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环真空泵77368.ppt
18页2BW4 3532BW4 353--0 EK40 EK4 水环真空泵水环真空泵荣保军荣保军 20201 12 2年年8 8月月1 1日日内内 容容l l300MW300MW真空泵系统、结构、原理真空泵系统、结构、原理l l如何防止真空泵分配板磨损如何防止真空泵分配板磨损l l轴承游隙调整及拆装方法轴承游隙调整及拆装方法l l总窜测量及调整总窜测量及调整l l真空泵加装大气喷射器真空泵加装大气喷射器叶轮偏心偏心的安装在泵体内,启运 前向泵体内注入一定量的水,叶轮旋 转时,水受离心力作用,在泵体壁内 形成一个旋转液环旋转液环,叶轮轮毂与水环 之间形成一个月牙空间月牙空间在前半转, 两叶片与水环之间的密封空腔容积逐 渐变大,产生真空、气体由分配板的 吸入口吸入在后半转,密封内腔容 积逐渐缩小,气体被压缩并由分配板 的排汽口排出工作液为凝补水,除了起形成液 环作用外,还起着带走气体压缩热以 及密封分配板与叶轮端面间隙的作用 运行时真空泵内的部分工作液会随 气体排出,须连续向真空泵供水工 作液温度不断地升高 ,由管式换热器 冷却工作原理示意图水环真空泵是一种粗真空泵,它所 能获得的极限真空为2~4kPa,串 联大气喷射器可达0.3~ 0.7kPa。
叶轮泵体真空泵型号参数l型号:2BW4 353-0 EK4---590l吸入绝压:33~1033mbar 转速:590r/minl排汽绝压:1013mbar 抽速:36.5-89.0M3/minl轴功率:160KW 泵重:2000kgl厂家:广东佛山水泵厂l2BW4—泵系列名称---专门用于抽凝汽器真空的系列代号 l353---35—叶轮名义半径35CM、3—叶轮长径比代号l0—最低吸入绝对压力代号 0:可达到33mbar、1:可达到160mbarlE—真空泵内的叶轮、分配板、泵体为304材质(1Cr18Ni9 );lK—表示机组不配置大气喷射器;“L”表示配置大气喷射器;l4—真空泵采用填料轴封,其冷却水采用内供水方式;l590---表示真空泵转速为590r/min 因分离器内液位的高低,直接影响 到真空泵的性能所抽的气体含有蒸汽 ,有可能凝结成水而使水位增加,而使 真空泵电动机功率增加;但更多的可能 是水位降低(甚至无水)而使泵性能急剧 下降而导致凝汽器真空降低这时控制 水位就显得非常重要该泵采用的是机 械式浮球控制阀,一个控制进水,一个一个控制进水,一个 控制排水控制排水,使其水位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
除采用这种形式保证液位的稳定外, 还在与分离器相通的现场磁翻板液位计 上装有上、下限报警开关,提供远距离 的水位报警功能 真空泵系统气、水混合物分离后,气体排入大气,而 水进入换热器冷却后的水靠真空泵的自 吸力分两路再重新进入到泵内,实现了工工 作水自动循环作水自动循环止回阀,防止蝶 阀出故障时大气 进入凝汽器系统 进气口端,装有差压开关、 压力开关及气动(或电动)蝶阀 蝶阀的作用是把凝汽器系 统与泵机组隔开差压开关 的作用是控制蝶阀的开、闭 当泵起动后,蝶阀前后就 有压差,此时一般将差压值 设定为3 kPa,压差达到设定 值后,蝶阀打开,直接抽吸 凝汽器系统压力开关(通过 控制箱)可控制泵的停车与起 动,从而实现多台泵投运及 备用泵的自动控制 约1/8的水经过喷淋管路,通过冷凝喷嘴,可对吸 入的蒸汽冷凝70%以上提高了泵的抽气能力结构说明l泵壳---外筒体+前后泵盖l转子---由叶轮、轴热装组成,泵轴配有护套l分配板---前后分配板装在泵体与前后侧盖之间l阀板部件---由阻水板和柔性阀板组成,安装在分配板的排气口 ,具有自动调节排气角度的作用具有自动调节排气角度的作用柔性阀板为四氟易损件,损 坏后影响真空,须及时更换l轴封部件---采用填料密封,为内供水冷却方式l轴承:泵的驱动端装有一盘圆柱滚子轴承(NU226),非驱动 端装有两盘圆锥滚子轴承(30226) 注:NU型及N型均为圆柱滚子轴承, NU为外圈有两个挡圈,内圈无挡圈, N型为内圈 有两个挡圈,外圈无挡圈。
