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参考版.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81391099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1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首先区别语言和言语的是索绪尔说话(言语)语 言含 义运用语言的行为(说)和结果 (话),具有一定的个人因素,因 人而异由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 种符号系统,对一个民族来说只有 一套关系:1+1+1+1+1+1 = 1(无数的“说话”)(说话的总和)句子(语言 交际的 基本单位)一句一句说,长短差别很大词 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长度、数 目可以无限不同的句子所包含的词有限;组合 句子的规则有限说话自由,不受时间、地点、动 机等限制但以语言的共同规则 作为活动基础,不能自由规范和决定说话,使说话在选择材 料、遵循规则等方面必须服从社会 习惯语言与言语的区别1、从运用角度来说言语是自由的;语言是不自由的,有规则的2、从语言学角度分析 言语包括:张口说话的动作(言语动作)说话代码(语言)f确定的部分说、写、想的话(言语作品)3、从表现形式看 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社会的,有共同性和社会性4、从哲学角度看言语是具体的、个别的;语言是抽象的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运转规则试举例说明语法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组合关系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就是组合 关系。

      组合关系直接体现了语言的结构规则要求f横向线条性聚合关系定义:语言组合结构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几个具有相同作用的单位符号之 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聚合关系其实就是具有相同功能特点的一群符号之间的关系,由于它们的功能相同,所 以在同一结构中可以互相替换,替换后虽然具体内容有所改变,但功能与结构关系没有变 化f纵向替换性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组成语言系统的一个纲,是我们观察、分析、归纳错综复杂的语言 现象的一把总钥匙,对于语法分析同样如此举例组合关系侧重的是符号和符号怎样组合成一句完整的话;聚合关系侧重的是如何替换现有 符号创造出更多的句子词造句过程:立出句子结构(组合规则)f选择适当组的词(聚 合规则)f句子在其规则作用下产生二、掌握8 个元音 见书 56必须掌握 音标 名称[ i ] 前高不圆唇 [u ] 后高圆唇 [ ] 后半低圆唇辅音表 见书 61三、归纳音位的原则(对立 、互补 、 相似)掌握定义,会举例, 参考书本音位归纳目的:将具体语言中无限的语音归纳成数目确定的音位1、 对立原则两个或几个音素如果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相互替换后会产生意义上的差别,这几个 音素就形成一种对立关系。

      对立是鉴别一个音素能否成为一个音位的最根本的原则,是划分音位的主要根据汉语:/k/、/k/分属不同音位/丫/、/k测属于同一个音位姑” [ku]、“哭” [k 'u] —— 对立——/k/、/k俩个音位 “哥哥”[k g ]、[k k ]——不对立——JkK /丫/归纳为一个英语:ski[sk?i:]、[ski:] 不对立 /k/、/kT合并一个gilllyil]、kill[kil]——对立——/k/、划分两个2、 互补相似原则同一语言或方言中,几个相似或相近的音素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但出现环境各 有分工,分布状况处于互补关系之中这些音素都可以作为同一音位的变体归并起来 其中,语音相似或相近是非常重要的(音感特征)如普通话[a、A、a、可:a为前元音、A为单元音、a为后元音、E用在[i]和韵尾[n]之间 f分布互补,可归并为一个音位[i>n>!]三者在普通话中形成互补分布,且三者在发音上具有相似性f可归并为一个音位3、 随意替换性原则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可以自由替换而无辨义作用的若干音位可以归并在一起语音上不同的 音素在同样的语音环境中出现,并且在一切活语言环境中可以彼此替换,没有功能差别。

      普通话[u] [U]、[w]是/u的变体;方言[n][堤/n的变体任何音系中,一个音位内的所有变体与另一个音位内的所有变体相互具有辨义作用-所以 对立性原则是最根本的互补相似性原则将条件变体加以合并; 随意替换性原则将自由变体加以合并四、音位的分类*音质音位和超音质音位(音位音质和非音位音质) 掌握定义,重要是调位一) 音质音位音质音位:根据音质特征所构成的功能差别来考虑,从音质辨义的角度归纳出来的音位 音质音位主要指元音、辅音音位音质音位在语流中总是按出现时间先后一段一段地排成线性序列,所以又叫做音段音位二) 超音质音位或称非音质音位超音质音位:根据音高、音强、音长的特征归纳出来的功能差别单位超音质音位主要指 调位、时位、量位超音质音位不局限于一个音的音位,常附在音段音位的序列上面,所以又叫做超音段音位1、 调位具有辨义作用的音高构成的功能差别单位,由调位变体组成 调位是汉藏语系语言的重 要特点,成为区别形位、词位的语音形式的重要标志一个音节调位不同,语音形式不同, 意义不同1) 不同语言或方言中调位的数目不同2) 方言调位最少的是河北滦县话,较多的是广西玉林话3) 普通话有4个调位*4种音高对比模式(高平、中升、降升、高降)五度标记法:/55/、 /35/、/214/、/51(/ 4)邻近调位相互影响会产生条件变体,通常用典型调位变体来表示调位。

