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喀喇沁旗腾达建筑石料矿2022年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计划书.docx
86页喀喇沁旗腾达建筑石料矿2022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计划喀喇沁旗腾达建筑石料有限公司二 〇二二年二月目 录第一章 矿山企业情况 2第一节 矿区基本情况概述 2第二节 矿山基本情况概述 8第二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主要治理内容及部署 13第一节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及面积 13第二节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量 18第三节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 33第四节 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36第三章 上年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总结 48第一节 上年度已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区域(到界可治理的区域)及面积 48第二节 上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完成工程量 48第三节 上年度基金提取情况及基金使用情况 48第四节 存在的问题 48第四章 本年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计划 49第一节 本年度生产计划 49第二节 本年度应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区域 49第三节 本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恢复的面积、地类 50第四节 本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 50第五节 本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计划完成工程量 51第六节 本年度基金拟提取情况及基金拟使用计划 51第七节 经费预算 51附 图附图:2022 年度拟开展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区域的位置及措施矿山基本信息表矿山企业基本信息矿山名称喀喇沁旗腾达建筑石料矿采矿权人喀喇沁旗腾达建筑石料有限 公司法人代表谢靖伟采矿许可证号C1504002009117120042916发证机关赤峰市自然资源局有效期限2020 年 2 月 10 日-2022 年 2 月 10 日发证日期2021 年 7 月 2 日矿区地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十家乡上烧锅村经纬度坐标东经:119°03′35″~119°04′01″;北纬:42°02′09″~42°02′23″经济类型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规模中型开采矿种建筑用石料(凝灰岩)采矿方式露天开采矿区面积0. 1880 平方公里生产现状停产建矿时间设计生产能力5 万立方米/年设计服务年限10.6 年实际生产能力5 万立方米/年剩余服务年限10.6 年开采深度856m 至 800m查明资源储量110.88× 104m3剩余资源储量100.88× 104m3矿区范围拐点坐标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拐点编号XY14655852.430040422356.290024655847.190040422686.260034656247.140040422692.610044656256.820040422082.6700基金计提基金使用未使用矿山企业联系方式联系人谢靖伟号通讯地址喀喇沁旗十家乡上烧锅村邮编固定E-mail1第一章 矿山企业情况第一节 矿区基本情况概述(一)矿区自然地理喀喇沁旗腾达建筑石料矿位于喀喇沁旗旗政府所在地锦山镇北东约 50km 处的上烧锅村,行政区划隶属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9°03′27″~119°03′54″;北纬:42°00′ 13″~42°01′21″。
矿区南距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 4km,西距喀喇沁旗旗政府驻地锦山镇 50km, 赤承高速在矿区西侧 20km 处通过,赤凌一级路在矿区西侧 1.5km 处经过,县道 (平牛线)在矿区南侧 3km 处经过,青上线乡村道路在矿区内穿过,矿区不再 主要交通干线可视范围内,矿区与主干道有简易硬化道路相通,交通较为方便(见交通位置图 1- 1)2图 1-1 交通位置图3(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1 、地形矿区地形总体为南东高北西低最高海拔标高 936m ,最低海拔标高 755m,最大高差 181m ,地形坡度一般,一般 20°-35°2 、地貌根据矿区地貌形态特征,将矿区地貌形态类型划分为低山地貌,低山地貌形态中包含微型地貌沟谷1)低山(Ⅰ)分布于矿区东侧大部分,山顶浑圆,地表主要为风化破碎的残坡积松散堆积物,在矿区范围内大面积分布,厚度 0.3-3m 矿区植被不甚发育(见照片 1- 1)2)沟谷(Ⅱ)分布于矿区西侧,沟谷走向近北东-南西向,沟谷宽缓,横截面呈“U”字型, 沟谷长约 4km ,宽 100-200m ,深 20-50m ,纵向坡度 1-3 ° , 沟谷底部为冲积物和残积碎石土等,厚度<5m(见照片 1-2)。
