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的发展和演变(下).doc
30页汉族的发展和演变(下)⑼湖汉人口比例据王钟翰《民族史》,汉朝时期,全国人口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与长江 中下游以公元2年为例,当时诸州总户数为1235.6470万户,总人数有5767.1401 万口这些都是赋税户口数字,基本上是汉人,极少数是编入户籍的边郡少数民 族其中黃河中下游及淮河以北六州合计占总户数的52.82%,占总人数的 62.5%长江中下游荆、扬二州及上游益州,合计占总户数的19.45%,总人数的 20.1%其它幽州(今河北省北部及辽宁省西部、南部)、并州(今山西北部)、凉州 (甘肃省及青海东部)、朔方郡(河套及陕北)北部沿边四州郡合计占总户数的 15.9%,总人数的14.86%而今两广地区三郡合计有5.6408万户,人数31.1596 万口,大致相当黃河中游的一个大郡东汉吋期,长江中下游人口有所增加,然 而基本格局仍然是黄河中下游及淮河以北的汉人占总人口的半数以上,而长江中 下游增长至总数的30%以上据 157 年全国有 7200 万人口,后因 战乱人口锐减至原来的1/3,即2400万,公元265年人口为2500万;曹魏、吴、 汉休战后都在恢复生产建设,到公元300年人口增长到3379万;西晋八王之乱 人口死亡过半,到317年西晋灭亡吋汉族人口甚至不到1500万。
以农为生的汉 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只可以使一•部分农民 抛井离乡;即使象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还是微乎其微的所 以西晋的北方汉族人大部分还是留在了北方故土魏晋时期,汉族为了加强对胡族的控制,利用他们充当兵丁及补充内地劳动人 手的不足,经常招引和强制他们入居内地如曹操安置并州匈奴五部于太行山西 至汾水流域晋武帝吋,迁“杂胡”二十余万口于今晋、陕、甘三省境内;鲜卑 族中的一部分迁到雍、凉二州及陇西一带;氐、羌族则被迁到关中的泾渭流域 这些入迁的民族多以其游牧经济代替了当地的农业经济十六国时期,陕曲一 带羌、氐、匈奴有X0万之众,而当地的汉族人口因战乱、逃亡也只有80万;至 于山西则是匈奴羯族和鲜卑族的天下,他们也有80万之多,残留在当地的汉族 只有100万人;河北的鲜卑人应该有80万,而肖地汉族人口不过150万人;至 于河南■山东一带主要是汉族人,人口占绝对优势,而迁移至此的鲜卑族人则主 要靠汉人每户五十石的租米来过活;汉武帝在甘肃四部设置河西四郡,移入28 万汉族人,永嘉乱后又有大量中原人逃难来此,而來到这里的匈奴、鲜卑则显得 微不足道;鲜卑慕容氏采取安辑流民,设置侨郡,发展农业生产及接受东晋封 号等政策,使黃河中下游相为数量的汉人往往合族迁到辽宁。
并州匈奴五部,共有三万户,入塞匈奴人口当有数十万,刘渊据离石起事时, 二十天就聚众五万,足见匈奴人数并不少刘氏建立汉国和前赵国,匈奴成为统 治族,五部以外的匈奴人和杂夷自然前来归附刘渊都平阳,掳掠民户充实国都, 例如刘曜在长安战败,驱男女8万余口归平阳,又刘曜攻破晋军,掳获晋司徒傅 祇家属及2万余户归平阳刘聪强盛时,平阳及附近地区,有汉民43万户,匈 奴族为主体的六夷20万落(户)刘曜都长安,前后迁上邦氐芜20余万口及陇四 民户万余户到长安,又迁秦州大姓杨姜等族0.2万余户到长安刘氏政权崩溃后, 匈奴人失势,他们和大量汉人杂居,也就逐渐合并在汉族里羯人(匈奴中的吐火罗部落)石勒立后赵国,都襄国(今邢台县)计石•勒前后掳 获民户在3万户以上,氐羌约20万落,不用户或落计数的人口约有4万人石 虎都邺,前后掳获各族人有数十万户,人口多至数百万石勒石虎号羯人为国人 冉闵灭后赵,杀邺附近国人20余万人羯本是小族,亡国后未被杀死的6万羯 人,在中原很快地并入汉族鲜卑慕容应建立前燕都棘城(今辽宇义县四北),收容汉士族和流民数万家,人 数比慕容部人多若干倍,因之,慕容部人汉化较深慕容应破扶余国,掳获万余 户,攻鲜卑宇文部,掳获数万户。
