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一级市政重点.doc

42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34766215
  • 上传时间:2023-06-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8MB
  • / 4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高级路面:路面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好是高级路面的特点适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2.次高级路面:路面强度、刚度、稳定性、使用寿命、车辆行驶速度、适应交通量等均低于高级路面城市次干路、支路可采用城市道路分类    路面等级    面  层  材  料 使用年限(年)  快速路、主干路    高级路面  水泥混凝土    30  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天然石材    15    次干路、支路    次高级路面  沥青贯人式碎(砾)石    12  沥青表面处治    8二)按力学特性分类 1.柔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在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累积变形,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柔性路面主要代表是各种沥青类路面  2.刚性路面: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板体作用,抗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呈现出较大的刚性,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刚性路面主要代表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一)路基的性能要求  1.整体稳定性  2.变形量    路面的使用要求1.平整度 2.承载能力3.温度稳定性 4.抗滑能力5.透水性 6.噪声量   二、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结构组成  (一)路基(二)路面1.面层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并且其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

      面层类别 骨料最大粒径  (mm)    常用厚度  (mm)   适  宜  层  位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26.5    60~80  二或三层式面层的下面层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19    40~60  三层式面层的中面层或二层式的下面层    16  二或三层式面层的上面层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13.2    25~40  二或三层式面层的上面层   9.5   15~20  1.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磨耗层(上层); 2.沥青碎石等面层的封层和磨耗层    4.75    10~20  自行车道与人行道的面层  2.沥青碎石等面层的封层和磨耗层  (2)热拌、热铺的沥青碎石可用作双层式沥青面层的下层或单层式面层作单层式面层时,应加铺沥青封层或磨耗层沥青碎石的常用厚度为50~70mm.  (3)沥青贯人式碎(砾)石可做面层或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下层作面层时,应加铺沥青封层或磨耗层  (4)沥青表面处治主要起防水层、磨耗层、防滑层或改善碎(砾)石路面的作用常用厚度为15~30mm.  2.基层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由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土基,故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承载力和刚度。

      但沥青类面层下的基层应有足够的水稳定性,以防基层湿软后变形大,导致面层损坏  用于基层的材料主要有:  (1)整体型材料  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石灰稳定砂砾、石灰煤渣、水泥稳定碎砾石等,其强度高,整体性好,适用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工业废渣混合料的强度、稳定性和整体性均较好,适用于各种路面的基层使用的工业废渣应性能稳定、无风化、无腐蚀  (2)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  级配碎(砾)石——应达到密实稳定为防止冻胀和湿软,应控制小于o.5mm颗粒的含量和塑性指数在中湿和潮湿路段,用作沥青路面的基层时,应掺石灰符合标准级配要求的天然砂砾可用作基层不符合标准级配要求时,只宜用作底基层或垫层,并应按路基干、湿类型适当控制小于o.5mm的颗粒含量为便于碾压,砾石最大粒径宜不大于60mm.  泥灰结碎(砾)石——适用于中湿和潮湿路段,掺灰量为其含土量的8%一12%骨料的粒径宜小于或等于40mm,并不得大于层厚的0.7倍嵌缝料应与骨料的最小粒径衔接  水结碎石——碎石的粒径宜小于或等于70mm,并不得大于层厚的0.7倍掺灰量为小于0.5mm颗粒含量的8%一12%  3.垫层  (2)垫层材料有粒料稳定土和无机结合料稳定土两类。

      粒料包括天然砂砾、粗砂、炉渣等采用粗砂或天然砂砾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小于5%;采用炉渣时小于2mm的颗粒含量宜小于20%    (三)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的基本原则  1.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及厚度应与交通量相适应交通量大、轴载重时,应采用高等级面层与强度较高的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基层  2.层间结合必须紧密稳定,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应力传递的连续性面层与基层之间应按基层类型和施工情况洒布透层沥青、粘层沥青或采用沥青封层  3.各结构层的材料回弹模量应自上而下递减,基层材料与面层材料的回弹模量比应大于或等于0.3;土基回弹模量与基层(或底基层)的回弹模量比宜为0.08~0.4.  4.层数不宜过多  5.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面层时,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应适当加厚面层或采取其它措施以减轻反射裂缝  常用的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扶壁式、柱板式、锚杆式、自立式、加筋土等不同挡土墙结构形式及结构特点  对道路施工建设和使用影响最大、最持久的是地下水  地下水是埋藏在地面以下土颗粒之间的孔隙、岩石的孔隙和裂隙中的水土中水有固、液、气三种形态,其中液态水有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和重力水,其中毛细水可在毛细作用下逆重力方向上升一定高度,在0℃以下毛细水仍能移动、积聚,发生冻胀。

        从工程地质的角度,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又可将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1K411015  熟悉土的分类及不良土质的处理  土的强度性质通常是指土体的抗剪强度,即土体抵抗剪切破环的能力工程中的地基承载力、土坡稳定以及挡土墙的土压力等计算,主要考虑剪切问题  土的三相(固体颗粒、水和气)组成特性(见图1K411015),构成了其许多物理力学特性土的物理力学基本指标主要有:  1、 质量密度ρ:  2、 孔隙比e  3、 孔隙率n  4、 含水量W  5、 饱和度S  6、 界限含水量:黏性土由一种物理状态向另一种物理状态转变的界限状态所对应的含水量;  7、 液限:土由流动状态转入可塑性状态的界限含水量,是土的塑性上限,称为液性界限,简称液限;  8、 塑限:土由可塑状态转为半固体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为塑性下限,称为塑性界限,简称塑限;  9、 塑性指数:土的液限与塑限之差值,即土处于塑性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表征土的塑性大小;  10、 液性指数: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塑限之差值对塑性指数之比值,可用以判别土的软硬程度;  IL<0坚硬、半坚硬状态  0≤IL<0.5硬塑状态  0.5≤IL <1.0软塑状态  IL≥1.0流塑状态  11、渗透系数:  12、内摩擦角与黏(内)聚力:内摩擦角反映了土的摩阻性质。