4照片 1- 1 低山地貌照片 1-2 沟谷地貌3 、地层区内出露地层简单,出露地层为白垩系下统白音高老组(K1b)、新近系中新 统汉诺坝组(N1h)及第四系全新统(Qh)1)白垩系下统白音高老组(K1b)出露于矿区中部及西部,岩性主要为流纹质晶屑凝灰岩岩石新鲜面呈灰紫 色、灰色,风化面呈灰、灰白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 石英晶屑及火山灰,其中长石为白色,呈厚板状,粒径为 1mm左右,含量为 11%; 石英呈烟灰色,尖晶状,粒径为 0.5mm 左右,含量为 6% ,火山灰胶结地层厚度大于 300m ,近地表处岩体风化破碎,厚度 0.2~1.2m2)新近系中新统汉诺坝组(N1h)出露于矿区北东部,岩层由火山熔岩组成,主要为玄武岩,新鲜面黑色、风 化面灰、浅灰黑色,隐晶质结构,致密块状构造,局部见气孔状构造成分主要 为斜长石和辉石,次要为角闪石及橄榄石地层产状平缓,呈单斜构造产出,总体走向 8~10 ° , 倾向 278~280 ° , 倾角 5~8 ° , 地层厚度 100m3)第四系全新统(Qh)分布于坡麓地带及沟谷中,岩性为残坡积粉土、砂砾碎石,粉土颜色呈浅黄 色至灰白色,由上向下颗粒逐渐变粗,分选性差,结构稍密- 中密,厚度变化大; 砂砾碎石呈灰-黑色,结构疏松,母岩主要成分为凝灰岩,磨圆度差,呈棱角-次棱角状,砂砾粒径多为2-4cm ,厚度一般0.3~3m。
4 、区域地质构造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Ⅰ), 内蒙台隆北东端(Ⅰ2), 喀喇沁断隆西侧(Ⅰ24)新生代构造运动以升降运动为主,并形成受断裂构造 控制的火山喷发,形成了新生代断陷盆地受各期构造活动的影响,区域内发育有北东向的褶皱构造和东西向、北东向和北西向的断裂构造5 、矿区地质构造矿区内褶皱、断裂构造均不发育凝灰岩矿没有表现出受到后期褶皱、断裂 构造的改造和破坏的现象在矿区范围内只显示地表凝灰岩矿风化破碎和较小的节理裂隙岩层呈单斜构造产出,岩层产状280° ∠6°6 、区域地壳稳定性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15),比照《中国地震 烈度区划图》(2015),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0g ,地震基本烈度Ⅷ度,地震运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该区地壳属于不稳定区7 、地下水类型及其含水岩组依据地下水含水介质和赋存条件,区内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和少量第四系沟谷冲洪积砂砾石、碎石孔隙潜水1)第四系沟谷坡洪积砂砾石、碎石孔隙潜水主要分布在矿区东部沟谷内,呈长条形分布,岩性为坡积粉土及砂砾石组成,第四系含水层厚度 0.3-5m接受大气降水及上游地下水补给,对矿床充水意义不5大。
2)凝灰岩孔隙—裂隙潜水分布在矿区大部,矿区内地表为基岩出露区,含水岩性为凝灰岩、玄武岩, 岩石裸露,风化程度较浅,节理裂隙发育,无构造破碎带矿区内未见泉、井出 水点,矿区富水性弱根据矿区水源井调查,本区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基岩裂隙 水 位 标 高 745m , 单 井 涌 水 量 可 达 30m3/d , 富 水 性 弱 , 水 化 学 类 型 HCO3—Ca ·Mg ·Na ,矿化度0.39~0.68g/L ,属于低矿化度弱碱性水8 、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严格受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控制,大气降水及侧向补给是矿 区地下水主要的补给来源,但由于本区的降水量稀少,蒸发强度大,大气降水直接渗入,补给地下水的水量有限,致使本区的地下水的富水性差矿区位于径流区,区内地下水在地形影响下,沿着岩石节理裂隙运移向低洼地带,再以潜流形式排泄矿区位于斜坡中下部,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地下径流,地形坡度较大,岩石裂隙较发育,有利地表(下)水排泄,地下水排泄条件良好9 、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开采矿体位于当地地下水位标高以上,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矿床主要充水 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富水性弱至中等,附近无地表水体,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和 构造破碎带富水性弱,地下水补给条件差,水文地质边界简单,根据本区的地下 水类型及埋藏条件,按照《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 ,矿 床水文地质勘探类型为第二类第一型,即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
10 、矿区工程地质特征根据《普查报告》,工程地质类型划分为两种1)松散岩类:分布于矿区西部缓坡、沟谷地带及东部的地表强风化带, 西部缓坡、沟谷地带岩性为粉土、砂砾石,呈土状、碎块状,承载力特征值 100- 120Kpa;东部的地表强风化带岩性为凝灰岩、玄武岩,呈碎块状,承载力特征值 130- 150Kpa2)坚硬岩类:分布于矿区东侧大部分区域,岩性为凝灰岩、玄武岩,岩质坚硬性脆,强风化层厚度为 0.3~1.2m ,下部为原生基岩,其岩性为流纹质晶6屑凝灰岩通过岩石力学试验结果,在饱和状态下其抗压强度为 82~108MPa , 代表值为 89MPa ,其抗压强度值皆>80Mpa按照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属于“坚硬岩 ”一类;岩体完整程度属较完整至完整工程地质条件良好3)新近系中新统汉诺坝组(N1h)出露于矿区北东部,岩层由火山熔岩组成,主要为玄武岩,新鲜面黑色、风 化面灰、浅灰黑色,隐晶质结构,致密块状构造,局部见气孔状构造成分主要 为斜长石和辉石,次要为角闪石及橄榄石地层产状平缓,呈单斜构造产出,总体走向8~10 ° , 倾向278~280 ° , 倾角5~8 ° , 地层厚度100m11 、矿区工程地质评价(1)软弱层分布与特征矿区内软弱层主要为地表岩石强风化层,岩石风化破碎,厚度 0.3- 1.2m,在矿区范围内大面积分布,风化严重,稳固性较差,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2)节理裂隙断裂分布与特征矿区内没有明显的断裂构造,只有稀疏的节理及小断裂存在,可能出现岩体沿构造面下滑,造成滑塌等现象3)风化带分布与特征根据本次工作实际调查结果,矿区内强风化层分布于矿区大部分,岩石破碎, 风化严重,稳固性较差;强风化层以下为新鲜岩石,块状构造,工程地质条件较好4)围岩稳固性矿体与围岩均为凝灰岩,矿体及围岩较完整、稳固,无其它明显软弱夹层12 、工程地质勘探类型及复杂程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