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统编六下语文12-为人民服务-名师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课件公开课教案课件公开课教案课件.doc
14页12 为人民服务【课前解析】关于时代背景:《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提出的张思德同志在陕西烧炭时,因炭窑倒塌而牺牲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教学目标】1.会写“彻、迁”等9个字,正确读写“革命、解放”等17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3.理解课题对全文的统领作用,把握各自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4.结合“阅读链接”,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进行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教学重难点】1.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叙述的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彻、迁”等 10 个字,正确读写“革命、解放”等18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阅兵式片段:请大家看一段天安门前阅兵式的录像2.说说观后感:听到了吗?那一遍又一遍的口号是——为人民服务。
教师导入,引入课题:同学们,“为人民服务”,这口号响彻云霄、惊天动地这口号,经历了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仍然经久不衰、深入人心啊!而这口号,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板书课题:为人民服务)出示课件1:(设计意图:在阅兵式的铿锵回应中,在每位学生的琅琅诵读中,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正所谓“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二、初读课文 理解语句1.自读课文,理清脉络课件出示预习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教师引发思考:这篇课文是毛主席为谁写的?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预设1:是毛主席为张思德同志写的预设2: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提高勇气、克服困难、互相爱护、搞好团结,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2.检查学生对字词的认读情况1)课件演示“鼎”字的由来,教师范写“鼎”字2)课件出示生词3)开火车读词语,教师相机纠正读音正音:“剥削”的“削”读“xuē”;“鸿”读“hónɡ”4)学生齐读词语3.了解张思德1)教师引导梳理脉络: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是毛主席写给谁的。
预设:是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2) 播放影片:播放电影《张思德》的片段3) 了解张思德:张思德是一位什么样的人,毛主席竟然为他写悼念词?请同学们观看关于张思德的电影片段,再结合你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你对张思德的了解4) 学生交流,教师补充:同学们,抗日战争时期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出示课件2:(设计意图: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可对新知识有初步的理解,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就可以学会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文章主要人物的分析有利于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从而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三、探究文本 挖掘中心1.教师引导:想想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写了哪几方面的意思用“ ”画出相关的语句,并提炼出关键词预设:提炼关键词: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死的意义;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不怕批评;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团结互助板书:提出观点)2.初步了解议论文1)教师总结:像本文这种围绕一个中心来写几方面内容的文章叫作议论文。
出示课件3:(2)谁来说说自己对议论文的了解?学生交流出示课件4:预设1:议论文时发表作者自己的观点预设2:议论文没有精彩的情节,但是道理很深刻3)教师相机补充:议论文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没有细致的描写,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它跟你讲道理,分析问题,它有的是深刻的思想下节课我们再来探讨本文是如何将这几方面写具体的设计意图:“文体意识”是沟通学生语感和境感的唯一枢纽,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议论文,学生自主发现、总结文体,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运用,为今后的议论文学习奠定基础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2.品悟含义深刻的语句,感受议论文的严谨性3.学习借助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学过程】一、解读文本 理解升华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议论文,提出观点后还要说服别人,证明自己的观点那么,毛主席围绕观点是怎样展开去说、具体地说、深入地说2.课件出示演讲稿的基本格式设计意图:本环节将课文由薄读厚,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深意,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二、深入文本 品析语句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看看毛主席到底用了哪些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教师提出读书要求:毛主席用了哪些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2.学生交流。