      因而内摩擦角与黏聚力是土抗剪强度的两个力学指标  砂土的内摩擦角甲值取决于砂粒间的摩擦阻力以及联锁作用一般可以取中砂、粗砂、砾砂的甲=320~400;粉砂、细砂的甲=280一360.孔隙比愈小时,甲愈大含水饱和的粉砂、细砂很容易失动稳定,有时规定取甲=200左右  黏性土的抗剪强度,主要是黏聚力c.包括:(1)由于土粒间水膜与相邻土粒之间的分子引力所形成之黏聚力,即“原始黏聚力”2)由于土中化合物的胶结作用而形成的黏聚力,即“固化黏聚力”黏性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变化范围很大,与土的种类、土的天然结构是否被破坏,试样在法向压力下的排水固结,试验方法等因素有关可以认为黏性土的黏聚力从小于9.81kPa到近似于200kPa以上  13.冻结深度工程中常用标准冻结深度z.,即在地表无积雪和草皮覆盖条件下,多年实测最大冻结深度的平均值  不良土质路基的处理方法软土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换填法、挤密法、排水固结法等  2.湿陷性黄土土质较均匀、结构疏松、孔隙发育在未受水浸湿时,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当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会迅速破坏,产生较大附加下沉,强度迅速降低由于大量节理和裂隙的存在,黄土的抗剪强度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

        为保证路基的稳定,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施工应注意采取特殊的加固措施,可采取灰土垫层法、强夯法、灰土挤密桩等成本低、施工简便、效果好的方法进行处理,并采取措施做好路基的防冲、截排、防渗加筋土挡土墙是湿陷性黄土地区得到迅速推广的有效防护措施  3.膨胀土主要由具有吸水膨胀性或失水收缩性黏土矿物组成  可采取的措施包括用灰土桩、水泥桩或用其他无机结合料进行加固和改良;也可用开挖换填、堆载预压对路基进行加固同时应采取措施做好路基的防水和保湿,如设置排水沟,采用不透水的面层结构,在路基中设不透水层,在路基裸露的边坡等部位植草、植树等措施;可调节路基内干湿循环,减少坡面径流,并增强坡面的防冲刷、防变形、防溜塌能力  4.冻土分为季节性冻土和多年性冻土两大类对于季节性冻土,为了防止路面因路基冻胀发生变形而破坏,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尽量减少和防止道路两侧地表水或地下水在冻结前或冻结过程中渗入到路基顶部,可增加路基总高度,使其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  (2)选用不发生冻胀的路面结构层材料了解不同路面材料、土基及路面下的冰冻深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使土基冻层厚度不超过一定限度1控制土基的冻脓量不超过允许值。

        (3)对于不满足防冻胀要求的结构,可采用调整结构层的厚度或采用隔温性能好的材料等措施来满足防冻胀要求多孔矿渣是较好的隔温材料  (4)为防止不均匀冻胀,防冻层厚度(包括路面结构层)应不低于标准的规定 三种土压力中,主动土压力最小;静止土压力其次;被动土压力最大,位移也最大  1K411021  掌握城市道路的路基工程施工要求  路基施工多以人工配合机械施工,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方式 2.钉线外边桩由道路中心线测出道路宽度,在道路两侧边线外0.5-1.Om处,以5m、10m或15m为间距钉木(边)桩    (二)填土路基  1.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冻土块或盐渍土填土内不得含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0mm的土块应打碎  2.排除原地面积水,清除树根、杂草、淤泥等应妥善处理坟坑、井穴,并分层填实至原基面高3.填方段内应事先找平,当地面坡度陡于1:5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层台阶高度不宜大于300mm,宽度不应小于1.0m.  4.根据测量中心线桩和下坡脚桩,分层填土,压实  5.碾压前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与厚度,合格后即可碾压,碾压“先轻后重”,最后碾压应采用不小于12t级的压路机。

        6.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填土500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  7.填土至最后一层时,应按设计断面、高程控制填土厚度,并及时碾压修整  路基碾压完成时,按质量验收项目(压实度、宽度、中线偏位、纵、横断面高程、平整度,路床还包括回弹弯沉等)检查  土质路基压实的原则:“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压实方法(式):重力压实(静压)和振动压实两种 熟悉影响城市道路路基稳定的因素一、地理、地质条件二、气候条件三、水文和水文地质条四、土的种类及其工程性质  掌握不同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的特性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直接位于面层下的承重层基层的材料与施工质量是影响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最关键因素  目前大量采用的结构较密实、孔隙率较小、透水性较小、水稳性较好、适宜于机械化施工、技术经济较合理的水泥、石灰及工业废渣稳定材料做路面基层,通常称之为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  一、水泥稳定土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