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地球运动(练习与讲解).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41990076
  • 上传时间:2022-09-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4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地球运动                   编稿: 李京燕    责编: 王艳欣考点提示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识清单知识梳理  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1.方向:________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________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旋转  2.周期: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的时间为1恒星日,为________1太阳日为24小时  3.速度    线速度:赤道线速度最大(约为1670 km / h),向高纬________,两极为0纬度为θ的某地其线    速度约为1670×cosθkm / h    角速度:地球各地角速度________,为15°/小时,两极为0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和周期  1.方向:________,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  2.轨道:为近似于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周期:1恒星年  4.地球公转速度    线速度:平均每秒约为30千米    角速度:大致每日向东推进1°  5.近日点与远日点    1月初过近日点,7月初过远日点地球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________,在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最慢。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的交角就是________目前,黄赤交角是23°26′  2.黄赤交角的影响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形成四季和五带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1)产生原因     ①昼夜产生原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分界线是________     ②昼夜交替原因: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      夜交替现象晨昏线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2)周期: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2.地方时——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这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地    方时相同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北半球向________,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向对风向、洋    流的流向、河流都有影响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光线相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最大     的太阳高度,它的大小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     化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_递减     ①随纬度变化: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降低;     ②随季节变化:夏至日——________达一年中最大值,赤道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________达一年中最小值  2.昼夜长短的变化  (1)赤道处始终________平分;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2)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  (3)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     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________,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4)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________,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冬至日,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________现象  3.四季的形成  (1)天文四季     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________最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季     节;春秋季是过渡季节。

        (2)北温带国家四季     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  4.五带的划分    界线:回归线、________    五带:热带、南温带、________、南寒带、北寒带知识网络          要点精析重难点知识聚焦  地球的自转方向  同学们要掌握不同角度的经纬网的图上地球自转方向的判定,这通常是解题的基础步骤如果北极点在地图的上端,则地球是从左向右自转的,也就是左西右东;如果南极点在地图的上端,则正好相反地球从右向左自转;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地球是逆时针方向自转的;如果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地球是顺时针方向自转的如果题目中给出了地球自转方向,也可以据此判断南北极点的位置和方向                   恒星日和太阳日  基本概念:  恒星日——天空中某一恒星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的时间间隔,为 23小时56分4秒  太阳日——太阳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的时间间隔,为 24小时天体每天经过观测者所在的子午圈平面两次,离天顶较近的一次叫上中天离天底较近的一次叫下中天  二者的区别:  恒星日以遥远的恒星作为测定地球自转的参照物,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自转了 360度。

      太阳日以距地球较近的太阳作为参照物,所以周期为地球自转360度59分的时间间隔,故为假周期太阳日为24小时,是我们日常所过的一天,恒星日比太阳日少3分56秒  产生的原因: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在以平均每日东进 59分的速度公转,而太阳又距地球较近,右图所示,当地球位于E1时,太阳S、某恒星、地心与观测者P位于同一直线上,地球自转360度后,到达E2,P又位于恒星与地心的连线上(遥远的恒星发出的光可看作平行光)E1-E2为恒星日此时太阳还未回到此线上,(即还未到达上中天)地球还需多花3分56秒的时间才能运行到E3,P才又位于太阳与地心的连线上E1-E2为太阳日,该段时间内地球已转过了360度59分  晨昏线的判定  侧视图:  地球侧视图是最常见的一种日照图,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赤道为一条居中直线居中的一条经线也为直线,其余各条经线为弧线晨昏线为直线,与太阳光垂直,并平分赤道二分日时,晨昏线起止于南北两极,全球昼夜平分(晨昏线将任意一条纬线平分为昼弧、夜弧);二至日时,晨昏线起止于南北极圈的各一端,除赤道上昼夜平分外,其它各条纬线的昼弧与夜弧都不相等图示为北半球夏至日,晨线的状况)                   极投影俯视图  图中心为极点,若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中心为北极,若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中心为南极。

