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河南省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进展--河南农大赵全志.ppt

79页
  • 卖家[上传人]:龙***
  • 文档编号:392210
  • 上传时间:2017-02-1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04MB
  • / 7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河南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进展 几点体会和建议 豫南稻区:籼稻为主,其中信阳市水稻种植面积近 700万亩,小苗移栽 豫北沿黄稻区:粳稻为主,近 200万亩,麦茬稻长秧龄 豫中稻区:籼粳稻混种区, 100多万亩 河南省历年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949 1952 1955 1958 1961 1964 1967 1970 1973 1976 1979 1982 1985 1988 1991 1994 1997 2000 2003年份面积(万亩)亩产量(公斤)时期 种植面积(万亩) 单产(公斤 /亩) 194969 119 196105 174 197176 280 198126 339 199119 427 200122 406 2006 904 472 2007 900 485 2008 928 490 2009 930 490 2010 935 河南省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 新中国成立 60年来 , 河南水稻生长季节降雨量变化 1961年 71年 81年 91年 01年 06年 “ 北旱南涝 ” 格局加剧 。

      中南部降 雨 量 由 800升到942 新中国成立 60年来 , 河南水稻生长季节旬日照时数变化 61年 71年 81年 91年 01年 06年 平均降幅为 13%豫中南部地区降幅达 16% 新中国成立 60年来 , 河南水稻生长季节温度变化 ,豫中南部增温 1℃ 水稻生长期间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产量年际间波动较大 A、干 旱 发生频率为 24%~ 57% B、 渍 涝 平均发生频率为 38%,最高频率 40%~ 80%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分别占全国的 均居全国首位 C、花期阴雨寡照 出现频率为 12%~ 42% D、 大风倒伏 2009年 8月 28 河南 140万亩水稻倒伏 年代 7 0 年代 8 0 年代 9 0 年代 近几年大风灾情发生次数 生产上 “ 一炮轰 ” 施肥管理方式 , 全省普遍存在早衰现象 E、 早 衰 到 2020年全省新增粮食产量 300亿斤,其中新增水稻约 40亿斤 ,占全国新增水稻产量的1/4, 占河南新增粮食总量的 13%。

      《 河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 2020年) 》 、 《 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纲要 》 提出: 4855504404604805005205405602007年 2020年单产(公斤/亩)河南省水稻生产存在问题 “三多四少” 1、品种问题: 豫南稻区品种 多 、缺乏主导品种;沿黄稻区品种主导品种 少 2、栽培管理粗放: ( 1)播种量 多 :秧苗素质差,苗弱; ( 2)田间水 多 :很少搁田,分蘖成穗率低; ( 3)基本苗 少 :栽插密度不够,群体不合理; ( 4)穗肥施用 少 :很少施用穗肥; ( 5)减灾稳产预警机制 少 :高产田块稳产性差 2005年开始,邀请凌启鸿教授亲自指导,按照精确定量栽培理论进行高产攻关研究与示范 1、 豫南稻区  氮素吸收参数的获取 水稻氮素吸收规律研究  试验设施用氮肥总量不同的五个处理:  处理一:总施氮量 14公斤 /亩  处理二:总施氮量 17公斤 /亩  处理三:总施氮量 20公斤 /亩  处理四:总施氮量 23公斤 /亩  处理五:总施氮量 26 公斤 /亩  处理六:不施氮肥 ( 空白 ) 水稻氮素调控技术研究  设基蘖肥与穗肥不同的氮素配比处理,即基蘖肥氮:穗肥氮配比分别为 8: 2、 7:3、 6: 4、 5: 5、 4: 6等五个处理,以当地习惯性施肥方式、不施氮肥为两个对照。

