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重点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docx
7页一、粉尘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除尘设施必须运行良好2在生产现场粉尘区域作业时,应佩戴好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3对接触粉尘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组织检查4在粉尘作业场所的职工操作室内,粉尘度不准超过国家卫生标准5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6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7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8 生产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9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经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10应经常在岗位进行喷水增湿,减少粉尘危害二、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2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3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4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经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5 各值班室噪音超标时,应采用适当的隔音措施。
6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噪音区域时,应佩戴耳塞7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8对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9噪声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超过卫生标准时,应采用隔声、消声措施,或按《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规定的时间,缩短每个工作班的接触噪声时间10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后,其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仍超过规定的卫生标准时,应采取个体防护;对职工并不经常停留的噪声作业场所,应根据不同要求建立作为控制、观察、休息的隔声室,室内必须有足够的吸声衬面,以减少混响声三、煤气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岗位人员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2对生产现场的煤气设备设施要经常性的进行点检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煤气设备的不安全隐患和煤气泄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3按时巡回检查所属煤气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煤气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4生产现场和操作室内必须保持通风良好,轴流风机必须有备用电源时刻监视现场的煤气浓度是否有骤然的波动,防止煤气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的发生5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经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
6应经常性的对现场进行煤气浓度的监测7进入煤气设备内部作业时,应取样进行一氧化碳、氧气含量分析,取样时间不得早于进塔(器)或动火前30分钟作业中应根据情况经常进行测定8当空气中CO浓度小平4PPm时可连续工作;24~4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40~8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80~16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5~20分钟;工作人员每次进入煤气设施内部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2h以上;大于160PPm时禁止入内工作当作业人员进入容器内作业时,应采取防护措施,设专人监护,防止煤气中毒、窒息9进入煤气区域,严禁吸烟和动火,禁止穿戴钉鞋和易产生静电的衣物进入现场10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时,救护者在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后,将中毒者迅速救出煤气危险区域,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立即采取现场急救措施11中毒轻微者,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直接送往附近医务室急救12中毒较重者,如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症状,应立即组织现场抢救,通知煤气防护人员、急救中心赶到现场急救13中毒者已停止呼吸,应在现场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同时通知煤气防护人员、急救中心医护人员赶到现场急救14中毒者可送往有高压氧仓的就近医院抢救,途中应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有医护人员护送。
15当发生多人煤气中毒事故时,应先将中毒者全部抢救出危险区域,再分轻重进行急救四、电离辐射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2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3 电离辐射作业职工就业前(含从非放射工作调到放射工作岗位的职工)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合格者方可从事电离辐射作业4电离辐射作业职工必须具有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安全的履行其职责的健康条件5电离辐射作业职工进入放射作业场所时,必须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在开放型放射作业场所工作时,还必须佩戴防放射性气体或气溶胶的防护面具,在其入口处,应设置更衣室、淋浴室和表面污染监测仪器6在事故或应急情况下,根据情况应对有关人员进行个人检测7 I级、III级作业条件下的职工应进行个人剂量检测当受到 x,r或中子照射时,应佩带相应的个人剂量计,检测周期每月一次,当受到内照射时,应进行个人吸入量、呼出气和尿便样品的射性检测,检测周期每半年一次8电离辐射作业,必须符合GB4792规定的实践正当性、辐射防护最优化、电离辐射作业职工个人剂量限值的基本原则。
9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工作应采用低毒性核素、低放射活度辐射源和高防护性能的新技术、新设备10 使用外辐射射源时,应根据需要设置永久性或临时性屏蔽或确保人与辐射源之间有适当距离等可靠防护措施11在处理一个废弃、闲置或无主的放射源时,应尽可能利用长柄操作工具,远离放射源有条件时,利用遥控设备处理放射源除非有必要,无执勤任务的人员应远离放射源和不进入放射性污染区12应加强对从事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人员的训练,提高工作熟练程度,缩短与放射源接触时间、缩短作业时间13在处理单个放射源时,应有效利用屏蔽物削弱射线作用于人体的强度或利用具有良好屏蔽性能的物体(如铅砖、铁板、混凝土版)来减少人体的受照剂量也可利用建(构)筑物和大型车船体对贯穿辐射的屏蔽性能在房屋内,里间的屏蔽性能优于外间,墙角处优于屋正中,更优于门后14 为防止放射性微尘的吸入,首先应避免扬尘使近地面空气再度污染,如人员步行、车辆行驶或土工作业时,均应注意尽量减少扬尘确实难以避免时则可采取加大车距、改变通过路线等方法避开多尘的地点,适当浇湿地面也可减少扬尘对于放射性微尘,通常利用口罩就可以有较满意的效果,其阻留放射性微尘的效果可达80%~90%,但是应正确佩戴口罩,防止侧漏。
五、高温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2 生产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3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4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5 对高温设备和管道应进行保温或加隔热装置6缩短一次性持续接触高温时间,持续接触热源后,应轮换作业和休息,休息时应脱离热环境,并多喝水执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7工作人员佩戴防高温手套、穿隔热服8采取通风降温措施,打开门窗通风,必要时加装通风机进行机械通风9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厂房建筑条件,采取防暑降温治理措施,安装空调或风扇10合理布置和疏散热源11当热源较多而采用天窗排气时,应将热源集中在排气天窗下侧,并对热源采取隔热措施。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