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版羌地杂语(二)汇编.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31023829
  • 上传时间:2023-09-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9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版羌地杂语(二)汇编 卷 一 大禹传说与大禹故里 喇家遗址发掘于上个世纪末,却成二十一世纪初惊爆中国考古界的重大新闻而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个世界上目前唯一的史前人类灾害遗址,竟然与中国昆仑神话中的“大禹治水”有着无法回避的必然联系难道它就是传说中真正的“大禹故里”吗? 对于大禹及其传说的讨论,并非是要刻意从神话传说中“抢活”一位上古的“治水大英雄”,也不是强求田野考古挖掘出一具“大禹的尸骸”五帝”之首的黄帝,已作为“人文初祖”得到了公祭,而将大禹作为“人文的大禹”,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给予重视,当不是一件难事吧! 大禹亦称夏禹、戎禹,姒姓,名文命(明),原为夏后氏部落领袖,后为部落联盟首领大禹一生奔波,平定水害,疏通河流,同时致力于国家建设,不遗余力,劳苦功高肩负治水治国大任的大禹,足迹遍布九州,留下了许多传说和遗迹,如禹州、禹杭、禹城、禹域、禹碑、禹门口、禹王台、禹王庙、禹迹图、禹之禁等等,不胜枚举 著名史学大师顾颉刚先生考证,禹为西北地区一个古老民族的首领,属于华夏族团,姜姓,是西羌中的一支著名史学家李文实先生进一步考证了夏民族的起源,认为夏民族源于氐羌,戎禹便是一位神化了的人王。

      而目前史学界的较多学者,也很赞同这一论证,并首肯大禹出自羌人,认为大禹治水与古羌文化密不可分 关于大禹的出生问题,除了“鲧腹生禹”、“禹母胸拆”外,接触到具体的出生地,有两种说法,《雕南子·修务训》记为:“禹生于石”;另一为《吴越春秋》中说:“家于西羌,地曰石纽石纽在蜀西川也” 有学者认为《吴越春秋》中所说“石纽”,即现在四川北川县某乡但是在长江流域叫“石纽”的地方有很多,笔者认为此说值得商榷 首先,从成书的年代分析,《淮南子》由西汉淮南王刘安与门客所著,时代早于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且又不是一人独撰,参与者众,从而更加真实可信;第二,从表述的内容分析,《淮南子》中所记的是,大禹出生在叫“石”的地方虽然只有一个“石”字,但表述清楚而《吴越春秋》中的“家”字含混,是“把家安顿在石纽”还是“把大禹托养于石纽”? 另外,根据顾颉刚先生著名的“层累地造成古史观”——“譬如积薪,后来居上”,显然《吴越春秋》有着“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之嫌疑而“禹生于石”则在一定意义上表明了古文字表述的早期状况,且又与其他文献记录相得益彰 据研究,青海古羌人大批地向黄河中下游迁徙,最先始于跟随大禹的西羌治水大军,这中间许多西羌人因故留在了现在的陕、豫、晋、鲁等地,随之就有了大禹治水神话的流传。

      当然,最早从河湟走向长江流域至云贵高原的羌人,也不会忘记大禹的英雄史迹,从而演绎附会出更加生动的故事和传说 喇家遗址出土文物三说 1、黄河磐王 石磬、土鼓、陶铙等是国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打击乐器,而随着后来材质的更新,磬、鼓、铙在商至汉各朝代宫廷乐舞的表演中,一直起着乐队里的主干作用,《礼记·曲礼上》中描述磬“坐如尸,立如齐”,郑玄注曰:“磬且听也,齐谓祭祀时”就是说,磬是悬挂在架子上,槌击而鸣,主要是充当礼器的商代把这种单一的磬叫作“特磬”,到了周朝便有了成组的“编磬”夏禹时,石磬作为礼器在祭祀、丧葬、誓师、祝捷等仪式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作为乐舞的伴奏主器乐,美妙十分相传,大禹为祭祀山川神祗曾排演了乐舞《大夏》,周朝后人极力效仿之 喇家遗址出土的巨制“黄河磬王”,还是一件被赋予高贵地位、象征王权的神器这件神器在象征军队指挥权的巨型玉刀和财富标志的玉壁等重器的簇拥下,那种显赫和威仪的确令人惊叹! ——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彩陶盆、民和出土的土鼓、黄河磬王、巨型玉刀,还有河湟两岸河水一样流淌的彩陶……这里曾有过庆贺丰年的醉歌狂舞,这里更有过人神共娱的绝妙磬音……这里是古羌人繁衍生息的乐土! 2、面条 大禹不仅仅是一位治水的大英雄,他还是一位发明家。

      据说,他先后发明了测量工具、宫殿、居室、舟船、面粉等,而且,酒的发明与他有直接关系在面粉没有发明之前,史前人类面对的是一颗颗粟粒,从而让我们联想到至今青海河湟地区仍然保留的一些传统吃法,如炒麻麦、麦仁饭、麦茶、甜醅、米汤、麦索儿等等 面粉的出现在人类饮食文化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并且极大地丰富了饮食品种而我们关注的目光却要聚焦在喇家遗址出土的那碗距今4000多年的面条上,它是一碗迄今为止这个地球上发现最早的面条面条的出现并不能印证面粉发明者的身份,但至少能说明面粉与面条有着某种联系对于面条与大禹的某种猜测,笔者以一个关于大禹的传说作为回答: 大禹来到河南颖河治水,水怪是一只大蛟龙蛟龙害怕被禹王捉住,变作一个男孩,并被一对老夫妇收养禹王识破了蛟龙的诡计,用面条引它变形当面条缠住“男孩”,蛟龙终于变回原形,但此刻为时已晚,面条已经变作一条结实的铁锁链,将它牢牢地锁入一口深井之中 ——河南禹州传说《禹王锁蛟井》 3、大型祭坛 古时构筑祭坛有两重含义,一是敬拜神灵,以沟通天地;二是象征国家的政治和权力什么情况下才能筑坛?什么人才有权力筑坛?祭坛作为国家的圣坛,只有王权确立,由王者决定才能筑坛。

      把喇家遗址上的大型祭坛遗址与出土的黄河磬王、大型玉刀等重器联系起来,应当肯定的是,这是王之坛,是国之坛由此,我们就会推断出4000年前何人为筑坛者,何人为国之王 神话传说***化与其他 首先,关于神话传说***化问题,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敏感话题理论上的唇枪舌剑,文字上的你争我夺,终究要落实到实践中,最终实现时代和历史委托的某个使命、某一目标 喇家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可以说是对我们文化工作者的考验和挑战把神话传说简单地肢解为可信的和不可信的两块,还要把神话传说中可信的部分与考古研究成果对接,显然这是“愚笨***化”,是考古科学工作者所反对的,也是其他文化学者所不能接受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