段、第四层3. 5m段安装标高分别为:43. 3m-46. 8m、46. 8m-50. 3m。
第三层3. 5m段内局部布一层托盘梁、一层喷淋梁,总重量45t;第四层3. 5m段内局部布一层喷淋梁,外部设计有一层外桁架,总重量45. 2t,(主要分布见5. 2. 4)第三层3. 5m段与第四层3. 5m段全部采用一分为二的方法12吊装吊装 顺序件号安装标高重量 (t)吊具重 量(t)距离 (m)吊车额定 起重(t)负荷第7/8吊吸收塔第三层3. 5m 段(一分为二)(43. 3m-46. 8m)22.53t3043.558. 6%第9/10吊吸收塔第四层3. 5m 段(一分为二)(46. 8m-50. 3m)22.63t3043.558. 8%(吸收塔第三层3. 5m段、第四层3. 5m段一分为二分别吊装就位)4)吸收塔第五层3. 1m段、第六层2. 5m段安装吸收塔第五层3. 1m段、第六层2. 5m段安装标高分别为:50. 3m一收.4m、53. 4m-55. 9m第五层3.塔段内局部布一层除雾器梁,总重29. 4t;第六层2. 5m段内局部布一层除雾器梁,外部设计一层外桁架,总重27. It. 由于第五层与第六层总重量低于30t, 400t履带吊工况满足吊装条件,无需再一分为二吊装。
吊装 顺序件号安装标高重量 (t)吊具重 量(t)距离 (m)吊车额定 起重(t)负荷第11吊吸收塔第五层3. 1m段(50. 3m-53. 4m)29.43t3043.574. 5%第12吊吸收塔第六层3. 51n段(53. 4m-55. 9m)27. 13t3043.569. 2%13(吸收塔第五层3. 1m段起吊)(吸收塔第五层3. 1m段吊装就位)14(吸收塔第六层2. 5m段吊装就位)5)第七层吸收塔4. 9m段+顶盖板组合件安装吸收塔4.塔段+顶盖板组合件总重623 一分为二吊装,分割后的件1总重30. 53件2总重31. 5t,件2是此次整个吸收塔吊装的最重件吊装顺序件号安装标高重量(t)吊具 重量 (t)距离(m)吊车额 定起重(t)负荷第13吊吸收塔4. 9m段+顶盖板组合件 (一分为二)件155. 9m-60. 808m30.5313043.577%第14吊吸收塔4. 9m段+顶盖板组合件+顶部小平台(一分为二)件255. 9m-60. 808m31.53t3043.579%吊具选用:本次吊装为4点起吊,2点调平最大件净重31. 53每个吊点起重量为7. 88t,主吊吊耳位于270° 侧壁板和90。
侧壁板由中心向两边延伸的0.65米处,调平吊耳位「270侧壁板和0侧壁板,见吊耳示 意图主起吊钢丝绳选用一对22m直径e32mm的钢丝绳,调平选用一根20m直径e28mm的钢丝绳搭配2 个10t的手拉葫芦使用151. 2为主吊钢丝绳3. 4为调平用钢丝绳(起吊钢丝绳与调平钢丝绳悬挂)3000j-j-TA- 主;尚650共3125调平吊耳个月耳()Sco90°10000(起吊吊耳与调平吊耳分部)钢丝绳最大受力为:F=7. 88*1000*9. 8/C0S(60/2)=89. 18KN0吊装钢丝绳的平安系数为6倍,即F*6=535. 06KN,直径选用6 32mm,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为 653. 17KN>535. 06KN,能满足起吊要求起吊卸扣采用8. 8级12. 51起吊吊耳的设计:起吊吊耳3 25mm厚的钢板,其材质为Q235B,起吊吊耳的结构形式见下列图:16吊耳危险截面校核:[]=155 N/mm2a =F/S=7. 88*1000*9. 8/ (115X25) =26. 86N/mm2o <[ o ]满足要求焊缝强度校核:焊接双面剖口焊,焊高为10mm,现以角焊健,焊高10mm计算,最短焊缝长度为335 mm。
焊缝长度 L L=335 X 2=670mm有效焊缝高度H=0. 7X 10=7. 0mmg|J P=N/ (H*EL) =7. 88*1000*9. 8/ (7.0X335X2) =16. 46N/mm2< [ o 1]=18() N/mm2焊缝能满足要求,并在吊耳两侧用6 12mm厚钢板进行加强吸收塔第七层4. 9m段+顶盖板组合件安装到位)17(吸收塔内外附件安装完毕、整体油漆后)5. 2. 6.吸收塔塔体焊接1)由于吸收塔主要是Q235-B的板材拼装,辅以1.4529钢和2205不锈钢,故采用手工电弧焊,按设计 要求焊条采用E43系列,手工焊1. 4605钢、2205不锈或钢该钢与Q235相连时须符合《不锈钢结构 技术规程》(CECS 410:2015)的专门规定2)焊接应仔细清理焊口,坡口外表及坡口内外每侧20mm范围内的铁锈及其它杂质必须清理干净,并打 磨至露出金属光泽3)单V型对接坡口应内壁齐平,错边量不应超过壁厚的10席且不大于1mm, X型对接坡口不应超过壁厚 的10%且不大于3nim;坡口角度偏差及钝边厚度偏差符合要求4)焊口局部间隙不宜过大,应控制在5mm范围内,如发现间隙过大应设法进行修整到规定尺寸,严禁夹 填塞物。
5)立焊缝的焊接:每道立焊缝由一名焊工进行焊接,各焊工要求步调一致打底焊接采用E43系列、小 =2. 5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