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枣核》公开课教案.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39296056
  • 上传时间:2022-08-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枣核》公开课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枣核在文中的线索作用2、学习本文选材具体,小中见大的写作手法;3、学习本文围绕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起伏跌宕的结构方法;4、体会海外华人的思乡心态,培养热爱自己民族和故乡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本文朴实的叙述、精巧的结构;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难点:理解作者通过选用细小的生活材料,曲折地表达一个有深刻意义的中心思想的写作手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幻灯片1)上学期我们都学习了《歌词三首》,其中有一首《我的中国心》,大家还记得吗?这首歌很多同学应该都会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播放多媒体课件:歌曲《我的中国心》,全班齐唱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思想爱国)那么,如果一个人离开家乡很久,又很远,时间的流逝,高山大海的阻隔,会磨灭他的这种思乡之情吗?这,就是萧乾先生在《枣核》里所要告诉我们的幻灯片2、3)二、初读枣核,认字识词1、指名朗读课文(生齐读同窗的话,其余师读,配乐)要求: (1)划出文中你认为应该积累的词语;(2)思考:?文章写了什么故事?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你对这篇文章如何理解??2、词语积累:三、读懂枣核(师设计四项问题,引导学生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理解主题,同时指导阅读方法。

      1)请用一句话来概括:友人托我带几颗生枣核,用以在花园试种一下的事2)找中心句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3)课文中多处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可见“枣核”是这篇文章的-------------线索)请生围绕枣核这一线索来概括全文的结构:(??)枣核-(??)枣核—(??)枣核—(??)枣核思考线索的作用师点明线索的作用;引导学生明白:读书时把握住文章的线索,用助于阅读理解4)这不仅是几颗深情的枣核,也是构思别致的枣核想一想,将文章结构改为“话枣核、索枣核、得枣核、议枣核”好不好?为什么?明确:全篇用枣核设置悬念,使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写得有张有弛、摇曳多姿,始终紧紧吸引着读者,使结构更精巧四、体悟情感(1)这位华裔老人为什么要种枣树呢?而且不是就地取材,却是让老同学千里迢迢从中国带来枣核试种?她到底为什么要种枣树呢?(幻灯片10)明确:因为她想用几颗来自故乡的枣核种出枣树来寄托思乡之情2)从哪些描写中可看出他思乡呢?齐读第七段后找关键句幻灯片11)“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语言)“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心理)栽杨柳、养睡莲、堆假山,还想种枣树。

      动作)(3)老人的花园既有垂柳、睡莲,还有北海,还即将种下枣树,老人何以不辞辛劳,不嫌麻烦呢?再者已到了风烛残年,到哪年才能看到枣树长大?有种枣树的必要吗?(幻灯片12)有必要,老人是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枣核上,真是满园景色,满园乡情——这就是老人表达思乡之情的独特的方式4)作者想借枣核表达怎样的意思呢?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学生勾画、批注)透过这位友人,作者看到的是整个华夏民族对故土的依恋之情而且,这种思乡之情也正是爱国之情的具体体现教师: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透过这位友人,作者看到的是整个华夏民族对故土的依恋之情而且,这种思乡之情也正是爱国之情的具体体现五、学习写法1、思考:这篇文章,表现的是一位远离祖国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故土的民族深情,为什么以“枣核”命题,而且,就这么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1) 从内容上看,枣核是本文情感载体2) 从结构上看,枣核是本文叙事线索3) 从写法上看,是以小见大,托物寓意师小结:感受生活,要由表及里,做深入思考;反映生活,要独具慧眼,从小处着笔、从大处着眼,寓情于物,以小见大、从一件小事中,发掘出了一个有深意的重大主题。

      俗话说,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我们要学习这种小中见大的写法幻灯片13、14)2、“思乡之情”是一种情感,一种情绪,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可在作者的笔下,美籍华人的这种感情是那么可触可感,生动感人,你认为主要妙在何处?(幻灯片15)中国化的景物(幻灯片16)简洁质朴的语言(幻灯片17)七、拓展延伸思乡爱国一直是人类众多美好情感之一在这方面,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给我们保留了众多优美的诗篇,我们在课外还读到哪些思乡爱国的作品?(《乡愁》、《月之故乡》、《绿叶对根的情意》等)(幻灯片18、19、20、21)八、布置作业风烛残年的美籍华人要了几颗枣核,想把它们种在自己的花园里,以解思乡之情我们相信它们一定会茁壮地成长试想一下,在这些枣树下将发生怎样的故事?请发挥想象,以《枣树下的故事》为题,写一篇300字的作文幻灯片22)???教学反思:导入中的歌曲《我的中国心》,很好地将学生带入思乡爱国的情感之中课堂容量过大,故显得仓促,亦缺少恰当的衔接,过渡不够自然这是一首有色有味、又淡又浓的现代小诗说它淡,淡在诗景,淡淡的酒香,淡淡的月色;说它浓,浓在诗情,浓浓的相思,浓浓的乡愁仔细品尝这杯《乡色酒》真是又甜又苦,又醉又醒。