      共计 7个处理 2005年信阳市 2005年信阳市 2005年信阳市 2005年信阳市 2005年试验结果 Ⅰ Ⅱ Ⅲ总氮 14 3. 4 12. 73 13. 1 13. 08 528. 75总氮 17 3. 65 12. 8 12. 9 13. 12 530. 37总氮 20 3. 05 13. 12 13. 15 13. 11 529. 96总氮 23 2. 65 12. 2 13. 1 12. 65 511. 37总氮 26 3. 55 12. 68 11. 73 12. 66 511. 77不施氮肥 11. 52 10. 41 10. 23 10. 72 433. 35基:穗=8 : 2 12. 9 12. 9 12. 65 12. 82 518. 24基:穗=7 : 3 12. 68 12. 56 13. 5 12. 91 521. 88基:穗=6 : 4 13. 65 12. 7 13. 55 13. 3 537. 64基:穗=5 : 5 13 11. 7 12. 5 12. 4 501. 26基:穗=4 : 6 12. 95 12. 6 12. 9 12. 82 518. 24处理小区产量( 平均( 亩产( 处理亩穗数(万)每穗总粒数(粒)预计结实率( % )预计千粒重( g )理论产量( : 209. 02 150 92 28. 5 748. 06N : 170. 48 148. 7 92 28. 5 798. 5N : 149. 55 155. 5 92 28. 5 797. 09N : 231. 68 156. 1 92 28. 5 887. 35N : 262. 08 154. 5 92 28. 5 894. 46空白对照 16. 23 102. 4 92 28. 5 435. 76基:穗=8 : 2 23. 01 112. 4 92 28. 5 678. 13基:穗=7 : 3 22. 08 123. 3 92 28. 5 713. 83基:穗=6 : 4 22. 08 126. 8 92 28. 5 734. 09基:穗=5 : 5 19. 95 142. 4 92 28. 5 744. 88基:穗=4 : 6 19. 55 173. 5 92 28. 5 889. 362006年试验结果 空白区产量 435公斤 /亩 基蘖肥:穗粒肥= 6: 4、 5: 5产量较高 百公斤籽粒吸氮量: 2、沿黄稻区 2005年新乡市 2005年新乡市 2005年新乡市 2006年新乡市 2006年新乡市  空白区亩产 350公斤左右  基蘖肥:穗粒肥= 6: 4和 5: 5产量最高  百公斤籽粒吸氮量: 同时,对南北稻区大面积推广水稻品种的叶龄、伸长节间数、适宜穗数等进行了调查,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精确定量奠定了基础。

      不同类型品种的上下层根发生与主茎叶龄进程 R 4 t „„„„ 1 3 1 4 „„„„ 1 9 5 „„„„ 1 7 △ 15 „„„„ 乳熟 下层根发根叶龄期 上层根发根叶龄期 下层根分枝根发根叶龄期 上层根分枝根发根叶龄期 伸长 节间数 品种主茎叶龄进程与生育进程 7 1 2 3 7 8 9 10 1 1 ○ 12 13 14 △ 15 16 17 18 19 6 1 2 3 7 8 9 10 1 1 ○ 12 13 14 △ 15 16 17 18 5 1 2 3 7 8 9 ○ 10 11 12 △ 13 14 15 4 1 2 3 7 ○ 8 ⑨ 10 △ 11 12 孕 抽 乳 成 穗 穗 熟 熟 孕 抽 乳 成 穗 穗 熟 熟 孕 抽 乳 成 穗 穗 熟 熟 孕 抽 乳 成 穗 穗 熟 熟 沿黄稻区高产攻关设计  供试水稻品种:郑稻 18, N= 18,n=6  产量结构设计: 亩产稻谷 750公斤。

      每亩有效穗数 22万穗,每穗总粒数 150粒,千粒重 论产量 810公斤 /亩  群体生育指标:茎蘖数:高峰苗 24穗率 85%,最大 本苗设计  秧龄 45- 50天  7距 8距 4寸,每穴 2氮肥用量设计  土质为沙壤土, 产 750公斤需要吸收氮素 施氮素的空白田亩产按照 350公斤计算,料利用率按 40%计算,氮肥总用量=( = 亩 群体生育指标 高峰苗 (万) 成穗数(万) 成穗率 (%) 穗实粒数 千粒重 实际产量 设计 24- 25 22 85 45 际 52 2007年信阳市商城县 100亩连片 号实收平均亩产 2008年信阳市商城县 10000亩连片 号实收平均亩产 2010年河南省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农业部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 12个,省级万亩示范区 21个, “种三产四”万亩示范区 17个; 超级稻示范 6个县 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程 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已成为河南水稻栽培的主导技术(高产创建、超级稻推广) 2009年全省合计推广 均亩产 增 加 百亩核心区平均亩产稻谷 加 ; 千亩示范方平均亩产 增 2010年不完全统计应用推广近 100万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