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中比较常见虚词副词合集.docx
4页沪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中比较常见虚词副词合集1. 古代汉语里的程度副词主要有哪些?1) 表程度达到极至的副词,主要有极、最、殊、太、至、尤、颇、绝、良、孔等相当于现代的“最、很、非常、特别”等如:感我此言良久立值得注意的是,“颇”作程度副词,既可表程度达到极至,又可表程度轻微;“良”既可作程度副词,也可作情态副词2) 表程度加深的副词,主要有“愈、益、弥、兹、滋”和“加”等,译为“更加”如:若是,弟子之惑滋甚注:“益”还可作时间副词,表示“渐渐”3) 表程度轻微的副词,主要有稍、少、略、颇译为“稍微”、“略微”如: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注:“稍”在上古作“渐渐”讲,唐以后才有“稍微”义2. 范围副词主要有哪些?1) 表全体的副词,有“皆、咸、悉、毕、俱(具)、既、举、并、尽、遍、凡”等凡译为“总共”,其余为“全、都”如:宋人已成列,楚人未既济2) 表共同的副词,有“共、同、并、相、互、相与”等,译为“共同、互相”如: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3) 表限制的副词,有“但、第、仅、独、唯(惟)、特、直、止、徒、才”等,译为“只、只是、仅仅”等如: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注:“仅”在唐以后,又可以强调“多”,有“几乎、将近”的意思。
如: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3. 情态副词主要有哪些?情态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和状态的副词,主要有诚、实、信、良、果、必、固、故、特(直)、反、乃、顾、尚、犹等意义较复杂,必须根据上下文意来翻译如: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烟涛微茫信难求以为犬良我友天地果无初乎?以上可翻译成“的确、真的”等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以上可译为“必定、一定”等蔺相如固止之——是“坚决地”固不如也——是“本来、原来”广故数言欲亡河南,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直堕其履圮下以上可译为“故意、特地”足反居上,首顾居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以上可译为“反而、却、竟”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以上可译为“还、仍然”4. 时间副词主要有哪些?1) 表示动作行为过去曾经发生:“已、既、业”等表示已经发生,可译为“已、已经”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尝、曾”表示曾经发生,译为“曾经”如,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初、昔、曩、始”等表示追溯过去,可译为“当初”如: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2) 表示动作行为刚刚完成,主要有“才、适、始、甫、方、向”等,可译为“刚、刚才、才”等。
如: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3) 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主要有“正”和“方”,可译为“正、正在”等,如: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4) 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主要有“且、将、方、行”等,可译为“将、将要”等如: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5) 表示动作行为终于发生,主要有“终、遂、竟、卒”等,可译为“终于、最终”等如:遂成竖子之名陈涉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6) 表示动作行为紧接着前一事情发生,“遂、乃、即”等可译为“就、于是”等,如: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旋、寻、已、已而、既而”等可译为“不久”如:谍报敌骑至,旋见一白酋督印度卒约百人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7) 表示动作行为的迅速,主要有“立、疾、急、亟、速、趣、卒(猝)、卒然、暴、奄”等,“立、疾、急、亟、速、趣”可译为“快、赶快、立即”等,如: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也急击勿失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若非汉敌也卒(猝)、卒然、奄”等可译为“突然”,如:雍水暴益五万兵难卒合8) 表示动作行为的短暂,主要有“姑、且、暂”等,“姑”和“且”可译为“暂且”,如: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
暂”较复杂,可根据上下文意来确定如:广暂腾而上胡马,因推堕儿突然)暂为御史,遂窜南夷短时间,一会儿)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刚)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暂且)9) 表示动作行为的巧合,主要有“会、适、正”等,可译为“恰巧、恰逢”,如:会天大雨,道不通此时鲁仲连适游赵10) 表示动作行为的长久,主要有“永、长、久、素、宿、常、恒”等,“永、长、 久”等可译为“永远、长期”等,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兹可谓一劳而永逸,暂费而永宁也素、宿”等可译为“平素、一向”等,如: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常、恒”等可译为“经常”,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11) 表示动作行为的渐变,主要有“渐、益、稍、稍稍”等,可译为“渐渐”,如: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5. 频率副词有哪些?1) 表示动作行为的多次发生,主要有“数、亟、骤、频、屡”等,可译为“多次、屡次”等,如: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宣子骤谏2)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连续,主要有“重、又、更、复”等,可译为“再、重新”等,如:伤未及死,如何勿重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6. 否定副词1) 表示叙述的否定,主要有“不、弗、无、莫、毋、勿、未、匪、非、靡、微”等,可译为“不”,如: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
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注:“未”和“靡”有时可译为“没、没有”;“非”和“匪”在否定判断句中应译为“不是”,如:愿未及填沟壑而托之此非君子之言2) 表示祈使的否定,主要有“无、毋、勿、莫、弗”等,可译为“不要”,如:毋妄言,族矣急逐弗失7. 语气副词1) 表示揣测,主要有“盖、殆、或、其、岂”等,可译为“大概、恐怕、或许”等,如: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2) 表示反问,主要有“岂、宁、讵(巨)、庸、独、其”等,可译为“难道”,其中“庸”宜译为“哪里”,如:一之谓甚,其可再乎?沛公不先破关中兵,公巨能入乎?吾事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 表示祈使语气,主要有“愿、其、唯”等,可译为“希望”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无斩 之8. 表敬副词1) 表示自己的谦下,主要有“敢、窃、伏、猥”等如:臣伏计之,大王奉高祖庙最称猥以微贱,当侍东宫2) 表示对人的尊敬请、敬、谨“等,它们后面的动词是说话人自己发出的如:徒属皆曰:“敬受命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 “幸、惠、辱、猥、枉、垂”等,它们后面的动词是对方发出的,表示自己承受了对方的恩惠,或者表示屈辱了对方发出这样的动作行为。
如:曩者辱赐书 愿丈人垂听。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