      如/55/(包括/44/、/35/等一般变体)2、 量位(重位)具有辨义作用的音强构成的功能差别单位1) 由量位变体组成Perfect adj完美的v.使完美 rebel 反叛的v.反叛 Subject n.学科 v.使隶属object n.物体v.反对refusen.垃圾 v.拒绝(2) 构成量位的音强是相对的,通常重读音节要读重些3) 一般只有具备自由重音的语言才可能有量位,重音位置固定的语言由于不能形成对立 差别因此无量位如:法语的重音在最后一个音节;芬兰语的重音在第一音节;波兰语的重音在倒数第二 音节4) 汉藏语系多属非重音语言一般音强不能造成功能差别 普通话的轻声比较特殊,它有辨义作用,是一种弱化音节,与音高、音长、音质都有关系3、时位具有辨义作用的音长构成的功能差别单位1)它也是由时位变体组成(长短也具有相对性)(2)英语中明显的长短元音的差别可看成时位的对比如:sit[sit] fseat[si:t](3)我国广州话和少数民族语言中有这种对立辅音的长短差别也可以形成时位如:广州话:“蓝”Aa: ——“林”/lam/爱沙尼亚:“亚麻Mina/—“城市”/lin:a—”至城市w/lin::a/(4)普通话一般没有时位。

      元音长短差异表现在个别“儿化韵”中,但无普遍意义2. 语流音变的主要情况常见的语流音变情况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 增音等语义的内容和性质一、语义的定义1、 意义:日常生活中,意义的含义很多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意义是各种各样的符号所标记的内容2、 语义:从语言学角度看,具体语言的特定符号标记的内容 语言符号包括静态的备用单位和动态的组合单位两大部分,其所表达的内容都属于语义f语义的复杂性3、 词义: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 词义就是一个词所代表的意义,它是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固定下来的人们对某一客观事物、现象的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和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2、语义特征的比较:火: [+现象, +亮度, +温度, -速度, +形体, ……]光: [+现象, +亮度, +温度, +速度, -形体, ……]看: [+凭借眼睛, -被动感知, +自主, +可控, ……]看见: [+凭借眼睛, +被动感知, -自主, -可控, ……]2)比较分析对各义位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共同特征和区别特征(主要目的)\对比词 义素符号\鞋>1.靴子袜子服饰+++穿在脚上+++走路时着地++—有筒—++3)描写(采取方法进行进行表达) 语义学家提出“元语言” 理论:从人类认识结构中分解出来的语义成分,描述自然语言和人 工符号。

      方法:直接把分析出的义素组合在一起,用[ ],用符号进行区分也可通过图表和专用符 号来表示f如“大”:f [+体积][+面积][+数量][+强度][+超出一般]“骒马”: [-雄性]([+雌性])[+成年]4、义素分析的模式(一)名词模式{义项}=[属性1、属性2・・・・・・属性n、类属] 例:鞋、靴子、袜子(二)动词模式 {义项}=[主体、方式、客体、动作、因果]例:娶、嫁、入赘(三)形容词模式 {义项}=[范围、方面、程度、性状]例:凉、冷、热、烫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一 词义概括性的三种重要表现: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二 词义的各种关系:一词多义、同义关系、反义关系1 同义关系:分析同义词共同义素、相异义素如忠诚 诚实忠贞 老实2 反义关系:相对反义和绝对反义 甲与乙是丙中的两个对立的成员有的对立,中间留下空白,可以插进别的成员例如“大”与“小”可以插入“中”有的对立属于非此即彼的性质例如“整体”和“局部” “内政”和“外交”图见书 1343 语义角色的 8类:施事、受事、与事、主事、致事、工具、方所、时间4 语气四种: 陈述、疑问、祈使、虚拟5 语境包括物理语境、话语语境,共同背景知识语境(百科知识)。

      6 文学作品中的言内意外,如分析“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言外之意7 言语行为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例如,教师在 课堂上对学生说,“请大家把书翻到第 8 页教师运用语言单位和规则,说出有意 义的句子,这是言内行为教师说出这个句子是对学生的一种要求或指令,要使听话者做 一件事情,这是言外行为最后,学生听到教师的话,做出相应的行为,这是言后行为8 在这三个环节中,言语行为研究的最关注的是言外行为,很多情况下,言语行为就是 指言外行为9 言语行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阐述、命令、请求、询问、感谢、道歉、祝愿、承 诺、宣告等等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一 文字1 定义:文字一词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一个一个的字,一是对语言的再编码,是语言 的书写/视觉符号系统2 文字产生前的记事方式:实物记事(包括结绳和讯木)、图画记事、刻画符号3 早期的文字:原始的图画文字4 图画记事一般认为是文字产生的前身5记事图画与原始的图画文字,关键的一个区别在于是否用借音的办法扩大文字所能够 记录的语词的范围6 根据字符与所记录的语言的关系,可以把文字分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表音文字又 叫做“拼音文字”或“字母文字”表音文字还可分为音位文字,如拉丁字母、英文;辅音 文字,如阿拉伯文;音节文字,如日本的假名。

      7 口语和书面语的这些差别是由表达媒介的不同决定的,它们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的 风格变异8 网络用语与书面语的冲击?如何解决?第七章 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人际接触 语言接触 语言分化 语言演变一 语言演变的两大特点 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渐变性:语言是全社会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的交际工具,不能像机器那样停止运转,进行大 修语言的演变只能因势利导,任何权威想要凭一己的意志改变语言的规则,是怎么也不 可能的交际要求语言保持稳定的状态,不允许它一下子发生大的变化但是,另一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增长的交际需要又不断地促使语言发生变化稳固和变化这两个对 立的要求都是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性质决定的所以语言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的方式,不 允许突变不平衡性:1 语言三要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