      二分日时,晨昏线为直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通过极点二至日时晨昏线为弧线,且与极圈相切图示为北半球冬至日,北极投影俯视图,弧AB为晨线,弧BC为昏线                立体和变式图      这类图像一般首先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再根据黑夜和白天的范围来判断晨昏线甲图冬至日,乙图为夏至日,丙图为冬至日)  例题 (2011年山东文综)下图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读图回答下题                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        A        B        C        D  (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表示①处位置)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时推算及地球光照图的判读分析能力依图可知,①处在南半球为45°E,依材料知①日出时世界时是4时,可算出①地日出的地方时为7时,又可算出当日该地昼长为10小时,昼短夜长,故此时为南半球的冬季,越向南昼越短、夜越长,南极附近有极夜  区时的计算  公式法:  所求区时 =已知区时±时区差  正负号选取原则:东加西减。

      所求区时的时区位于已知区时时区的东侧,取“十”;若位于西侧,则取“—” )   注意:计算时采用全天24小时制,区时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则为第二天,该数值减去24小时,即为所求时刻,日期加一天;若区时小于0,则为前一天,需用24小时减所得数的绝对值,即为所求时刻,日期减一天  数轴法:  画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是进行区时计算的好方法计算时遵循东加西减、一区一时的计算法则,注意日期的变化       日界线  日界线的划分             东、西十二区钟点相同,日期相差一天在解题过程中同样强调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帮助思维  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以免影响一些国家或地区时间的完整性,实际上并不完全在180度经线上,而是有几处偏移成为折线因此,越过180度经线日期的变化就有三种可能:  如箭头 A、B、C:日期不变  如箭头 D、E:日期加一天  如箭头 F、G:日期减一天  人为日界线和自然日界线(以北半球为例)   在地球表面实际上有两条日期的分界线,一条是上面所讲的日界线,这是一条人为界线,它在地球上的位置永远不变,其西侧永远比东侧早一天另一条是时间 0:00所在的经线,其两侧日期也不相同,但它在地球表面是不断移动的,每1小时要向西移动15度,其东侧要比西侧早一天。

                 左图:180度为人为日界线;西经45度为自然日界线,目前的时间为5月1日0点或4月30日24点;非阴影部分为4月30日   右图: 180度为人为日界线;西经135度为自然日界线,目前的时间为10月1日0点或9月30日24点;非阴影部分为9月30日   以上两幅图像还可以用来判断某一时刻地球上两个不同时间的范围和所占的比例,例如在右图中全球7/8的范围是10月1日,1/8的范围是9月30日  例题 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向东航行,过日界线于2011年1月2日15时抵达加拿大温哥华(西七区)途经14天2小时,该船在上海启航时间是(  )   A、2010年12月21日4时    B、2010年12月20日4时   C、2011年1月16日17时    D、2010年12月20日10时   解析:这是一道有关时区和日界线的综合题,我们首先来看日期,到达温哥华的日期是20111年1月2日,途中航行了14天,减去14天为12月19日,考查船途中还自西向东穿过了日界线,航行时减了一天,现在还要加回来,也就是12月20日从北京出发的我们再来看时间,航行时间中有一个2小时的零头,我们将其减去,15时就变成了13时,再换算成北京时间,从西7区向西到东8区,减9个小时,也就是12月20日4时。

      这道题在解题的过程中同学们最好先画一幅草图,明确了相对位置关系和方向就不容易发生错误了   答案:B  黄赤交角  产生原因: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呈66度34分的夹角,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着太阳公转  直接后果:地球是一个球体,太阳光是一束平行光,如果没有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会始终位于赤道上黄赤交角的出现使太阳直射点出现了运动,也就是以一年为周期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运动根据这个运动规律确定的二分二至日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夏至日,直射南回归线时为冬至日,一年中两次直射赤道的日期分别为春分日和秋分日同时,南北回归线的度数与黄赤交角的度数相一致,为南、北纬 23度26分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