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议论文阅读之论点.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wt****50
  • 文档编号:39738368
  • 上传时间:2018-05-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2.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之论点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之论点议论文阅读之——论点 一、知识把握: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 心论点, 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 的 2、论点的标志:㈠论点应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㈡在形式上应是完 整的句子不能用比喻句) 3、论点的位置:①标题 ②文章开头第一句话或者是文章第一部分的某个地方(开头部 分)③结尾④中间 4、提出论点的方式 ①开门见山式 ②用故事、生动的事例提出 ③用反问或设问句提出 ④引用别人的话提出 ⑤通过对比提出(在文章中讲明对立的几个方面,肯定一面否定另一 面,赞成一方贬斥 另一方,以此摆明观点,摆明个人鲜明的立场) ⑥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提 出 4、寻找或提炼论点的方法: (一)看题目 (二)看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由事例、名言俗语等引出中心论点) ; (三)看结尾(归纳、强调) (四)看中间 (五)自己归纳 5、抓论点的几种方法 1. 标题关联分析法 就是根据标题与中心论点的关系和作用,直接抓住或分析出论点 的方法。

      议论文的标题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有三种: ①揭示论点, ②暗示议论的缘由,例如:《纪念白求恩》 ③提示议论的范围,例如:《谈骨气》 《想和做》 2. 位置关系分析法先从论点的常规位置出发,到文章和段落的首、尾、中间找出中 心句,初定论点;再分析这些论点之间的关系及其和文章整体、题目的关系,分辨出中心论 点和分论点 论点的呈现情况有以下几种: (1)统领文章整体或者与题目吻合的观点是中心论点, 例如: 《谈骨气》开篇第一句话“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就其位置及其和题目的联系看, 我们能肯定这句话是中心论点 (2)在反复出现的观点性语句中,首先出现的、较全面的、 肯定性判断语句是中心论点又如 《想和做》第五段中有“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 结起来”这一句,第七段中又有“一面做,一 面想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 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一句,将这两句相 比较,不难判断前句是中心论点, 后句不过是归纳并且揭示了想和做的辩证关系 (3)有些题目就是中心论点,而提挈段落、 层次的中心句就是分论点 (4)因为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议论文中的有些过 渡句也常常具有归纳上文分论点 和提出下文分论点的作用。

      例如《怀疑与学问》中的过渡 句:“怀疑 不仅是从消极方面变伪去妄的 必要条件,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 发明的基本条件”就承上启下,既总结了上文的分 论点,又提出了下文的分论点 3、论点与论题的区别: ㈠定义不同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题是有待于证明的命题, 它仅是议论 的问题或对象,前者如《要成为你自己》 ,后者如《谈骨气》 ㈡要求不同论点的提出要求正确、鲜明、有针对性,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科学真理, 符合马列主义,观点要明确,赞成或是反对,不能含糊其辞,态度要鲜明论题的确立却没 有作者的观点和主张,可 以是某种片面的、错误的认识或现象 ㈢形式不同以标题来看, 论点的提出一般是一个较完整的判断句,如《人生差异在读书》 ,论题的 出现常是一个短语,2如《想和做》 《平视》 ㈣位置不同论点的位置灵活, 可在标题、文首, 也可在文中, 还可在结尾; 论题的位置一般在标题或文首 二、示例: 1、标题为论点:《君子之交淡如水》/《人生差异在读书》/《让有些话穿耳而过》 /《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2、开头为论点: (一)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如《谈骨气》/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如:毛泽东的《改 造我们的学习》一文, 开头明确提出了:“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 一下”这一中心论点 (二)由事例、名言俗语等引出中心论点 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开头举出薛仁贵与 王茂生交往的事例引出论点 / 《让有些话穿耳而过》开头用事例引出论点 / 《怀疑与 学问》引用名言“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提出中心论点 (三)针对现象提出问题,再提出中心论点例如: 《想和做》针对“空想”和“死 做”的现象提出论点 (四)根据亲身经历的某个生活事例提出论点 3、结尾归纳论点如《善待挫折》结尾总结出论点: “要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 起,在挫折中追求,成为 生活的强者”这一论点 4、中间提出论点如《让幸福长留人间》论点为第四段中间幸福其实就在身边 5、自己归纳论点如《厚道》自己归纳为:做人要厚道 三、实战演练: (一)才能来自勤奋学习(一)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①生而知之者是不存在的, “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 自于勤奋学习 „„ 思考: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如何提出的? (二) 从香菱学诗谈起 ①《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

      ②香菱本来不懂诗, 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几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 ,她“天一亮就 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 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救,听 取指点帮助众 姐妹们称她为“诗魔” ,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 ,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 ③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要虚心好学„„ 思考: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如何提出的? (三) 论 美〔英〕培根①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 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 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结尾)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 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 着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 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思考:文章的中心论 点是: (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如何提出的? 【方法总结】:要找准论点,可以从文章的结构入手,理清作者思路 具体的方法是: ①找紧紧围绕论题、表达看法、主张的比较完整的判断性语句同属这一类的句子,要找那 些概括性 强的②先看标题和开头,再看结尾和文中总结过渡性的句子。

