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化学课堂几种有效的提问方式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45837474
  • 上传时间:2023-06-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9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中化学课堂几种有效的提问方式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者“,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参加者、引导者,师生之问公平对话,旧式的“你问我背提问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提问的目的不仅仅是考察和检测,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思索、开启学生思维,因此,现代教师要擅长设疑、提问,通过提问来反映新的教学理念笔者依据将自己几年的教学经受,总结了一下五种根本提问方式:   1、设计情境式问题,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化学课前后内容联系最为亲密,所谓“温故而知新”,那么,在讲授新学问之前,要有意识地复习与之有关的旧学问设计一些彼此关联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预示新课题,借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极切企盼“探个毕竟”,自觉不自觉地启动自己的思维,而后层层递进,逐步阐述有关的学问点,使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发觉、理解新的学问  在上过氧化钠性质这节课时,教师可进展如下提问: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宇宙飞船是密封的,那宇航员是如何呼吸的呢?这时学生可能会答复:把液态氧装在飞船上就可以了。

      这时,教师又问:那宇航员所呼出的二氧化碳如何处理呢?此时的学生定会谈论纷纷,教师可在恰当的时候作如下发言:最好能找到一种固体物质能与二氧化碳反响,同时生成氧气,那问题就解决了这种物质是什么呢?今日我们对过氧化钠性质的学习来答复这一问题于是学生就带着问题进入学习如此反复,可使学生稳固、拓广旧知,发觉、把握新知,同时使学生有了思索问题的兴趣,进而进展了学生的思维  2、设计发散式问题,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我们常常听到有的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一做题就发怵究其缘由就是思维缺乏敏捷性通过对优等生和差等生的解题过程观看发觉,优等生可以从同一题的信息源产生不同的假想,然后对每一种假想进展合理的思维推理,一旦一种假想思维受阻,能马上转换思维方式;而差等生从同一题的信息源产生的假想不仅单一而且缓慢,往往“一条道走到黑”我们常说要使这类学生“头脑开窍”就是要培育这些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如:  ①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中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假如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请设计一种简便的推断方法?  ②甲醛、乙醛、丙醛组成的混合物,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拓展)a、C3H7OH和C6H12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问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b、由C6H12O、C3H6O、C5H10O组成的混合物1.75克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1.8克的水,问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是多少?  在课堂教学中有目地的依据同一问题设计发散式的问题,如在一题多解和多变的习题争论中,增加思维发散与学问穿插,增加思维的宽阔性、敏捷性。

        3、设计探究式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的制造性  在当代人才的多种素养中,有打算意义的是能准时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和高度应变的创新力量,而应变创新力量的核心是制造性思维,它是思维的最高层次活动对学生来说,制造性思维力量就是利用已学过的学问和阅历制造性地思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如独特的见解,新奇的解法,公式独到的证明或应用等学生的制造性思维活动和科学家发觉规律一样带有剧烈的探究动机,也经受提出问题、建立假说、试验验证、得出结论等几个阶段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材细心设计一系列探究式的问题和试验,引导学生在思索和实践中,发挥他们的制造力  4、设计一题多变的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一题多变的提问主要在习题课中进展,通过一题多变的系列提问,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泼、发散,到达一题多练之效果,从而避开学生盲目解做大量的练习而效果差的现象,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例如:在100mL 1mol/L的溴化亚铁溶液中,渐渐通入0.05mol氯气(不考虑氯气跟水的反响),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这一反响过程  教师课进展如下提问:  Fe2+能否被Cl2氧化?Br-呢?——学生易答复都能  铁跟溴反响生成什么?—FeBr2(铁过量时)或FeBr3  那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中首先氧化什么离子?——易答复是Fe2+  氧化0.1mol的Fe2+和氧化0.2mol的Br-分别需要多少摩尔氯气?——学生依据计算明白该反响中只有Fe2+氧化,从而易写出离子方程式。

        一变:若通入的氯气为0.15mol时又怎样呢?——全部被氧化  二变:若通入的氯气为0.10mol时又怎样呢?——Br-局部被氧化  三变:若通入的氯气为amol时又怎样呢?——分步争论  四变:若在含amol溴化亚铁的溶液中通入的氯气为bmol时又怎样呢?——分步争论  通过以上的提问学生的思维变得很有条理,思维清析,找到新旧学问的结合点,培育了学生的详细问题抽象化的思维力量,并使思维变得更具深刻性、敏捷性  5、设计逆向性思维的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逆向思维和正向思维是思维活动中的两个不同方式,它们的思维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正向思维有时又可称为习惯性思维,教师的陈述、讲解易培育学生的正向思维,而学生逆向思维的形成则必需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培育,设置奇妙的问题是培育学生逆向思维的有效途径  例如:如何用试验的方法证明浓硫酸与碳反响的产物中存在二氧化碳?  该题若采纳正面求证时,极易错误,教师不防采纳以下的系列提问试试,它不但能使学生真正区分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的性质,还能培育学生的逆向思维力量  如何检验某气体是二氧化碳?——易答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若气体中同时含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用以上的方法行不行?为什么?——不行,由于二氧化硫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因此要证明该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首先应怎么办?——除去二氧化硫  如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硫?——只要用品红溶液  还可以用什么试剂除二氧化硫呢?——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在这里可以用碳酸钠溶液除二氧化硫吗?为什么?——不能,由于二氧化硫和碳酸钠反响会产生二氧化碳  哪些现象才能证明产物中确有二氧化碳?-褪色-不褪色-变浑浊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提问,使学生真正区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从而也到达了逆向思维培育的目的  新课改给高中化学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新课改面前,高中化学课堂提问方式的探究,必将是一个时尚而又有意义的课题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试题库(单项选择题763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的面试考试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8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省第十届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docx 2025年煤矿安全监测监控证考试必刷题库附答案.docx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1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70题).docx 2025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50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6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试模拟试题(五套).docx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40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2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9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最新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docx 2025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教学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35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50题).docx 2025年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