这些被掳户都迁居棘城慕容应迁都龙城(今 朝阳市),攻高句丽,掳掠男女5万余口,攻宇文部,掳获5万余落,又袭击后 赵幽、冀二州,掳获3力-余家这些被掳人户分置龙城、昌黎郡等地慕容隽入 都蓟,徒鲜卑胡羯0.3万余户到蓟慕容隽杀冉闵,迁都邺,棘城、龙城、昌黎 等地的旧部众,自然要大量迁入中原前秦苻坚灭前燕,迁鲜卑4万余户到长 安经过17年,西燕慕容恒率鲜卑男女40余万口离长安这个数十万人的鲜卑 慕容部,最后还是在河北并入汉族氐人(羌族的一支)苻坚建前秦国,都长安符坚攻取并州,掳获三千余户,击 败左右贤王,掳获酋豪六千余户,攻晋荆州,掳获一万余户,灭前燕,掳获关东 豪强及诸杂夷十万户(其中鲜卑四万余户),伐凉州,掳获豪强七千余户这些被 掳户都被迁徙到长安和关中各地,多至十余万户40万氐族人随前秦从关中前 往各地驻防,氐族由于分布太过于分散,不过50年就被淹没在汉族的汪洋中 苻坚失败后,迁居关东的氐人逐渐并入汉族羌族属于藏缅族群,与华夏族乃同一祖先羌人姚萇建后秦国,都长安姚萇 掳获安定居民•五千户姚兴杀苻登,掳获阴密居民三万户,攻洛阳,掳获流民二 万余户,又掳获河西居民万余户,汉中流民三千余户这些被掳户迁徙到长安和 关中各地,与羌人杂居。
姚氏政权射溃后,羌人逐渐并入汉族451年,魏太武帝攻宋吁胎城,给宋守将臧质信里说,“攻城东北面的是丁零与 匈奴,攻南面的是氐、羌你杀死丁零,可减少我常山、赵郡的叛乱;杀死匈奴, 可减少并州的叛乱;杀死氐芜,可减少关中的叛乱,你杀他们,对我没有坏处 足见在魏太武帝吋,这些族还保存着,并口遭受鲜卑人的歧视和虐待他们的境 遇,可能比汉族人更恶劣,特别是魏孝文帝迁洛华化以后,汉人地位比以前高了 些,这些族势孤力弱,被迫加速他们的融化过程,是可以想见的到魏末年,十 六国时那些旧族名,在黄河流域己经很少见了,只留下汉族与鲜卑拓跋部的对立 532年,高欢与尔朱兆大战,高敖曹率乡人部曲王桃汤、东方老、呼衍族等三千 人作高欢军左翼高欢说,高放曹所率全是汉儿,怕不管用,该配鲜卑兵千余人 呼衍族是匈奴人,高欢高敖曹都把他看作汉人,大抵十六国吋I口族,到魏末年才 融化完毕到东西魏并立北方吋,北方只剩下两个大的民族…•汉族与鲜卑族拓拔部拓跋部鲜卑族4世纪初全部人口不逾百万,甚且远低于此数)永嘉乱后,中原汉族士族采取自保措施第一,拎聚宗族乡党、部曲、门客及流民等,择形势险要之地建筑坞堡以口卫 世族豪门的依附民不交租税不服徭役,不是国家编户民;其时还有很多既不归国 家编户、也不在世族豪门家籍的流民。
很多不堪胡人官府统治的汉族人依附民、 流民都依附于世族豪强第二,依附胡族政权以求庇护1)胡人政权有不少慕华的君主,如刘渊、刘 曜、石勒、苻坚等,积极延揽小原士族以安定政治①继续采用九品小正制度,同 时也给予士族相当的优遇②承认士族的权益,如石勒清定九甜、慕容宝定士族旧 籍、苻坚复魏晋士族③从永嘉末年以来,留在小原的范阳卢氏、清河崔氏、河东 裴氏等家族声望提高,无论出仕与否,都成为胡族政权必须依赖或拉拢的对象 (2)中原士族不因战乱而没落,反而对政局的稳定与发展,发挥一定的功效,如: 张宾■石勒、王猛■荷坚3)并非人人都乐于为胡族政权效命,如范阳卢i甚虽深 受石勒宠信,但死后的墓碑上只保留晋朝官衔中原汉族士族与南方士族的差异:①处界族统治下,必须广纳、吸收各种力量 以壮大实力,故透过婚姻、仕宦的途径,互和合作;②对同族常抱怜恤救济的温 情,家族组织易趋于团结,倾向“大家族制”,较重视家族伦理;③重视经术, 希望透过政治参与,改变胡族政权,延续小原文化于不坠,并有勉力功业,提高 自身政治地位,扩大政治势力的FI的;④在日常生活方面,因处境较为艰困,故 风气较南朝士族为俭朴永嘉乱后,北方陷于混乱,大小世族豪强都筑坞堡自卫、拥兵自守。
