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水电勘察项目作业指导书.doc
50页水 利 水 电 工 程 地 质 勘 察 项 目 作 业 指 导 书(试 行)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红河分院2006 年 3 月—1—目 录0、序 .....................................................................................................................11、基本规定 .........................................................................................................12、勘察大纲 .........................................................................................................33、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外业工作 .........................................................................44、勘察报告 .......................................................................................................20附录 A 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取值 .......................................................30附录 B 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分类一览表 .......................................................37附录 C 围岩工程地质分类 ...........................................................................38附录 D 岩体地应力和岩爆的判别 ...............................................................44附录 E 外水压力折减系数经验取值表 ........................................................46—1—0、序随着院服务领域的拓展,近年来已开展了部分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项目,虽有大型和中小型各自的国标和行标,但从现在的市场运作情况看,水利与水电的勘察阶段不尽相同,并且与水利水电工勘规范的划分也不完全一致,为保证我院水利水电勘察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成果质量,使该类工作有的放矢,对各种条件下的主要问题能够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并能及时得以解决,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指导书主要针对现行市场运作条件下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而作,其它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及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按照有关规范和勘察任务书(合同)要求结合本作业指导书参照执行,部分未尽事宜以涉及的有关规范规程为准1、基本规定1.1 工程等别划分:按《防洪标准》 (GB50201-19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2000)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别根据工程规模、效益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按库容和装机容量划分为五等,按表 1 确定水利水电工程分等指标表 1防洪 治涝 灌溉 供水 发电工程等级工程规模水库总库容(10 8m3)保护城镇及工矿企业的重要性保护农田(10 4 亩)治涝面积(10 4 亩)灌溉面积(10 4 亩)供水对象重要性装机容量(10 4KW)Ⅰ 大 ( 1)型 ≥ 10 特别重要 ≥ 500 ≥ 200 ≥ 150 特别重要 ≥ 120Ⅱ 大 ( 2)型 10~ 1.0 重要 500~100 200~60 150~50 重要 120~30Ⅲ 中 型 1.0~ 0.10 中等 100~30 60~15 50~5 中等 30~5Ⅳ 小 ( 1)型 0.10~ 0.01 一般 30~5 15~3 5~0.5 一般 5~1Ⅴ 小 ( 2) 0.01~ 0.001 <5 <3 <0.5 <1—2—型备 注 1、水库总库容指水库最高水位以下的静库容;2、治涝面积和灌溉面积均指设计面积。
其中一、二等执行 GB50287-99,其余执行 SL55-20051.2 勘察阶段划分1.2.1 按现行的勘察规范 GB50287-2008 和 SL55-2005,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阶段划分为:规划、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及技施设计四个阶段;1.2.2 水利部门的现勘察阶段划分为: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招标、施工详图 6 个阶段;1.2.3 即将实施的《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报批稿,将取代 GB50287-99)将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划分为:规划、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招标设计及施工详图设计 5 个阶段该划分符合近年来的水利水电工程勘察市场运作要求1.3 本文执行和参照执行的规范为(1)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B50287-2008 ) ;(2) 《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B/××××-××××) ;(3)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SL55-2005) ;(4)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2000) ;(5)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 (SL299-2004) ;(6) 《水电水利工程地质测绘规程》 (DL/T5185) ;(7) 《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 (SL31-2003) ;(8) 《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 (SL320-2005) ;(9) 《防洪标准》 (GB50201-1994) ;(10) 《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 (DL5180-2003) ;(1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 ;—3—(12)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 (SL251-2000) ;(13)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GB50218-94) ;(14) 《水电水利工程钻探规程》 (DL/T5013) ;(15) 《水电水利工程坑探规程》 (DL/T5050) ;(16) 《水电水利工程物探规程》 (DT/T5010) ;(17) 《水利水电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SL237) ;(18) 《水电水利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DLJ204) ;(19) 《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补充部分) 》 (DL5006) 。
2、勘察大纲各类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在开展野外工作之前,须编制勘察大纲编制工作根据任务书或合同要求,应在充分收集已有的相关地质资料并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后进行,大纲须经院总工办评审通过,其主要内容为:2.1 勘察阶段和目的、任务;2.2 工程概况、工程场区地形地质情况和工作条件;2.3 前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结论及审查的主要意见;2.4 勘察重点、技术路线和工作思路;2.5 勘察内容、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2.6 计划工作量及进度;2.7 提交成果内容及数量;2.8 项目管理和质量保证措施;2.9 勘探工作布置(示意)图另外,可根据需要增加经费预算等章节,须注意大纲不能流于形式,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4—3、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外业工作3.1 本阶段勘察任务主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区域构造稳定性问题;二是初步查明拟选坝址、库区、引水线路、厂址和泄洪场地的主要工程地质条件并对坝址及厂房方案进行比选;三是对代表性坝型所需的天然建材初查3.2 区域构造稳定性着重研究以下三方面内容3.2.1 区域构造背景研究:分远场区、近场区及场区三个层次1)对远场区(坝址周围不小于 150㎞)主要是收集资料,进行Ⅱ、Ⅲ级大地构造单元和地震区划分,并分析其稳定性;(2)对近场区(25㎞)主要调查区域性活动断裂及其活动性,对潜在震源区进行必要的复核;(3)对场区(5㎞)当临近区域存在活动断裂时,应进行专门性构造地质测绘(可以与坝址区工程地质测绘同时进行) ,以保证初选坝址避开直接破坏大坝的断层。
3.2.2 水电工程活动断层判定标准较其它行业高,将晚更新世(Q 3)以来活动的断层,或其绝对年龄≤10 万年,或断裂带位移>0.1mm/a 者,定为活动断层3.2.3 地震安全性评价对象为部分大、中型工程,针对库容、坝高和地震基本烈度及地震研究程度而作,由专门单位进行,可直接利用其评审后的成果,注意坝址的选择应避开震级≥6 的震中区或地震基本烈度为Ⅸ以上的强震区和已知的活动断层上433.3 水库区的勘察以工程地质测绘为主,测绘比例尺一般为 1/50000~1/10000 ,云南主要为峡谷型库区,一般采用 1/50000但对一些重大的专门性问题如岩溶渗漏或可能危及工程或集中居民点安全的地质灾害点应采用更大的比例尺测绘工作开展前应编制测绘作业计划,结束时应进行现场校核、复查,复查率为 5%~10%,内容按SL299-2004 执行3.3.1 可溶岩地区应初步查明岩溶发育规律,应重视库盆外的河间地块、低邻谷及—5—坝的下游段应初步分析渗漏性质(低邻谷渗漏,向下游渗漏)评价其对建库的影响程度和处理的可能性重点对岩溶发育的微形态如溶隙、孔、洞及岩溶管道空间分布规律、岩溶化程度及其循节理、层理或断层展布特征。
必须高度重视库盆底部一岸排泄地下水,另一岸又成为其它岩溶地下水系统补给源这一现象,常为存在侧向低邻谷渗漏的标志部分工程现铺水工膜防渗难于取得理想效果多因忽视垂直渗入带产生的负压而致可溶岩区测绘应重视节理及溶槽、沟的统计可参见 GB50287 附表 B1)地质测绘时首先应测制典型地质剖面,划分填图单位,小比例尺(≤1/50000)必须划分至统(或群) ,争取划分到阶(或组) ;中比例尺(1/50000~1/5000)须划分到阶(或组) ,争取划分到带(或段) ;比例尺≥1/2000 的须划分到岩组2)地质点间距,应控制在相应比例尺图上距离 2㎝~3㎝,地质条件复杂或对工程影响较大时,可适当加密;对图上宽度大于 2㎜的地质现象应予测绘;具特殊意义者,应夸大表示3)测绘(编录)时,可参照 SL299-2004 附录 D 采用统一表格A.土的野外鉴别和定名按表 2 执行; B.常见岩石野外鉴别及定名按表 3 执行;C.岩体结构类型见表 43.3.2 在侵入岩、变质岩及沉积碎屑岩地区,应高度重视风化岩体和各种结构面的调查统计,风化带的划分按表 5 执行;节理、裂隙统计应符合表 6 及 SL299-2004 及附录 J 的要求。
3.3.3 应重视新规范增加的第四系地层、地貌、蠕变等类点的调查;初步查明近坝址区和(或)重要居民区的崩、滑、流及潜在不稳定斜坡基本情况及主控因素,初步评价其在蓄水前后的稳定性及危害性对边坡变形分类可按表 7,对全强风化层和第四—6—系发育的库区应建议业主进行库岸稳定性专门调查评价对边坡的调查和稳定性分析应按规范附录 H 要求执行3.3.4 应从区域应力场、库区岩土体特征、库容、库区断裂活动性、库岸大型崩滑体等方面调查分析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3.4 初步查明拟选坝址区及代表性坝址及其枢纽建筑物布置有影响的崩、滑、流、潜在不稳定斜坡及卸荷岩体、第四系地层及各种结构面、各种特殊岩层夹层3.4.1 云南省对初选坝区测绘用 1/5000,坝段工程区采用 1/2000,丘陵区可缩小至1/100001)测绘(结合勘探)时须重视对主要断层,挤压破碎带的产状、性质、规模、延伸情况、充填和胶结情况及断层的活动性,应特别注意顺河断层和中、缓倾斜断层的调查;须进行节理裂隙统计和结构面分级分类;分析各类结构面及其组合对坝基、边坡岩体稳定性和渗漏的影响结构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