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林县朝天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docx
4页上林县朝天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何建红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巷贤镇农林水利综合服务中心一、品种选择近年中早熟大果型光皮品种市场比较畅销,盛红是从泰国引进的杂交F1代朝天椒,中早熟,单生,高抗炭疽病,植株生长旺盛,连续座果能力强,一致性好,椒长7-9cm,单果重4-6克,椒型美观,硬度好,产量高,椒柄粗绿,商品货架期长,是优中选优的品种二、选地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地,不宜选低洼积水地,避免与茄科类作物连作三、育苗1.育苗时间:按定植时间推算,夏季育苗30天,冬季育苗60天即可冬季育苗时间在10月中下旬左右,越冬保护栽培2.育苗地选择: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土壤肥力较高的田块,而且应未种过茄科类、烟草及瓜果类蔬菜的作物3.苗床整地:深翻整细起畦,畦宽1.7米,沟宽40-50厘米,沟深30厘米,每亩大田需5-6平方米可用硫酸钾型复合肥1-2斤撒于畦面,整细整平4.浸种催芽:将种子倒入丝袜中,然后放入清水中将种子表皮油膜搓洗干净,然后放入55℃热水中浸种30分钟,取出再放入1000倍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消毒10分钟,最后取出搓洗一次,再放入清水浸泡24小时,沥干水份保温催芽。
5.播种:将整好的育苗地用1000倍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淋透,然后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播于畦面,用温润细土覆盖0.5-1厘米厚(以盖住种子为宜,不能过厚,也不能露种),然后用白色透明薄膜拱棚育苗,出苗前进行遮阳处理,覆盖遮阳网,出苗达70-80%后转入见光正常管理苗期注意控制水分,预防猝倒病和立枯病发生,要注意揭膜通风,努力培育健壮苗四、大田整地1.整地:(1)单行种植,畦面宽60——70厘米,沟宽50厘米,深30-35厘米,株距45——50厘米,亩种植1200——1300株2)双行种植,畦面宽1米,沟宽50厘米,深30——35厘米,株距70厘米,亩种植1200——1300株左右2.基肥:朝天椒挂果量大,产量高,生育期长,因此需肥量大,要施足底肥亩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15-15-15)50公斤,磷肥50公斤,有基肥100——200公斤(或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3.覆盖地膜防草保温冬季种植建议使用银黑膜及超级膜小拱棚五、移栽时间传统的春种时是在2——3月份移栽大田经多年摸索总结,目前上林县推广的是12月中旬左右移栽,进行双膜简易保护越冬,提早上市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六、大田管理1.移栽:选择比较温暖的晴天移栽,移栽后淋2-3天定根水,以确保成活率。
2.移栽成活后淋一次菌肥,视天气情况在霜冻前完成扣膜主要推广超级无滴膜小拱棚技术小拱棚成本低,超级无滴膜透光性好,膜内温度比普通膜高2-3度,能早发兜,提早成熟5-7天3.追肥技术: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揭膜管理后及时进行第一次追肥,以磷肥为主,促生根发兜,始花时追第二次肥,以均衡为主,座果后第三次追施,以钾肥为主,以提高座果率及抗病性采收后7-10天补一次肥,以钾肥为主,防止早衰,提高品质及产量4.病虫害防治:(1)朝天椒的主要虫害有:烟青虫、斜纹夜蛾、地老虎、蚜虫、螨虫、蓟马等蚜虫、螨虫、蓟马是刺吸性口器害虫,吸食营养传播病毒,尤其是螨虫,肉眼无法识别,应定时防治,否则严重影响产量地老虎主要是苗期和移栽初期为害,咬断椒苗造成缺苗烟青虫、斜纹夜蛾咬食辣椒果实,造成虫口、落果2)朝天椒常见病害:苗期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造成死苗,严重影响成苗率该病发生与苗床湿度过高有关,首先降低苗床湿度,同时用药防治;大田期有病毒病、疫病、根腐病、炭疽病、青枯病等,尤其以炭疽病普通发生,为害严重,损失惨重,该病应以预防为主,延缓发生,及时用药防治,减少损失而选择抗病品种、早种早收,避开高温高湿气侯是防治炭疽病最有效的防治方法之一。
5.除草:田间杂草及时拔除,移栽窝人工拔除,垄沟杂草可以喷草胺磷杀灭,注意做好防护不要飘溅到辣椒茎叶,以免造成药害七、适时采收,提高品质朝天椒以收红椒为主,辣椒转红后及时采摘,过熟椒体失水变软影响品质早晨露水未干,尤其是雨天禁止摘椒,因为水分过高容易造成烂柄,无法销售,同时病菌也容易随雨露从采摘伤口入侵引发病害,从而影响产量有虫口、病斑的不摘或选弃,保证品质上林县年年有霜冻影响,双膜小拱棚越冬栽培,让上林县的朝天椒比传统的栽培方法提早成熟15-20天,上市时刚好衔接海南和云南的空档期,经济高亩产量提高500斤左右,单季亩产达2800斤,均价高0.8-1元/斤,亩增收4000-4500元,所以近年来上林县的辣椒种植基本都实行双膜小拱棚越冬栽培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