      因为论点在题目 和文章开头出现的概率最大 ③注意语言提示,文中有提示文章论点的词语,提示词语一 般是“总之” 、 “因此” 、 “总而言之” 、 “由此可见”等 文章中没有论点,需要自己归纳时, 一般采用简答题型解答这种题,要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来归纳论点 方法是:从归纳 段意、层意入手,尤其要深入研究文章主体部分的内容,然后再归纳出论点,最后用恰 当的语言表述论点表述时应注意论点的语言形式,它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判断性的句子, 不能是一个词或 一个短语,也不能用问句标示、摘录或归纳出论点之后,还可以用论据 来验证,看看论点和文章中的论 据所要证明的是不是吻合,因为论点以论据为基础,依靠3论据来证明,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议论文阅读之——分论点 一、 知识把握: 1、分论点: ①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从属论点、下位论点,各个分论点是从不同角度证明中心论点的②分论点则是各个层次的中心意思以及各个自然段的中心③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是统帅 与被统帅的关系 2、位置:中间某一段的开头或者结尾一句话 3、寻找方法:看中间某部分的开头或结尾一句话 二、示例: 1、分论点在中间段的开头一句话如《人生差异在读书》3、4、5 段第一 句话用“读书可以明目、读书可 以清心、读书可以强体”三方面谈读书的三大好处。

      又如 《低下头来》5、6、7、8 段开头句“有时,在现实面前需要低头;有时,在错误面前需要 低头;有时,在欲望面前需要低头;有时,在法律面前需要低头” 几方面提出分论点另 外《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也是 3、4、5 段提出分论点 2、分论点在中间段结尾一句提 出如《善待挫折》第 4 段: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炼人的 意志,激发人 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为,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 “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 ”因此可 以说,挫折是造就人 才的一种特殊环境最后一句“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总 结本段 3、分论点需要用自己的话概括 (略)例题:小议“慎独” ①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 废弃物;有警察时遵 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 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②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 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③“慎独”是自我完善的 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 。

      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 候,越 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④“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 《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 任东莱太守 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泉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 震断然拒绝了王密说: “暮夜无知 ”杨震义正词严: “天知,神知,我知,你知, 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扬震、王密 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⑤“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 人一旦缺少了 “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 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 ,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 成必然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2.请用横线在文中分别画出③④⑤段的分论点 三、实战演练: 心系一处,难能可贵 ①很多人都知道要有所作为就应该“心系一处”的道理,但现实生活中能真正做到“心 系一处”的 人并不多 “心系一处” ,难能可贵 ②做到“心系一处” ,需要具有顽强的毅 力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 40 岁时就获得了诺 贝尔物理学奖。

      有人问他成功的 原因,丁先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我从来不参与 ”事实的确如此, 几十年来他始终把精 力集中在科学研究上,集中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上他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有时 候连续四五 天不睡觉,正是凭着这股韧劲,他的实验获得了成功 ③做到“心系一处” ,需要守住内心4的宁静在这个越来越繁华的世界,人们的目光能够不被五 光十色的景色所吸引,的确不 易作家苏童一直以来潜心创作,心无旁骛作品《妻妾成群》被改 编成电影后,他名声 大噪,上门的采访者、崇拜者络绎不绝,但是苏童很冷静,他对记者说:“门 外的繁华不 是我的繁华,我是过室内生活的人,以前很安静,现在更安静 ”另一个作家张炜则奉 行 “三不主义”:不看热闹的书,不去热闹的地方,不交热闹的朋友对于许许多多的成功者 而言,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成功后依然做到了“心系一处” ④“心系一处”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不是一意孤行的固执,而是繁华过后的觉醒;不 是缺乏思想 的单纯,而是一种去繁就简的境界当你处在人生的低谷, “心系一处”能让你 学会坚持,给你重振雄风 的希望;当你处在人生的峰巅, “心系一处”能让你保持清醒,带 给你再创辉煌的动力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②段以丁肇中先生为例证明了什么道理? 3、第③段论述是观点是什么? 4、第④段论述是观点是什么? (二)阅读下文,完成 12—15 题。

      (13 分)①多年前,中日学生夏令营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报道说,相对日本学生出色的独立生 活能力和坚韧品 质,中国学生显得有些无知与软弱,他们似乎不懂得如何在陌生而艰苦的 环境下求得生存这种状况时 刻提醒我们:为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必须学会生存 ② 生存,就是生活,学会生存就是延续生命丰衣足食并不是上天的恩赐,而是通过辛勤劳动 获得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今社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