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征描述分析.doc
8页气候专题资料一、气候形成因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是那些长期起作用的因素,一般说来,描述气候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两方面1、太阳辐射(影响气候最基本的影响因素)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各地气候的季节交替,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结果纬度位置不同,太阳高度不一样形成热量的地区差异——五带2、大气环流1)大气环流调整了全球水热分布2)大气环流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在不同的环流形势下气候不同●单一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西风带——温带海洋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多雨)●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副高)——热带草原气候——干温季明显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受季风影响: 热带季风气候——旱雨季(6—9月为雨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地面状况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故地面状况不同,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1)海洋和陆地海洋的热容量比陆地大,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造成了同纬度上由于海陆分布不同,气候差异十分显著,形成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不同的气候类型项目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气温气温日较差大小气温年较差大小最高气温月7与(北半球)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月1月(北半球2月(北半球)降水年平均降水量小大降水的季节分配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分配均匀2)平原和山地(地形轮廓、山脉走向、地势高低等对气候的影响3)裸地和植被覆盖地地面状况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发射率不同,使地面获得的热量不同例:“雪后寒”“南极洲形成世界极端最低气温的原因”4)迎风坡与背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山地背风坡降水稀少5)暖流与寒流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减温减湿4、人类活动与气候1)、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a、人类设法改变地面状况,进而改造和影响局部地区的气候例:“人工造林”与“滥伐森林”对气候的不同影响b、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质,使大气污染加重,导致气候变化重点分析:“温室效应”“臭氧破坏”“酸雨”等现象的产生原因, 污染物质的来源及所造成的影响2)、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重点掌握: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与风向的关系; 疗养院的布局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世界气候类型、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以亚、非、欧为基础)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苔原冰原气候 北冰洋7060403020100503525100 三、世界气候类型:①.自然带与气候、植被、土壤对应表陆地自然带气候类型典型植被、动物典型土壤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猩猩、河马砖红壤热带季雨林带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大象、孔雀砖红壤性红壤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长颈鹿、斑马燥红土热带荒漠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骆驼荒漠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褐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季风和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褐土温带草原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黑钙土温带荒漠带温带荒漠荒漠土亚寒带针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驯鹿灰化土②世界气候的成因和特点: ●单一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西风带——温带海洋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多雨)●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副高)——热带草原气候——千温季明显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受海陆位置影响: 深居内陆、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 中纬度大陆西岸、终年受西带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受季风影响: 热带季风气候——旱雨季(6—9月为雨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热带季风气候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地中海气候●受纬度位置影响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 纬度高 苔原气候——终年寒冷、最热月可达0°以上 冰原气候——终年酷寒(全年在0°以下) 纬度低 热带雨林气候●地形因素影响:高原、高山气候③.气候特征(要与气候类型的复习联系起来,根据不同气候类型的成因和分布去分析特征气候类型分布成因气候特点热带雨林气候100N/S之间赤道低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2000mm)草原气候100N/S~23026’N/S大陆西岸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具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夏季闷热多雨、冬季干旱少雨、750~1000mm)季风气候100N/S~23026’N/S大陆东岸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夏季降水丰富、冬季降水明显减少(1500~2000mm)沙漠气候23026’N/S~300N/S大陆内部与西岸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全年高温干旱少雨(<125mm)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250N/S~350N/S大陆东岸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1000~1500mm)地中海气候300N/S~400N/S大陆西岸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300~1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400N/S~600N/S大陆西岸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700~1000mm)大陆性气候大陆亚欧和北美大陆内部大陆气团控制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季风气候350N~500N亚洲大陆东部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500~600mm)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欧、北美大陆北部极地气团控制夏暖短冬寒长,降水集中夏季寒带苔原气候北冰洋沿岸极地气团控制全年严寒,降水少多云雾冰原气候南极、格陵兰岛内陆极地气团控制全年酷寒高山高原气候高山、高原地区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气候垂直变化明显④.运用所给气候资料分析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判读所属半球气温变化6、7、8三月气温高北半球12、1、2三月气温高南半球判断所属温度带最冷月气温最冷月气温>150C热带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0C~150C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0C~00C温带气候最热月气温<150C寒带气候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年降水量与季节分配多雨型年降水量>2000mm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1500mm~2000mm热带季风气候少雨型全年高温,年降水量<125mm热带沙漠气候气温季节变化大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多云雾,全年低温极地气候年雨型全年各月降水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季雨型夏雨型热带草原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气候类型的分布中,要着重说清几点,一是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是有具体纬度范围的;二是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副热带大陆的中部和西部,其东部降水多属亚热带季风(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三是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以及南半球是没有季风气候的;四是南半球除了无季风气候,还缺少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归纳如下:a.单一气压带、风带、气团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冰原气候——极地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b.不同气压带、风带、气团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受赤道气团(西南季风)控制,旱季受东北季风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夏季风(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冬季受冬季风(西北季风或东北季风)控制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控制,冬季受西北季风控制C.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4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d.大陆东岸独有的气候(3种):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e.大陆西岸独有的气候(3种):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f.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北美洲 11种,亚洲 10种g.分布大洲最多的气候: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高山气候(除南极洲和大洋洲外) 掌握、分析气候类型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是长期以来高考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我们在高中教学、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内容,特对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来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做如下归纳、总结,以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裨益:一、方法介绍:判断步骤判断依据判断因素判断结论以“温”定“球”最高温或最低温出现的月份6、7、8三个月气温最高北半球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南半球以“温”定“带”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最冷月均温>15℃热带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15--0℃之间温 带气 候最热月均温<5℃寒带气候以“水”定“型”年降水量的多少及其年内分配状况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125mm苔原、冰原气候<250mm冬雨型地中海气候300-1000mm夏雨型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mm温带季风气候500-600mm温带大陆性气候<300mm亚寒带针叶林气候300-600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