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网络流行语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影响及策略.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9336251
  • 上传时间:2021-11-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8.53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网络流行语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影响及策略魏宏亮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第三中学747506摘要:网络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生活的活跃衍生了较多的网络流行语,它们也通 过报纸、杂志、影视等多种渠道进入了学生学习和语文教学之中,甚至深刻影响 了当前初中学生的语言表达形式木文我们总结了网络流行语在中学生中的使用 现状,并分析了针对这种问题中学语文教育应采取的策略我们要充分认识、宽 容对待、引导规范网络流行用语在学生中的使用,才能提高中学生对于语言的认 知力和判断力,从而抵制粗俗流行语的侵蚀作用在此,请教于各位专家和教育 界的同行,期望得到交流、进步关键词:网络流行语语文教学引导策略抵制.1 八—一、 刖g网络的虚拟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自由空间,得到了青少年的青 睞同时,我们必须关注到,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时代的副产品正在大量地渗透 到初中学生的娱乐、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甚至也悄然地出现在了语文课堂和作文 木中它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现有的词汇,为学生交流和表达带来了清新 的气息;另一方面也可能使学生的传统语言习惯受到冲击,带来不少争议中学 语文课堂是向青少年们传播语言文明的主阵地,研宄网络流行语对中学语文教育 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策略将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命题。

      二、 中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表现和原因中学生较常使用的网络流行语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外来词和港台词在学习中的渗透如童鞋、菜鸟、黑客、的士、T恤等词语广泛应用于中学生tl常生活中, 再比如结账说成了 “买单”、漂亮简化为“靓”等二是新词语的大量涌现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事件或是媒体的造词,出现了很多之前不曾有过的新词和新成语,如爆棚、月光族、正龙拍虎等等三是网络赋予了原本词语新的喻义如《心灵鸡汤》这本书中,鸡汤被赋予了滋补人心灵的作用,于是我们 的教学课堂上,学生们纷纷说出了 “爱情鸡汤”、“亲情鸡汤”、“友谊鸡汤”等让 人啼笑皆非的词语四是对方言和市井俚语的引用或者仿用如汶川大地震后走红的“雄起”,或是《秋菊打官司》中的“讨个说法” 这一陕西方言词汇等三、语文教学应该如何对待网络用语1. 区别对待网络流行语我们的语文教师要根据当前网络流行语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的情况,对这些网络流行用语进行分类,并区别对待网络流行用语可分为三类:良性词汇、中性词汇和低俗词汇如伊妹儿、 黑客等这类词语是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出现的,反映了现代社会最新的物质成果 和精神成果,奋利于学生们及时了解新事物并推广新事物。

      这些网络流行语中的 个别词语经过长期使用被接纳入现代汉语中,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成为“良性词 汇”,便可以大力在学生中和课堂上普及和推广第二类为中性词汇,如 “0(∩_∩)0”(哈哈)、“9494”(就是)、“88”(拜拜)、“MM”(美眉)等 等,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际关系,疏导学生的压力,带来诙谐幽默的效果它 们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建议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但不能出现 在作文、日记和正式的书面写作中第三类如“TMD、我靠、尼玛”等词语本身 极为粗俗,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憎恨、愤怒、厌烦等不良情绪,我们在校园中要有 效制止,杜绝他们使用2. 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我们祖国的语言博大精深,但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仅仅从语法规范的角 度进行教学,这样不免让学生感觉到枯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学生们感兴趣的诗赋来进行教学,这些传统的诗歌读起来琅琅上U,奋着较强的韵 律感,比较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可通过这些教学,老师要让学生们明白我们的传 统语言精练而凝重,网络用语虽然较为直白和浅显,但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往往 是从传统文化中获取的,我们的汉语言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的底蕴。

      我们 要提醒学生,即使某些网络流行用语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它也是以语言的规范 为基本前提的我们的语言技巧和文学灵气说到底是从传统语言中来获取的3. 利用多种校园活动形式让学生提高语言认知我们可以在初中同学中开展一些辩论会、主题班会等,让学生认识各种 社会方言和网络语言,通过一些小组活动或文艺表演,告知他们这些社会方言和 虚拟语言一旦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就会产生交际上的障碍,人们会不知所云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糟粕语言的免疫力四、结语总而言之,我们要把握好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运用各种喜闻乐见、 易于接受的形式告诉他们什么是丑和美、什么是高雅和粗俗,让他们感知到我们 祖国传统语言的伟大,促进语言文字的教育工作参考文献[1】谢亚军网络流行语的类型与结构特征探讨[」].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1) [2】陶成生对社会流行语介入学生作文的思考[」].现代语文,2002,(10)[3】翟颖华流行文化对流行语的影响和渗透[」].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