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气管道安装工艺标准.doc
11页燃气管道安装工艺标准 QB/xxx-C-03-20011 适用范围1.1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所指的公用管道工程中燃气管道施工准备、预制、安装和检验验收1.2 燃气管道安装除应执行本安装工艺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的标准、规范的规定2 引用标准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JJ33-893 施工准备3.1 材料准备3.1.1 管道材料入库应登记人帐,检验合格的管道材料做好标识3.1.2管道材料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无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的产品不得使用对特征数据有异议的材料,应进行复验或必要的分析,异议未解决前,管道材料不得使用管道材料必须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应符合下列要求,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1)无裂纹、缩孔、夹渣、折叠、重皮等缺陷; (2)锈蚀、凹陷及机械损伤的深度,不超过产品相应标准的壁厚负偏差; (3)螺纹、密封面、坡口的加工精度及粗糙度应达到设计要求或制造标准; (4)有产品标识3.1.4 工作温度低于-20℃的钢管及钢制管件应有低温冲击韧性试验结果,否则应按相应标准的要求进行试验,其指标不得低于规定值的下限。
3.1.5铸铁管租铸铁管件的性能和检验应符合现行标准的要求,且出厂前应做气密性试验3.1.6普通铸铁管承插接口使用水泥作密封填料时应采用425标号以上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膨胀水泥; 在寒冷季节施工时,宜采用325标号以上的早期强度高的水泥; 当管道接口可能受化学腐蚀时应按设计要求采用325标号以上耐蚀水泥所采用水泥的品质要求和检验,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3.1.7在有效保管期内的水泥,使用前应确保不受潮、不变质、不混杂其它物质3.1.8在使用铅作密封填料时,要求含铅量大于99.9%,其技术要求及检验应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3.1.9接口密封使用的油麻丝,应采用纤维长、柔性好、不含杂质的亚麻、线麻、白麻,浸没于柴油或性质类似的矿物油内,取出后风干而成3.1.10在使用橡胶密封圈密封时,其性能必须符合燃气输送管的使用要求3.1.11阀门安装前,应逐个进行壳体压力试验和密封性试验试验压力分别为1.5倍的公称压力和1.1倍的公称压力(0.6MPa气压)3.1.12安全阀应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调试,启闭试验不少于三次,调试合格后,及时铅封3.1.13焊条和焊丝,应有制造厂质量证明文件使用前焊丝应进仔除锈、除油脂等处理,焊条应进行烘烤和保温处理。
3.1.14进行复验的管道材料,应有复验证明文件3.1.15建立材料发放台帐3.2 技术准备各种技术文件发放必须有台帐配管施工图纸应经审核必要时,组织与配管有关的专业进行图纸汇审填写图纸审核或汇审记录3.2.3设计针对图纸审核或汇审及配管特殊要求进行设计交底,发会议纪要3.2.4根据设计文件、标准规范、施工组织设计等编写施工技术方案3.2.5施工技术方案审批后应进行交底,填写方案交底记录3.2.6施工前,确定预制深度3.3 检验准备确定质量检查的控制环节和控制点编制无损检验工作量表,填写无损检验委托单,交检验部门3.3.3单线图上标出所有焊口编号统计配管工程量3.3.5划分配管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3.4 机构准备 发布项目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体系人员任命书3.5 现场准备预制厂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布置,施工机具按要求维护修理3.5.2水、电、气(汽)按要求接通,临时道路按要求铺设3.5.3施工前,施工单位会同建设、设计及其它有关单位共同核对有关地下管线及构筑物,必要时开挖探坑核实在施工区域内,有碍施工的已有建筑物和构筑物、道路、沟渠、管线、电杆、树木等,由施工单位与有关单位协商处理。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或雨季施工时,应采用降低水位或排水措施,及时清除沟内积水管道沟槽应按设计所定平面位置和标高开挖人工开挖且无地下水时,槽底预留值宜为0.05~0.10m; 机械开挖或有地下水时,槽底预留值不应小于0.15m管沟沟底宽度宜符合下列要求:(1) 铸铁管、钢管(单管沟底组装)宜遵守表3.5-1的规定;表3.5-1 沟 底 宽 尺 寸管的公称直径 (mm)50-80100-200250-350400-450500-600700-800900-10001100- 1200 1300-1400沟底宽度(m)0.60.70.81.01.31.61.82.02.2(2) 钢管(单管沟边组装)可按下式计算:a=D+0.3(2.2.2-1) (3) 钢管(双管同沟组装)可按下式计算:a=1D+2D+s+c(2.2.2-2)式中:a 沟底宽度(m) D 管外径(m) 1D 第一条管外径(m) 2D 第二条管外径(m) s 两管之间的设计净距(m) c 工作宽度(m)(当在沟底组装时,c为0.6; 当在沟边组装时,c为0.3)。