      《枣核》说课稿一、说教材1980年初,当代著名作家萧乾访美归来后,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系列随笔《美国点滴》共10篇,《枣核》是其中的一篇文章讲述了一个远在大洋彼岸的风烛残年的老人,作者的旧时同窗,离开故土50余年后,在美国家庭事业都如意的情况下,托“我”捎带几枚生枣核给他试种的事全文表达了海外华人身在异国他乡,却心系故土的浓烈的思乡爱国之情本篇课文被安排在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第二单元的第一篇,编者建议把它定为学生略读课文,因此教学本文我只安排一个课时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爱国情怀”, 学生在学习了前面以“长征之歌”为主题的第一单元之后,感受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培养了民族自豪感,这对学习第二单元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学生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倾听爱国主义的赞歌,感受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二、说学情学生经过第一个单元的学习后,对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有了敬爱自豪之感,然而由于八年级学生阅历尚浅又缺乏特定的情感体验,可能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还缺少一定的感知和体会,尤其是对文中那位漂泊在外许久的老人的想法和做法也未必能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如诗歌孟郊的《游子吟》和歌曲《我的中国心》等等,来激活学生原有的情感体验,进而联系课文并更深一层地明白:爱国主义精神往往集中表现在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而这种思念和热爱又牵连着故乡的一山一川,一草一木,一人一物。

      三、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上面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为本课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知识与能力①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饱含深情的语言②学习课文以枣核为线索结构全篇的精巧构思2、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为主线,联系人物所处的生活环境,扣住人物言行品评人物,领会人物情怀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悟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树立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意识4、教学重点: 文章精巧的结构,热爱故土的深情教学难点: 理解美籍华人深厚的民族感情四、说教学方法教学教学,有教有学,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教师教法的运用,又要重视学生学法的引导因此,我从教法和学法这两个方面来谈教学方法1、教法:情境体验法、线索引导法、点评引导法2、学法:朗读感悟法、自主合作探究法五、说教学过程预习设计:阅读全文大致了解内容,借助工具书和文下注释把握重点词语的音、形、义,并查阅有关作者的资料,并形成书面作业设计意图: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累重点字词及常见的文学常识,夯实基础一)导入新课播放多媒体课件:诗歌《游子吟》和歌曲《我的中国心》片段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情境体验法,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更快进入课堂气氛,融入文章内容。

      二)扣住标题、理清脉络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画出与标题“枣核”有关的句子2、交流后试着围绕枣核来概括全文的结构?并找出全文的主旨句索)枣核,用途(蹊跷)-(见)枣核,如获(至宝)—(说)枣核,为解(乡愁)—(议)枣核,(民族)之情“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4、课文中多处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那么“枣核”起到什么重要作用呢?线索???? 设置悬念,推进悬念,揭示悬念(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线索引导法,启发学生学会从课文标题入手,把握全文的结构,进而明白枣核是全文的线索,用枣核设置了悬念,推进了悬念,揭示了悬念,从而初步感知了本文作者用线索“枣核”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很好地落实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三)深入研读、体悟情感1、这篇文章体现了同窗思乡的深沉情感,但却未出现“思”“恋”一类的词语,并且同窗的很多言行值得我们欣赏品味请跳读课文,看看同窗的哪些言行深深的打动了你,找出来并说说理由2、同学们分小组进行活动,相互讨论?3、课堂交流,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要对学生的交流进行中肯的恰当的评价,对学生讨论中不容易理清的问题要进行精要的讲析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语言)“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心理)栽杨柳、养睡莲、堆假山,还想种枣树(动作)重点引导理解:“家庭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

      可是我心上总好像是缺点什么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采用了朗读感悟法和自主合作探究法研读文章语言,充分调动了学生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真正地感悟了老人是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枣核上,与人物形成共鸣,让学生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身在异国,心系故土,“都如意”,“都有了”,也无法替代故乡的温暖,无法弥补心上的缺憾,这样解读人物,复活了她活生生的思想情感学生超越了时空,做了一次精神的远行,与游子同行,与游子对话,透过这位友人,学生看到了整个华夏民族对故土的依恋之情,而且这种思乡之情也正是爱国之情的具体体现到此水到渠成地落实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四)由点及面、归纳写法这篇文章,表现的是一位远离祖国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故土的民族深情,为什么以“枣核”命题,而且,就这么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教师引导,学生归纳)(1) 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了思乡之情(2) 从结构上看,枣核是本文叙事线索(3) 从写法上看,是以小见大师小结:感受生活,要由表及里,做深入思考;反映生活,要独具慧眼,从小处着笔,从大处着眼,寓情于物,以小见大,从一件小事中发掘出一个有深意的重大主题。

      俗话说,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我们要学习这种小中见大的写法设计意图:由点及面,总结写作手法,强化学生体会五)拓展延伸请同学们将你对这篇文章的阅读体验写下来,作为内心的祝福感言送给美籍华人朋友,让海外游子倾听来自故国的美妙乡音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有利于学生再次对文本深入领悟,又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个性表达的意识和能力六)结语:?悠悠老人心,浓浓枣核情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每一位中华儿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