采用两个圆锥滚采用两个圆锥滚 子轴承进行转子子轴承进行转子 的轴向定位的轴向定位 吸入口排气口端 盖分配板泵筒体叶 轮盘 根 套盘根冷却 水进水口工作水 进水口放水口防汽蚀阀:当凝汽器真空达到~4.9kPa 的高真 空时(工作水汽化),不可避免会出现汽蚀现 象防汽蚀阀在泵内的高真空端自动补入适量 的气体,防止汽泡瞬间破裂(汽蚀)对零件表面 的破坏基本上所有的液环泵都会带或是预留 一个防汽蚀阀的接口 液环真空泵汽蚀现象的液环真空泵汽蚀现象的 预防措施及消除方法预防措施及消除方法l液环真空泵在汽蚀状态下长时间工作,会造成泵的噪声、振动变大,甚至对泵造成损坏,因此 应l尽量避免液环真空泵在汽蚀状态下工作,可通过以下方法:l1、降低工作液的温度l 在液环真空泵工作点为固定值的前提下,降低工作液的温度可以达到防止汽蚀的效果l2、使真空泵运行在安全区域,提高选型的准确性l 这要求在选型阶段,选择液环真空泵吸入压力及工作液温度时尽量避开液环泵容易发生汽 蚀l 的压力范围l3、安装汽蚀保护管路或单向阀安装汽蚀保护管路或单向阀l 汽蚀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在压缩过程中破裂时,从外部引入压力较高的不凝气体能够及时补汽蚀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在压缩过程中破裂时,从外部引入压力较高的不凝气体能够及时补 充充l l因气泡破裂而出现的空间,这样可以大大减轻汽蚀对泵的损害及降低汽蚀引起的噪声和振因气泡破裂而出现的空间,这样可以大大减轻汽蚀对泵的损害及降低汽蚀引起的噪声和振 动。
动l l在泵发生汽蚀现象时,从泵排气侧的汽蚀保护接口充入不凝气体即可消除汽蚀噪声,并大在泵发生汽蚀现象时,从泵排气侧的汽蚀保护接口充入不凝气体即可消除汽蚀噪声,并大 大大l l减轻汽蚀对泵的损害减轻汽蚀对泵的损害l4、 配大气喷射器l 如液环真空泵吸气口配有大气喷射器,则液环泵不易发生汽蚀现象l5、 采用具有更低的饱和蒸汽压的液体作为工作液l6、 泵的叶轮、分配圆盘采用防汽蚀能力较强的材质返回汽蚀:汽蚀:压力低于工作水温下的饱和压压力低于工作水温下的饱和压 力,引起一部分液体汽化,产生汽泡,力,引起一部分液体汽化,产生汽泡, 汽泡进入压力较高的区域时,受压突然汽泡进入压力较高的区域时,受压突然 凝结,于是四周的液体就向此处补充,凝结,于是四周的液体就向此处补充, 造成水力冲击,可使金属表面局部剥落造成水力冲击,可使金属表面局部剥落 ,这种现象称为汽蚀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汽蚀现象 盘根冷却 水进水口阻水板和柔 性阀板分配板工作水进水口和 盘根冷却水出口盘根冷却 水进水口端 盖分配板 紧固螺孔防汽蚀阀盘 根 室如何预防真空泵如何预防真空泵 分配板磨损事故发生?分配板磨损事故发生? 20.2总间隙0.80~0.90mm补偿垫1.总窜:0.80~0.90mm 2.单边间隙:0.40~0.45mm 3.两锥轴承组合游隙 : 0.20~0.24mm 4.压盖紧力:0.10~0.20mm 5.轴承预组装,测量压盖紧力 两锥轴承组合游隙。
6.真空泵整体组装完毕后, 测量校验泵总窜、半窜及 两定位圆锥轴承组合游隙 两圆锥轴承两圆锥轴承 游隙调整:游隙调整:20.0mm圆锥轴承游隙圆锥轴承游隙= =调整圈厚度调整圈厚度——两锥轴承对扣外圈间距两锥轴承对扣外圈间距= =0.20~0.240.20~0.24mmmm 1 1)调整垫厚度太小,两锥轴承的组)调整垫厚度太小,两锥轴承的组 合游隙为零或紧力,会引起轴承过热合游隙为零或紧力,会引起轴承过热 、烧毁;、烧毁;2 2)) 调整垫厚度太大,两锥轴承的组调整垫厚度太大,两锥轴承的组 合游隙会过大,引起泵窜磨损合游隙会过大,引起泵窜磨损3 3)) 更换两个锥轴承时,应要按照两更换两个锥轴承时,应要按照两 个锥轴承的组合游隙值(标准个锥轴承的组合游隙值(标准0.20-0.20- 0.240.24)的要求,通过改变调整垫的厚)的要求,通过改变调整垫的厚 度来达到要求度来达到要求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1.