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4年初中地理易混淆概念汇总.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00617566
  • 上传时间:2023-12-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27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4年初中地理易混淆概念汇总 初中地理易混淆概念汇总   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存在大量的易混淆概念由于很多同学对这些概念没有真正弄清晰,所以常常在答题时出现模棱两可的答案,平白失分我整理了相关学问,希望能帮助到您   天气与气候   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状况,特点是时间短,改变快;   气候:某一地区多年天气的平均状况,特点是时间长,改变小   地形与地势   地形: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基本的陆地地形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五种;   地势:地表凹凸起伏的总趋势比如我国的地势特征为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地形与地形区   地形: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基本的陆地地形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五种;   地形区:指以某种地形类型为主的独立地形单元,不同的地形区之间往往以山脉和河流作为分界线地形区的命名方式一般为地名+地形类型,如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分解为青藏(青海和西藏)+高原(地形类型)      水资源与水能资源与水利资源 水资源: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它是由江河及淡水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组成的   水能资源: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 比如在我国,地势的阶梯交界处,由于落差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   水利资源:指被人类干脆限制或基本限制的干脆应用于农业浇灌、工业、水能、航运、养殖、旅游等用水近年来水利资源已渐渐被水资源一词取代,运用较少      山谷和山脊 山谷:等高线向着海拔较高处凸出,即凸高为谷;   山脊:等高线向着海拔较低处凸出,即凸低为脊      寒流与寒潮 寒流:洋流的一种(包括暖流和寒流),指海水大规模的运动,寒流是从水温较低的区域流向水温较高的区域,具有常年性特征;   寒潮:一种特别的天气,源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是一种灾难性天气,能够带来寒冷、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具有季节性特征      山地与山区 山地:陆地基本地形之一,具有屹立的山顶、陡峭的山坡和低缓的山麓,高度和起伏改变都很大,海拔在500m以上, 大多呈脉状分布;   山区:山区比山地的范围要广,一般,人们习惯把山地、丘陵和坎坷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自然灾难与环境问题 自然灾难: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主要包括气象灾难(干旱、洪涝、台风和寒潮等)和地质灾难(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等;   环境问题: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四周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改变,以及这种改变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和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生物多样性削减等)      昼夜之分与昼夜更替 昼夜之分:指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亮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表的一半,从而产生昼和夜的现象;   昼夜更替:指由于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的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的现象      草原与草地 草原:指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旱生、半旱生的多年草本植物占优势的植被;   草地:指被覆盖草原、草甸等植被的土地,是一种土地利用类型   运用地图学习地理   同学们从小学起先,就已了解到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行少的工具。

      地图不但展示了各个区域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而且还能概括地反映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分布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不会阅读地图是无法学好地理的那么应当怎样阅读地图呢?   一般说来,阅读一幅地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第一步,相识地图这是阅读地图最基本的一步地理课上老师肯定按这样的步骤教同学们相识地图:   1,在各种地图上推断方向,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位置   2.通过对比例尺的运用量算地理事物间的大致直线距离   3.了解各种表示地形的图,从而推断地势的大致起伏状况和主要地形的特征及分布   4.通过对各种图例的了解,在地图上相识和查找各种地理事物   通过以上四点,我们知道“相识地图”的意思就是要能够在各种地图上判方向、量距离、明凹凸、识事物这项读图基本功希望同学们肯定要驾驭好   其次步,熟识地图在相识地图的基础上,同学们就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或自行依据课文有关文字内容对地图进行有目的的阅读了   阅读地图时,要尽量将有关的地理事物一一落实在图上,以便了解和熟识它们的空间分布状况。

      必要时可以用红蓝铅笔进行描绘如海岸线描绘成蓝色,地区之间的分界线描绘成红色,山脉走向按文字注记描成红色等例如学习我国北方地理时,就可在“我国北方”的地图上了解以下几项内容   1.从多种角度如全国、纬度、海陆、山河、邻国等,来推断我国北方所处的位置   2.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组成   3.耕地和草原的分布   4.主要河流湖泊和水电站   5.主要矿产分布   6.主要工业部门和工业城市   7.主要铁路途及港口等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一一落实和查找,对我国北方就有了一个整体的相识,而不应离开地图去死记硬背课文中的有关内容这样学到的地理学问就简单巩固假如同学们能够和语文课、政治课、历史课上所学的内容相联系,那么读地图的爱好就更浓   第三步,分析地图这是阅读地图的较高要求了   相识地图,熟识地图,只不过是从外部表面现象上相识地理事物而分析地图是要对这些表面现象进行详细分析,以便加深对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理解   例如,结合课文内容阅读“西亚和北非”图,可以分析出从印度洋通往大西洋的最近水道,从而加深了解土耳其海峡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交通要冲,了解了苏伊士运输河连结的海洋一得出本区是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对“五海、三洲、二洋”之地的战略地位有了突出的印象。

        通过对波斯湾沿岸的石油资源分布的视察,会对该地区石油在世界上所处的重要地位有明确的相识   循着“石油的海上运输路途”,可以了解四个海峡和一条运输河在海洋运输中的重要性   又如,我们通过文字介绍,知道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工业、金融、商业、对外贸易、科技信息等方面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读图分析,我们还可以对上海有更深人的了解: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东部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周农业基础优越   3.上海濒海临江,地处我国“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   的交汇处,又有腹地广袤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了远洋、沿海、内河、铁路、马路、航空运输方式,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20世纪90年头,我国政府向世界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上海市黄浦江以东),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飞腾同学们,这样“图文结合”学习地理,是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呢?假如你查阅历史书籍,还可以了解到古代上海渔民在江中用竹编的“息”捕鱼捉蟹,吴淞江下游一带有“雇读”之称,后来“息”演化成“字息”(繁体字),这就是上海简称沪的由来。

      相传战国时春申君黄歇疏凿黄浦江,故又称“春申江”,上海又有一个别称“春申”,这就是“申”这个上海别称的由来   当然,以上只是介绍了阅读地图的一般方法各种各样的地图应有尽有,每一种都有肯定的阅读技巧在有些地图的下方,还附有读图提示和要求,这些往往是读图的重点所在,带有导向性质,千万不行忽视阅读地图学习地理学问,在于通过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加深对地理学问的理解 初中地理易混淆概念汇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