3.5.8 梯形槽(如图 3.5-1所示)上口宽度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图3.5-1 梯行槽横断面 b=a十2nh式中: b 沟槽上口宽度(m) ; a 沟槽底宽度(按表3.5-1确定)(m); n 沟槽边坡率(边坡的水平、垂直投影的比值); h 沟槽深度(m)3.5.9 在无地下水的天然湿度土壤中开挖沟槽时,如沟深不超过下列规定,沟壁可不设边坡 (1)填实的砂土和砾石土1m; (2)亚砂土和亚粘土1.25m; (3)粘土1.5m; (4)特别密实的土2m3.5.10 土壤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无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良好、挖深小于5m且不加支撑的沟槽,其边坡坡度可按表3.5-2确定 表3.5-2 最大边坡坡度要求(不加支撑)土壤名称边坡坡度(1:n)人工开挖并将土抛于沟边上机械开挖在沟底挖土在沟边挖土砂土1:1.001:0.751:1.00亚砂土1:0.671:0.501:0.75亚粘土1:0.501:0.331:0.75粘土1:0.331:0.251:0.67含砾土卵石土1:0.671:0.501:0.75泥炭岩白垩土1:0.331:0.251:0.67干黄土1:0.251:0.101:0.33注:l 如人工挖土不把土抛于沟槽上边而随时运走时,则可采用机械在沟底挖土的坡度。
2 弃土堆置高度不宜超过1.5m靠房屋墙壁土时,其高度要求不超过墙高的1/3,弃土与沟边应有安全距离3.5.11 在无法达到条的要求时,应用支撑加固沟壁对于不坚实的土壤应作连续支撑,支撑物应有足够的强度3.5.12 局部超挖部分应回填夯实,当沟底无地下水时,超挖在0.15m以内,可用原土回填夯实,其密实度不应低于原地基天然土的密实度;起挖在0.15m以上者,可用石灰或沙土处理,密实度不低于95%当沟底有地下水或沟底土层含水量较大时,可用天然砂回填3.5.13 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开挖,不宜在雨季施工开挖时应在槽底预留0.03~0.06 m厚的土层进行夯实处理,夯实后沟底表层土的干容重一般不小于1.6×103 kg/m33.5.14 沟底遇有废旧构筑物、硬石、木头、垃圾等杂物时,必须清理干净,然后铺一层厚度不小于0.15 m的砂土或素土,并整平夯实3.5.15 对软弱管基及特殊性腐蚀土壤,应按设计要求处理4 安装工艺4.1 预制工艺依据单线图领取施工材料,领料人签字弯曲度超差的钢管,应在加工前进行调直钢管冷调在常温下进行,适用于弯曲程度不大或公称直径小于50mm的营子手工调直时,用锤击弯曲部分,捶击点不得与支点重合,对薄壁管子应在捶击处加垫,以防凹瘪; 机械冷调直时,用专用设备。
热调直时,应将钢管弯曲部分加热,碳素钢加热到800℃~1000℃,平放在平台上往复滚动,使其自然调直4.1.5钢管按下列方法切割: (1)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50mm的碳素钢管,一般用切管机切割; (2)用氧乙炔焰或等离子切割时,必须将切割表面热影响区除去,其厚度一般不小于0.5mm加工的坡口不得裂纹、重皮、毛刺、凸凹等,并应对坡口及其两侧10mm范围内的油、漆、锈、毛刺等污物进行清理,清理合格后应及时焊接4.1.7管道组成件组对时,应使内壁平齐,其错边量不超过壁厚10%,且不大于2mm不等壁管道组成件组对时,当内壁错边量超过4.1.7条的规定或外壁错边量大于3mm时,应按图4.1-1的尺寸进行修整图4.1-1图4.1-2 焊件坡口形式注:用于管件且受长度条件限制时,图 (a)①、(b) ①和(c)中的15°角可改为30°角4.1.9管子对口时应在距接口中心200mm处测量平直角,当管子公称直径小于100mm时,允许偏差为1mm;当管子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00mm,允许偏差为2mm全长总偏差不得大于10mm4.1.10 管道焊接时,要符合相应的管道焊接工艺标准中的规定1管道焊缝的无损探伤数量,应按设计规定执行。
当设计未规定时,按相应规范执行 对于穿越铁路、公路、河流、城市主要道路及人口稠密地区的管道焊缝,均必须进行100%的无损探伤4.1.12管道加工预制后,应做好编号与标志,做好防锈、涂漆及防护保管工作4.2安装工艺安装的一般原则: (1)先地下后地上; (2)先大管后小管4.2.2安装前,必须对管线的内部清理4.2.3管道的焊缝位置应避开应力集中区,便于焊接、热处理及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直管段两焊缝间距不小于150mm,且不小于管子外径; (2)焊缝距弯管的起弯点不小于100mm,且不小于管子外径; (3)环向焊缝距支、吊架的净距不小于50mm; (4)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4.2.4管道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坡度指向疏水点或放净点拧紧螺母时应对称均匀把紧,大于M14的螺母一般应按下列三步拧紧,小于或等于M14的螺母,可省去第二步 (1)对称拧紧; (2)间隔拧紧; (3)顺序拧紧紧固后的螺栓其外露的螺纹长度不大于两倍螺距,与螺母外端面平齐为佳双头螺栓两端的外露长度相近铸铁管安装前,应清除承插部位的粘砂、铸瘤、毛刺、沥青块等,并烤去其沥青涂层。
4.2.8承插式接回应符合下列要求: (1)沿直线敷设的铸铁管道,承插接口环形间隙应均匀,其值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表4.2-1 承插口环形间隙及允许偏差公称直径(mm)环形间隙(mm)允许偏差(mm)75~20010+3-2250~4505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