两轴承水平对扣测量外圈间距两轴承水平对扣测量外圈间距20.0mm20.0mm,否则查,否则查 清原因;调整圈厚度清原因;调整圈厚度20.2mm20.2mm 2.2.通过对两圆锥轴承外圈厚度、轴承室深度、压盖通过对两圆锥轴承外圈厚度、轴承室深度、压盖 子口高度、调整圈厚度测量,计算锥轴承压盖紧子口高度、调整圈厚度测量,计算锥轴承压盖紧 力,组装时须确保压盖紧力力,组装时须确保压盖紧力0.10~0.20mm0.10~0.20mm,以确,以确 保轴承室准确定位。
保轴承室准确定位 3.3.轴承间隙调整好后,须在轴承室内试组装,将四轴承间隙调整好后,须在轴承室内试组装,将四 条压盖螺丝紧固后用百分表测量轴承游隙符合规条压盖螺丝紧固后用百分表测量轴承游隙符合规 定定0.20~0.24mm0.20~0.24mm,否则从新调整整体;整体回装,否则从新调整整体;整体回装 完毕后采用水平打卡箍方法撬动转子测量轴承游完毕后采用水平打卡箍方法撬动转子测量轴承游 隙,或立式起吊用百分表检测轴承游隙隙,或立式起吊用百分表检测轴承游隙调整圈转子总窜测量转子总窜测量总窜测量总窜测量除泵回装前立装测量外,还除泵回装前立装测量外,还 须组装轴承后水平测量(因为转子水须组装轴承后水平测量(因为转子水 平为正常运行状态),测量方法:平为正常运行状态),测量方法: 第一种:用第一种:用自由端轴承端盖螺丝自由端轴承端盖螺丝/ /顶丝顶丝 水平测量,测量时须将转子分别顶到水平测量,测量时须将转子分别顶到 两侧,松开螺丝,使转子处于自由状两侧,松开螺丝,使转子处于自由状 态(若数值变小说明分配板变形),态(若数值变小说明分配板变形), 百分表测量总窜符合规程要求百分表测量总窜符合规程要求 0.80~0.90mm0.80~0.90mm,并以此数据的一半来,并以此数据的一半来 调整两侧分配板间隙。
调整两侧分配板间隙 第二种:第二种:轴箍安装在传动侧盘根压兰轴箍安装在传动侧盘根压兰 处,处,左右撬动转子,百分表读数差值左右撬动转子,百分表读数差值 要求后端盖螺丝预留总窜空间要求后端盖螺丝预留总窜空间l l总窜过大影响出力,需车薄外总窜过大影响出力,需车薄外 筒体相等厚度;间隙过小需在筒体相等厚度;间隙过小需在 分配板与筒体结合面加垫分配板与筒体结合面加垫l l两侧分配板与叶轮间隙须调整两侧分配板与叶轮间隙须调整 到总窜的一半(传动端可稍大到总窜的一半(传动端可稍大 )调整以百分表测量为主()调整以百分表测量为主( 塞尺测量为辅),加补偿垫将塞尺测量为辅),加补偿垫将 叶轮定于中间位置,两边剩余叶轮定于中间位置,两边剩余 间隙:总窜间隙:总窜/2—/2—轴承游隙轴承游隙/2/2须大须大 于于0.30mm0.30mml l调整垫厚度为将转子顶到中心调整垫厚度为将转子顶到中心 后轴承室法兰与后端盖间隙(后轴承室法兰与后端盖间隙( 对称测对称测4 4个点的平均值)个点的平均值)l l将将8 8组同等厚度的补偿垫分别加组同等厚度的补偿垫分别加 在后压盖法兰螺丝处,对称紧在后压盖法兰螺丝处,对称紧 固螺丝,百分表测量转子半窜固螺丝,百分表测量转子半窜 (自由端叶轮与分配板间隙)(自由端叶轮与分配板间隙) 为总窜一半。
其测量方法同前为总窜一半其测量方法同前 述第一种述第一种oror第二种分配板间隙调整分配板间隙调整 补偿垫轴承的拆装前轴承部件的拆卸:先拆下前轴 承外盖,然后拆卸锁紧螺母(或 卡簧)、止动垫圈及挡油环按 下图,利用前轴承体中的M12螺 纹,用4支M12螺栓,均匀用力, 顶出轴承及前轴承体及前轴承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