他们对于 胡人的统治,或依附或对抗,胡族对他们的存在予以承认永嘉之后,北方流民(侨人)为躲避北方战祸而大量南迁,这次南迁对人口 版图的划分是具有重大意义当时侨人的数H,据说占南方人口的六分那 么以侨人数门90万计算东晋的人口为540万实际数F1则应该大于此,因为部 分侨姓士族对户口的隐瞒掩盖由于士族权力的进一步上升而变本加厉在前秦短暂统一北方之前,繁华的中原地区山头林立,立国时短的军阀们根本 无暇好好的整理一下户籍前凉前燕、前秦稳定时期北方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相 当可观的符坚着手统计户口,得出北方人口约1600万但是此时的户籍工作 没有把“编户”以外的少数民族(主要是五胡民族)约400万人口计算在内由于 胡人之间打仗不全部征汉兵,民间汉人恢复增长,人口恢复到3128万,其 中东晋人口 665万、北方汉族人1970万、北方胡族493万瀝水之战后北方再次陷入混乱,战争愈发残酷而南方东晋在刘宋建立前的二 十年内,也是大小战事不断,此吋全国人口总数再次下降南朝人口之最盛,有说为刘宋,有说为萧梁刘宋在元嘉之治三十年内拥有南 朝最大的版图,经济也达到小康水平史载刘宋大明八年治下人口 670万,加上 各种缺漏少报,实数在750万。
萧衍时梁朝版图不如刘宋,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却 犹有过之,尤其建康城,有户28万,以每户5 口计,人口竟达140万一涨一 消,我估计梁朝人口当和刘宋相仿北方在北魏统一以后,人民得以在比较安 定的环境下从事生产,魏孝文消乂实行均出制等改革措施,黃河流域的经济逐步 得到恢复,洛阳、邺、长安又恢复了繁荣,北方人口当然也是在持续增长今学 者多以《魏书》为根据,判定北魏最盛时人口约3200万520年人口増长 到5240万,其中南朝800万,北朝汉族3200万,混血儿640万,鲜卑杂胡600 万10).鲜卑族的汉化鲜卑拓跋部建魏国,都平城魏国武力强大,掳掠人口也最贪暴十六国迁徙 民户,是想充实国都和附近地区魏国掳获人口,充实平城和畿内以外,还强迫 很多人作奴隶,比十六国要野蛮得多但是,也因为魏掳获的人口特别多,到后 來,出现一个比十六国规模更大的融化389年,魏道武帝攻破解如部,获男女杂畜10数万390年,袭破高车袁纥部, 获生口马牛羊20余万,纥奚部、纥突邻部来降附399年破高车杂夷三十余部, 掳获9万余口400年,高车所属小部九百三十余落来降附429年,大破柔然 国,高车诸部前后归降30余万人,又袭击高车,得降人数十万,迁徙到漠南游 牧。
398年,徒山东六州民吏及徒何(鲜卑)等杂夷36万,百工伎巧10万余口到 平城及畿内399年,徙山东六州二十二郡守宰豪杰吏民二千家到平城418年, 徙冀定幽三州徒何于平城451年掳获宋民5万余家,分居平城附近481年, 魏孝文帝以南齐俘万余口班赐群臣402年,掳获匈奴残部,徙居平城403 年,越勤部万余家,尉迟部万余家來降附413年,魏明元帝攻破越勤部,掳获 2万余家414年,河西胡(匈奴)酋刘遮等率万余家来降附415年,河西胡刘云 等率数万户来降附426年,魏太武帝攻夏,掳获万余家归平城427年,攻破 夏都城统万,掳获赫连氏家属和宫女万余人及秦雍人士数千人归平城439年, 灭北凉,徙沮渠氏宗族及吏民3力-余家到平城396魏道武帝攻后燕吋,除去一部分留守兵,出征兵多至40余万,足见魏是部 落众多的大国灭燕以后,掳获人口和降附的大小部落愈益增加魏太武帝武功 更盛,平城、畿内以及漠南容纳人口尤多口魏文成清吋起,魏渐趋衰弱,无力 再迁徙民户到平城一带,相反,还要迁徒一部分鲜卑贫户到山东诸州郡就食平 城和畿内聚居着大量各族被掳人,在鲜卑人势力强大的环境里,他们的语言和习 俗,自然要受鲜卑的影响。
高欢的曾祖高湖降魏,祖高谧得罪,被迁徙到怀朔镇, 到高欢吋,一家完全鲜卑化,可见居住在平城一带的。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