1)预设一: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①这里引用名言,说明了有的人死得其所,有些人死得毫无意义②齐读司马迁的话③我们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关于生死的名言,你还记得吗?出示课件5:⑤教师小结:这些都是关于生死的经典名言,它们表达了英雄气概、民族气节,读来是那样的可歌可泣、可敬可佩所以,毛主席用的第一招就是引经据典2)预设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①师:此处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出示课件6:将两种死——“比泰山还重”“比鸿毛还轻”进行对比②说说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哪些人的死“比鸿毛还轻”出示课件7:③学生交流: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人,例如雷锋、董存瑞、郝副营长等人,他们的牺牲是重于泰山的;出卖人民的利益的人,比如那些汉奸,他们死了,就比鸿毛还轻④朗读指导:同样一个字,用在不同的地方,就会产生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感情通过对比,把这种感情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3)预设三: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①读一读:此处用了怎样的方法?(列举张思德同志的例子 板书:举例论证)②请回忆上节课我们看过的片段,说说张思德都做了哪些事。
送水、送信、送轮胎;为老乡追猪;干活、烧炭……)③课件出示张思德牺牲的片段,配乐朗读《灰色空间》④教师小结:张思德同志永远离去了,但他身上最可贵、最朴素、最永恒的精神——为人民服务却永远留在人们心间!这一段的学习,我们知道毛主席用了引用、对比、举例子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你能用这样的方法自主学习另外两个部分吗? 出示课件8:(设计意图:坚持“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诵读日常积累的关于生死的名言力求加强课内课外的联系,努力促进教学向学生开放,向生活开放,向未来开放,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文情文理的共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三、举一反三 深化理解1.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引导: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不怕批评”和“团结互助”部分的内容,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2.学生交流1)预设一: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联系自己以往阅读的书目,说说革命队伍的人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事例2)预设二: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关注关联词:上面的句子有几对关联词?这些关联词有什么作用?“因为……所以……、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这些关联词的使用让文段读起来特别有逻辑性,而且层层深入教师相机板书:得出结论)3.拓展延伸1)齐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2)学生交流后,教师补充:议论文除了要讲清楚、写明白外,还要注重语言的逻辑性与严谨性出示课件9:教师小结:同学们,文中这些令你心动的话使你想到了什么呢?联系你的生活实际,也来写一写吧,可以试着用上今天我们学到的引用、对比、举例子的方法设计意图:读中悟写,以写促读,进而形成一种良性的读写互动,这种方式是阅读教学指向体验和表达的一种深刻的课程自觉和担当在学生自主探究之后,让学生在分享中感受文本的内容,通过“写”来拓展延伸,达到情感的升华四、课外拓展 读写分享1.浏览网站教师引导:你知道张思德纪念馆吗?在网络上,人们为张思德建立了许许多多的纪念馆,成千上万的人被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感动,写下了自己的感言我们一起去张思德网上纪念馆看看吧!出示课件10:2.写写感受教师启发:学了课文,参观了张思德网上纪念馆后,请你也在纪念馆的留言簿上写下你最深切的感受吧。
3.推荐阅读教师总结:大家还知道哪些有关革命先辈的事迹呢?同学们可以课后读一读阅读链接中的《十里长街送总理》,想一想周总理生前是怎样为人民服务的同学们也可以读读雷锋、邱少云等英雄的事迹,再一次体会革命先辈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教师相机板书:献身为革命 一切为人民)(设计意图:“教学是通达灵魂的镜子”,一堂课的学习,只能激发学生对革命精神的兴趣,因此,在课后作业中,让学生去网站留下自己的感想,以及阅读其他英雄人物的事迹,有助于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升华,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板书设计】为人民服务提出观点——举例论证——得出结论献身为革命 一切为人民【教学反思】《为人民服务》一文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没有细致的描写,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它通过缜密的论证,号召革命队伍中的每个人为人民服务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以下三点:在词句教学中,运用了不同的理解词语的方法,精雕细琢,对语言文字训练做到扎扎实实如:“鼎”字的学习,通过观看“鼎”字的演变,加深学生对该字的理解记忆在课堂教学中,紧扣文章的中心“为人民服务”,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初读时将文本由厚读薄,概括出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论点展开的三个分论点,并随之对议论文进行介绍,使学生对议论文形成初步印象。
再将文本由薄读厚,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出文本所运用的方法——引用、对比、举例子,使学生对议论文有了进一步理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这篇文章是小学阶段学生遇到的第一篇议论文,它创作的年代比较特殊,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也比较遥远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的补充,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同时渗透对学生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课后作业注重阅读拓展,类文链接结合阅读链接中的《十里长街送总理》,让学生自读革命先辈的事迹,深化情感以下资料为班级建设资料,有需要可以用:《滴水精神》主题班会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活动过程: 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 “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 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