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星级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doc
5页以星级激励性以星级激励性评价促进评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生健康成长”” 研究方案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的提出 过去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大都“重结果轻过程” “重学习成绩轻全面素质”“重班主任操作轻任课老师参与” ,以至于不了解学生的过去,也不重视学生的现在,更不着眼学生的未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铺开,建立一种多样化、多角度的激励性评价体系势在必行近几年来,我校办学质量不断提高,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与好评,被评为邵东县示范初级中学、县教研教改先进单位,课题《德育工作低效诱因分析与对策》 《实施反思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先后获县一等奖、省三等奖,在教师的教育与教学管理上,我们探索了不同的途径,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在对学生的评价管理上,还存在不足2011 年,我校被县教育局确定为县级课改样板学校,根据《邵东县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为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校在探索一套适合本校实际、学科教学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新课堂管理模式,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在实施课堂教学老师的“教”发生改变的同时,我们更为关注学生“学”的效果,因此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学生激励性评价体系成为我们研究探讨的重点。
我校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建立了 “星级晋级”激励性评价方案我们以“星级晋级”为激励手段,实施多元化、多角度的激励性评价,旨在通过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和引导,在一定目标指引下以“星级晋级”为激励手段,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政策法规依据新《课程实验》中指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在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星级晋级”激励性评价注重“了解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着眼学生的未来” , “星级晋级”激励制度追求的不是一个精神结论,更不是一个等级分数通过评价追求的是更多地体现对学生发展的关怀,激励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更好的自我完善2、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多种智能,这些智能的发展往往并不平衡,这就造成了学生差异的存在,多种智力因素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分析发现这些优势,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天赋才能得到承认发展,把他们的智慧潜能充分地开发和利用起来。
教学评价应该适应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差异地发展,最终使学生获得有差异的成功3、教育学依据以素质教育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互动关系是当前教育理论的基准,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能动性,这是重要的教学原则所以在评价中要确立教与学相互统一的教学评价依据4、心理学依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麦克里兰德在其菱《成功动机》中提出这样的观点:“由于儿童具有为数不多的跨文化问题要解决,因而形成一组较稳定的常见动机,其有力求成功的动机,交往动机等 ”教学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交际场所,如何提高思维交际、语言交际、思想交际等,这对培养学生感知、思维等智力因素和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超越、自我教育的能力和自我获得成功的动机是悉悉相关的,因此课堂评价要引进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评价,这是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原理的三、课题研究中的有关概念界定三、课题研究中的有关概念界定“星级评价”是借鉴了星级酒店评定的一些做法,具体规定了学生成长星级的划分条件、评定规则及活动管理制度,用星的数量表示学生素质形成的高低学生健康成长”是指学校教育必须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出发,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面向全体学生,并重视学生的个性特征,注重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一)研究目标通过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和引导,在一定目标指引下,以“星级晋级”为激励手段,实施多元化、多角度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二)研究内容1、 “星级晋级”内涵 “星级晋级”中“星”由“红星”与“空星”组成, “红星”为奖励星,代表荣誉与收获, “空星”为警示星,代表对学生过失的一种警示每获十颗“红星”便可晋升为一个“金牌” 2、 “星级”评价的标准 (1)闪光的足迹 A、各级各类竞赛获奖B、学生作品发表 (2)耕耘的收获各学科每单元、期中、期末测试成绩在班级中保持优秀或进步较快的学生均可获得红星,由各学科老师奖励 (3)良好的表现 A、课堂表现近一周来上课认真发言积极合作能力特别强又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可获得红星,各学科老师颁发B、作业表现近一周来能按时完成作业书写清楚工整质量较高可获得红星,由各学科老师颁发C、日常行为表现 做好人好事并被学校表扬可获得红星,由班主任颁发 D、以上细则各班主任可根据各班具体情况和工作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动 3、星级晋级的使用与管理 (1)各班张贴学生评星栏,及时更新学生所获红星奖励。
(2)教师奖星要有登记,方便查询 五、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五、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一)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积极进行自身实践,在实施过程中,保持观察与分析,根据实施情况不断修正方案,进行实验总结2、观察法:在实施中注意观察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和学习表现,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3、案例研究法:将成功的学生进步案例积累起来,做出分析,总结出一般结论或特殊性结论 4、经验总结法:定期将教师课题实施中的经验进行交流总结,探寻规律,指导下一步的实践二)研究过程本研究共分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结题阶段三个阶段:准备阶段:2012 年 4 月——6 月,组建研究班子,组织课题组成员培训,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论证工作,确定课题组人员并明确分工,做好实验前的相关准备,制定阶段实施计划实施阶段:2012 年 9 月——2013 年 3 月,具体开展阶段性研究,及时总结反思,不断修正研究方案定期组织教师交流,发表相关论文,注意过程性资料的积累结题阶段:2013 年 4 月——2013 年 6 月,整理并分析研究成果及相关资料,撰写结题报告,召开结题会六、研究措施六、研究措施1、成立课题中心组为了使课题统筹地、有效地运行,学校将成立课题中心组,从各教研组中抽出骨干教师和有潜力的青年教师若干名组成中心组,以帮扶结对的形式,带动一批有潜力的青年教师进行课题、课堂教学等方面的研究,从而使课题中心组真正在学校中起到带动作用。
2、制订详细的培训制度,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新课程各学科、各学段的不同培养目标,让教师们明白这种评价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把学生放在“人”的位置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评价和为他人评价,及与他人互评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3、通过多种形式组织教师进行交流对话,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1)举办教学开放周、学科教学观摩研讨活动2)专题交流会教师围绕共同的话题进行畅谈或以中心发言人的形式,将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过程与其他成员进行探讨,以了解借鉴他人不同观点七、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七、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1、加强领导,强化实验管理与指导,成立课题中心小组,校长亲自负责并参与学校实验工作,从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积极支持,保证实验工作顺利进行课题领导小组:组长:刘德斌副组长:申君成员:赵旭光、龙成斌、龚聪求及全体班主任2、建立实验规章制度为保证课题实验的有序进行,建立并完善实验人员管理制度、实验人员学习培训制度、实验资料管理制度、实验过程管理制度、经费管理制度等八、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及预期成果八、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及预期成果1、条件分析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长负责课题研究的具体指导,能有力的保证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2)课题组成员长期从事基础教育一线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且团结协作精神强,科研意识浓,教育教学成果丰富,所有成员都曾有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或获奖3)完善的制度管理,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保证研究落到实处,并定期对课题的进展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和调控4)经费保障学校将设立专项研究资金,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2、预期成果(1)获奖、发表论文 20 篇2)出版校本刊物《在路上——我的成长故事》 (每学期一册)(3)课题结题报告一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