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教放生文化.doc
4页寰宇为我放生池浅谈佛教放生文化关键词:佛教、放生、环境、文化【摘要】本文以放生文化为实质,以佛教文化为基础,重点介绍了放生的 历史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现代放生文化,强调了放生文化与 佛教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为解决当今放生文化的困扰提出了 分析及建议正文】每当人们想到“放生” 一词,总会把他和佛教联系在一起放生 文化是佛教中“轮回因果,救济众生”的一个具体仪式;佛教也是放 生文化“众生平等,大慈大悲”的精神内核读懂放生文化,也就从 一个侧面读懂了佛教放生历史放生文化的起源源于佛教徒本身内在的解救其他生命危难痛苦 的自发情感可被后世佛教徒奉为放生根据的经典,恐怕就是《梵网 菩萨戒经》《梵网菩萨戒经》中提到:“二十,佛子,菩萨应怀孝慈, 广行放生一切男子曾为我父,一切女人当过我母,我常轮回悉缘彼 体,故六道众皆我父母若杀食之,即杀父母及我故身一切地水是 我先身,一切火风乃我本体故常放生亦教人放,乃久受生常住之法 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行救护解其苦难应当常讲菩萨戒律,教化救 度一切众生父母、兄弟往生之口,应请法师讲菩萨戒,以此福德资 助亡者,使之见佛生天、人中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I这就是放生 的理论依据。
以此为理论依据,许多佛家著作都著有放生故事如《金 光明经》《六度集经》《大唐西域记》中就有有关放生的记载在他们 的故事中,主人公都提倡放生并身体力行,由此获得了心灵的净化与 满足从佛教教义来讲,他提倡“众生都有佛性,人人既可成佛动 物作为众生之一,有寿命相,当然也可成佛2所以,放生动物也自 然属于助他人成佛的善行了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尤其在魏晋南北朝之时,提倡断肉食,不 杀生放生的传统和习俗便渐渐传开在隋唐时期得以传承和发展 隋代天台宗创始人智颖曾经在江浙一带向沿海的渔民宣传放生思想, 当时许多渔民受他的影响,舍扈梁63座为放生池,对这一带的民俗 影响很大隋唐时期,素食制度在全国普遍流行素食是落实不杀生 戒的有力保证素食的根本目的是在生活中培养人的慈悲佛性,尊重 生命、爱护生命素食对于保护动物的多样性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佛教的内律规定,在万物生长迅速的三个月里佛教徒要结夏安居这 三个月里佛教徒要居寺修行,避免外出,以免伤害生灵中国佛教 徒的安居时间一般是从农历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出土的敦煌文书表 明,在唐五代时期的敦煌,结夏安居制度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这对护 生非常有利在佛教的影响下,放生和护生的观念逐渐为社会各阶层 所接受。
3—些信佛的封建帝王大力提倡放生和护生南朝时的梁武 帝萧衍特别崇尚佛教,自己终生素食,并大力推行素食,可以说对中| :释慧律法师《梵网经菩萨戒木》民国85年9月第二版第21页2圣凯《暴殄天物圣所哀一放生》《枇界宗教文化》2001年01期 彳明成满《中国古代的放生文化》《中国宗教》2007年07期 国佛教素食传统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以佛教徒和皇帝的双 重身份,接连颁布“断酒肉文J “论酒肉敕J “喝断肉律”、“禁牺牲文" 等诏令既用佛教戒律,又用强制的行政命令,禁止食用酒肉,甚至 不许用畜禽作为祭祀用晶,这对护生有极大的帮助文人雅士也深受 放生和护生观念的影响,他们的放生行为在诗文中多有体现如诗僧 齐己写有《放鹭鹭》一诗:“洁白虽堪爱,腥膻不奈何!到头从所欲, 还汝旧沧波4从诗文中可看出,这是一个被动的放生行为,是嫌鹭 鹭腥膻才放生的自唐代以后,民间的放生活动非常流行民间大规 模的放生活动一般集中在岁末、佛诞日、安居结夏等日子里举行放 生的地方,一般都选在天然湖泊或江河届时,社会各阶层人士络绎 不绝地来到放生之地,举行隆重热闹的放生会由此可见,古代社会, 尤其是在五代隋唐时期,从上至下无不热衷于放生活动,这个佛教在 中国的广泛传播有很大关系。
现代放牛时至今日,放生文化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放生活动也在历史的长 河中不断变化,时至今日在中国民间,放生已经成为汉传佛教重要的 佛事活动之一每逢佛菩萨的诞口,放生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说 过去放生仅仅是一种慈悲精神的体现,那么到了今天,放生活动同时 具有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然而,在全球化,商晶化的今 天,由放生所带来的问题随之而来:民众盲目放生,随意放生,不经 “审视"、不受约束的放生,是导致外来物种入侵,取代当地物种,使 整个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失控,严重危害自然生态环境,破坏自然界 生态的平衡;还有一些人为了自己消灾祈福而去放生;一些人为了生 意顺利而去放生;一些人为了将来生命有好的归属而放生,这些庸俗 的心态替代了原本慈悯众生的纯净心情至于放生动物则成为所谓 “放生善人们”的牺牲品;更有甚者,甚至受金钱蒙蔽,开发出预订放 生物种的商业行为,每年为了满足佛教徒大量放生的需求,很多不法 商贩大势的收捕鸟类、鱼虾等储存后,卖给佛教徒,从中获利,发家 致富这些所谓的放生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杀主的表现新的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规范当今社会的放牛现象呢?其 实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不过两种:佛教徒放生的不正确方法和非佛教 徒的世俗动机。
前者很好改变,只要通过适当的放生时间以及场合, 少量放生当地物种就可以行善,拯救受伤鸟类就地放生、濒危保护动 物圈养就是很好的例子后者的改变则需要很大努力,毕竟这个市场 还会长久稳定的存在这就要依靠我们所谓的“佛教徒”提升自身修 养,真正的去体味佛法中“众生平等,普度众生”的精神境界这样 才能够让整个寰宇作为我们的放生池,人与自然和谐生活,不再有放 生的需要,也就真正达成了放生的目的。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